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取而代之(1 / 1)

加入書籤

麦收工作,绝非仅仅是挥动镰刀割麦子那般简单。割下的麦子,得一趟趟运到那宽敞的晒谷场,大伙平日里也常顺口称它为麦场,实则二者所指相同。

到达晒谷场后,还得耐心等待麦穗在日光的暴晒下变得干燥。随后,就得牵来拉着石滚子的牲口,一圈圈地在麦堆上碾压,将麦粒从麦穗中分离出来,最后才能装袋入库。

这中间,还穿插着扎捆、扬场等诸多繁杂工序。一旦天气陡然变差,暴雨倾盆而下,而麦子还没来得及妥善入库,那可就麻烦大了。麦粒极易发芽,甚至发霉变质。这样的麦子,不仅食用后可能对身体有害,磨出的面粉粘性极大,不管是营养成分,还是口感,都远远比不上正常的麦子。

为了能赶在天气变脸之前,将麦子顺利收进仓库,农民们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即便平日里生活拮据,条件艰苦,到了麦收时节,也得变着法儿做些可口的饭菜,补充体力。毕竟,这麦收的活儿强度极大,没有足够的体力支撑,根本吃不消。因劳累过度生病,甚至丢掉性命的例子,在那个年代并不鲜见。

在当时的环境下,三五百块钱的收割机费用,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要是生产队家底较为厚实,倒也并非完全无力承担。洪振华和吴彪两人凑在一块儿,一番深思熟虑后,狠狠心,决定咬咬牙,狠狠花上这笔钱。他们心里清楚,只要能赶在下雨前圆满完成麦收工作,几百块钱花出去也就花出去了,毕竟这关乎着整个生产队一年的口粮。

李肆民手持大队开具的介绍信,跨上那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朝着县城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他如同归巢的倦鸟,马不停蹄,除了中途在一处池塘边停下,捉了一只肥硕的大老鳖。这可不是李肆民故意耽搁时间,而是他心里清楚,这只大老鳖可是大有用处,关键时刻能当作一块“敲门砖”。当然,该收的钱,他自然也不会含糊。

其实,李肆民自己心里也没底,这个时候能不能找到收割机,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他径直来到新城第一招待所,熟门熟路地找到了采购科长江大兴。

江大兴最近可谓是愁眉不展,头发都快愁白了,感觉自己就像作茧自缚的蚕,被困在一个解不开的困境里。原本想着用大老鳖讨好领导,博个好印象,哪曾想领导吃了之后上了瘾,隔三岔五就盼着能再尝尝。

江大兴就算再有能耐,也不过是个采购科长,根本无法左右渔联社的工作安排。他之前找过李肆民的大哥李老大,满心期望李老大能帮着解决老鳖的问题。可李老大无奈地告诉他,麦收期间,兄弟俩忙得脚不沾地,压根儿没时间下河捉鳖。

要是在平常日子,这个理由倒也说得过去,毕竟收麦子可是头等大事,没人敢在这时候掉链子,耽误农事。可如今的情况是,第一招待所没了大老鳖,人家第二招待所有啊!这可就不好解释了,只能让领导觉得江大兴能力有限,觉悟不高,没有全心全意服务好领导。

最近,第二招待所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只大老鳖,送到领导那儿。可能是第一招待所之前送的大老鳖让领导的口味变刁了,这次领导对这只大老鳖格外上心。当收到二所孙涛送来的大老鳖时,领导脸上笑开了花,别提多高兴了。

因为第二招待所原来的采购科长杨得水工作懈怠,没尽到采购科长应尽的职责,领导一怒之下,直接把他的科长职务给免了,降为副科长,还临时提拔采购科的积极分子孙涛为代科长。

这个孙涛,其实就是以前和李肆民打过交道的小三子。小三子当初花了三十块钱从李肆民手里买了那只大老鳖,还没回到单位,心里就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小九九。他越想越觉得憋屈,凭什么自己累死累活干活,好处都被杨得水捞去了,自己还整天挨骂?杨得水能给领导送老鳖,自己为什么不能?就算当下得不到什么实际好处,好歹也能为以后的晋升之路铺铺路。

