第24章 炫耀(1 / 1)

加入書籤

在新城县的黑市圈子里,赫老五那可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起初,他不过是在黑市中倒腾粮票,凭借着自己的精明和一股子不怕吃苦的劲头,在这个小小的领域里慢慢站稳了脚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野心和眼界逐渐开阔,开始涉足国库券交易。

在那个时代,国库券交易可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和规范,其中暗藏着诸多风险与机遇,而赫老五却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精准地抓住了机会。

之后,邮票市场刚刚兴起,他又果断投身其中。

那时的邮票,不仅仅是邮寄信件的凭证,更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和投资潜力的物品。

赫老五在邮票交易中如鱼得水,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低买高卖,赚得盆满钵满。

紧接着,外汇交易的大门向他敞开,他毫不犹豫地跨了进去。

在外汇交易的复杂浪潮中,他巧妙周旋,不断积累财富。

甚至连计划外的批条,只要有利可图,他也绝不放过。

从最初的小本经营,一步步打拼,赫老五最终成为了县城里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他的前半生,宛如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励志篇章。

然而,金钱的诱惑就像无底洞,渐渐吞噬了赫老五的理智。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他变得愈发贪婪和张狂,在利益的驱使下,犯下了许多让众人愤怒的错事。

终于,他的种种恶行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遭到了严厉的制裁,曾经的辉煌瞬间崩塌。

话说回来,李肆民与赫老五之间,一场交易正悄然展开。

李肆民将从王雪床下挖出的十二块银元,以每块银元十块钱的价格,全部卖给了赫老五。

这一笔交易,让李肆民一下子获利一百二十元。

不过,李肆民并没有选择将所有的钱都以现金的形式带走。

他深知,在这个物资匮乏、什么都需要凭票购买的年代,票证有时候比现金更重要。

于是,他用其中三分之二的钱,兑换成了布票、工业券等各式各样的票证。

这些票证,就像是打开物资宝库的钥匙,在未来的日子里,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此时,百货大楼近在咫尺。

李肆民怀揣着钱和票证,满怀期待地转身迈进了百货大楼的后门。

一进入大楼,他就被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住了。

“同志,请问这棉布多少钱一米?”李肆民走到棉布柜台前,礼貌地向售货员询问道。

他的眼睛盯着那一匹匹色彩鲜艳、质地优良的棉布,脑海中已经浮现出家人穿上新衣服的模样。

“同志,给我来两个手电筒,要最亮的那种!”李肆民又来到五金柜台,想到家里晚上照明的工具简陋,手电筒能给家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购买。

“同志,我要一盒雪花膏,最好的那种。

”李肆民走到化妆品柜台,看着那些精美的化妆品盒子,他想起了母亲平日里操劳的模样,觉得母亲也应该好好保养一下自己,便决定买盒雪花膏送给她。

……

兜里有了钱和票证,李肆民的购物欲瞬间被点燃。

他在各个柜台之间穿梭,开票、交钱、提货,忙得不亦乐乎。

看着那些夹着票据的夹子沿着收银台与货柜间的线绳来回快速穿梭,仿佛是一场欢快的舞蹈,李肆民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这种感觉,就像是他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

然而,当李肆民的目光落在自行车专区时,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丝遗憾。

从向阳大队到城里,路途遥远,至少有三十里路。

每次往返,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有一辆自行车,那该能节省多少力气啊,出行也会变得更加便捷。

可是,看看自行车的价格和所需的票证,李肆民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的钱不够,票证也没有,只能在心里空想一番,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地穿梭在乡间小道上。

一番疯狂购物之后,李肆民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只剩下不到三十元。

这点钱,还得留着给赵老二,用来买宝塔糖。

他不禁感叹,这钱也太不经花了,以前总听人说这个时候的钱耐用,可实际体验下来,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李肆民扛着一大堆东西,已经没有心情在城里闲逛了。

他感到肚子有些饿,便在路边的国营饭馆买了两个大肉包子。

一边走,一边大口吃着包子,朝着与赵老二约定的地点走去。

包子的香味在口中散开,让他暂时忘却了疲惫。

赵老二那边办事的速度也不慢。

他先是去药店把大队的药材卖了,又帮村民们办了一些杂事。

等他来到约定地点时,只比李肆民晚了半个小时。

“肆民,我的天呐,你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啊?”赵老二一看到李肆民那大包小包、几乎快被淹没的样子,惊讶得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老大,合都合不拢。

在他看来,李肆民这简直太能败家了,心里不禁嘀咕,怪不得村里人都说这小子是个败家子呢!

李肆民可懒得跟赵老二解释自己的购物行为,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宝塔糖。

于是,他直接开口问道:“二叔,宝塔糖买到了吗?”其实,李肆民眼尖,已经看到赵老二口袋里露出的宝塔糖包装了,只是不想让赵老二察觉到自己的心思罢了。

“哈哈,那当然买到了!要不是你二叔我出马,在这城里,这宝塔糖还真不好弄到手……”赵老二一打开话匣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吹嘘起来。

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自己如何费尽心机,如何找熟人、托关系,才买到了宝塔糖。

那夸张的表情和语气,仿佛在说一件无比艰难又伟大的事情。

李肆民听着赵老二的吹嘘,只觉得脑仁生疼,心里暗自叫苦,这老家伙,平时像个闷葫芦,半天憋不出一个屁来,今天怎么跟吃了兴奋剂似的,说个没完没了。

他好几次都恨不得一脚把赵老二从骡车上踹下去,让他闭嘴。

李肆民仔细观察着赵老二,突然恍然大悟。

原来,这老家伙口袋里有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的是大队卖药材的钱,鼓鼓囊囊的;另一个袋子装的是他自己的私货,瘪瘪塌塌的。

