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当场表决(1 / 1)

加入書籤

李肆民当领导引发的“血书”风波

李肆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在学校好好上着学,竟然有那么多人都想让他去当领导。

虽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也不一定全对,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的力量那必定是伟大的。

也不知道最初是由谁牵头挑的头,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心里盼着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都联合到了一块儿。

“我听说皖省有个地方,叫小什么村来着,那儿的十八个社员一起按了血手印,最后一下子就达成了他们想要的目的。

咱是不是也学学人家,这么干怎么样?”有个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好啊!既然人家能成功,咱们肯定也能行!”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才十八个人,咱们就弄一千个,这气势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又有人喊道。

“可以,就一千个,一个都不能少!”大家都拍着胸脯保证。

……

于是,一封有着千人签名的血书就这么诞生了。

这封血书通过邮局,很快就被送到了新城一把手张海山的案头。

不过呢,这血书虽说名义上是血书,但实际上是不是人血,那就不好说了。

但不管里面是不是人血,反正这封血书把张海山着实吓了一跳。

“我滴个乖乖哟!”张海山心里暗自叫苦,“都什么年代了,你们还搞这一套血书的把戏,这不是诚心不想让我老张好好活了吗?”

一千人联名上血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

张海山光用脚指头想想都能知道,一旦这件事情传扬出去,必定会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自己身为新城的一把手,却让治下的百姓弄出了千人血书,先不管这里面原因到底是什么,也不管最终会是个什么结果,自己倒霉的可能性那简直就跟百分之两百差不多了,无限接近于确定无疑。

一旦事情传出去,上级领导肯定会为此头疼不已。

领导一头疼,肯定会把火撒在自己身上,到时候肯定会埋怨自己:

“谁让你这个一把手工作没做好,居然让老百姓弄出千人联名上血书这种事儿,你们新城的干部都是怎么干活的!”

领导才不会去管自己和李肆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只会想着处理他这个导致问题出现的负责人。

张海山越琢磨越觉得害怕,索性也不打算再把这事儿捂着了,当即决定紧急召开新城领导班子会议。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凭他自己一个人根本就没办法应付,还是大家一起把这事儿扛下来吧!

……

这封血书在新城的一众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传看了一遍之后,参会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沉默。

倒不是大家想看张海山的笑话,而是被这血书给震惊得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

“我的个老天爷呀!”有人忍不住在心里暗自吐槽,“这个李肆民可真是太会折腾事儿了。

他想当领导就自己直接说呗,搞这么一出到底是要干什么?还有张海山这只老狐狸,谁不知道你和张肆民之间的关系啊,想让他当公社主任,你知会我们一声不就完了吗,何必用血书来吓唬我们!”

好嘛,这些人全都误会了,还以为这血书是张海山和李肆民串通好了的,目的是为了推李肆民上位。

不过,即便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张海山在暗中捣鬼,可这帮领导干部却没一个人把话挑明说出来。

毕竟在官场里有句老话,叫“看破不说破,咱们还是好同志”。

官场讲究的就是斗而不破,很多事情都得心照不宣。

一旦把话挑明了,那就等于是破坏了官场的规矩,到时候肯定会被所有人给排斥。

终于,有张海山派系的人反应过味儿来了:“主任,既然老百姓联名希望李肆民当公社主任,我觉得咱们最好还是不要独断专行,得善于倾听人民的呼声啊!”

这位张海山派系的人,当了好些年的新城革委会副主任,如今张海山成了“一把手”,他的支持者自然也是不在少数的。

既然已经有了第一个人出来响应,那第二个、第三个跟着附和的家伙自然很快就冒了出来。

张海山毕竟是个聪明人,怎能看不出是有人产生了误会。

只是这误会已经产生了,他也实在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

“各位,我想知道大家的真实想法,有没有人反对的?”张海山问道。

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毕竟谁都知道,现在已经把千人血书这么极端的事情都拿出来了,如果这时候有人跳出来反对,那根本就不用张海山出手,只要把这个反对的事情传出去,他们就会被老百姓骂得狗血淋头,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要知道,能爬到县领导班子这个位置上的人,可没有一个是傻瓜。

就别提张海山原本就实力雄厚了,就算他现在是光杆司令,他们这次也必须得同意,坚决不能反对。

当然了,用千人血书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意愿,这并不是说就一点副作用都没有。

恰恰相反,这副作用大得很呢。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这事儿真是张海山搞出来的,那他这么干,和破坏官场规矩几乎就没什么两样了。

用民意这种大义来压人,这无异于是背叛了他们自己所处的“阶级”。

“你今天可以用民意裹挟我们,那明天我们就能用民意逼迫你。

大家要是都这么干,那以后就啥事儿也别干了,光想着去讨好那一帮底层的乡巴佬、土包子就行。

可要是谁真敢这么学,也跟人家一样干,那势必会被群起而攻之,让他永世都翻不了身!”

