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掉链子(1 / 1)

加入書籤

向阳大队位于城西,而煤矿则在城北,两地相隔约莫四十里之遥,若无合适的交通工具,实难成行。

大队里的牲口都是宝贵的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其价值甚至超越了人力。

因此,想要以个人名义动用大队的大车,简直是难如登天。

即便是洪支书和吴大队长,在使用大车之前也得三思而后行。

不过,李肆民让李父去借的并非大队的大车,而是洪支书个人的自行车。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可是稀罕物,向阳大队上千口人,拥有自行车的却寥寥无几。

而洪支书恰好就有一辆,并且他为人和善,若真有急事相求,他还是愿意伸出援手的。

李富贵的行动力果然不凡,当李肆民起床时,自行车已经稳稳地停在了院子里。

更令人惊喜的是,后倚架上还绑着两个大竹筐,竹筐里已经装好了野鸡和兔子,上面还细心地盖上了盖子。若非鸡鸣兔跃,外人绝难窥其真容。

李母心疼小儿子要远行,早早就带着两个儿媳妇起床忙碌起来。

金黄的小米粥、喷香的葱油饼、拌了香油的咸菜丝,这一顿早餐比过节时还要丰盛!

李肆民自然不客气,洗漱完毕后,便在几个侄子侄女的注视下大快朵颐起来。

不过,他并未独享美食,而是给李父李母以及几个侄子侄女每人都掰了一块油饼,让他们也能尝尝这难得的美味。

尽管大家都有小米粥喝,但只有李肆民一人享有油饼的待遇。

在那个年代,白面和菜油都是稀缺资源,不能随意挥霍。李肆民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这种精打细算的日子该结束了。

等过几天,他一定要让家人天天都能吃上白面大米饭!

饱餐一顿后,李肆民精神焕发地踏上了旅程。

他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和担忧,蹬上自行车,直奔城北的煤矿而去。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特意提前出发了一会儿。

此时众社员还未上工,大多都在家中用餐,因此他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什么人。

偶尔碰到一两个熟人,他也只是以进城买东西为借口轻松应付过去。

或许是身体健壮、精神饱满的缘故吧,一辆破旧的二八大杠在李肆民的脚下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然而,尽管他余力尚足,也不得不面对路况不佳的现实。

为了确保安全,他只能将时速控制在十来公里左右。

然而,世事往往如此——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蹬着蹬着,突然“咔”的一声,链条竟毫无征兆地断了!一阵滑行后,那辆老旧的二八大杠便乖乖地趴了窝。

“我去!”

李肆民望着断开的链条,心中五味杂陈,简直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虽然这个年代的东西都结实耐用,但使用率一高,什么问题都来了。

就拿洪支书这辆自行车来说,经常被骑不说,还要承载着几百斤的重物,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不出故障才怪呢!

距离煤矿还有十几里的路程,此时掉头回去显然是不现实的。

李肆民只能无奈地推着自行车继续前行。

作为农村人,他自然不娇气,别说推着自行车了,就是挑着一两百斤的重物,也能走上几十里路。

然而,这次他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身体好并不代表就能走远路,尤其是还推着一辆自行车。

走了不过三四里路,他的双腿就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几乎迈不开步子了。

咦?

就在这时,李肆民眼前一亮,前方居然停着一辆拖拉机!

车斗里只装了一半的白面,还有不少空余的地方。

他心想,如果跟司机说说好话,或许能搭个便车呢!

可是,没走几步,他的笑容就凝固在了脸上。

原来那辆拖拉机竟然坏了,司机正撅着屁股忙得满头大汗,急得头顶直冒热气。

李肆民刚才没注意,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问题。

如果是以前,他对拖拉机的故障可是一窍不通。

但重生之后,他对拖拉机虽然谈不上精通,却也不是完全无知。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能修好拖拉机。

但话说回来,谁说修理拖拉机就一定要懂拖拉机呢?最起码,李肆民能看出这辆拖拉机的毛病出在哪里。

于是,他走上前去,故作老练地问道:“师傅,需要帮忙吗?”

司机听到有人问话,就像是遇到了救星一般,连忙直起身子问道:“同志,你会修拖拉机吗?”

李肆民心里暗笑,自己哪里会修什么拖拉机啊!

但他当然不能承认,毕竟拖拉机在这个年代可是个金贵玩意儿。

要是说自己不会修,人家估计连碰都不让碰。

于是,他故作谦虚地说道:“哈哈,大话不敢说,小毛病还是能鼓捣两下的!”

虽然他说得谦虚,但只要情商没问题的人都能听出他话里的那股得意劲儿。

为了不显得太过突兀,李肆民特地在几个关键部位捣鼓了一番,尤其是那些螺丝,这儿拧拧,那儿转转,使得拖拉机司机愣是没瞧出到底哪儿被动了手脚!

当然了,让司机知道自己在帮忙就足够了,无需藏着掖着。

为了避免将来再发生类似的情况,李肆民最终还是好心提醒了一句:“喏,你看,这儿有个螺丝松了!”

“哦哦……”

司机回应着,但显然还是一头雾水。

就凭他那有限的修车技术,如果下次换成另一个螺丝松了,他可能还是束手无策。

望着司机那既愚钝又清澈的眼神,李肆民心里头彻底明白了,这家伙的修车手艺跟自己半斤八两。

不是说现在的司机都能开车修车两不误吗?这家伙怎么这么菜?哎,管他呢,先顾好自己的车子才是正经事。

“同志,我能借用一下你的工具吗?我的车链子断了。”

李肆民原本是打算搭个顺风车的,但看到司机有工具,便想试着自己把断掉的链子接上。

司机似乎这才注意到李肆民的自行车链子断了,尴尬地笑了笑:“哎呀,真不好意思同志,刚才没看到。你修拖拉机也累了,歇会儿吧,我来帮你接上链子!”

李肆民没想到这司机还挺热心肠:“行啊,那就太感谢你了!”

倒不是李肆民故意使唤人,主要是他压根儿就没接过链子。

以前自行车流行的时候,到处都能找到修自行车的铺子,根本不用自己费劲去捣鼓。

现在私人买卖还没放开,公家的修车铺又少,服务态度也不咋地,收费还不便宜。

家里要是有自行车,一般的小毛病都是自己动手解决。

补胎、接链子、换辐条,这些活儿大都是自己动手干的!

司机修拖拉机的手艺一般,但修自行车却挺在行,动作麻利得很,不一会儿就把链子接好了。

“同志,好了,你试试!”

李肆民摆摆手:“不用了,谢谢了啊,你忙你的,我还得赶时间呢!”说完,就开始往车上重新绑竹筐。

刚才为了方便修车,他和司机一起把两个竹筐卸了下来。

“同志,能问一下,你筐里装的是啥吗?”

其实,不问司机也知道,一筐鸡,一筐兔子,而且还是野鸡。

家鸡和野鸡的叫声差别大了去了,有经验的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新城周边群山环绕,野鸡在这里并不稀奇,许多人不仅见过,甚至品尝过,因此能分辨出野鸡的叫声也不足为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