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事情大条了(1 / 1)
李肆民眉头紧皱,缓缓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暂时啥都没瞧出来。”他这话可没掺半点假,一番仔细搜寻后,确实没发现有关罪犯的丝毫线索。
他的目光仿若探照灯一般,从每一位社员的脸上扫过,试图从他们的神情、举止中揪出可疑之处,可左看右看,实在难以将眼前的人跟罪犯联系起来。
思索片刻,李肆民转头看向身旁的武长江,果断说道:“武哥,你去跟八里沟的生产队长说,让他把村里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就讲公社要来宣传防火防震的知识。我还得再仔细留意留意情况。”
“行嘞!”武长江应了一声,立刻去安排此事。
在那个年代,时常会有上级人员下来宣传各类知识,村民们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加之此次前来的众人皆是全副武装,八里沟的村民们瞧着,也没起什么疑心。
况且,大队干部与带队的武装干事本就相识。一听说是传达上级精神,大队干部想都没想,便果断地敲响了集合的钟声。
然而,由于村民们干活的地方较为分散,这集合的过程便显得有些拖沓。众人陆陆续续地赶来,足足等了将近半个小时,村民才大致到齐。
看到来的人基本齐了,武装干事向大队干部使了个眼色,示意其开始清点人数。大队干部没多寻思,转头就吩咐下面的小队长,让他们赶紧把各队应到未到的人数上报上来。
各队的小队长随口应下,心里却想着随便敷衍过去就行。毕竟一个大队有三百多号人,要想全员到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省麻烦,同时也不想让自己小队丢面子,以往碰到这种情况,小队长们往往都是敷衍了事,哪怕有个别村民没来,也常常上报称人员全部到齐。
可谁能料到,今天这老办法行不通了。武装干事在每个小队都派了两名民兵,依照记分员手中的花名册,逐个仔细点数,少一个人都得详细记录下来。
没过多久,未到人员的名单便交到了武装干事手中。武装干事手握名单,逐个向大队长打听,那些没到场的都是谁,性别为何,年龄多少。
一番筛选下来,女性统统被排除在外。十二岁以下的孩童以及六十岁往上的老人,也都被放到了后面。倒不是说六十岁以上的人就绝对不会犯罪,只是从概率上讲,可能性较低。毕竟从八里沟到新城县路途遥远,年纪大的人行动多有不便。
要知道,七十年代的六十岁老人,和几十年后的六十岁老人,那可完全是两码事。几十年后,六十多岁的人看着还挺年轻,精气神十足。可在七十年代,由于营养跟不上,劳动强度又大等诸多因素,大部分人都显得格外苍老,很多四十多岁的人,看着就跟六十岁似的。
绝大部分底层民众,一到六十岁,身体机能便急剧衰退,老态尽显,跟后世七八十岁的老人差不多。
没一会儿,大队长便把未到的十几个人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在场的这些人,大多是老弱病残群体,几乎看不到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李肆民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快速思索着,突然开口问道:“王队长,你们村的猎户呢?我猜这些人没被记在各小队的花名册上吧?”
“啊?”王队长像是突然被点醒,猛地一拍额头,懊恼地说道,“瞧我这记性,要不是这位同志提醒,我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我们村一共有五个猎户,他们不用跟着社员一起出工,所以不在小队花名册里。”
武装干事听闻,狠狠瞪了王队长一眼,心里直冒火,差点就骂出声来。这不是故意给自己找麻烦嘛,当着上级领导的面,让自己出这么大的丑。堂堂一个公社武装干事,忙乎了半天,居然把村里的猎户给遗漏了,这可算得上是重大失误了。
李肆民也没心思去管王队长是真忘了,还是有意隐瞒,接着问道:“王队长,那五个猎户今天都没来吗?”
王队长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挠了挠头说:“这个……估计他们都进山打猎去了吧。”
“嗯。”李肆民只是轻轻应了一声,不置可否,随即又说道,“王队长,那你能给我指一下,这五个猎户都住在哪儿吗?”
王队长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人问猎户住哪儿干啥呢?他最讨厌这种从上面下来的小年轻了,啥都不懂,还净爱瞎指挥,事儿还特别多。可即便心里不满,他也不好发作,只能应道:“行,你看那边……”
王队长带着李肆民爬上一个高坡,站在坡顶,他抬手逐一将几家猎户住的房子指给李肆民看。众人瞧着,都觉得李肆民看得格外认真,可这么远的距离,真能看清什么吗?大家心里都充满了疑惑。
等王队长介绍完,李肆民手指向最远的那一家猎户,问道:“队长,那个姓侯的猎户,你能详细说说他的情况吗?”
“行!”王队长虽然一头雾水,但还是照做了。他心里纳闷,不是说宣传防火防震知识吗,怎么一直揪着猎户问个不停?
武装干事和民兵们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疑惑,完全搞不懂李肆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放着这么多村民不问,为啥偏偏对一个猎户这么感兴趣,难道这个猎户有什么特别之处?
据王队长介绍,猎户侯三今年三十多岁,已经成家,有老婆孩子。平日里,他为人老实本分,话不多,也很少跟其他人闲聊扯皮。
乍一听,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怎么看都不像是会干坏事的人。既不是那种苦大仇深、心怀怨恨的阶级敌人,也不是那种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老光棍。有老婆孩子,日子过得虽说不算富裕,但也还过得去,而且还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实在难以将他与犯罪分子联系起来。
李肆民听完,继续问道:“王队长,你知道侯三一般都在哪些地方打猎吗?”
“这……”王队长脸上再次浮现出尴尬的神情,苦笑着说,“不瞒几位同志,我还真不太清楚。侯三这人不爱跟人瞎聊,平时也没人问他常在哪些地方活动。”
“王队长,劳驾你找两位猎户,让他们带上猎狗,跟我们一同进山找找侯三,方便安排一下吗?”李肆民接着说道。
王队长一听,心里顿时不痛快起来。这哪来的愣头青,怎么这么多事儿?我都已经说猎户不在家了,还非得让我找两个猎户带着你们进山找人。
“小同志,我刚才都讲了,猎户都不在家,咋带你进山找人啊?”王队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
李肆民没把王队长的态度当回事,神色自若地讲道:“王队长,依我看,那边,还有那边,那两家猎户应该没去山里。要不咱们过去瞧瞧。”
“王队长刚要发怒,“你……”话还没说完,就猛地察觉到有人悄悄拽了拽自己的衣角。他用余光一扫,发现是武装干事,正偷偷给他使眼色,示意他看武长江。
武长江身着笔挺的警服,腰间别着一把锃亮的手枪,整个人气场十足,一看就是个领导干部。王队长收到武装干事的暗示,瞬间明白了过来,说是宣传防火防震知识,实际上就是打着这个名号罢了。如果自己没猜错,这帮人兴师动众的,恐怕就是冲着猎户侯三来的。
想到这儿,王队长不禁打了个寒颤。好家伙,难不成侯三犯了啥大事儿?
上头居然派了好几个公安,还调来了一个班的基干民兵,这事儿恐怕不小啊!
想通其中的关键后,王队长哪还敢啰嗦,他现在只想赶紧跟侯三撇清关系,生怕被牵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