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假公济私(1 / 1)

加入書籤

“哼,瞧瞧那李家人,可真够抠门的!你辛辛苦苦给他们家俩孩子补课,费了多大的劲啊,结果呢?他们就拿这种硬邦邦的窝头打发你。

这下你该清楚了吧,到底谁才是真心实意对你好的!”王寡妇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带着几分不屑,眼睛斜睨着王雪,那语气仿佛在说一件天大的委屈事。

王雪刚要开口,却被王寡妇像驱赶讨厌的苍蝇一般,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大声嚷嚷道:“去去去,这么晚才回来,还不赶紧去把锅碗瓢盆收拾了,傻站在这儿干啥呢?想偷懒不成?”那尖锐的声音,在小小的院子里回荡。

王雪无奈地转过身,刚要迈步,王寡妇又扯着嗓子补充了一句:“对了,你听好了,那半个窝头晚上可不许吃,给我留着,明天早上当早饭,听到没?”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王雪背对着王寡妇母女,暗暗撇了撇嘴。

此时,她心里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哥给她半个窝头,是早就料到她每天早上只能喝那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粥,三哥可真是细心,处处都为她着想。

然而,就在王雪准备离开时,王语殷却在一旁不满地嘟囔起来:“娘,您怎么回事啊?明天早上怎么能让她吃窝头呢?咱家早饭向来不都是喝稀的吗?您应该说留着明天中午吃才对呀!”她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对王寡妇安排的不满。

王寡妇猛地一拍大腿,懊恼地叫起来:“哎呀,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那个谁,王雪,半个窝头明天早上先别吃,留到中午再吃!”声音依旧大得有些刺耳。

王雪听到这话,脚步顿了一下,心中满是无奈,却也只能默默忍受。

她加快脚步走进屋内,不想再听这对母女的唠叨。

王雪离开后,李肆民一直在自家院子里,悄悄地留意着隔壁的动静。

王寡妇母女为了让王雪听得清楚,说话的声音故意放得很大,那尖锐的嗓音穿透力极强,即便隔着一堵墙,李肆民也听得真真切切。

听到这些话,李肆民只觉得一股怒火“噌”地一下从心底蹿了起来。

他攥紧了拳头,心中暗自思忖:绝对不能再让王寡妇和王语殷继续这样折磨王雪了,必须尽快想办法把她们分开。

这两个女人凑在一起,简直就是王雪的噩梦,她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作呕,太过分了!

想到这里,李肆民不再犹豫,转身快步走进屋里。

他坐在那张有些破旧的桌子前,拿起笔,开始奋笔疾书,写起了举报信。

原本,他还念着王雪年纪还小,想着让王寡妇再多养她一阵子,可现在,他一分钟都不想等了。

再让王雪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煎熬下去,他真的担心王雪的心理会出现严重问题。

实际上,上辈子的李肆民就隐隐感觉王雪的心理有些异样。

她一生都没有嫁人,成为了大龄剩女。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一辈子不结婚,要说心理一点问题都没有,李肆民打死都不会相信。

李肆民一口气写了好几封举报信。

为了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的线索,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李肆民便踏上了进城的路。

从向阳大队到县城,足足有三十里的路程,他就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一路上,尘土飞扬,他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土,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整整走了三个小时,当他终于看到邮局门口那个绿色的信箱时,只觉得双腿沉重得像是灌了铅,仿佛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他站在信箱前,大口喘着粗气,心中暗暗发誓:不行,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弄辆自行车。

天天这样靠两条腿走路,实在是太耗费精力,太辛苦了!

李肆民写的这些举报信,寄往了不同的地方。

新城县的革委会,还有它下辖的地区革委会、报社等机构,甚至向阳大队所属的红星公社,都在收件范围之内。

不过,这些信没有寄给公社的正主任,而是寄给了除马克明之外的另一位副主任。

毕竟,谁也不清楚马克明和正主任是不是穿一条裤子的。

就算他们不是一伙的,正主任要是调走了,可能对谁来接班也不太在意。

但要是另一位副主任拿到了马克明的黑材料,那可就不一样了,作为竞争对手,谁不想把马克明拉下马呢?

