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还差我半阙词!(1 / 1)

加入書籤

【是否消耗素材幽泉黑玉进行天赋抽取?】

【恭喜获得B级天赋!】

【你的精力永远旺盛,你好她们也好!】

【下次抽取时间十天后,请准备素材蟠龙玉竹。】

看着新到手的天赋,宁昭神色凝重,是因为这次搞了个碎片,所以出的天赋也才会这么抽象?

这勾八有什么用嘛!

我正是当打之年,这不纯废物天赋嘛。

什么叫我好她们也好?!

正在开发之际,赵铁柱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震得窗棂嗡嗡作响。

“宁老弟!我的财神爷!你可算回来了!”

只见这老小子搓着手,脸上是混合着焦虑与兴奋的油光。

“你是不知道啊!这几天我府上的门槛都快被那群姑奶奶踩平了!”

“特别是那个王娇娇,天天变着花样堵门!”

“送帖子、递名刺、派丫鬟在门口探头探脑,就托我问你一句话,下一次路演啥时候?!”

赵铁柱唾沫横飞,学着那些贵女们捏着嗓子的腔调:

“赵制作人,劳烦通禀世子一声,就说我们姐妹都等着下一场呢,定要把场子找回来!”

“哼,那马钰不过是走了狗屎运,下一次定要让她好看!”

说到这里,赵铁柱的嘴角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哎哟喂,我的宁老弟,那火药味,隔着三条街都能闻到!咱们这金陵101,热度可一点没降啊!就等你一声令下,咱们大把捞银子……呃,大展宏图呢!”

“害搁着大展宏图,你玩得明白吗?”

赵铁柱凑近宁昭,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精光:“宁老弟!她们现在就跟斗红了眼的公鸡似的,下一场,咱不得赚他个盆满钵满?”

宁昭嗤笑一声:“我们急什么?就是要让她们急,越急,到时候掏钱才越痛快!”

“吊着,再吊几天……”

“报!!!”一声急促的通传打断了宁昭的话。

一个风尘仆仆、身着北疆边军制式皮甲的传令兵,冲动云蔓蔓跟前。

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插着三根染血雁翎的火漆密信!

“北疆八百里加急!”

“北疆急报?!”宁昭猛地坐直了身体。

原本坐在一旁安静喝茶的云蔓蔓,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她霍然起身,几步上前接过军报,迅速拆开火漆。

目光在信纸上飞快扫过,瞳孔骤然一缩,周身瞬间散发出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凛冽气息!

“世子殿下!”

云蔓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和决绝,她将信笺按在桌上,抬头看向宁昭。

“北狄王庭异动,边军斥候在狼山以北发现大规模集结!有萨满祭天的迹象!事态紧急,我必须立刻返回北疆!”

宁昭的心骤然一沉,北疆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在就走?”宁昭站起身,声音有些干涩。

“军情如火,片刻耽搁不得!”

云蔓蔓没有丝毫犹豫,转身便向外走,步伐坚定而迅捷。

走到门口,她脚步顿住,没有回头,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宁昭,你还欠我半阙词……”

“下次见面,你一定要补上。”

云蔓蔓没有回房收拾行囊,只带走了随身的佩剑。

宁昭望着空荡荡的门口,沉默了片刻。

云蔓蔓的离去如同来时一般突然,像一阵风,吹散了院中最后一丝轻松的气氛。

北疆烽烟起,西域诸国蠢蠢欲动,小松山幕后黑手的阴影还没消散,一股无形的压力让宁昭迫切地想要变强。

摩挲着惊蛰剑柄,感受着体内太乙混元诀奔腾的元气,宁昭感觉距离问道阶的门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却怎么也捅不破这层窗户纸。

“娘!”

宁昭转身,大步走向宁王妃居住的内院。

宁王妃正在修剪一盆素心兰,神态宁静,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她无关。

看到宁昭进来,她放下银剪,温声道:“昭儿,蔓蔓走了?”

“嗯。”

宁昭点点头,开门见山,“娘,我感觉快要突破问道阶了,把家里藏着的什么秘药、灵丹搞点出来。”

宁王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欣慰。

自从云蔓蔓的到来,宁昭的变化自己当母亲的自然看在眼里。

但宁王妃还是轻轻摇了摇头:“昭儿,问道三阶,叩问本、器、心,需得亲身体悟,方能根基稳固。”

“一味取巧速成,无异于自毁根基。”

说完宁王妃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

“这是去年你父亲留给你的。”

宁王妃将信递给宁昭,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力量,“他说,若你成年后,心性初定,欲叩问道之门时,便将此信交予你。”

回到自己小院的宁昭屏退左右,独自坐在石凳上,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函。

展开信纸,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熟悉的、仿佛带着边关风沙与铁血气息的刚劲笔迹。

那字迹力透纸背,正是他父亲宁玉堂的手书:

我儿宁昭:

见字如晤。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应该已近问道之阶。

我很开心,也很担忧。

所谓开心,因我儿天资聪颖,终窥大道门径;所谓担忧,恐你年少气盛,急功近利,误入歧途。

有道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非也!道在脚下,亦在心头。

问道三阶,首重本心。

心之所向,道之所存,心若不明,纵有通天之力,亦如盲人策马,终坠深渊。

蜀中平都山,剑阁传承久远,阁主与为父有旧。

其剑道重意不重力,重悟不重形。

如果你愿意,可持此信前往。

山中清苦,远胜金陵,希望你耐得住寂寞,经得起磋磨。

言尽于此,纸短情长。

大道在前,我儿珍重珍重!

父玉堂字。

元启二十三年春,于昆仑诸国联军前。

另,作为宁家的男丁,照顾好你的母亲。

信笺不长,字字千钧。

但宁昭能清晰感受到那字里行间蕴含的温情与叮咛,他仿佛看到父亲在万军阵前,披着寒霜,写下这封家书时的身影。

宁昭沉默许久,手指一遍遍抚过信笺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几个字。

“蜀中平都山……剑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