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算什么英雄好汉(1 / 1)

加入書籤

洪振华面对着一群气势汹汹、满脸怒容的大队干部。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怒色,

一众大队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叫嚷着,那声音仿佛要将屋顶掀开。

他们的唾沫星子四处飞溅,脸上的表情因激动而显得有些扭曲。

这些干部们从自家大队的艰难处境说起,言辞中满是无奈与辛酸。

他们谈到社员们食不果腹,生活艰辛无比,衣衫褴褛,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又说到对向阳集团蓬勃发展的羡慕与嫉妒,向阳集团的员工们吃得饱穿得暖,还有稳定的收入和丰厚的福利,而自己大队的社员却在贫困中苦苦挣扎。

“老洪,你可得好好听听我们说的话呀,我们大队的人都眼巴巴地指望着能有个工作机会,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一位大队干部几乎是带着哭腔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哀求。

“是啊,老洪,你们向阳集团现在家大业大,财大气粗的,招个几十上百号人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嘛!就当是拉我们一把,救救我们大队的社员们吧!”另一位干部急切地说道,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似乎在为自己大队的命运而抗争。

“老洪,我们也不多要,给一百个人的工作机会就行,只要一百个,这就能解决我们大队的燃眉之急了,不然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又一位干部大声喊道,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他们说得口干舌燥,嗓子都快冒烟了,情绪也愈发激动。

然而,洪振华却像是一尊坚定不移的雕像,稳稳地站在那里,不为所动。

不管这些大队干部们如何苦口婆心、软磨硬泡,甚至是威逼利诱,洪振华始终只是轻轻点头,嘴里发出“嗯嗯”“哈哈”的声音,似在回应,又仿佛只是在敷衍。

他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让大队干部们的耐心一点点地被消磨殆尽。

“这大冷天的,我们不辞辛劳,跑了这么远的路过来,可不是听你在这儿打哈哈的!”一位大队干部终于忍不住了,扯着嗓子,愤怒地喊道,他的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

“老洪,别再装聋作哑了,痛痛快快地给个准话,行还是不行,给句痛快话!”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办公室里的喧闹声震耳欲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见洪振华毫无松口的意思,大队干部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一旁的尚四辈——这位红星公社的主任。

“尚主任,你看看洪振华这是什么态度?完全不把我们当回事儿,太过分了!”一位干部大声抱怨道,眼神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

“尚主任,他不肯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您可得主持公道啊,不能让我们就这么白跑一趟!”另一位干部急切地说道,仿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尚四辈身上。

“干脆把向阳集团收回来算了,反正都是集体企业,交给公社管理,肯定能更好地统筹安排,也能让各个大队都受益!”又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一些干部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些话就像一颗颗石子,投入了尚四辈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尚四辈心中一动,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之光。

向阳集团如今生意红红火火,财源滚滚而来,要是能收归公社管理,那公社的财政状况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他作为公社主任,权力和地位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说不定还能在上级领导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获得更多的赏识和提拔。

想到这里,尚四辈悄悄地瞥了一眼洪振华,又时不时地朝来路张望,心中暗自盘算着等李肆民来了,要如何巧妙地借助“群众”的呼声,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的脑海中不断地构思着各种策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成功将向阳集团收归公社管理后的美好前景。

就在尚四辈满心盘算的时候,一个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那人步伐沉稳有力,不紧不慢地朝着办公室走来。

尚四辈定睛一看,来人正是李肆民。

然而,当他与李肆民的目光交汇的瞬间,之前那些关于收回向阳集团的想法,就如同清晨的薄雾,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迅速消散得无影无踪。

李肆民脸上似笑非笑,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宝剑,能够洞察尚四辈内心的每一个想法。

尚四辈心中猛地一紧,后背瞬间被冷汗湿透,整个人如坠冰窖。

他这才如梦初醒,后悔自己被贪婪冲昏了头脑,差点犯下不可饶恕的大错。

他怎么能忘了李肆民背后那强大的靠山呢?且不说那些远在高层、神秘而又极具影响力的关系,仅仅是张海山,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公社主任能够招惹得起的。

张海山在新城位高权重,跺跺脚整个新城都要颤三颤,说一不二,而自己居然敢觊觎李肆民的向阳集团,这简直就是自不量力,如同以卵击石,纯粹是在找死。

尚四辈心中懊恼不已,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帮大队干部,心中暗骂:“你们这帮蠢货,无知无畏,差点把我推进万劫不复的火坑,这笔账,咱们以后再慢慢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而此时,原本还喧闹不已、吵得不可开交的大队干部们,在看到李肆民的那一刻,竟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整个场面瞬间安静得可怕,仿佛时间都在此刻凝固了。

这戏剧性的一幕,让尚四辈惊讶得差点合不拢嘴,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

在他看来,洪振华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支书,大队干部们不把他放在眼里,还算情有可原,可面对李肆民这个年轻小伙,他们却如此忌惮,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让他想不通其中的缘由。

洪振华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得意和自信。

他朝着李肆民挥了挥手,大声说道:“李队长,快来看看,有人想要没收咱们向阳大队的集体财产呢!”

此言一出,一众大队干部的脸色骤变,如同被霜打的茄子,瞬间失去了血色,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他们没想到洪振华表面上不动声色,关键时刻却来了这么一招,这分明就是在告状,而且告得他们措手不及,让他们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

在他们眼中,洪振华平日里沉稳大气,宛如一座巍峨的大山,可此刻却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让他们又气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李肆民迈步走进办公室,他的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他眼神冰冷地扫视了一圈众人,那目光如同寒风一般刺骨,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尚四辈身上。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尚主任,真的吗,你是来没收集体财产的?”李肆民心里清楚,尚四辈既然带着大队干部们来了,就说明事情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且很可能是尚四辈在背后推波助澜,想趁机捞取好处,实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于尚四辈这种遇事和稀泥、妄图坐收渔翁之利的人,李肆民可不会心慈手软。

他深知,在商场如战场的残酷环境中,必须坚守原则,寸步不让,绝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否则自己和向阳集团多年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更何况,向阳集团可不是普通的集体企业。

当初李肆民创办向阳集团时,就凭借着前世的丰富经验,深知规范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那个很多社队企业都偷税漏税、违法违规经营的年代,李肆民力排众议,顶住了各种压力和诱惑,坚持按照规定足额交税,做到了合法合规经营。

当时,张海山得知后,还特意将他叫到办公室,对他大加赞赏,对他的诚信和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一次重要的大会上,张海山亲自为李肆民颁发奖状,表彰他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行为。

那一刻,李肆民站在台上,光芒四射,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向阳集团也因此成为新城的纳税先进单位,李肆民更是荣获了劳动模范的称号,声名远扬。

张海山还专门下达指示,要求全县企业向向阳集团学习,并叮嘱各个相关部门,要为向阳集团的发展提供便利,大力扶持这一本土企业,让向阳集团能够茁壮成长。

李肆民明白,向阳集团的利税对于新城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他从一开始就精心布局,不仅将股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还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和重要领导交好,拓展人脉资源。

他深知,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人脉关系和规范经营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即便企业发展得再好,也随时可能被人摘了桃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面对李肆民的质问,尚四辈的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虾子,尴尬不已。

他原本想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却没想到李肆民一上来就将矛头对准了自己,让他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有胆子你去跟那帮大队干部掰扯掰扯,在我这个公社主任面前耀武扬威,算哪门子英雄?有种冲他们使去!”尚四辈心中暗自叫苦,悔不当初,早知道就不趟这趟浑水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