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无颜见列祖列宗(1 / 1)
在那个信息传递如蜗牛爬行般缓慢的年代,知晓省农科院急需试验田的人屈指可数。
即便有人知道,大多也是谨小慎微、顾虑重重之辈,不敢轻易涉足此事。
这让负责科研项目的刘副院长陷入了尴尬境地,他手中仅有零星小规模种植的数据,而大规模种植所需的详实数据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这些缺失的数据,就像横亘在科研道路上的巍峨高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就在刘副院长为试验田的事愁眉不展之际,李肆民的出现宛如一场及时雨,打破了僵局。
与李肆民的谈判过程看似刘副院长处处吃亏,实则他内心早已乐开了花。
作为农科院的副院长,他深知科研项目的经费并非来自个人腰包,只要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取得理想成果,些许经费的支出又算得了什么?这不过是通往成功彼岸的必要代价罢了。
李肆民是个精明人,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门道,决心放手一搏,为自己和村子争取最大的利益。
然而,刘副院长的得意门生范老师却太过单纯,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场交易背后的暗流涌动。
在他看来,李肆民不过是凭借着厚脸皮,在谈判中让老师陷入了被动。
为此,范老师满心愧疚,总觉得自己没能帮上老师的忙,甚至开始盘算着下次去省城,一定要去看望老师那命运坎坷、整日以泪洗面的女儿,以此弥补心中的亏欠。
一行人来到向阳大队,眼前的景象让众人精神一振。
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刘副院长望着它,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热情。
他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投入工作,精神抖擞地指挥着社员们挖坑种树。
毕竟,这是他倾注了十几年心血的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
此刻,他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甚至比李肆民还要积极几分。
只见他一会儿亲自示范挖坑的标准,一会儿仔细检查树苗的栽种情况,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眼神中满是专注与执着。
然而,与刘副院长的全身心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肆民的态度。
当其他社员都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奋力劳作时,李肆民却优哉游哉地扛着一杆旧猎枪,在山间晃悠。
他步伐悠闲,时不时停下来看看四周,脸上挂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淡然表情。
无论周围的人干得多么热火朝天,他都不为所动,仿佛这片忙碌的土地与他毫无关系。
这一幕可把刘副院长气坏了,他眉头紧皱,牙根咬得咯咯作响,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都可能爆发。
看着这个年纪轻轻就当上生产队长的李肆民,刘副院长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偷偷观察着向阳大队的村民,发现大家对李肆民的行为不仅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还十分维护他。
这让刘副院长更加不解,难道李肆民是村中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弟,靠着家族关系才坐上队长之位?可就算是这样,村民们也不该如此逆来顺受啊。
带着满腹的疑问,刘副院长决定找个机会问个清楚。
“老乡,我想打听一下,你们李队长怎么不跟大伙一起干活啊?”刘副院长走到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身边,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疑惑。
听到这话,原本对刘副院长态度恭敬的村民们,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停下手中的锄头,眼神中流露出不满和防备的神色。
“刘院长,您这话可就不对了。
我们李队长可不是在偷懒,您没看见他背着枪在周围巡逻吗?这是为了保护大伙的安全呢!”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村民语气坚定地说道,眼神中满是对李肆民的信任。
刘副院长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另一位村民也跟着说道:“就是啊,山里的野兽可凶着呢,李队长这是在防范野兽出来伤人。
要是没有他在周围盯着,我们干活都不安心。”
旁边的技术员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紧张地问道:“您的意思是,这山里真的有野兽?李队长是专门负责防备野兽的?”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毕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如果真有野兽出没,那可是十分危险的。
刘副院长也回过神来,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乖乖,不会真有老虎之类的猛兽吧?这可怎么办?”他开始担心起大家的安全,心中也对李肆民的行为多了几分好奇。
范老师见状,生怕老师继续追问下去会闹出笑话,赶紧出来打圆场:“老师,就算山里有野兽,咱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它们也不敢轻易靠近。
其实啊,李队长是想着打些野猪,给大家改善改善伙食呢!”他一边说,一边赔着笑脸,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
刘副院长和一众技术员听了,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在他们看来,打野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范老师的解释多半是在安慰大家,他们根本不相信李肆民能有这样的本事。
就在大家将信将疑的时候,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紧接着,从山里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欢呼声,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正在劳作的社员们听到动静,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兴奋地欢呼起来:“肯定是李队长打到野猪了!”“太好了,今晚有野猪肉吃咯!”“大家加把劲干啊,不然李队长生气了,可就没肉吃啦!”
他们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已经闻到了野猪肉的香味。
刘副院长和技术员们却对此嗤之以鼻,他们不屑地翻了翻白眼,在心里暗暗嘲笑这些村民没见过世面。
在他们看来,听到一声枪响就以为打到了野猪,简直是异想天开。
然而,半小时后发生的事情,却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只见几个村民满头大汗地抬着一头肥硕的野猪从山里走了出来。
这头野猪体型巨大,身上的毛发又长又硬,虽然已经死去,但依然透着一股威严。
李肆民则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依旧背着那杆猎枪,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伙跟着刘院长好好干,我先回去休息了。”李肆民简单交代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他的背影看起来洒脱自在,却让刘副院长等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刘副院长也曾多次下乡,与不少农民合作过,但像李肆民这样的生产队长,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以往遇到的生产队长,要么是以身作则,带头拼命干活,生怕被社员指责;要么是在领导面前表现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形象。
可李肆民却完全不同,他对农活似乎毫无兴趣,态度冷漠得像是个局外人。
更奇怪的是,向阳大队的村民们不仅不抱怨,反而对他忠心耿耿。
看着李肆民离去的背影,村民们的眼神中满是敬重,没有丝毫不满,这让刘副院长感到无比困惑,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完全无法理解这里的一切。
其实,刘副院长并不了解,李肆民在向阳大队有着极高的威望。
平日里,他虽然看起来有些懒散,但只要村民们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哪家老人病了,他会帮忙请医生;哪家孩子没米下锅了,他会送去粮食。
而且,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就像这次打野猪,换作别人,根本不敢独自在山里闯荡,可李肆民却凭借着自己的胆量和本事,为大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对于村民们来说,有这样一位既能保护大家安全,又能给大家带来福利的队长,他们怎么会有怨言呢?李肆民早已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主心骨,是他们生活的依靠。
在后续的日子里,向阳大队呈现出一番独特的忙碌景象。
按照往常,秋收结束,冬小麦播种完毕后,便进入了农闲时节,村民们也该歇歇脚,享受一下难得的清闲。
然而,向阳大队却截然不同,这里的社员们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一个个像不知疲倦的机器,全身心地投入到劳作中。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锄头与土地碰撞的声音、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卷。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如此拼命呢?原来,这背后藏着李肆民的一番苦心。
他私下里将全体社员召集起来,神情严肃又带着几分兴奋地说道:“乡亲们,我跟大伙说个事儿。
这次咱们能拿到这些板栗苗,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在农科院那边磨破了嘴皮子,和他们谈了一轮又一轮,才好不容易半买半要争取来的。”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你们知道吗?这板栗苗数量有限,可宝贝着呢!好多生产队都眼巴巴地盯着,就盼着能抢到种植的机会。
咱们要是不抓紧时间种下去,这么好的机会可就白白溜走了!”
村民们听了李肆民的话,先是一愣,随后眼中便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有人激动地说道:“队长,你说的是真的?这么好的事儿能落到咱们头上?”李肆民重重地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这可是改变咱们村子命运的机会,大伙可千万不能错过!一旦种完,以后的好日子就有盼头了。
要是咱们不努力,让别人抢了先,那可就亏大了,以后都没脸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