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开历史的倒车(1 / 1)
李肆民升职引发的连锁反应
小张最终还是被新原大学的保卫给撵走了,只留下一份公文。
他原本还想用这份公文来威胁保卫,让他们放自己进去见李肆民,结果不仅没能成功,还被一众保卫狠狠收拾了一番。
只听那几个保卫齐声喊道:“公文留下,人滚蛋!”小张被教训得老实多了,再也不敢炸刺,只能灰溜溜地离开。
且不提小张回家之后会如何告状,单说新原大学这边,李肆民升职的消息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
校园里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
“你们听说了吗,社经二班那个李肆民……对,就是那个新生代表,还兼任辅导员和团委副书记的那个,人还没毕业呢,就当上红星公社的副主任了!”一个学生兴奋地说道。
“真的假的呀?他的人事关系不还在咱们学校吗?怎么就能去当公社主任了?”另一个学生满脸疑惑地问。
“谁知道呢……对了,是副主任,不是主任!”有人赶忙纠正道。
“切,这你都不懂,现在就已经是副主任了,等一毕业肯定就升正主任了!”一个学生不屑地撇撇嘴。
“靠,还真是。
新城的那帮领导玩得挺花啊,这么早就把官帽子给李肆民戴上了。”又一个学生感慨道。
“我要是新城领导,也这么干。
李肆民那么优秀的学生,谁不愿意把他留在自己手下!”
一个学生对李肆民的能力表示认可,同时心中也有些羡慕。
“哼,说实话,你是不是对那个李肆民有意思?别在这说这些肉麻的话,离我远点,真恶心!”一个学生对之前说话的人调侃道。
……
没错,李肆民现在已经不是团委副部长了,摇身一变成了团委副书记。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李肆民自己也有点懵,他心里忍不住吐槽:找谁说理去啊。
李肆民手里拿着那封任命他的公文,哭笑不得。
他心里清楚,现在可不是考虑要不要当公社主任的时候。
正值新旧社会体系大变革时期,他只想稳扎稳打,不想过早地被某些人盯上。
要知道,被迫站队,成为那些高层人物争斗的马前卒,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谁能想到,这帮人直接就把我给抬上去了,这下想不出名都不行了啊!”李肆民无奈地想着。
事到如今,后悔也没什么用了,毕竟这事儿也不是自己搞出来的,真没什么可后悔的。
不过,他心里还是挺好奇事情的来龙去脉,打算弄清楚,毕竟稀里糊涂下去,指不定还会有什么幺蛾子。
“喂,张叔,我肆民啊。
到底怎么回事啊,好端端的,我怎么就成红星公社副主任了?”李肆民给张海山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的张海山一脑门子黑线,没好气地说:“肆民啊,回来再说吧,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张海山心里暗自嘀咕:不怪自己脸黑,实在是觉得李肆民这小子上演得太过了。
血书的事情,不就是他搞出来的吗?还在电话里问自己,让自己怎么回答,万一这事儿被人听见了,那还得了。
李肆民感觉到张海山的语气不对,心想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他干脆收拾了一下东西,准备回新城一趟,把事情弄个明白。
边三轮的速度很快,李肆民打完电话没多久,就出现在张海山面前。
“张叔,到底怎么回事啊?”李肆民急切地问道。
张海山瞟了李肆民一眼,没好气地说:“肆民啊,现在又没外人,你就别跟我演了,说吧,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肆民被张海山说得一头雾水:“张叔,你这话什么意思啊,我什么也没想啊?”
张海山撇了撇嘴,说:“肆民,别跟叔开玩笑了,想当官就直接跟叔说。
瞧瞧,这血书都整出来了,你是想把叔我吓死吗?”
李肆民一脸懵逼:“……”
李肆民真的懵了,他完全不明白张海山在说什么。
“写书?谁写书了,我没写书啊?”李肆民连忙解释道。
张海山的嘴都快撇到耳朵根了,他提高音量说:“你小子,搁我这逗闷子呢!我说的血书,是用血写的书,不是谁写普通书!”
“啊?”李肆民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老大,“血书?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写血书……靠,张叔,不会是有人学那个小什么村,想在咱们新城搞分田那一套吧?”
张海山:“……”
张海山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发现李肆民似乎不是在装,更不像是在和自己闹着玩。
“肆民,你真的没有让人联名写血书,想当红星公社的主任?”张海山又确认了一遍。
“我去!”李肆民气得想骂人,“张叔,我搞那一套干什么?真要是想当公社主任,等毕业之后再说好不好。
现在搞这一套,这不是让人指着脊梁骨骂嘛!”
张海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血书不是李肆民搞的,是那些联名的社员自己弄的。
“嘶……”张海山倒吸一口凉气,在心里暗自惊讶:误会解除之后,发现这事儿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李肆民年纪轻轻,不等毕业就有这么多老百姓盼着他上位,这要是再过几年,那新城不都是他李肆民的天下啦!
当然,李肆民混得好,张海山并不嫉妒。
他心想,再过几年自己就要退休了。
退休之后,如果上台的是自己人,他自然是愿意的。
人走茶凉,别看现在前呼后拥,风光无限,等退休了,再想干事可就不方便了。
有个得力的自己人在台上,干什么都方便得多。
这就是领导在快离开的时候,拼命提拔自己人的原因。
其实,李肆民也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向阳大队有人要学皖省的那十八个人,用写血书的方式来造自己的反呢。
要知道,向阳大队才刚刚有起色,向阳集团也刚刚开始发展。
如果现在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那可真就搞个锤子了!
李肆民有前世的记忆,他知道太多成功的案例。
后世那些规模庞大的财富帝国,哪个不是因为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想要快速发展,都离不开高度团结。
“要是内部今天你拆我的台,明天我揭你的短,那还怎么搞!”李肆民在心里想着。
哪怕现在再厉害,早晚也会崩盘的。
就像北方的某个超级大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具体原因虽然不便多说,但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李肆民可不想大权独揽,他心里很清楚,现在还不是分田单干的时候。
“要是大家的田都分了,种什么庄稼自己说了算,还搞什么机械化农业,搞什么科学种植啊!”李肆民坚定地认为。
“什么,单干也可以买机械,也可以科学种植?”李肆民觉得这个想法太天真了,“拉倒吧!这时候各家各户的财力,单干就是绝对的倒退。
从好不容易才发展成的半机械化农业,一下子就退到解放前去了!”
李肆民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前期留下了太多的水利和基础设施,广大的老农民势必会重新退回以前的生活。
从历史上看,单干了上千年,老百姓都没能富裕起来。
现在突然就说单干就行,这不是扯犊子嘛!要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基础设施,又正好赶上工业、科技大发展的时期,单干那就必死无疑!
李肆民坚信,只要向阳大队和向阳集团能团结一致,发展速度绝对比那些分田单干的强,而且还是强很多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