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把蛋糕做大(1 / 1)

加入書籤

“砰砰砰砰……”

刹那间,枪声在山林中密集响起。这一次,无需李肆民动手,武装干事和其他两组民兵几乎在同一时刻果断地扣动了扳机。

侯三的两条猎犬,原本还气势汹汹地朝着武长江等人扑去,却在这一阵枪林弹雨中,瞬间失去了生命,轰然倒地。

面对这些猎犬,众人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因为他们清楚,这些可不是平日里围着人打转、只会卖萌撒娇的宠物狗,而是能够与凶猛的野猪、野狼展开殊死搏斗的战斗犬。

在这紧张激烈的抓捕现场,只要稍有犹豫,这两只疯狂的猎犬就极有可能对武长江或者其他民兵战士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一场如同战场般的较量,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同情心泛滥。在这里,哪怕对方只是两条狗,也必须以最坚决的手段应对。

毕竟,在这样的情境下,任何的妇人之仁,都等同于对自己战友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说句直白点的话,别说眼前是狗,哪怕是面对老弱病残,只要他们具备伤害己方人员的能力,该开枪时就绝不能手软。因为在这场关乎生死与正义的行动中,任何的犹豫和心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要说此刻最感到困惑不解的,并非现场的众人,而是骡子和棒子带来的几条猎犬。

就在前一秒,它们还在与侯三的猎犬欢快地玩耍嬉闹,可眨眼间,自己的两个同伴就倒在了血泊之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它们完全不知所措。或许在这些猎犬单纯的世界里,它们穷尽一生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人类要对自己的同类痛下杀手。

侯三受伤了,他痛苦地躺在地上,呻吟不止。基干民兵们见状,迅速行动起来,利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接下来的路程,大家轮流抬着侯三,艰难地朝着山外走去。

这一趟出山,比之前进山耗费了更多的时间,整整持续了两天一夜。队伍的行进速度极为缓慢,因为山路崎岖,担架又十分沉重,每走一步都需要众人齐心协力。

好在李肆民的那两枪都避开了要害部位,而且民兵们在第一时间对侯三的伤口进行了妥善处理,所以侯三并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生命体征始终保持稳定。

当这一行人终于重新出现在八里沟村的时候,村民们都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家瞪大了眼睛,看着被抬在担架上的侯三,心中充满了疑惑。乖乖,为了抓侯三,竟然动用了如此庞大的阵仗,上级领导不惜在大山里艰难搜寻了好几天,这侯三究竟犯了什么弥天大罪?

在那个年代,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是无比强大的。大家都坚信,只要是政府要抓捕的人,那必定是作恶多端的坏人,对此,村民们没有丝毫的怀疑。

侯三的家人听到消息后,匆匆赶来。看到受伤的侯三,他们顿时悲痛欲绝,一个个哭得呼天抢地。然而,他们的哭闹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不等他们上前为难武长江等人,大队干部就迅速出面,将他们拦了下来。

八里沟大队深知,侯三犯下了如此严重的事情,他们必须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坚决与犯罪分子划清界限,向政府和全体村民证明,他们与这种违法犯罪行为势不两立。

武长江并没有因为侯三家人的悲痛而对侯三网开一面。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同情罪犯,那谁又来同情那些无辜受害者的家属呢?那些原本鲜活的生命,那些家庭里的大姑娘,她们原本满怀憧憬地去上班,却惨遭毒手,

变成了冰冷的尸体,他们的家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又有谁能体会呢?

队长和书记见状,热情地邀请武长江等人留下吃饭,想要尽地主之谊。但武长江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他一心想着尽快将侯三带回去审问。在从山里出来的路上,他们已经对侯三进行了几次简单的审问,

可侯三始终一言不发。即便偶尔开口,也只是拼命地为自己喊冤叫屈。武长江心里清楚,侯三现在不招供没关系,等回到局子里,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

不过,在离开八里沟之前,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搜查侯三的家。之所以在进山之前没有进行搜查,是担心打草惊蛇,让侯三有所察觉而逃脱。如今侯三已经被成功抓获,正是寻找犯罪证据的最佳时机。

李肆民可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他装作一副不经意的样子,带着两个基干民兵,来到了侯三的柴房。没费多大周折,他们就在柴房的角落里发现了那个装有老虎尿泥的罐头瓶。李肆民将小半瓶烂泥摆在众人面前,

