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西跨院完工 静谧中的暴风雨(1 / 1)

加入書籤

两位盘灶的师傅走了。

按照正常说法,他们是关师傅团队聘请来的外包工人。

计件拿钱。

干活做工、来往结算,都跟唐根生无关。

当然。

唐根生负责验收。

两口柴火灶点上火,烧两锅水。

试一试炉胎和膛泥。

不得不说,花了钱请来的手艺人,干活就是扎实。

两口铸铁大锅是唐根生早就备好的。

再过两年。

这玩意儿就不那么好买了。

弄不好还得从铁锅这个身份通过业余牌大熔炉向废铁疙瘩演变。

唐根生买下它们。

也是变相的救了它们。

以后好好干活,踏实传热。

再过两年,就会感激涕零到无以复加了。

唐根生从厨房来到外间屋。

埋头铲地砖表面,努力找平的关师傅俩徒弟还在聚精会神的干活。

有点心无旁骛内味儿。

这也是他俩自找的。

除了一句‘活该’,唐根生也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描述他俩的作。

不作不死。

唐根生和关师傅三言两句决定外间屋地面的工序。

等地窖挖完便抹成水泥地面。

关师傅虽然没有判断。

可依着他对唐根生这个不差钱的东家的了解。

大概率厨房也要顺手抹一遭。

虽然水泥不太好搞到。

成本价格不低。

但毕竟体量摆在那儿。

怎么算也得是个中大的活。

就是俩徒弟有点拉胯。

给关师傅丢人。

老脸臊的慌。

这会儿亲自耗着,看似对工程交接精益求精。

实则是借题发挥。

借唐根生的地方,惩戒心思浮躁的俩徒弟呢。

里间屋六道菜拼的桌来到了尾声。

唐根生笑吟吟的和关师傅招呼完,迈步走回去,刚巧听到祝家二妞打嗝声。

“二妞吃饱了吗?”

“老大哥哥,二妞吃的可饱啦。”

回到座位。

两次举杯,结束了这顿很晚的午餐或者很早的晚餐。

如果是几十年后。

妥妥被称作下午茶。

干掉杯中酒。

送别祝刚烈兄妹三人。

他们没有直接走,而是跟着崔莹莹去后院认认家门。

崔莹莹也邀请唐根生了。

但唐根生没去。

徒弟孙雪峰还在呢。

关师傅也差不多训完了徒弟,打算让东家再次验收了。

满坑满眼儿都是事儿,实在顾不上去。

唐根生笑着婉拒。

倒也说了下次回来有空去坐坐。

崔莹莹笑着告辞。

转身进了穿堂,就绷不住脸蛋拉胯了下来。

下次有空去坐。

遇着的就不是自己一个人了。

毕竟自己和卢芝萍吃住都在一起。

上下班的点都是几乎一模一样。

像这种单独相聚,没有打扰的情况。

那可太少了。

很难碰到呀。

崔莹莹最不想的,就是费尽心机给卢芝萍做嫁衣。

“莹莹,怎么不开心啊,今天不是已经跟唐老大算认识了嘛。”

祝刚烈钢铁直男,哪能猜测出里面的小门道。

“只是认识,也没特别说,估摸着下趟根生哥下工,跟我就又不熟悉了。”

“应该不会吧?”

祝刚烈眨了眨眼:“你都叫根生哥了,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那不如下次祝大哥你也一起来吧,带着大妹和二妞。”

“啊?”

前院,西跨院。

孙雪峰进了屋就麻利开始拾掇。

这个年代的剩菜剩饭真心不多。

大家肚子里油水不比后世。

大多数人吃的很多,打着嗝也不觉得饱。

就是油水少闹的。

四盘土豆丝,唐根生的一盘,孙雪峰第二份单独一盘,剩余的两份折到一个盘子里算作一盘。

还有后来唐根生作为主家炒的三道菜。

现在桌上的一片狼藉,只不过是一些嚼碎了的鸡翅骨头屑。

再就是花生和瓜子壳。

孙雪峰拾掇起来非常的快。

先搁到厨房的单体大水槽里,又准备把八仙桌搬出来。

“先把盘子和碗筷洗了吧,桌子搁屋里待着就行。”