除此之外,李肆民还特意寄了信给吴彪和吴小山。

他心里明白,如果不让吴家人知道真相,以王语殷那精明的头脑,很可能会想办法蒙混过关,继续为非作歹。

寄完信后,李肆民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

他来到一家名叫“为民饭店”的公家餐馆。

一走进餐馆,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让他的肚子叫得更欢了。

他找了个位置坐下,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又要了两个香喷喷的芝麻烧饼。

不一会儿,饭菜上桌,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羊肉汤的鲜美顺着喉咙滑下,瞬间让他恢复了不少力气,两个烧饼也被他迅速消灭干净。

酒足饭饱之后,李肆民拍了拍肚子,慢悠悠地朝着一条小巷走去。

在这条小巷的深处,藏着一个修车铺。

这个修车铺面积不大,但李肆民对它却并不陌生。

那还是上辈子八十年代的事了,当时个人已经可以合法地做生意,不过那时的修车铺还是街道的集体企业。

李肆民之所以记得这个地方,是因为曾经有人向他推荐过,说在这里能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到二手自行车。

说白了,就是修车师傅会用回收来的旧车零件,重新组装成一辆能正常骑行的二手自行车。

别看是二手的,可质量比商店里卖的那些新车还要好,毕竟修车师傅也怕出问题,不敢用太差的零件。

李肆民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可惜啊,现在才1968年,也不知道那个修车师傅有没有开始捣鼓二手车。

还没走到修车铺跟前,李肆民远远地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门脸,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个修车铺和他上辈子来的时候几乎一模一样,没什么大的变化。

还是那个内外间的布局,一个身上沾满机油的中年人正在忙碌着,屋子里到处散落着自行车零件,里屋还放着一辆看起来七八成新的大永久自行车。

“王哥,这么早就开门忙活啦?”李肆民满脸堆笑,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同时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大前门香烟,递了过去。

王建中听到声音,抬起头看了一眼李肆民。

他眯着眼睛,在脑海里使劲搜索,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面前这个年轻人是谁。

不过,既然对方这么热情地和自己打招呼,那多半是认识的,说不定是以前找自己修过车的。

“啊哈,为人民服务嘛,哈哈!”王建中咧着嘴,打着哈哈回应,脸上带着一丝尴尬的笑容。

他心里虽然尴尬,可作为在社会上闯荡多年的老油条,他可不会犯直接问对方是谁这种低级错误,那样太容易得罪人了。

李肆民瞧出了王建中的尴尬,却不动声色。

他故作神秘地朝四周看了看,像是怕被人听到什么机密似的,然后压低声音对王建中说道……

“王哥,听肆国说,你最近手里有辆刚攒好的永久牌自行车啊?”李肆民装出一副很随意的样子问道,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期待和探询。

王建中一听这话,原本还带着笑容的脸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

他心中一惊,自己前天刚刚组装好的自行车,这小子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难道是内部有人走漏了消息?

“哦,你说的是火车站那边的肆国吗?”王建中试探性地问道,眼睛紧紧盯着李肆民,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些线索。

李肆民轻轻摇了摇头,故意把声音拖得长长的,说道:“不~是,我说的是五金厂的那个肆国啊!”他一边说,一边留意着王建中的反应。

“哦哦!”王建中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可眼神里依然藏着几分疑惑,“原来是五金厂的肆国啊,我还以为你说的是火车站的那个呢。

怎么了老弟,你对自行车感兴趣?”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

李肆民心中暗自好笑,他哪里认识什么五金厂的肆国,这不过是他想出来的一个计策,用来试探王建中的。

从王建中那迷茫的眼神里,他就看出来了,王建中根本就不记得五金厂有个叫肆国的人。

但这对李肆民来说并不重要,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故意提起一个让王建中感到陌生又似乎有些关联的名字,以此来打乱王建中的阵脚,让他摸不清自己的底细。

“王哥,老弟我就是想打听打听,你那辆自行车要是打算出手,得要多少钱啊?”李肆民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问道,可眼神里却闪烁着一丝狡黠的光芒,仿佛在等待着一场有趣的博弈开场。

王建中听了这话,心里越发没底了。

他私下里攒自行车,很多配件都是从五金厂进的货。

要是这个肆国真的是五金厂里的某个关键人物,那自己以后再想从五金厂进便宜配件,可就难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