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野鸡和兔子(1 / 1)
李肆民没有丝毫隐瞒地回答道:“是野鸡和兔子。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竹筐,里面顿时传来一阵轻微的动静,像是野鸡在扑腾翅膀,又像是兔子在挪动。
司机听了,眼睛微微一亮,不过随即又露出一丝犹豫,张了张嘴,像是有话要说,却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过了片刻,他终于鼓起勇气开口问道:“同志,冒昧问一下,你这些东西是打算卖的吗?”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同时又夹杂着些许紧张,似乎担心李肆民会给出否定的答案。
李肆民轻轻点了点头,解释道:“是啊,这些都是家里人在山里抓的。
我们想着去矿区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买。
”他说得很诚恳,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让人感觉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山里人,想把自家的猎物换成点钱补贴家用。
司机一听说是从山里直接捕获的,并非那些在市场上倒买倒卖的货物,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明灯。
他兴奋地说道:“同志,那你打算怎么卖呀?要是价格合适,我全要了!”说着,他搓了搓手,眼神中透露出急切的渴望。
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新鲜的猎物可是稀罕玩意儿,尤其是对于他所在的煤矿后勤处来说,要是能弄到一批鲜活的野鸡和兔子,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李肆民没有马上回答价格的问题,他先是不紧不慢地走到自行车旁,伸手打开了竹筐的盖子。
“你先看看货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盖子完全掀开。
“哎呀呀!”司机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竟然全都是活的!同志,你快开个价,我全包了!”他原本以为能有几只活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猎物很难长时间存活。
可眼前的场景让他大为惊喜,竹筐里的野鸡和兔子一只只活蹦乱跳,精神得很,竟然连一只死的都没有。
在那个年代,冰箱和冷柜可是稀罕物件,一般家庭根本买不起,就连一些小商店都没有配备。
肉类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很难长时间保存,稍有不慎就会变质发臭。
所以,活物和死物的价值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活物不仅新鲜,而且如果保存得当,放上几天都不会有问题,这对于需要储备食材的单位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李肆民看着司机兴奋的样子,没有被对方的热情冲昏头脑,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开口问道:“能问一下,你买这么多野鸡和兔子,具体打算做什么用吗?”他心里也有自己的顾虑,一方面担心司机是那种在市场上投机倒把的人,如果自己的猎物被转卖到一些不正当的渠道,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另一方面,他也想确定对方是否真的有购买的诚意。
司机似乎很理解李肆民的担忧,他立刻意识到对方是个谨慎的人。
于是,他连忙解释道:“同志你放心,我叫王大鹏,在煤矿后勤处工作。
你瞧,车斗里的面粉就是我刚从外面拉回来的……”说着,他指了指拖拉机的车斗,里面确实装满了一袋袋的面粉,袋子上还沾着一些煤粉,一看就知道是刚从煤矿相关的地方运来的。
李肆民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其实,从看到拖拉机车轮上沾着的煤粉以及车斗里的面粉时,他心里就隐隐猜到了对方的身份,大概率和煤矿有关,而且很有可能是煤矿食堂的采购人员。
现在看来,他的猜测果然没错。
“哎呀,今天可真是遇到贵人了!你要是能全要了,我就不用再往矿区跑一趟了,省了不少事儿。
你开个价吧,我对市场行情也不太懂,只要价格合适,我就卖了。
”李肆民故意这么说,虽然他心里对这些猎物的价值有着清晰的判断,但他想先看看对方的诚意。
王大鹏听到李肆民让自己开价,眼皮不自觉地跳动了几下。
他心里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嘴上说不懂行情,但从他的眼神和表情来看,分明透着一股精明劲儿,仿佛在说“你可别想糊弄我,开价低了我可不会卖”。
王大鹏心里清楚,李肆民并不是在装糊涂,他能感觉到对方有着自己的底线,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李肆民有着两世为人的经历,他深知和采购人员打交道的门道。
在他的记忆中,无论是现在这个物资相对匮乏的时代,还是五十年后的未来,那些和采购、业务员讲情义的人,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在商业开放之后,无数企业因为这类人而遭受重创。
他们拿着企业的钱,享受着企业给予的待遇,却暗中为自己谋取私利,给竞争对手铺路。
