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暗流(1 / 1)

加入書籤

相国府。

书房内,檀香袅袅。

当朝右相杨国忠,正一脸阴沉地听着心腹的汇报。

他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和煦笑容的脸,此刻布满了乌云。

“你是说,德妃,称病不见?”

杨国忠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跪在他面前的,是相国府的大管家,杨福。

杨福的额头上,全是冷汗。

“回相爷,老奴亲自去的永和宫,德妃娘娘宫里的人,就是这么说的。”

“还说……永和宫从今日起,闭门谢客,谁也不见。”

“闭门谢客?”

杨国忠冷笑一声,手中的一串玉珠,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好一个闭门谢客!”

“这个贱人,她是想做什么?”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东市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他厉声问道。

杨福的头,埋得更低了。

“回相爷,查清楚了。”

“是婉仪公主的人,绮影司动的手。”

“东市一百多家珠宝行,全被查封,我们……我们安插在里面的好几个人,都被抓了。”

“婉仪?”

杨国忠的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那个只知道吟诗作对的小丫头,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胆子了?”

他随即又摇了摇头。

“不对。”

“她没这个脑子,更没这个魄力。”

“她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杨国忠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笼中的猛虎。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婉仪,德妃,绮影司……

这些线索,在他脑中交织,却始终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

“相爷。”

杨福小心翼翼地开口。

“还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昨夜,宫中传出消息,大理寺卿苏威的次子苏宸,为救婉仪公主,身受重伤。”

“然后……被德妃娘娘,收为了义子。”

“苏宸?”

杨国忠的脚步,猛地一顿。

他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

似乎是长安城里,一个有名的病秧子,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

怎么会和婉仪,德妃,都扯上了关系?

“把这个苏宸的所有事情,都给本相,查清楚!”

“立刻!马上!”

杨国忠吼道。

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

这个苏宸,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是!老奴这就去办!”

杨福连滚爬地退了出去。

书房内,又只剩下杨国忠一人。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事情,正在朝着一个他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一股无形的暗流,正在长安城的地下,疯狂涌动。

而他,这个权倾朝野的大唐相国,第一次,感觉到了事情正在脱离他的掌控。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也很……愤怒。

“不管你是谁。”

他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的杀机。

“敢在本相的头上动土,就别怪本相,心狠手辣!”

他从书案的暗格里,取出一支黑色的令箭。

令箭上,刻着一个狰狞的狼头。

他将令箭握在手中,犹豫了片刻。

最终,他还是将令箭,放回了暗格。

现在,还不是动用那张底牌的时候。

他要等。

等对方,先露出破绽。

……

与此同时。

太子府。

东宫之内,气氛同样凝重。

太子李亨,正一脸忧色地看着手中的密报。

密报上的内容,正是关于东市和永和宫的异动。

“太子殿下,此事,恐怕不简单。”

站在他面前的,是太子詹事刘庆,也是他的心腹谋士。

“绮影司突然发难,德妃又闭门不出。”

“这两件事,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发生在同一天。”

“微臣担心,这是有人,在暗中布局,目标,恐怕就是我们东宫。”

李亨叹了口气,将密报扔在桌上。

“孤,何尝不知。”

他这个太子,当得憋屈。

前有父皇猜忌,后有杨国忠专权,现在,连德妃和寿王,也开始蠢蠢欲动。

他每天,都如履薄冰。

“那个苏宸,查得怎么样了?”李亨问道。

刘庆躬身回道:

“回殿下,已经查了。”

“此人,履历清白,并无任何出奇之处。”

“只是……微臣总觉得,此事,处处透着诡异。”

“一个病弱书生,突然成了护驾功臣,还被德妃收为义子。”

“这背后,若是没有猫腻,微臣绝不相信。”

李亨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

“孤也觉得,这个苏宸,是个关键人物。”

他沉思了片刻,开口说道:

“刘庆。”

“是,殿下。”

“你亲自去一趟大理寺。”

“替孤,去探望一下苏威。”

“就说,孤听闻他儿子为国受伤,心中感佩,特备薄礼,以示慰问。”

“记住,话要说得漂亮,姿态要做足。”

“孤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东宫的态度。”

刘庆瞬间明白了李亨的意思。

这是在向德妃示好。

也是在向苏家,释放善意。

无论苏宸是敌是友,先把苏家这条线,拉拢过来,总没有坏处。

“微臣,遵命。”

刘庆躬身行礼。

“还有。”

李亨又补充道。

“派人,盯紧永和宫。”

“孤要知道,那个苏宸,在里面,到底在做什么。”

“也要盯紧相国府。”

“杨国忠那条老狗,吃了这么大的亏,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下一步,必然会有动作。”

“是,殿下。”

刘庆领命,快步退了出去。

李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走在钢丝上的演员。

脚下,是万丈深渊。

而长安城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台下的观众,冷冷地看着他,随时准备为他的坠落而欢呼。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根钢丝上,走多久。

他只知道,他不能掉下去。

绝不能。

……

夜,深了。

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了沉睡。

只有静心阁的灯火,依旧亮如白昼。

苏宸放下手中的毛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他的面前,那张巨大的宣纸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

一张天罗地网,已经编织完成。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

整整一天一夜,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

后脑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

但他-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

一股冰冷的夜风,吹了进来,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

他看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杨国忠,李亨……”

“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为你们准备的这场大戏,马上,就要开锣了。”

他转过身,对着殿内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算学师傅们,朗声说道:

“诸位,辛苦了。”

“收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