孙雪峰又转头回了厨房。

师父用徒弟干家务天经地义,要是说一个‘请’字,那都是徒弟做错事,师父故意给压力。

唐根生手掌按在外间屋长条桌上。

微微用力。

纹丝不动,很是牢靠。

“不错,先这么用着点。等地窖弄好了,再换水泥地儿。”

关师傅带俩明显老实了很多的俩徒弟告辞走了。

“回家有机会就炒一炒土豆丝这道菜。哪天自己心里有谱了,等上工我找机会让你试试。”

“真的,师父?”

“前提你要多练,尤其是火候和下料……”

唐根生三根手指捏在一起,朝孙雪峰比了比:“比例一定得掌握好。”

“师父,火候我可以试着感受,可佐料,我咋练啊?”

“以后储藏室装仓,一袋米、半袋面,你都要感受份量的差距,一碗水和半碗水,闭着眼上手端起来,放下去,感受着练习。”

“瞅着空,就去储藏室捏豆子练,用面粉练,在家里,用茶叶练,用沙土练,只要想练,就有的是法子。”

“师父,要练到什么程度呢?”

“从大幅度的一斤和半斤的差距开始练,再到最后一分一毫的差都能分辨的出。”

“先练到伸手一捏就稳准狠,再打散开,连目测去看。”

“最后达到炒勺一挖,也能估摸个大概分量,这眼力劲儿和手指头的功夫,就算成了。”

孙雪峰听得暗自咋舌。

“师父,岂不是说您现在张手就来?”

“你手里的盘子,现在泡了水,滴答了不少,大概是……”

唐根生随口报了个数。

没处验证。

但孙雪峰莫名就觉得师父唐根生一点都没吹牛。

他真的能目测预估出个大概来。

其实唐根生已经算藏拙了。

若是真敞开了感应,把系统自带的评估扫码重量念出来。

指定能把徒弟吓住。

那可是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精确刻度。

孙雪峰把刷好的盘子碗筷擦干,归置到橱柜里。

现在橱柜摆在厨房门右侧。

盘的柴火灶和采暖炉之间。

原来搭厨屋之前的西墙根下。

这个位置很不错。

无论是柴火灶做饭,还是蜂窝煤采暖炉做饭,拿碗筷都很方便。

转角柜在南墙和新砌东墙的交错处为转角。

东墙的长度又新接了两组。

能存放更多的东西。

“早些回去吧,明天多报一袋大米,你要不要?”

“师父,我家得补袋儿面粉,定量不够了。”

“那就一袋大米,一袋面粉。柜子里有上回我拉来的,你待会走的时候先拿着。”

“哎,好的,师父。”

唐根生不缺面粉和大米。

但特供大米蒸煮出来的味儿,确实比较香糯特殊。

比系统采买的还要好吃一筹。

唐根生但凡有机会,就一定会多抠下点留作备用。

至于面粉。

他随手存的。

去大西北的秘密列车一路食材都走特供专列标准。

说句不好听的。

几乎沿途大站都会备上。

如果没有人跟着仔细盘查,压根就不好计数。

唐根生估计自己随便跑一趟,十袋八袋昧下来,轻轻松松,不成问题。

何况以后他担任秘密列车的餐车长。

这不就是把老虎丢进猪圈里吗?

隔壁就是羊圈,外面还有牛棚。

唐根生这个老虎,一不小心隐身进了食材仓库。

随便张开嘴,都怕一不小心合上牙齿,嘴里就多了新鲜的伙食。

“师父,那我回去了啊,你累了大半天,好好歇息。”

“哎呀!”

唐根生伸了个懒腰,脊柱和脖颈的骨头喀喀作响。

“走吧,送你到门口,顺便把院门插上,回来补个觉。”

孙雪峰哪能让师父把他送出院子呢?