说句比较残酷的话,老百姓就好比是韭菜,是用来收割的,可不是供起来当爹的。

虽说有人愿意把老百姓当爹,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

但这种人在官场里可活不久,早就被人给收拾了,而且已经死了好几年了。

谁要是还敢跟他学,也想这么干,那肯定会被大家一起针对,让他永远都没办法翻身。

张海山心里也清楚,自己这次这么做确实是犯了忌讳。

明知道这么干不好,可他又实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事情一旦传出去,不管是李肆民最后能当上主任,还是被狠狠地收拾一顿,反正自己是肯定落不着好的。

“各位,你们可都得想好了。

李肆民现在还只是个大学生,他的人事关系还在新原大学,并不在咱们新城。

这要怎么让他当公社主任呢?”张海山既然打算让大家一起承担责任,那自然就不会把所有事情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你们不是一致同意老百姓的请求吗?那现在就说一说,这具体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吧?”

一众班子成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在暗暗腹诽:老张这家伙真不是个东西,这事儿是他搞出来的,现在却让我们来背锅,难道他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不过,尽管他们心里这么想,但脸上却一点都没表现出来。

“主任,按照常理来说,就李肆民的资历,他毕业之后,当个公社副主任肯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反正这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不如我们先把话放出去,就说他一毕业就回红星公社当副主任,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嗯?”张海山看了说话的人一眼。

这人平时对张海山的意见那是最大的,而且听说他在上面还有人,很有可能将来会接张海山的班。

仔细一听,他这番话看似是向着张海山和李肆民说的,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完全就是在给老百姓画大饼,说什么李肆民毕业之后去红星公社当副主任,这跟没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李肆民本来就是大队长,他进入大学深造之后,再回来当个公社副主任那是绰绰有余的。

更别说还有他的名气加成,他的名气在周围几个村子里可都是响当当的。

如果再把他的种种光环都算上的话,别说只是一个副主任了,就算是让他当公社的正主任,那也完全不算违背组织程序。

这年头……请注意这个特殊的背景。

在那个年代,老农民都能当大领导,更何况是李肆民这样有本事、有名气的小小公社主任呢。

李肆民任职风波

张海山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手下的那些铁杆手下自然也能听出其中的门道。

“这么干恐怕不行啊,老百姓又不是傻瓜,咱们身为领导干部,更不能把老百姓当傻子糊弄!”一位班子成员率先站出来反对。

“对,既然这是老百姓的呼声,咱们就得认真听取。

李肆民同志是个怎样的人,恐怕在座的各位都心里有数。

要不咱们现在就开始表决,要不要让他在大学毕业之前,就提前挂职红星公社的主任?”另一人提议道。

“嗯,是主任,还是副主任?这得明确一下。”

又有人补充说。

……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会议正式进入表决环节。

表决分为两次进行。

第一次是要不要现在就给李肆民挂职;第二次是给李肆民挂什么职,是红星公社的正主任,还是副主任。

很快,第一次表决的结果就出来了,全票通过,决定现在就给李肆民挂职。

到了第二次表决的时候,一众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李肆民虽然有才华,但他毕竟太年轻,又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而且现在还没有正式毕业。

就他目前的情况来看,挂职一个副主任就已经很不错了,正主任这个位置对他来说还是太离谱了,还是算了吧。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李肆民虽然年轻,但他的成绩那是相当突出。

在同龄人中,他比绝大部分老干部都还要优秀。

这样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就应该大力培养,不能仅仅因为他年轻这一点,就否定他的能力。

