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掌控谈话奏(1 / 1)
李肆民心里头装着事儿,实在没耐心再跟张海山兜圈子了,于是直截了当地说道:“张叔,您也清楚我这人,就是个实打实的大老粗,平日里说话用词常常出错,也向来不会拐弯抹角那一套。
我就想跟您掏个心窝子,要是我真当上了队长,带着我们向阳大队的社员们拼了老命去办企业,您到底支不支持?”他一边说,一边目光灼灼地盯着张海山,眼神里满是急切与期待。
张海山被李肆民这突如其来的直白问题打得措手不及,一时间竟有些语塞,心里暗自感慨:这小子,行事风格还真是够直接的啊!他微微皱了皱眉头,疑惑地反问道:“小李,你这话具体啥意思,能展开说说吗?”
李肆民见状,赶忙整理了一下思绪,言辞恳切地说道:“张叔,咱们向阳大队的实际情况,您肯定是再清楚不过了。
我们那地方紧挨着大山,土地贫瘠得厉害,可耕种的土地数量又少得可怜。
就凭这点田亩,光靠传统的种田方式,想要让大伙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这难度简直超乎想象。
所以我思来想去,觉得必须得另辟蹊径,发展副业才是出路。
比如说,我们可以尝试种些果树,搞搞养殖,再开办几家集体企业。
只是我心里没底,不知道张叔您对我这些想法持什么态度,到底支不支持呢?”李肆民一口气把心里的想法倒了出来,随后再次紧紧盯着张海山,期待着他的回应。
“哦?”张海山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探究的意味,“小李,那你具体说说,打算搞哪种养殖,办什么样的企业呢?”
李肆民无奈地耸了耸肩,两手一摊,说道:“张叔,您也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道理。
我现在连生产队长都还不是,很多具体的事儿确实还没深入去琢磨。
不过您放心,不管做什么,我绝对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儿,国家政策更是会严格遵守,对人民群众,我更是保证问心无愧……”李肆民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那些精心谋划的计划,可不能随随便便就说出去。
倒不是担心张海山会盗用自己的创意,主要是害怕这老家伙一听,直接就给否决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实际上,李肆民口中所说的开办集体企业,在他心里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无非是想借着集体企业的名头,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
真要让他操办起来,凭借他对未来趋势的了解,他会想尽办法完善各种可能出现的漏洞,以便在将来企业体制改革的时候,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李肆民也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
名义上是集体企业,但按照他的规划,实际上也就是挂个集体的招牌而已,真正出力、出资的还是他自己。
所以,等将来改制的时候,他拿大头,其他人跟着分点红利,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儿,属于双赢的局面,不存在谁坑害谁的问题。
“好!”张海山虽然年事已高,但性格豪爽,做事从不拖泥带水。
看到李肆民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与决心,他顿时激动地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小李,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干!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绝对支持你一天!”
张海山之所以极力推荐李肆民当生产队长,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虽说这里面有报恩还人情的因素,但如果李肆民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张海山也绝不会用这种强硬的方式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上,毕竟这样做既害了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通过调查,张海山惊喜地发现,这个救了自己孙子性命的小伙子,竟然是个难得的人才!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可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李肆民又不是犯罪分子,调查没必要搞得太深入,可仅仅是那些摆在明面上的事儿,就足以让张海山大为赞叹。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李肆民不仅为自己谋得了新城两个招待所编外采购的差事,还把大哥安排进第一招待所做临时工,二哥更是进入正式部门,成为一名正式的领导,甚至还协助相关部门成功侦破了一桩大案!这种办事能力,别说一个普通的小农民了,就算是县里某些领导的子女,恐怕都望尘莫及。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事情不能用后世的观念来衡量。
父母是干部,子女却是普通工人的例子数不胜数。
更何况,李肆民三兄弟还都是农村户口。
在当时,城市户口想要安排个工作都极为困难,农村户口就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干部的家属,包括妻子和孩子,都还是农村户口,只能在农村老老实实种地,由此可见,想要跨越城乡之间的界限,难度究竟有多大。
好吧,张海山当时只是简单地调查了一下,并没有深入挖掘。
要是他能拿出调查犯罪分子的劲头,就会发现,向阳大队的小李同志,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厉害得多。
他从新城煤矿设法倒腾出平价煤炭,又从大沙河边搞来免费的河沙,就这么来回一运作,利润便源源不断地滚滚而来,而且数额相当可观。
更不用说,这小子还打着新原招待所的旗号,私自加工面包,甚至与新城的多所学校达成合作,成了学校的面包供应商!要是张海山知道了李肆民这些“大胆”的操作,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后悔让李肆民当生产队长。
一个普通农民,就已经如此能折腾了,要是再给他个生产队长的身份,这小子还不得“翻了天”啊!可惜,即便张海山经验丰富、身经百战,也万万没有想到,李肆民在搞定三兄弟工作的同时,还能折腾出这么多名堂。
“嘿嘿,嘿嘿嘿嘿……”李肆民突然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张海山看到这一幕,不禁一愣,疑惑地问道:“小李,你笑啥呢?”
李肆民故意装出一副犹豫的样子,过了好一会儿,才貌似心有不甘地说道:“张叔,不瞒您说,我其实挺想当您说的那个生产队长的,可是……”他心里暗自打着小算盘,有意引导着两人之间的对话节奏。
他心里明白,有些话自己直接说出来,效果远不如让对方自己想到,那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果然,张海山不知不觉就被李肆民带入了他的节奏,急切地问道:“可是什么呀,小李?你有啥难处,尽管说出来,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李肆民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一丝羞涩的神情,说道:“张叔,跟您实说了吧,我已经报名准备参加高考了。
您说,我要是当了生产队长,还怎么去上大学呢?”
“哦?”张海山怎么也没有想到,李肆民竟然如此有上进心,都已经有了新城两个招待所采购的工作,还想着考大学!他微微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嗯……这样吧,小李,生产队长你先当着,大学你也去考着。
万一考上了……咳咳,要是考上了大学,咱们到时候再看情况,你觉得咋样?”
李肆民听了,心里直犯嘀咕,什么叫“万一考上大学”,难道自己考上大学的可能性就那么低吗?他撇了撇嘴,追问道:“张叔,您的意思是,我能一边上大学,一边当队长?”
张海山:“……”不愧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张海山反应迅速。
脑袋里短暂地闪过一丝疑惑后,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更妙的主意。
“小李,你要是打算考大学,那就更得当这个队长了!”张海山神秘一笑,说道。
这次轮到李肆民被带入张海山的谈话节奏了,他一脸茫然,问道:“为啥呀,张叔?”
张海山呵呵一笑,解释道:“小李,你知道啥叫‘骑着驴找马’不?”
李肆民心里其实已经明白了,但他故意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又问道:“张叔,您能不能说得明白点,我就是个大老粗,您这么拐弯抹角的,我实在听不懂。”
看到李肆民虚心求教的认真模样,张海山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在他看来,现在的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得很,像小李同志这样懂得谦虚,还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可真是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