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暗中取经(1 / 1)
李肆民站在众人前方。
他刚刚提出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众人激烈的讨论和强烈的反应。
“李老三,你说得倒是轻巧!”人群中,刘大队率先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对未知的怀疑。
他双手叉腰,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紧紧地盯着李肆民,大声说道,“之前多少承诺最后都成了泡影,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就没了,我们凭什么相信你这次是真的?能说到做到?”
刘大队的话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疑虑。
周围的大队干部们纷纷点头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将心中的担忧和不信任毫无保留地倾诉了出来。
“是啊,李队长,这种承诺我们听得多了,可最后又有几个能兑现的?”赵大队皱着眉头,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我们不能再被忽悠了,得为大队的社员们负责啊。”
“就是,我们可不能拿大家的辛苦和未来开玩笑。
”孙大队也跟着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
李肆民微微皱了皱眉头,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中找到突破口。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坐在角落里的尚四辈身上。
尚四辈是公社主任,平日里在各个大队之间有着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
李肆民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一个主意,他高声说道:“各位,有尚主任在,你们还怕什么?我可以让尚主任担保,到时候如果我们向阳集团不履行承诺,就让尚主任替大家主持公道,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尚四辈原本正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手里把玩着一支已经有些掉漆的钢笔,眼神游离,似乎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听到李肆民的话,他猛地回过神来,手一哆嗦,差点没把钢笔甩出去。
他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惊讶和不满的神情,心里暗骂道:“娘个驴球子,老子今天就是想来看看热闹,坐收渔翁之利的,怎么就莫名其妙地成了担保人?你们都盯着老子干啥!我可不想趟这趟浑水啊!”
然而,还没等尚四辈开口反驳,众人的目光已经齐刷刷地落在了他身上。
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逼迫,仿佛在告诉他,这个担保人他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
“尚主任,你是公社领导,说话肯定算数!”赵大队满脸堆笑地说道,那笑容显得有些牵强和不自然,“要是向阳集团真的耍赖,我们可就指望你给我们主持公道了,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啊。
”
其他大队干部也纷纷附和,你一句我一句地劝说着尚四辈,声音此起彼伏,让尚四辈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
“尚主任,你是咱们公社的主心骨,我们不信你还能信谁?”孙大队拍着胸脯说道,“要是你说话不算数,我们就……”虽然他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完,但那威胁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让人不寒而栗。
尚四辈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心中委屈极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你们不相信李老三,难道就相信我吗?我的担保能有什么用,到时候李老三不收你们的东西,我又能有什么办法,我能收得起吗?我这不是被架在火上烤吗?”
可惜,尚四辈的心声被众人的喧闹声淹没了,根本无人在意他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一众大队干部仿佛认准了尚四辈,纷纷要求他答应担保,那架势就像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急切和坚定,让尚四辈感到压力巨大。
尚四辈心里清楚,这些大队干部们早就想好了对策。
一旦李肆民不收他们的瓜子,尚四辈作为担保人,如果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交公粮,或者少交公粮。
前不久,尚四辈才下了死命令,要求每个大队都必须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这些人这是在拿这个来威胁自己啊!
尚四辈尽管是公社主任,可此刻也扛不住来自李肆民和一众大队干部的双重压力。
李肆民承诺向阳集团肯定会收购大家种的瓜子,大家也愿意种,如果自己连这点担当都不敢,估计真的就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好,既然大家信任我,”尚四辈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说道,“我现在就回公社起草担保书,等……等过完年,我和公社几个领导讨论讨论,到底这个瓜子该怎么种,怎么才能种好,好吧?”
李肆民微微一怔,他没想到尚四辈会来这么一出。
他原本以为尚四辈会直接答应担保,然后事情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一众大队干部们也都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这姓尚的分明是想溜啊!
“过完年再和几个领导讨论,你那是讨论吗,你那分明是想推卸责任!”王大队气呼呼地说道,他的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我们可不能让你就这么走了,今天必须把担保书给写了!”
