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公司加农户(1 / 1)
尚四辈算是看出来了,
平日里,这些大队干部见到他,哪个不是满脸堆笑,点头哈腰,一口一个“尚主任”叫得那叫一个甜,对他恭敬无比。
可如今,在这关乎各自大队利益的紧要关头,他们却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全然不顾他这个公社主任的存在。
一个个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情绪激动地只顾着表达自己大队想要让向阳集团招工的诉求,把他晾在一边,仿佛他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
“哼,平日里的那些恭敬原来都是假的,到了关键时刻,没一个把我当回事儿!”尚四辈心中暗自咬牙切齿地想着,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几下。
他感觉自己作为公社主任的权威在这一刻被无情地践踏,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挫败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他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然而,尚四辈毕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有着一定的城府和应变能力。
短暂的愤怒之后,他迅速冷静了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开始紧张地盘算着应对之策。
“李肆民背后的势力我确实惹不起,难道你们这帮大队干部我还整治不了?大不了我拍拍屁股走人,离开这红星公社,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尚四辈心中一横,暗自下了决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他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转头对着李肆民说道:“肆民啊,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对向阳集团那是绝对没有半点非分之想。
都是他们,这些人一心只想着让你在他们大队招工,我也是实在拦不住啊,你可别错怪我了。
”说着,他还装模作样地朝着一众大队干部指了指,那表情和动作仿佛自己真的是个无辜的受害者,被这些大队干部给连累了。
李肆民看着尚四辈这副推诿责任、装可怜的样子,心中不禁冷笑不已。
他太了解这个公社主任了,深知此时的尚四辈已经没了底气,想要依靠他来公正地解决问题,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于是,李肆民深吸了一口气,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而锐利,目光如鹰一般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然后缓缓开口道:“各位长辈,有些话,于情于理我本不该说,但是,身为国家干部,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任,我今天却不得不说。
如果我不说,那便是对人民的辜负,对国家的不忠。
”
一众大队干部听到李肆民这话,纷纷撇了撇嘴,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还伴随着一些轻微的嗤之以鼻的声音。
他们心里想着:“就你这么个毛头小子,还国家干部,也太能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吧!说的话还一套一套的,谁不知道你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碍于李肆民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如此高调,谁也不敢轻易打断他,生怕一不小心被扣上一顶大帽子,给自己惹来麻烦。
李肆民并没有理会众人的这些反应,他表情严肃,不紧不慢地开始讲起了大道理。
他从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讲起,详细阐述了集体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关键作用;又谈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个干部都应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人民谋福祉。
他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足足讲了十几分钟。
随着他的讲述,会议室里原本紧张得仿佛一触即发、剑拔弩张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了下来。
众人的情绪不再像一开始那样激动,脸上的愤怒和不满也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大家都在认真地听着李肆民讲话。
见众人的情绪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李肆民这才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各位,向阳集团并非我李肆民一人的私产,它是全体向阳大队社员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挥洒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才发展起来的结晶。
所以,关于扩大招工范围这样重大的事情,绝不是我一个人能够擅自决定的,必须要经过全体向阳大队社员的共同商议和同意。
这样吧,大家先回去,等过完年,正式上班之后,我会将这件事拿到集团会议上进行深入的讨论,然后再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复,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好个屁!”一众大队干部心中暗自咒骂道,脸上露出明显的不满和失望的神情。
他们可不是省油的灯,李肆民这看似合理的提议,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拖延时间的手段罢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向阳大队的人怎么可能会同意让外人来分一杯羹,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肯定更愿意留给自己大队的人。