于是,小三子心一横,咬咬牙想道:不就是三十块钱嘛,也就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拼了!不过,他还是低估了大老鳖在领导心中的分量。

大老鳖一送到领导家里,效果立竿见影,孙涛瞬间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其实,领导并非没见过世面,主要是那段时间,领导的夫人不知是因为天气原因,还是身体不舒服,情绪一直不太好,把领导折腾得够呛,十分尴尬。

大老鳖一上桌,老鳖汤一端上来,领导夫人喝了之后,情况立马好转。领导也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干劲,仿佛找回了往日的精气神。不管这是心理作用,还是大老鳖真有神奇功效,总之领导恢复了往日的状态,领导夫人也被哄得开开心心,对领导温柔体贴。

领导夫人一高兴,领导自然心情舒畅,不仅成就感爆棚,心里也舒坦得很,仿佛又找回了往昔的威风。领导是个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的人,自己心情好了,自然也不能亏待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

于是,小三子,也就是孙涛,稀里糊涂地就坐上了代科长的位置。这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有些人拼搏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位置,对另一些人而言,或许就是机缘巧合,一句话的事儿。任免一个没有正式行政级别的股级干部,对有些领导来说,简直比老师任命一个班级小组长还要容易。

小三子这事儿,旁人可能不太清楚其中的门道,但作为竞争对手,江大兴心里可是门儿清。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如乌云般笼罩着江大兴,他感觉自己随时都可能被人取而代之,就像头顶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李肆民拎着一只大老鳖,出现在了江大兴的面前。江大兴一看到李肆民,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亮得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几乎是一路小跑,急切地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笑容,那热情劲儿,仿佛多年未见的亲兄弟重逢:“哎呀呀,肆民老弟,你可算来了,老哥我盼星星盼月亮,可把你盼来了!”

李肆民脸上挂着礼貌性的微笑,语气客气地说道:“江科长您好啊,最近队里忙着收麦子,一直抽不出空来看您,实在不好意思!”嘴上这么说着,可拎着老鳖的手却稳稳地垂在身侧,丝毫没有递过去的意思,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江大兴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只大老鳖,目光中满是渴望,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抓挠,痒痒得难受。可他又不敢贸然伸手去接,生怕惹得李肆民不高兴。他太了解这小子的脾气了,吃软不吃硬,只能顺着他的性子来。

于是,江大兴强装镇定,清了清嗓子,对着一旁的手下小六子喊道:“小六子,麻溜地给肆民开票,二十……不不不,三十!以后只要是大老鳖,都按这个价收!”

一看到小六子,江大兴心里就来气。他总觉得这小子心怀不轨,有取代自己的心思。想到二所上位的小三子,再瞅瞅自己身边的小六子,江大兴心里警钟大作,警惕性瞬间拉满。他暗自琢磨,这俩名字带“小”的家伙,一听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得防着点。

为了防止小六子效仿小三子的做法,江大兴索性直接开了个高价。这样一来,既能彰显自己的大方豪爽,又能防止李肆民因为价格低,转头另寻买家。他心里盘算着,要是李肆民前脚刚拎着老鳖走,小六子后脚就去把老鳖买了,绕过自己送到领导家,那可就麻烦大了,自己的位置可就真悬了。

有些单位内部的明争暗斗,那叫一个激烈,手段之复杂,心机之深沉,一般人根本难以想象。不过,李肆民对这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

他顺利拿到票据后,像是不经意间,顺口提了一句收割机的事儿:“江科长,我们大队现在急需一台收割机收麦子,您看您有办法帮忙找找不?当然,该给的钱,我们一分都不会少,绝对不会让您为难!”

江大兴压根儿没想到李肆民会突然说起收割机的事儿,心里忍不住暗自吐槽:你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农民,老老实实收收野味、捉捉老鳖就行了,管这闲事干嘛呀!不过,这些想法他可不敢表露在脸上。毕竟有之前的教训摆在那儿,偶尔收一只大老鳖可远远不够,只有和李肆民处好关系,让他经常送大老鳖来,才能让领导持续满意,保住自己的位置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