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账算到明处(1 / 1)

加入書籤

在大队,村民们个个心里透亮,没有谁是真糊涂。

当李肆民发出通知,召集入股达一百块的人开会时,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图。

这事儿要是都琢磨不透,那在这村子里可真算是白混了这么多年。

然而,眼瞅着马上就要上工了,社员们即便好奇心像猫爪子挠心般强烈,却也没谁敢贸然往大队部跑去一探究竟。

或许有人会在心里盘算,要不先把上工这事儿放放,去凑个热闹,看完再回来干活?但还是算了吧,李老三那脾气,要是发起火来,扣起工分,谁能担待得起呀。

可别被一些不实的文艺作品给误导了,总觉得大集体时期大伙都在磨洋工、混日子。

只要稍微看看这十年间粮食产量显著增长的数据,以及工业产值的巨大变化,就知道这种说法纯粹是无稽之谈。

当然,不能说完全不存在个别偷懒耍滑的现象,但从整体来看,磨洋工的情况极为罕见。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超想象。

把那个时代描绘得漆黑一片,简直就是对广大劳苦大众的污蔑,是对亿万辛勤劳动人民的极不尊重。

只可惜,当时的老百姓大多没什么文化,没有能力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为自己发声。

那些舞文弄墨、握笔杆子的人,不少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事儿满肚子怨恨。

他们原本在办公室里舒舒服服,吃喝不愁,却突然被要求和农民一样下地劳作,心里自然不舒坦,难免牢骚满腹,进而催生了大量所谓的伤痕文学、疼痛文学,结果误导了不少后世之人。

向阳大队的社员们尽管满心好奇,却依旧按捺住冲动,没敢前往大队部凑热闹。

他们心里清楚,李老三在某些事上可能会偏向那些入股百元以上的人,可对此他们毫无办法。

除了暗自懊悔自己当初没多入股,剩下的就只有满满的羡慕嫉妒恨了。

大队部门口,李肆民目光扫过台阶下稀稀拉拉站着的十几个人,心中五味杂陈,有些哭笑不得。

向阳大队足足有上千口人,可入股能达到一百块的却只有这寥寥十几人,由此可见,真正打心眼里信任他的人并不多。

当然,一个家庭之中,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入股一百块,这十几个人实际上代表了十几户人家与他站在了同一阵营。

其实,要是入股的人太多,李肆民也会犯愁,毕竟入股的人越多,到时候分红的人也就越多。

说白了,入股的人都是从他兜里掏钱,若不是为了构建统一战线,他才不会轻易让别人占自己便宜。

所以,眼下有十几户人家与他立场一致,这个数量不多不少,正合他心意。

“各位,啥也不多说了,大家能入股一百块,那都是信得过我李肆民。

为了回报这份信任,咱们企业的岗位,你们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利,剩下的岗位再考虑其他人……”

李肆民这话刚一出口,人群瞬间像炸开了锅。

“瞧瞧,我就说肆民仗义吧,我这一百块入股可没白花!”

“切,一百块有啥了不起,我投了两百块呢!”

“哈哈,我给两个儿子各入了十股,这下能先挑两个好工作,太棒啦!”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得不行,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等大家的情绪稍稍平稳一些后,李肆民一挥手,示意楚思雨把两张纸张贴到墙上。

其中一张纸上列着入股名单,这份名单是按照入股金额的多少,以及入股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入股金额多的排在前面,少的排在后面;要是入股金额相同,那就按照入股时间,早入股的排在前面,晚入股的靠后。

楚思雨详细解释完之后,不少人顿时后悔得直跺脚。

几个男人气得满脸通红,拳头握得紧紧的,要是自家媳妇此刻就在跟前,估计真会忍不住狠狠教训一顿。

之前就说要入股,可媳妇非要拦着,非得等着看别人入多少再做决定。

这下可好,名字排在后面,同样的入股金额,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先挑走心仪的工作。

果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头发长见识短,以后可不能再听女人瞎指挥了。

“肆民,我们家就我一个人来的,能不能让我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啊?”

“是啊肆民,这么大的事儿,我一个人实在拿不定主意呀。”

“队长,给我一上午时间吧,中午我肯定给你答复。”

大家纷纷开口,都想回去和家人好好商量商量。

毕竟每家基本就来了一个代表,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怕自己擅自做决定以后会后悔,落得个被家人埋怨的下场。

可惜,李肆民没打算给他们额外的时间。

“你们可得想清楚了,我一大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为了避免麻烦。

要是这事儿传得人尽皆知,那些亲戚都一窝蜂地找上门,我肯定招架不住。

说不定等你们再回来,这纸上的工作岗位就变样了。

”说着,李肆民手指向名单旁边的另一张纸。

刚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排名上,又在听楚思雨说话,都没留意旁边那张纸上写了些什么。

看完后,大惊。

好家伙,上面密密麻麻列着一个个工作岗位,还附有详细的岗位介绍,包括工作内容是什么、大概能拿多少月薪等等。

经理助理、生产科长、后勤科长、会计、出纳、铲车驾驶员、卡车司机……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一个企业所涉及的所有岗位。

这一刻,大家心里更想回去和家人好好合计合计了,这么多岗位,看得人眼花缭乱。

可即便心里想得厉害,却也没人敢再提这事儿。

李老三刚才说得明白,搞这次突然召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走关系、托人情。

要是让其他人都知道了,李老三那些亲朋好友一拥而上,好工作哪还能轮得到他们。

最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李老三居然说给发工资。

原本大家都以为和生产队的集体企业一样,干活是算工分的,没想到李老三出手这么大方,直接给钱。

在这十里八乡打听打听,哪里干活不是按工分计算,就连一些大队的集体企业也都是只给工分。

除了城里的工厂,还从来没听说过干活直接发钱的事儿呢。

李肆民这么做,可不是因为钱多得没地方花,也不是头脑一热瞎决定的。

他之所以选择给钱,是有着自己的考量,不想给自己留下隐患。

生产队的集体企业,利益是由全体社员平均分配的,所以算工分没问题。

但他的企业是按照股份来分配利益的,这种情况下算工分就不合适了。

工分是属于全体社员的,在自己的股份企业里干活,却要分配全体社员的利益,一旦有人较真、追究起来,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惹出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