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麻烦来了(1 / 1)

加入書籤

李肆民心中早就谋划好了一盘大棋,他决心要将生产队与企业的账目体系彻底剥离开来,分别进行核算。

生产队遵循原有的账目体系,而企业则建立起一套完全独立的账目流程,两者泾渭分明,互不相干。

“各位乡亲们,在挑选工作之前,大家可得好好思量一番。

这些工作可不是一旦选定,就会一成不变的铁饭碗。

举个例子,假如你觉得自己能扛起会计这份工作的重任,可实际上连基本的大字都认不全,那这会计的活儿,你肯定是干不来的。

要是工作干得一塌糊涂,我可是会毫不留情地换人哦。

而且,一旦换人,可就没机会再重新挑选其他工作了!”

“啊?”众人听到这话,瞬间炸开了锅,现场一片哗然。

原本有好几个满心想着要选经理助理岗位的人,听到这番话,心里“咯噔”一下,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热情瞬间冷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自己平日里连个小小的生产队长都没当过,哪有能耐去胜任经理助理这么关键且重要的岗位啊。

李肆民十分有耐心,他静静地等了十几分钟,给大家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反复思考和权衡。

随后,他示意楚思雨负责记录工作,按照名单上预先排好的顺序,从前往后依次让大家挑选职位。

果不其然,像经理助理、生产科长这类一听就知道是领导层级的岗位,压根儿就没人敢轻易尝试。

众人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聚焦在学开卡车、学开铲车等岗位上。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工人的社会地位可不是后来人们所认为的底层角色。

恰恰相反,他们属于纯粹的领导阶级,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工人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公职人员,甚至在排序上还稳稳地排在教师等被戏称为“臭老九”的群体之上。

尤其是驾驶员这个岗位,那可是工人队伍中的佼佼者,备受尊崇。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诊器,方向盘,杀猪刀子炊事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些岗位都是实打实的好差事。

在李肆民的企业里,既没有医生,也没有屠夫,似乎也暂时不需要炊事员,如此一来,最吃香的岗位自然非驾驶员莫属了。

会计和出纳这两个岗位同样备受关注,热度极高。

然而,无奈众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有限,心里都犯着嘀咕,担心自己根本无法驾驭如此专业且责任重大的工作。

要知道,记错账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因此惹得李老三不高兴,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弄不好真会被送进监狱蹲号子。

在当时那个年代,经济犯罪被视为性质极其严重的罪行,运气不好的话,甚至会被判处死刑,拉去枪毙,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行事格外谨慎。

可惜,驾驶员的岗位数量实在有限,卡车司机的名额仅有两个,这无疑是全场最抢手的香饽饽。

选不上卡车司机的人,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竞争仅有的两个铲车司机名额。

紧接着,是拖拉机手的岗位,李肆民给出了四个指标,和卡车司机、铲车司机一样,都采用双配置,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再往后,便是操作破碎机的两个岗位。

最后,还有钻孔机岗位,要是前面的岗位都被别人选走了,实在没得选,才会考虑这个岗位。

至于爆破员这个岗位,大家连正眼都不瞧一下。

这可不是开玩笑,仓库保管员、质量监督员这类相对安稳的岗位都无人问津,谁会傻到去干放雷管这种极度危险的活儿,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

此时此刻,几乎所有参与挑选工作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那种后悔的感觉,简直像是肠子都悔青了。

大家心里都在想,早知道入股多的人能优先挑选工作,自己当初就该早点分家。

李肆民早就定下了规矩,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只能挑选一个工作岗位,绝不能因为你入股了两百块,就妄想挑选两个工作。

如果一家人没有分家,兄弟几个依旧共同生活在一起,无论入股金额有多少,都统一按照一家人来计算。

李肆民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某个家族势力在企业中形成垄断。

就拿洪振华和他儿媳妇来说,两人每人都入股了一百块,但由于他们还未分家,所以洪家在这次工作挑选中,仅有一个工作指标。

至于洪家最终派谁去上班,李肆民并不干涉,只要被选中的人能够胜任所选工作,别在工作中给他掉链子就行。

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为什么没有人敢和李肆民胡搅蛮缠呢?其实,李老三事先就已经清清楚楚地告知大家,谁要是对挑选工作的规则或者过程有异议,可以提出来,等所有人都选完之后,他会认真对待并研究。

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等李老三研究完,那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到那时,就算能争取到一点小利益,可那些好工作早就被别人挑得一干二净了。

放着待遇优厚的卡车司机岗位不选,跑去当危险系数极高的爆破手,除非脑子进水了,谁会干这种傻事呢?毕竟,三个爆破手的待遇加起来,都远远比不上一个卡车司机。

别看挑选工作的人数不算多,但由于这关乎每个人一生的事业走向,大家都格外慎重,丝毫不敢马虎。

就这十几个人挑选工作,竟然整整耗费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没办法,大家心里都不踏实,不停地询问各种问题,比如工作的具体内容、工资待遇如何、工作环境怎样等等,不把这些事情彻底弄清楚,心里就像悬着一块大石头,始终落不下来。

“大家挑得差不多了,小楚,用大喇叭通知一下名单上顺延的二十个人,让他们下午来大队部开会!”

“好的!”

一听说要通知后面的二十个人,那些已经挑好工作的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他们赶忙看向名单,急切地寻找上面有没有自己的亲朋好友。

自己掌握着挑选工作的第一手详细资料,要是能提前给亲朋好友通风报信,让他们在下午挑选职位时心里有个底,做好充分准备,那不知道能帮他们占多大的便宜。

于是,还没等到下午开会的时间,向阳大队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件事。

大家纷纷感叹,哎呀妈呀,李老三还真的是按照入股多少来安排工作的啊!不知道有多少人后悔得直跺脚,甚至恨不得用脑袋去撞墙。

后悔啊,后悔得要命!原本有可能属于自己的卡车司机、铲车驾驶员、拖拉机手这些好岗位,就这么眼睁睁地没了,就差那一百块钱啊,仅仅就是因为那一百块!

入股五十块的人,满心羡慕入股一百块的;入股三十块的,又眼巴巴地羡慕入股五十块的;没入股的人,同样羡慕那些入股五十块的,因为通知下午开会的二十个人,清一色全都是入股五十块的。

不过,虽说大家都是入股五十块,但在入股时间上还是有先后之分的。

“哇……”“哇哇……”好几个妇女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绪,放声大哭起来。

有的是因为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入股太少,或者入股太晚;有的则是被自家男人给打了,原因就是当初阻拦自家男人入股。

粪叉(也就是路修宽)的老娘,哭得那叫一个大声,简直是声嘶力竭。

“儿啊,娘后悔啊,早知道李老三会这么安排,娘当初不该撵你走啊,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你入股啊……”路修宽的老娘哭得肝肠寸断,那模样,仿佛真的遭受了天大的委屈和痛苦……好吧,其实并没有。

有资格挑选工作的人,几乎都在暗自庆幸,幸亏粪叉的老娘没入股,不然说不定就把自己的岗位给抢走了。

没资格挑选工作的人,也大多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

有时候,要想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不再那么痛苦,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更痛苦;要想让自己不再那么后悔,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后悔。

李肆民可没空理会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他就是要通过这件事,让向阳大队的所有人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

信任他、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干的人,就有希望过上好日子;不信任他,甚至还跟他作对的人,除了后悔,不会有任何别的结果。

然而,正如李肆民上午所担心的那样,麻烦终究还是如潮水般涌来了。

七大姑、八大姨,不管和李家有没有沾亲带故,哪怕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此刻都纷纷找上门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