不用问,肯定是大队卖药材赚了一笔,这才让他兴奋成这样,跟打了鸡血似的。

李肆民瞥了一眼那鼓鼓的钱袋,心里想着,里面也就十几块钱,为了这点钱动手,实在犯不着。

而且,骡车上就他们两个人,一旦赵老二丢了钱,自己肯定会被怀疑,脱不了干系。

李肆民心里清楚,自己有的是赚钱的本事和门道,没必要为了这点小钱,坏了自己的名声。

骡车一路颠簸,等李肆民回到向阳大队时,感觉自己的屁股都快被颠散架了。

早有村民在村头等着赵老二,看到他回来,纷纷围了上去。

李肆民扛着大包小包刚从骡车上下来,瞬间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肆民,这又不是过年过节的,你这是干啥呀?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一位大爷满脸疑惑,走上前问道。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看着李肆民扛着的大包小包,仿佛那里面装的是一个个神秘的宝藏。

“嚯,这么多棉布,你这是打算开布店啊?”一个年轻小伙笑着打趣道。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同时也有几分羡慕,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么多棉布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肆民,你是不是要娶媳妇了呀?买这么多东西。

”一位大妈也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眼神里满是猜测。

在她的认知里,只有娶媳妇这样的大事,才会买这么多东西。

……

李肆民面对众人的询问,只是呵呵地笑着。

他从棉布堆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然后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老娘。

“娘,这是我给您买的雪花膏,您平时太辛苦了,用这个好好保养保养。

”李肆民的声音充满了温柔和孝顺,看着母亲那满是皱纹的脸,他的心里一阵酸涩。

接着,他又掏出一包烟,递给了老爹。

“爹,这是给您买的大前门,您平时就好这口,尝尝。

”李肆民笑着说道,父亲平时劳作辛苦,抽口好烟或许能缓解一些疲劳。

李肆民敏锐的眼神,从众人的眼神中读出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有羡慕,羡慕他家能买这么多好东西;有嫉妒,嫉妒他能给父母买这么贴心的礼物;还有恨,恨自己没有这样的福气。

刚才还在一旁明嘲暗讽的几个娘们,此刻看到老娘手里的雪花膏,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她们的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那嫉妒的神情表露无遗。

“哎哟,肆民娘,您可真是好福气啊,你们家老三现在可懂事了!”一个女人假笑着说道,那笑容里却透着一股酸味。

“肆民娘,瞧瞧您儿子多孝顺啊,我要是有这样的儿子,早就回家躺着享清福了!”另一个女人也跟着附和,语气中满是羡慕和嫉妒。

“瞧瞧,瞧瞧,你儿子多孝顺,给你买雪花膏,是不是想让您变回大姑娘,好找个小白脸啊!”还有一个女人故意阴阳怪气地说道,试图用这种尖酸刻薄的话来掩饰自己的嫉妒。

……

李肆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人是什么德行,他再清楚不过了。

在这个村子里,你穷的时候,他们会看不起你,对你冷嘲热讽;你一旦富了,他们又会眼红得要命,想尽办法来酸你。

这就是典型的“笑人无,气人有”。

李肆民就是要故意气气这些人,一来是为了让自己心里痛快,二来也是想在全村人面前露个脸,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家伙以后少打自己家的主意。

他心里明白,只有自己过得好了,别人才不敢轻易欺负你、占你便宜。

你越是过得差,就越会有人想从你身上捞好处。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和不公。

当然,想要在人前显贵,那也得有真本事才行。

要是没两把刷子,还这么高调,只会惹来更多麻烦。

不过李肆民有自己的底气,他相信自己的能力。

但如果家里人丁单薄,像那种三代单传的情况,那还是收敛锋芒,低调行事比较好,不然很容易招来嫉妒和灾祸。

“小梅,小兰,快过来,瞧瞧小叔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李肆民朝着两个侄女喊道。

两个小丫头听到小叔的声音,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两只欢快的小鸟一样飞奔过来。

“啊?”两个小丫头一看李肆民手里的东西,眼睛瞪得大大的,立刻亮得像天上闪烁的星星一样璀璨。

“是糖!小叔买糖啦!”两个小丫头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

她们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惊喜,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糖可是稀罕物。

旁边有明白人一看,不禁惊讶地说道:“肆民啊,你这是咋了?不过日子啦?居然买大白兔奶糖!”在当时,大白兔奶糖可是非常有名的,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却很少有人能吃到。

“大……大白兔?”周围的人听到这个名字,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虽然很多人没见过大白兔奶糖,但早已听闻其名,心中充满了好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用牛奶做的糖?一群小孩子看着李梅和李兰的眼神都变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们手里的糖,一眨都不眨,仿佛那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有人心里犯嘀咕了,李肆民怎么不给其他小孩子也分几颗呢?其实,李肆民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只有制造出差距,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如果每个孩子都有糖吃,那这种幸福和优越感就会大打折扣。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快乐,大家都一样了,也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

李肆民重生一回,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开心满足,他可不是来当什么救世主,给全村孩子都发糖的。

上辈子瘫痪后,他在背后不知遭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和指点。

想让重生的李肆民忘记过去,当个滥好人?对不起,他李肆民可没那么傻。

此时,还没到下工的时间,李肆民就带着两个侄女回家送东西,其他人则照常干活。

在向阳大队,社员们都很勤劳,很少有人偷懒磨洋工,因为那样做太丢人了。

李梅和李兰嘴里嚼着大白兔奶糖,脸上的笑容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始终没有消失过。

她们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显然是迫不及待地想去找小朋友们炫耀。

李肆民看着她们可爱的模样,接过她们手上的东西,笑着说道:“送到这里就行了,你们去找小朋友们炫耀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