可惜,最终的表决结果还是让张海山有了一种“满意”又复杂的感觉。

李肆民以一票之差,只能挂职副主任,和正主任的位置失之交臂。

之所以李肆民只能担任副主任这一职位,完全是因为张海山投了反对票。

张海山选择让李肆民当副主任,他的一众铁杆手下对此十分惊诧。

他们原本都选的是让李肆民当正主任,没想到张海山最后只是让他当副主任。

不然的话,李肆民肯定是正主任了。

不过,在短暂的惊诧之后,张海山的铁杆手下们很快就琢磨出了张海山的用意。

这封千人联名的血书本来就已经够引人注目的了,要是再把李肆民放在公社正主任的位置上,那可就太容易引起别人的非议了。

现在李肆民还在上大学,就先挂职公社副主任。

等他一毕业,再随便进行一些过渡性的安排,他就能顺理成章地当上正主任了,这和现在就直接挂职正主任在结果上几乎没什么大的差别。

虽然结果差不多,但是造成的影响却截然不同。

不得不说,张海山不愧是新城的一把手,脑子转得就是快。

就这样,李肆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封文件被送到了新原大学。

文件中告知他,他现在已经是红星公社的副主任了,要求他在一个月之内到红星公社报到。

虽然这封文件是张海山特意派人送来的,但还是被一些好事者知道了。

送文件的家伙不是别人,正是张海山的侄子,曾经去农场给楚东良送过东西的那位。

小张头一回到新原大学,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稀罕。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守门的保卫根本就不让他进校门。

“开玩笑,大学生那可都是天之骄子,哪能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尤其是你这种愣头青,万一对哪个学生造成了伤害,我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保卫严肃地说道。

大老远跑来,本来是想一睹新原大学的风采,没想到连门都进不去,小张同志心里那股子恼火“噌”地一下就冒了出来。

他身为新城一把手的侄子,在新城市里几乎都是横着走的,现在居然连新原大学的门都进不去,要是传回去了,他这张脸往哪儿搁啊!

“哼,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吗?”小张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说道。

新原大学的保卫可都是正式编制,并不是后世那种普通的保安,自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

“我们管你是谁,你爱谁谁,赶紧滚蛋!”保卫毫不客气地说道。

如果小张能好好说话,礼貌一些,保卫们可能还会对他客气一点。

可惜,这货一贯横惯了,一上来就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门进不去,还挨了一顿骂,小张同志心里的那股邪火一下子就蹿了上来。

“哼,我是来找李肆民的,是来给他送公文的。

耽误了公文的事儿,你们负得起责任吗?”小张气呼呼地说道。

张海山让他偷偷摸摸把文件送给李肆民,还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弄得人尽皆知,可小张这一激动,把张海山的交代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听是来给李肆民送公文的,看门的保卫态度稍微好了一些。

不过,鉴于小张刚才那恶劣的态度,保卫们的态度也依旧算不上好。

“就你,还给李肆民送公文,你长那颗送公文的脑袋了吗?”保卫毫不留情地羞辱道。

被人如此羞辱,小张哪能受得了,当场就把李肆民的任职文件甩了出来,大声说道:“看清楚了,这是不是我们新城县的公文?你们到底让不让我进去?”

“嘶……”一众保卫伸头一看,都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家伙,肆民那小子行啊,还没毕业呢,就成公社副主任了!”

“切,我还当是多大的官呢,原来只是个副主任。

就肆民那本事,给个科长他都不稀罕当。

一个小小的副主任,就想拉拢咱们肆民,这新城的人也太小气了吧?”

“可不是咋的,咱们肆民是大学生,还是优秀干部,还多次上过报纸,立过功呢。

一个小小的副主任就想把他打发了,新城这帮人也太看不起人了!”

“……”

小张同志彻底傻眼了,他怎么都没想到,李肆民在新原大学里混得竟然这么好。

在他看来,李肆民不过就是个从乡巴佬土包子,也就是在向阳大队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还算个人物。

别说到新原市了,就算是进了城,在新城的这一亩三分地上,也都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和自己这个官二代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他心里觉得,新原大学的保卫对他态度不好,肯定是因为小张来的时候就拉着一副臭脸。

自己身为新城一把手的侄子,居然要亲自给李肆民这个乡巴佬送文件,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屈辱。

可没想到,新原大学这帮保卫眼神不行,居然把一个乡巴佬当成宝贝。

他还嘟囔着:“还副主任太小了,至少也得是个科长。

你们倒是让他当啊,看看老百姓答不答应!”

至于那封千人联名的血书,在小张看来,纯粹就是个笑话。

他觉得这肯定是李肆民那小子为了当官,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漏洞百出,一看就是假的。

“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小毛孩子,除非老百姓的脑袋都被驴踢了,才会用血书的方法让他当领导。

这简直就是在糊弄人,谁能信啊!”小张在心里暗自腹诽。

可惜,不管小张同志心里怎么吐槽,面对一帮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的保卫,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保卫们早就看出来这小子对李肆民有意见,又怎么可能给他什么好脸色。

“行了,公文留下,你人可以走了!”保卫冷冷地说道。

小张同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