连送去垂花门都感觉挺别扭。

又不是儿行千里父担忧的催泪场景。

真没那个必要。

好说歹说,推搡了两把。

恰好就瞧见崔莹莹陪着祝刚烈和俩妹妹过穿堂走出来了。

估计是认了认门,没坐多大一会儿就拔腚准备走人。

唐根生见到此情形,也就不再相送。

远远跟几个人招呼一声,合上院门,插上门闩,转身回了屋。

孙雪峰和祝刚烈兄妹三人结伴出院子。

两人顶多在鼓楼大街并行一段就分开。

因为一个往北回北锣鼓巷,一个往西南,去铁路部的职工大院宿舍。

“根生哥这是要歇息吗?”

“师父累了大半天,一直没闲下来,我看他又打哈欠又伸懒腰的,就出来了。估计得好好休息一会儿。”

唐根生接待祝刚烈三兄妹和崔莹莹。

他们也都看在眼里。

唐根生这个主人,一会儿出去一趟,一会儿忙活一遭。

确实没怎么消停过。

就这样,还抽空有示范又教授孙雪峰炒了一道菜。

还亲手做了三道菜吃饭请客。

他们看着唐根生忙得脚不沾地,都替他累。

以己度人。

就别提他本人实际累到啥程度了。

“根生哥拾掇院子,家里也没个亲人来帮忙呀?”

走在广亮大门门廊里。

崔莹莹冷不丁问了一声。

随即。

她便感受到孙雪峰和祝刚烈两个人的气息变得凝重。

以致于连几个人和谐的氛围也有些僵硬和压抑。

“雪峰,你先走,我跟莹莹交代两声。”

来到院门口。

出了门槛,下了台阶。

祝刚烈想了想,还是明说开,让孙雪峰先走一步。

孙雪峰是个机灵的。

猜到了祝刚烈要跟崔莹莹叮嘱点什么。

便点了点头,骑车先走了。

“东直门羊管胡同大年三十的案子,就是唐老大的家人。你以后可别在他面前提这个,不太好。”

“呀!”

崔莹莹瞪大了眼:“我,我给忘了。”

知道与否,都不重要。

但事关唐根生的敏感家事,以后能不提还是不要提的好。

不怕做得多,就怕一招错。

崔莹莹摆手,目送祝刚烈兄妹三人骑车远去。

瞅着他自行车拐入南锣鼓巷主街才转身回院里。

唐根生没有家人亲戚了呀。

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呢。

那羊管胡同的房子,岂不也是唐根生的私产产业?

崔莹莹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时期的人们,普遍都不会置办私产。

前面说了,排队要卖掉私产的排号上几万。

可从建国至今,主动购买的置业者,连区区五百都不到呢。

多一套私产,就意味着一份责任需要强制性承担。

1955年有规定,私产如果按照人头住不过来,是必须要出租利用的。

不允许空房闲置。

也就是说。

不想当包租公、包租婆也不行。

奉旨出租,奉旨租赁。

还要负责租户房屋的日常修缮和搭理。

租金跟房管局、街道办按照二八或者三七分。

最好的,也是四六分。

什么意思呢?

