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想给零分(1 / 1)

加入書籤

楚思雨的眼中,那股好奇劲儿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兽,拼命地撞击着,试图冲出来。

她的脑海里,各种八卦的念头如潮水般翻涌,关于那些考题的来源,无数个猜测在她心间打转。

但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好奇,她用力地抿了抿嘴唇,强忍着内心的冲动,愣是一个字都没问出口。

李肆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暗自点了点头。

就目前的表现来看,这丫头还算靠谱,暂且可以委以重任。

然而,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人心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哪能一眼就看透。

“小楚,我当初报的是新原大学,你呢?”李肆民率先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

这刚恢复高考那会儿的报志愿规则,和后世截然不同,着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不是在成绩放榜之后填报,也不是在考试结束后才进行,而是在考试之前就得做决定,这可让不少考生心里直发慌。

考生们只能凭借自己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在报名的时候就填好心仪的学校,然后便开始漫长的等待,坐等录取通知的到来。

楚思雨的志愿,是她那个便宜小妈帮忙报的,对于其中的弯弯绕绕,她完全是一头雾水。

直到这天,她去看望便宜小妈,无意间聊起,才知晓竟然还有提前报志愿这回事。

一听这话,小楚同志的心猛地“咯噔”一下,仿佛坠入了冰窖,瞬间凉了半截。

她哪还有心思吃饭,赶忙谢绝了便宜小妈的留饭邀请,心急如焚地朝着新城赶去。

李肆民提到的新原大学,在整个新原地区那可是独一份的本科院校。

不过,平心而论,要是放到后世,它大概也就相当于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离双一流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可在当下这个时代,它却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明星,是无数新原学子以及全省考生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没办法,在那个毕业就能分配工作的年代,这样一所学校,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着无法抵挡的吸引力,引得众多考生趋之若鹜,恨不得挤破脑袋也要钻进去。

李肆民毕竟有着两世为人的经历,可这参加高考,对他来说,还是头一遭,心里实在是没底。

这第一届恢复高考,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根本没有以往的考卷可供参考,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尤其是李肆民,前世的记忆时刻提醒着他,第一届高考的录取率低得吓人,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要不是有提前知晓考题的这个“外挂”可能性,他恐怕连参加高考的勇气都没有。

况且,这所谓的提前看到考题,也仅仅是个未知数,到底能不能实现,犹未可知。

所以,在报名的时候,李肆民没敢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奢望,只是选了几所离家近、相对普通的学校。

毕竟他既要上学,又得兼顾家里的生意,要是跑太远,根本顾不过来。

往功利的角度讲,新原大学的毕业生,在往后的几十年里,将如同雨后春笋般,陆续在新原的政商两界崭露头角,成为各个领域的中流砥柱。

对于一心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大展宏图的李肆民来说,上新原大学可比去外地高校强太多了。

或许有人会质疑,上京城的名牌大学,结识的同学人脉不是更有价值吗?可仔细想想,天南地北的同学,毕业后各奔东西,到时候又怎么能给李肆民实实在在的帮助呢?况且,人家说不定还瞧不上李肆民这个来自小地方的人呢。

最关键的是,以李肆民的实际水平,考京城的名牌大学,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铁定考不上!实际上,新原的考生已经算是相当幸运了。

第一年恢复高考,各项准备工作都不够充分,有些地区的考生必须先参加预考,只有通过预考,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高考。

要是李肆民出生在那些地方,说不定连高考的门槛都跨不进去……哦,不过凭借他那神神秘秘的“挂”,或许还是能找到机会的。

听闻李肆民报了新原大学,楚思雨不知想到了什么,原本白皙的小脸瞬间泛起了红晕,就像天边的晚霞,娇艳动人。

“卫……李肆民,你猜猜我报了哪儿?”楚思雨娇嗔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羞涩。

李肆民一听,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小楚同志,以你的学习水平,我猜你报的是北大,对吧?”他的语气里,带着些许玩笑的意味,眼神里却透着一丝期待。

楚思雨一听,顿时语塞,脸上的红晕更甚,“哼”了一声,狠狠地回瞪了李肆民一眼。

她心里直埋怨,臭李老三,明知我的家庭成份不好,就算我真有本事考上北大,人家也不会录取我,这不是故意拿我寻开心嘛!“不好意思啊,李大队长,我还得跟着洪书记去干活,可没时间陪你在这儿闲聊啦!”

说罢,楚思雨一甩那乌黑亮丽的马尾辫,扭动着纤细的小蛮腰,留下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看上去心情似乎格外好。

“这死妮子……”李肆民气得直咬牙,心里直痒痒,真想冲过去抓住楚思雨,好好“收拾”她一番,让她知道自己这个大队长可不是好惹的,竟敢在考试之后就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就在李肆民心里琢磨着怎么“整治”楚思雨的时候,他的考卷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一堆试卷之中,等待着被人“审视”。

在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里,一群从全省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教师,正紧张而忙碌地批改着高考试卷。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手中的红笔不停地在试卷上舞动,仿佛在书写着考生们的命运。

“各位,刚接到上级通知,让咱们挑选几篇优秀作文上报,人民报有可能会刊登……”组长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老师们中间激起了千层浪。

人民报啊,那可是在全国都极具影响力的大报,要是能刊登自己推荐的优秀作文,这对于老师们来说,简直就是无上的荣耀,能让人吹嘘……咳咳,是荣耀一辈子的事情!

“王组长,我这儿刚发现一篇,感觉挺不错,正想请您看看能不能给满分,要不现在就过目一下?”一位老师兴奋地站起来,手中挥舞着一张试卷,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哦,拿过来我瞅瞅!”王组长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站起身来,接过试卷,认真地读了起来:“当我听闻巨星陨落的那一刻,内心仿若整个世界崩塌,陷入无尽的无助……”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我从一名普通社员成长为生产队长,从独自拼搏转变为引领全体社员共同奋进……”“我坚信,在伟人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在新一代领导同志的带领下,我和我们向阳大队的全体社员必将……”

“嘶……”王组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眼神中满是惊讶与赞赏,“这字迹工整得就像印刷出来的一样,行文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全篇竟然一个错字都没有,也没有一处涂改的痕迹,就好像是提前打好了腹稿,直接誊写上去的。

这哪像一个十八岁孩子写的作文啊,若不是文中明确提及年龄,我还以为是哪位下放的大作家的手笔呢……”王组长可是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在教育界耕耘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

即便在那动荡的十年,他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智慧,也几乎未受到什么波及。

这样一位老前辈对一篇作文如此赞不绝口,瞬间就勾起了所有阅卷老师的好奇心。

“王组长,啥好文章啊,也让我们饱饱眼福呗?”“好,大家先停一停,我给大伙读一遍,咱们一起商议商议,看这篇作文能不能给满分?”“好嘞!”其实,这也并非王组长大惊小怪,李肆民的作文也并非真的就出类拔萃到了极点。

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引起王组长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多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其一,李肆民提前打好了草稿,卷面整洁干净,无错字、无涂改,在众多试卷中显得格外亮眼;其二,他深刻洞察了时代的大势,行文的时候,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又紧跟时代的步伐。

再看看其他人的作文,水平欠佳、不会写的暂且不提。

那些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大多因为害怕被抓把柄,写得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畅所欲言,生怕哪句话不小心犯了忌讳。

而少数胆子大的,又过于激进,一旦动笔就收不住,又是批评又是指责,甚至搞起了伤痕文学,吓得老师都想直接给零分了,哪还敢夸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