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分担火力(1 / 1)
作为公社主任,尚四辈深感无奈,大队从祖辈延续至今,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变迁,历任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每一位领导都怀揣着雄心壮志而来,渴望带领公社走向繁荣富强,然而最终却都带着无奈与不甘离开。
尚四辈又何尝不清楚其中的艰难呢?但此刻,面对这些满脸怒容、气势汹汹的下属,他却感到无比的无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王家庄的刘支书带着一众大队干部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
刘支书将手中的烟袋锅重重地磕在桌上,烟灰簌簌地落在了那本已经泛黄的会议记录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地说道:“尚主任,这些空话我们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您就别拿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糊弄我们了。
”
刘支书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孙大队长猛地站起身来,由于动作过于剧烈,中山装的第二颗纽扣差点被崩飞。
他涨红着脸,大声吼道:“就是!我们在土里刨食几十年,不比您更清楚公社的情况?说这些漂亮话有什么用!”其他干部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的指责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尚四辈扯着嗓子试图维持秩序,他挥舞着双手,大声喊道:“大家冷静一下,听我说……”然而,他的声音很快就淹没在嘈杂的声浪中,如同沧海一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口干舌燥的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定睛扫视一圈,只见众人依旧梗着脖子,眼神里满是不信任和不满。
他心里明白得很,这些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老油条”,早就对画大饼、喊口号这一套免疫了。
大队干部们暗中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脸上写满了不屑。
他们心里清楚,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想要让他们乖乖听话,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们可不是那些刚出校门、涉世未深、容易被漂亮话忽悠的年轻人,在基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样的人没遇到过?
尚四辈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作为公社主任,他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下属。
这些平日里看着不起眼的大队干部,一旦逼急了,真敢联合起来跑到城里告状。
到那时,哪怕自己再有理,面对众人的联名控诉,也很难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想到这里,尚四辈的心中涌起一阵恐慌,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无奈之下,尚四辈只得换上一副笑脸,语气尽量放软,说道:“那依各位的意思,咱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话音刚落,正好中了大队干部们的下怀。
“尚主任,向阳集团是整个红星公社的产业,凭什么只让向阳大队独占好处?”刘支书率先发难,眼神里闪烁着不满的光芒,他向前跨了一步,手指微微颤抖着,似乎在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您去跟那个李肆民说说,必须面向全公社招人,不能搞大队本位主义!”
“就是!”孙大队长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搪瓷缸子叮当作响,缸子里的茶水溅了出来,洒在了桌面上。
他瞪大眼睛,怒声说道:“向阳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凭啥不让我们大队的人分一杯羹?都是一个公社的,哪能厚此薄彼!”
“要是李肆民不答应,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又有人恶狠狠地说道,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大不了让他的向阳集团关门,大家都别好过!”
听着这些近乎威胁的话语,尚四辈目瞪口呆。
他太了解李肆民了,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脾气却倔得像头驴,手段更是强硬。
之前向阳大队里几个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他的刺头,最后都被送进了监狱。
就凭这些大队干部现在的态度,李肆民怎么可能轻易妥协?
但此刻,尚四辈也不想把人彻底得罪死。
他眼珠子一转,心中有了盘算:不如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李肆民,让他们自己去较量,自己则可以躲在一旁,坐山观虎斗。
想到这里,尚四辈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各位,李肆民现在正好在家休假,”尚四辈故作轻松地说道,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不如咱们一起去找他问问,看过了年向阳集团招不招人?”
大队干部们都是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精”,一下子就看穿了尚四辈想“甩锅”的心思。
“尚主任这招高啊!”刘支书阴阳怪气地鼓起掌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您是领导,您都解决不了的事,让我们去找个毛头小子?要去,您得亲自带着我们去!”
“对,尚主任,您可不能躲清闲!”其他干部也纷纷起哄,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充满了不满和抗议,“有您出面,李老三怎么也得给几分面子吧?”
尚四辈就这样被“架着”出了办公室。
二十几辆老旧的二八自行车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向阳大队进发,车铃铛声清脆地响着,惊飞了村口老槐树上的麻雀。
麻雀们扑腾着翅膀,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才不情愿地飞向远方。
尚四辈夹在人群中间,骑着那辆掉了漆的永久牌自行车,心里七上八下。
他特意让队伍先去大队部,盘算着给李肆民留点反应时间,也给自己争取点周旋的余地。
此时的向阳大队,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
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格外醒目。
春联上的字迹有的工整有力,有的飘逸洒脱,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空气中飘散着炸年货的香气,那是一种混合着油炸食品的酥脆和香料的浓郁味道,让人闻了就忍不住垂涎欲滴。
李肆民正陪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火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散发出阵阵热量,让整个屋子都变得格外温馨。
老母亲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缝补着一件旧衣服,嘴里絮叨着家长里短。
李肆民手里剥着香脆的瓜子,听着母亲的唠叨,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
突然,邻居家的小孩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小脸涨得通红,额头上布满了汗珠。
他一边大口喘着气,一边说道:“李三哥,不好了!公社尚主任带着一帮大队干部找你来了,就在大队部!”
听到这个消息,李肆民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他发动特殊能力,朝着大队部的方向“看”去。
画面中,洪振华正被众人团团围住,面色涨红地解释着什么,而那些大队干部们举着搪瓷缸,手指指点点,满脸都是质问与不满;尚四辈则躲在角落里,眼神飘忽不定,时不时看看众人,又看看门口,一副想置身事外的模样。
李父见儿子迟迟没有动身的意思,不禁疑惑地问道:“老三,公社主任找你,你咋还不去?”
李大李二在城里闯荡多年,早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很快就猜到了缘由。
大哥皱着眉头说:“老三,肯定是那些人眼红咱们大队的好日子,想来分一杯羹。
”
二哥也冷哼一声:“那个姓尚的,自己没本事解决问题,就把人往咱们这儿带,真够损的!”
“老三,等你毕业了,干脆回来当公社主任,省得总有人找麻烦!”大嫂半开玩笑地提议道,脸上带着一丝期待的笑容。
“就是!咱老三要是当了公社主任,肯定比姓尚的强百倍!”二嫂也跟着附和,眼神中充满了对李肆民的信任和支持。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李肆民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神奇的是,李父李母、侄子侄女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李肆民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站起身来:“好了好了,你们先聊着,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
另一边,洪振华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大队部。
到底是经验丰富的老支书,丝毫没有让众人久等。
他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指责声淹没。
“洪支书,你现在当了领导,就忘了咱们这些老兄弟?”一个干部大声质问道,脸上露出不满的神情。
“就是!向阳集团搞得风生水起,就只想着自己大队的人,太不地道了!”另一个干部也跟着喊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
“我看你是当了官就变了,早就忘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又有人恶狠狠地说道,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怨恨。
各种难听的指责劈头盖脸地砸来。
有人说他当上领导后就脱离群众,有人骂他吃独食,更过分的甚至指责他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洪振华站在中间,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他张了张嘴,想要解释些什么,却被众人的声音淹没。
李肆民来到大队部门口,远远就听见里面的喧闹声。
他没有立刻现身,而是悄悄躲在一旁的墙角。
寒风卷起地上的枯叶,拍打着他的裤脚,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眯起眼睛,在心里盘算着:现在还不是露面的好时机,不如先让洪振华抵挡一阵,自己再伺机而动。
毕竟对付这些难缠的“老江湖”,洪振华比自己更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