武长江一眼就认出了这东西的重要性。

“肆民,你可真是厉害啊!要不是你,我们说不定就错过了这么关键的证据!”武长江由衷地赞叹道,眼神中满是对李肆民的钦佩。

为了验证罐头瓶里的东西究竟是不是如他们所猜测的那样,武长江决定当众进行一个试验。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然后将几只猎犬唤到跟前,让它们闻一闻罐头瓶里烂泥的味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几只猎犬,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就在猎犬们凑近瓶口,闻了那烂泥的味道之后,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平日里勇猛无畏、敢与野猪野狼搏杀的几只猎犬,

此刻却像是见到了最可怕的东西,吓得浑身发抖,夹起尾巴,转身就拼命逃窜。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几个猎户看到这一幕,震惊得合不拢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惊讶。

好在他们都有着家族传承的打猎知识,很快,他们就从记忆的深处翻出了小时候跟随长辈学打猎时听到的故事。那时候,家里的老人曾经说过,猎犬最害怕的东西是什么来着……

对了,是山大王,也就是老虎!难道这罐头瓶里装的烂泥,真的和老虎有关?

“靠,老虎?八里沟附近什么时候有老虎了?”几个猎户心中暗自惊呼,这个发现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

看到几个猎户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八里沟的村民们可不干了。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要求猎户们说出真相。“你们几个打什么哑谜呢?赶紧把事情说清楚,不然我们可饶不了你们!”村民们急切地说道,他们的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勾了起来。

可惜,几个猎户把这些知识视为家族的不传之秘,无论村民们如何追问,他们都咬紧牙关,只字不提。在他们看来,这些知识关乎家族的荣誉和安全,绝不能轻易外传。

几个猎户不肯说,武长江和张建军自然也不会主动解释。武长江原本想开口解释几句,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他心里明白,万一有人心术不正,从他们的解释中获取了这些知识,然后用同样的手段去犯罪怎么办?就像有些法制节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泄密的风险。

很多犯罪分子原本并不知道一些犯罪手段和反侦察技巧,可在那些详细分析破案过程的节目中,这些知识被讲解得清清楚楚。

犯罪分子们学会了如何擦掉容易留下的指纹,如何清理可能留下的DNA痕迹,凡是容易暴露他们犯罪行为的线索,他们都从节目中学到了应对之法。这无疑大大提升了犯罪分子的反侦察能力,给办案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村民们只是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心中有些不满。而侯三在看到罐头瓶试验的结果后,整个人都彻底慌了神。他心里明白,公安肯定已经知晓了自己的犯罪手段,不然怎么会对一个看似普通的罐头瓶如此重视,还专门用猎犬来做试验。

可是,尽管侯三心中已经泄了气,但他的精神防线依然没有完全崩溃。

武长江做这个试验,一方面是为了验证证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攻破侯三的心理防线。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侯三虽然明显受到了打击,却依旧顽固地死咬着不松口。

“妈了个巴子,这家伙可真够顽固的!”武长江心中暗自恼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坚信,自己一定有办法撬开侯三的嘴。毕竟,侯三再怎么顽固,本质上也只是一个被欲望冲昏头脑的普通人。如果他真的有强大的意志力,就不会做出那些道德败坏的事情,也不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说实在的,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扛住酷刑审问的人少之又少,哪怕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面对残酷的审讯手段,也很难坚守到底。当然,事情也并非绝对,确实存在一些有着坚定信仰、用特殊材料打造的人,他们能够在极端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底线。

但很明显,侯三绝对不属于这类人。这类人往往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在道德底线方面,远非侯三所能企及。

不过,审问侯三的事情,还是要等回到局里之后再进行。毕竟,当着这么多村民的面,使用一些手段进行审讯,弄得场面血腥混乱,实在是影响不好。

至于功劳如何分配,怎样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李肆民并不打算过多操心。

他相信武长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一定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些事情。就算武长江在某些方面考虑得不够周全,不是还有自己家里那些经验丰富的长辈吗?

他们在与犯罪分子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没有几把刷子,又怎么能在这个岗位上坚守多年呢?

李肆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二哥的功劳被埋没。

他深知,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独吞功劳。只有把蛋糕做大,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家才能都得到好处,实现共赢的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