说时迟那时快,一众大队干部们一拥而上,连拉带拽地把尚四辈弄到了大队部。
洪振华从抽屉里拿出稿纸,“啪”地一声拍在桌上,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说道:“尚主任,你自己写担保书,这玩意我们可不能替你代笔,万一到时候你不认账怎么办?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
尚四辈看着眼前的稿纸和钢笔,欲哭无泪。
他的心里充满了后悔和无奈,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呢?可是事到如今,后悔和抱怨都已经无济于事,在众人虎视眈眈的监视下,他只能捏着鼻子拿起钢笔,开始写担保书。
担保书是李肆民和一众大队干部商量之后,指挥尚四辈写的。
上面清楚地写着:每个大队种植的向日葵不得少于一百亩,越多越好;向阳集团负责提供种子,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所有生产队都必须尽最大努力地配合;种出来的瓜子,最后由向阳集团统一收购,各个生产队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售。
当李肆民让尚四辈写最后一条的时候,一众大队干部还特别不以为然,甚至有人小声嘀咕:“种出来的瓜子,放着向阳集团这么好的买家不卖,我们还能卖给别人?李老三这是把我们当傻瓜啊!”
还有人说道:“向阳集团的收购价,比市场收购价高一成,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怎么可能不卖给他们,卖给供销社,除非是脑子被驴踢了!”
其实,担保书里写的市场收购价,明眼人都知道,其实就是供销社的收购价。
只不过白纸黑字,不能把供销社写上去,万一惹出什么麻烦来可就不好了。
李肆民当然不是傻瓜,他加上这么一条,自然有他的道理。
向阳大队能办集体企业,别的大队难道就不会办吗?炒瓜子这么简单的生意,如果其他大队见向阳集团赚了钱,难保不会有别的心思。
到时候自己辛辛苦苦帮助他们种出来的瓜子,最后反倒便宜了他们,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
担保书一式三份,一份在李肆民手里,一份放在公社,另一份由一众大队干部保管。
说是三份,其实每个大队干部都有一份。
为了写这么多的担保书,尚主任的胳膊都累得快抬不起来了。
大过年的,大队部里又没有烧炉子,冷得像冰窖一样。
尚主任的手都冻僵了,不仅冷,关键还饿。
眼看着中午都过去了,洪振华和李肆民丝毫都没有请大家吃饭的意思。
“我说,大过年的,怎么着也得管顿饭吧?”张大队忍不住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和不满,“听说你们向阳大队今年收成不错,每人来一大碗肥肉片大烩菜不过分吧!”
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洪振华和李肆民,眼神中充满了渴望。
可这两人却像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仿佛根本没有把大家的请求放在心上。
最后,还是洪振华实在看不过去了,回家拿了一兜子硬窝头,每人发了一个。
“大家将就着垫垫肚子吧,大过年的,也没什么好东西,大家别挑礼啊!”洪振华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一众大队干部们接过硬邦邦的窝头,心里那个憋屈啊。
“这哪像是过年的东西,分明就是年前剩下的!”一位大队干部皱着眉头,不满地说道。
“硬得能砸死人,还冰凉冰凉的,都上冻了!”另一位大队干部咬了一口窝头,艰难地咀嚼着,抱怨道。
大家心里虽然不满,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已经答应和向阳集团合作了,如果真的惹怒了李老三,到时候这瓜子没人收,吃亏的还是自己。
洪振华和李肆民当然不会给他们好脸色。
这些基层干部们就是这样,你越服软,他们就越得寸进尺。
洪振华和李肆民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向阳大队的人不是好惹的,以后没事别来向阳大队撒野。
很明显,众人也收到了洪振华和李肆民释放的信号。
一个个啃着冰凉帮硬的窝头,表面上居然连一句怨言都没有。
毕竟,他们已经答应和向阳集团合作了,如果真的惹怒了李老三,到时候这瓜子没人收,吃亏的还是自己。
一众大队干部们谁都不傻。
之前逼迫向阳集团在自己大队招工,那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李肆民提议合作,当然比只招自己大队的社员强多了。
在自己大队招工,受益的只是那些能到向阳集团上班的人。
而和向阳集团合作种瓜子,整个生产队都能得到好处。
孰轻孰重,哪种方案对自己这个大队干部更有利,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
向阳集团开展的业务很多,一众大队干部们拿不准到底是哪一项最赚钱。
这次看似是来找麻烦,其实他们心里都打着小算盘,是来摸底的。
他们想看看,到底向阳集团做的什么生意最赚钱,凭什么向阳集团能干,他们就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