等一切准备就绪,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弃原来的企业,要么和别人合伙另起炉灶,要么自己单干。
这些人两头吃回扣,有时候一年的非法收入甚至比企业老板的合法利润还要高。
许多国营企业就是被这些蛀虫吃垮的,就连一些私营企业也没能逃过一劫,辛辛苦苦经营多年,最后却白白便宜了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王大鹏见李肆民坚持让自己先开价,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同志,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这样吧,我给你我们后勤处能给出的最高报价,野鸡一块五一只,兔子两块钱一只,你看咋样?”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肆民的表情,试图从对方的反应中判断自己的报价是否合适。
李肆民听了王大鹏的报价,眼皮子也开始直抽抽。
他在心里暗自想着,就算这个时候的野鸡不像后世那么珍贵,也不至于便宜到一块五一只吧?还有那些兔子,自己抓的可都是又肥又大的,这家伙竟然一只只给两块钱,把这当什么了,供销社的收购价吗?确实,如果拿到供销社去卖,价格可能差不多就是这样。
但供销社是面向大众收购,然后再加价往外销售,所以收购价格不能定得太高。
可王大鹏所在的煤矿食堂怎么能和供销社这个全国最大的连锁机构相提并论呢?而且供销社收购的野味,大多都是死的,就算是用套子套住的,也基本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像自己这些活蹦乱跳的鲜活猎物,收购价格肯定要高不少。
王大鹏见李肆民听了报价后,没有丝毫心动的迹象,心里更加确定对方对行情是了解的,不是自己能随便糊弄的。
于是,他开始试图用矿上的所谓“行情”来劝说李肆民:“老弟,你听我说,真不是老哥我忽悠你。
你要不信,去我们矿上打听打听,那些给我们送东西的猎户多了去了,大家都是这个价……”他一边说着,一边滔滔不绝,希望能让李肆民相信自己给出的价格是合理的。
然而,李肆民根本没等王大鹏把话说完,就不耐烦地一脚踢开了自行车的支架,做出要骑车离开的样子。
他语气平淡地说道:“没事儿,我现在去城里的饭店问问,看有没有人要。
听说新城招待所的饭菜质量挺好,说不定他们愿意出个好价钱。
”他心里清楚,像新城招待所这样的地方,对新鲜食材的需求大,而且也有能力给出更高的价格。
王大鹏见李肆民要来真的,这下可慌了神。
在这个年代,采购人员的地位和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
由于生产力落后,市场处于卖方主导的局面,想要买到紧俏的商品,要么靠过硬的关系,要么就得低声下气地求别人。
王大鹏好不容易从危险的井下工作调到后勤处当采购,他迫切地想要做出点成绩,以此来堵住那些在背后说闲话的人。
在井下工作,由于技术落后,安全系数极低,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生命危险,有时候甚至连尸体都找不到。
虽然矿工的工资相对较高,一般能有四五十块,还有各种福利,但再高的工资也得有命花才行。
很多人在井下干了一段时间后,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同事的悲惨遭遇后,就会想尽办法调到井上工作。
毕竟,有了正式编制后,收入少点没关系,只要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每天能和家人团聚就好。
王大鹏调动工作的事情,不知道被多少人盯着,如果他干不好采购这份工作,很有可能会被重新调回井下。
在这个年代,就算有关系,也不能为所欲为。
曾经有个副厂长,就因为让食堂大师傅多给自己打了半碗菜,结果就被撤职了,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并不少见。
所以,王大鹏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他急忙喊道:“兄弟,兄弟,别急啊!我是真心想买你的东西,你就开个价吧!”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希望李肆民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李肆民见王大鹏着急了,也不想再和他浪费时间。
他觉得这个王大鹏从一开始就不实在,如果真心想买,早就应该报出自己能接受的底线价格了。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兔子四块,野鸡三块!”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王大鹏听了李肆民的报价,顿时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要不是他真的急需这些猎物,他差点就要破口大骂了。
在他看来,李肆民的报价简直高得离谱,把野鸡当成家养的肥鸡卖了,三块钱一只,这不是抢钱吗?在那个时候,没多少肉的野鸡,确实不如家养的肥鸡受欢迎,野兔也是一样,因为脂肪含量低,处理不好还会有一股草腥味,和后世野兔的价格根本没法比。
但李肆民的猎物都是鲜活的,这是很大的优势。
王大鹏心里纠结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和李肆民开始了新一轮的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王大鹏最终勉强报出了每只野鸡两块钱,每只野兔三块钱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