“不行,李队长!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们大队的人现在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
如果你们向阳集团不在我们大队招工,以后你们拉石头的车就别想从我们的地盘上过!”一位大队干部猛地站起身来,涨红着脸,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大声吼道,那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威胁的意味。
“对,你们炸石头的时候把我们大队的鸡都给吓死了,要是不招我们大队的人,以后就别想再崩山!”另一位大队干部也跟着附和道,挥舞着拳头,情绪十分激动。
“还有山里的动物,都被你们崩山的声音给吓跑了,我们大队的猎人现在根本就打不到猎物,我们大队都已经小半年没尝过肉味了,你们必须得赔偿!”又一位大队干部大声叫嚷着,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
大队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到了极点,纷纷将矛头指向了李肆民。
他们见李肆民想要推脱,再也顾不上之前听到的那些关于他的传闻,一个个梗着脖子,摆出一副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非要让李肆民给个说法不可。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李肆民心中的真实想法。
其实,李肆民早就有了主动与他们合作的打算。
随着向阳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订单也越来越多,向阳大队现有的人口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集团的用工需求。
但生产队的主要任务是种植粮食,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他不能抽调过多的劳动力去集团工作,否则一旦田地撂荒,不仅会影响粮食产量,还会给张海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粮食供应和稳定。
李肆民装模作样地沉思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一副颇为为难的表情,然后微微皱着眉头,勉强说道:“各位,既然你们这么着急,那我再退一步。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已经是我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如果你们还是不答应,那我也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肆民的身上,充满了期待和紧张,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李肆民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想要改善生活,不一定非得要进集团当工人。
这样吧,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承诺,今年一开春,大家就开始种植向日葵。
只要种出来的瓜子符合质量标准,我们向阳集团保证百分百收购,而且收购价格比供销社的还要高出一成!”
李肆民口中的“那个谁”,大家心里都明白指的是谁。
在这个年代,能够大批量收购葵花籽的,除了向阳集团,也就只有供销社了。
其实,李肆民心里也清楚,他这是在打擦边球。
向阳集团虽然是集体企业,但如果大量收购葵花籽,就很可能会涉及到影响政府统一调配的问题。
如果供销社不追究,那自然相安无事;可一旦供销社较真起来,他李肆民恐怕就会面临不小的麻烦。
不过,李肆民也有自己的底气。
凭借着与新城领导不错的关系,他觉得八成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供销社毕竟开在新城的地盘上,多少还是要给地方领导几分面子的。
而且,新城的领导处于地方保护的考虑,肯定会更倾向于支持本地的企业向阳集团,毕竟供销社的买卖虽然大,但却不会给新城交税。
李肆民说完自己的计划后,一众大队干部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们原本设想过李肆民拒绝招工,也设想过他同意招工,却唯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一个看似奇怪的方案。
“李队长,你这空口无凭的,我们要是辛辛苦苦把向日葵种出来了,到时候你说不要就不要了,我们找谁说理去?”一位大队干部率先打破了沉默,脸上带着担忧的神情,提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疑虑。
大队干部们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
供销社收购葵花籽的时候,并不是无限制地敞开收购。
一旦超出了他们的收购计划,很可能就不会再收了。
到时候,大家种了那么多向日葵,如果向阳集团不要,那这些葵花籽又该卖给谁呢?
李肆民所说的这种合作方式,在后世被称为“公司加农户”。
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和种苗,给予技术支持,并提出特殊要求,农户按照要求进行种植或养殖,最后由公司统一收购。
这种模式虽然在后世很常见,但在当时,对于这些大队干部来说,却是闻所未闻,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
李肆民正为解决原材料的问题而发愁,没想到这帮大队干部主动送上门来,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他心中暗自欣喜,反正自己也没打算坑害大家,如果“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能够顺利实施,最终将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大家都能从中受益,谁也不会吃亏。
一众大队干部们也不是傻子,虽然李肆民提出的方案很新奇,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他们还是能够看到其中潜在的好处。
然而,对李肆民的信任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毕竟,他们谁也没有和李肆民合作过,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万一这个年轻人说话不算数,到时候他们可没法向手下的社员们交代,弄不好还会被社员们埋怨甚至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