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风暴眼(1 / 1)

加入書籤

静心阁。

永和宫最偏僻的一处宫殿,平日里鲜有人至。

今天,这里却成了整个皇宫,防卫最森严的地方。

里三层,外三层,全都是德妃的心腹侍卫,一个个面容冷峻,杀气腾腾。

一只苍蝇,都休想飞进去。

大殿内,光线有些昏暗。

十几名从宫中各处搜罗来的算学高手,正襟危坐,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堆账本,和一摞厚厚的草稿纸。

算盘的噼啪声,此起彼伏,像一场急促的骤雨。

气氛,紧张而压抑。

苏宸就坐在这群人的最前方。

他的面前,没有算盘,只有一张宽大的书案。

书案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宣纸。

他手持毛笔,正在那张宣纸上,飞快地画着什么。

那是一张极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图。

以杨国忠和太子李亨为中心,无数的线条,像蜘蛛网一样,延伸出去,连接着一个个名字。

朝中大臣,地方官员,富商巨贾,江湖豪客……

密密麻麻,足有上百人之多。

这是他凭借前世的记忆,和这两天从大理寺卷宗中获取的信息,构建出的,一张庞大的利益网络。

“王师傅。”

苏宸忽然开口,叫了一个正在埋头苦算的白胡子老者。

“波斯珍宝阁,天宝十二年秋,与户部侍郎周显宗的一笔交易,查得如何了?”

那王师傅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回道:

“回公子,查清楚了。”

“账面上,周侍郎是从珍宝阁,购入了一批价值三千贯的玉器。”

“但根据我们核对,那批玉器,实际价值,不超过五百贯。”

“其中的差价,高达两千五百贯。”

苏宸点了点头,提笔,在周显宗的名字旁边,写下了一个数字。

“两千五百贯。”

然后,他又画出一条线,将周显宗,与另一个名字,连接在了一起。

那个名字,是太子府的一名詹事。

“李师傅。”

苏宸又叫了另一人。

“和田玉器行,与太子府詹事刘庆的账目,可有异常?”

那李师傅立刻回道:

“有!”

“刘庆曾以太子府的名义,向和田玉器行,‘借’走了一批价值五千贯的古玉,至今未还。”

“而那批古玉的去向,是范阳。”

“范阳?”

苏宸的眼中,精光一闪。

他提笔,在刘庆的名字旁边,画下了一个指向北方的箭头。

箭头的终点,正是那个他早已写下的名字。

安禄山。

“很好。”

苏宸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线索,正在一点点地串联起来。

一张弥天大网,正在他的笔下,缓缓成型。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伪造账本。

他要做的,是基于这些真实的线索,构建出一个看似天衣无缝,却又充满了致命陷阱的,逻辑闭环。

他要让皇帝看到的,不是一本本孤立的假账。

而是一个完整的,从京城到地方,从朝堂到边疆,一个庞大的,以杨国忠和太子为首,以安禄山为外援的,谋反集团的,完整证据链!

这,才是他要送给德妃的,真正的“大礼”。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静心阁内,除了算盘声和翻动纸张的声音,再无其他。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中,没有人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件何等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们只知道,坐在最前方的那个少年,他的大脑,就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精准地指挥着他们每一个人。

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从一堆看似毫无关联的数字中,找出那个最致命的破绽。

他总能用最简单的话语,点醒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一开始,这些成名已久的算学高手,对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还有些不以为然。

但现在,他们看着苏宸的眼神,已经充满了敬畏。

甚至是,恐惧。

这个少年的算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他,根本不像一个凡人。

德妃,就站在大殿的屏风后面,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她已经在这里,站了整整两个时辰。

她看着苏宸,如何有条不紊地,将那一堆堆杂乱无章的账本,变成一张张清晰的,指向敌人心脏的地图。

她看着那个少年,如何用一支笔,搅动着整个大唐的命运。

她的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

她现在终于明白,苏宸说他擅长“控火”,是什么意思了。

他不是在玩火。

他,是在创造风暴!

而她,德妃,以及她的儿子寿王,只要站在这风暴的中心,就能被轻易地,吹上那个他们梦寐以求的,权力的顶峰。

“娘娘。”

心腹嬷嬷端来一杯热茶,低声劝道。

“您该歇息了。”

德妃摆了摆手,她的目光,依旧没有离开苏宸的背影。

“本宫,不累。”

她看着那个专注的少年,忽然开口问道:

“你说,本宫收的这个义子,如何?”

那嬷嬷愣了一下,随即由衷地赞叹道:

“苏公子,乃神人也。”

德妃笑了。

笑得无比得意,无比畅快。

“是啊。”

“神人。”

“是上天,赐给本宫,和寿王的,神人。”

就在这时,大殿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一名侍卫在门外,低声禀报。

“启禀娘娘,杨相国府上,派人递来了拜帖。”

“说是,相国大人,想请您,过府一叙。”

德妃的笑容,瞬间收敛。

杨国忠。

这条嗅觉灵敏的老狗,终于坐不住了。

他这是来,试探虚实了。

德妃看了一眼殿内,那个依旧在奋笔疾书的苏宸,眼中闪过一抹决断。

“回了他。”

她冷冷地说道。

“就说,本宫凤体抱恙,不见客。”

“另外,传本宫的命令。”

“从现在起,永和宫,闭门谢客。”

“在苏公子的‘大礼’完成之前,本宫,谁也不见。”

她要做的,就是为苏宸,争取到最后,也是最宝贵的时间。

她将所有的宝,都压在了这个少年的身上。

不成功,便成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