租客的年租金,落入房主手里的十之二三。

却要承担全部的日常维修和房屋修缮。

倒是不需要房主自己麻烦。

分割租金的部分,譬如街道办。

会在租客上报后,直接越过房主同志古建队或者对应维修团队进行入户工作。

费用从租金里扣除即可。

扣没了再通知房主自掏腰包。

制度就是这么人性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唐根生买了小杨家胡同的院子。

打着为国分忧,主动承担责任的噱头。

才会吸引到卢芝萍和崔莹莹这一对房管局办事大厅姐妹花的青睐。

得多财大气粗才有这种迎难而上的豪气呀。

没想到人家不仅只有黑芝麻胡同这个住所。

还有羊管胡同的一套房子呢。

再加上她亲手帮忙参与办理的小杨家胡同那套宅院。

崔莹莹倍感压力。

房子太多。

自己跟唐根生以后结了婚,这也住不过来啊。

除非……

除非多生几个孩子。

才能摊平人头吧。

崔莹莹迈过木屏遮挡的垂花门,来到前院。

心不在焉的跟东厢房三大妈笑着打了个招呼。

抬腿走上穿堂前台阶时,还忍不住扭头又看了看唐根生的西跨院。

院门紧闭。

里面静悄悄。

估计根生哥此时此刻已经躺进拔步床的被窝里,开始睡觉了吧。

想到拔步床的被窝。

崔莹莹脸颊又多了一丝血色。

血,是红色的。

崔莹莹过穿堂,回后院了。

死也想不到。

看似古波无惊,寂静恬然的前院西跨院。

此时可一点都不肃静。

春色盎然的紧呢。

唐根生关了院门。

进了屋。

想了想,把屋门也插上了。

阳台的窗户也都全部关闭。

主打一个降低声噪。

尽量避免院子里传出太多不必要出现又能让男人引发联想的动静。

从外间屋没有过多停留。

进了里间屋。

挥手将屋内的八仙桌和一圈凳子收起来。

略显局促的空间便再次恢复宽敞明亮。

唐根生打算把八仙桌弄去南锣鼓巷9号铺子。

堂屋,或者小嫂子那边,还没有桌子呢。

收走八仙桌。

唐根生略显急促的一头扎进拔步床。

他现在的情况其实很好理解。

就像是有点尿意的男人,找了好久终于找到公共厕所。

最后这一小段距离,是最难捱的。

也是最急切的。

好在家里只有他一个人。

并且他自己说了就算。

不至于还要赶上排队,最后忍不住尿洒裤裆。

裤子脱掉,丢在拔步床小长廊的衣架上。

脱掉线衣。

接开衬衣扣子。

唐根生随着脱掉衬衣背心的动作,挥了一下右手臂。

一具陌生又熟悉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拔步床内。

中度柔软,富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有轻微的颤动。

连带着突兀出现的人影,也跟着接连几次小幅度跌荡。

白曼瑶眼前一花。

被出现在陌生环境里,也仅仅是错愕了一小下。

眼神流转,脑袋微微一侧,便看到了唐根生。

白曼瑶心中的恶魔。

此时正潇洒的把脱掉的衬衣往右侧丢出。

白色衬衣半空划过短暂的弧线,跌落在衣架挂钩上。

荡漾了几下。

如同自己刚才那般。

唯一区别的或许就是衬衣的晃荡只得到了魔鬼的后脑勺。

而她自己的每一寸位置。

都被魔鬼尽收眼底。

“你先……”

白曼瑶想要说话。

但唐根生既然被她误认为是魔鬼,恶魔。

又岂能顺她的意思呢?

肯定只会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至于白曼瑶想要说的话。

可以吞回肚子里。

可以努力死不掉,再积攒力气说。

当然了。

前提是先要懂得尊卑和服从。

让唐根生享受到她的乖巧配合。

让唐根生感受到她的价值和不再反抗。

白曼瑶心里暗自叹息一声。

默默地闭上了眸。

在下一阵跌宕起伏中,缓缓伸出了双臂。

在迟疑,又迟缓的纠结中。

落在唐根生的脊背之上。

环抱住了他。

白曼瑶的腿型偏漫画腿的弧线。

属于《城市猎人》里静香腿型的高仿品。

弧线优美,虽细直但并非没肉。

所以并不会与唐根生的胯骨轴有硌得慌的情况发生。

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有默契。

第三次比第二次更加懂得配合。

第四次比第三次更放的开。

何况唐根生很厉害。

而白曼瑶则心里揣着事儿。

她有求于人。

但有所求,必低人一等。

无论是从实际上,还是心理上。

白曼瑶已经收敛了心神,放弃了抵抗。

甚至还在默默的,尝试主动一些。

不是她表达心意的方式委婉。

而是她虽然即将步入30岁,可依旧没什么经验。

她努力坚持。

想要保持意识清醒到最后时刻。

她没有太多诉求和祈求。

只希望能够有几句话的时间,可以将心中的疑惑尽数问出。

得到自己期望的那种答案。

如果真能如她所想。

便是以后将自己彻底交付给恶魔。

也是值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