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归藏剑歌!(1 / 1)

加入書籤

山门匾额歪斜,四周杂草丛生。

这就是青城剑宗在蜀中的驻地,唯一能证明此地还有人烟的,大概就是角落的那鱼塘。

“咳……宗门清修,不重外物。”

老渔夫左丘轻咳一声,语气平淡,丝毫没有不好意思,“跟我来。”

他没有带宁昭去那些破屋子,而是径直走向后山。

宁昭在五炁朝元的作用,此刻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

“空军佬……咳咳,我的意思是,宗主,我们这是要去哪?”

左丘哼了一声,“空军?老夫一钩子甩下去够你年头吃到年尾!”

山势渐陡,最终在一面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青色石壁前停下。

石壁高约十丈,宽约五丈,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青色,仿佛蕴含着某种生机。

宁昭走近一看,才发现壁上并非空白,而是布满了无数道深浅不一、走向各异的刻痕!

这些刻痕杂乱无章,有的笔直如尺,有的蜿蜒如蛇,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地覆盖了整个壁面。

“你问我为何有资格叫剑宗,这就是原因!”

左丘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庄重,他抬手抚摸着冰冷的石壁,眼神深邃。

“归藏剑歌,我青城剑宗的根本……”

宁昭就听见归藏剑歌四个字,后面左丘的絮絮叨叨的话一个也没听进去!

【归藏剑歌(一品)】

宁昭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呼吸都为之一窒!

他从未见过如此品阶的功法!

要知道,宁王府赖以成名的太乙混元诀在三千武库的评定中也仅仅是三品,便已让他拥有了远超同辈的浑厚元气根基。

而眼前这面布满凌乱剑痕的石壁,竟是传说中的一品神功!

宁昭体内的太乙混元真气似乎受到了这至高剑意的牵引,不受控制地微微躁动起来,引得伤势又是一阵翻涌,喉头腥甜。

“噢?有点悟性。”

左丘似乎察觉到了宁昭的异样。

“归藏剑歌包罗万象,以天地为谱,以万物为剑。”

“此壁上的每一道剑痕,都是历代祖师观天地万物、感自身剑心所留,他们领悟的归藏一角。”

“然,道不可轻传……”

左丘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难言的无奈:

“所以,青城剑宗,修的就是一个悟字。悟性到了,一道浅痕便是无上剑法;悟性不到,看遍全壁,也不过是乱麻一堆。”

左丘指向石壁:“有人观云海翻腾,悟出云龙九现;有人听松涛阵阵,悟出万壑松风;老夫当年,是看着山涧游鱼逆流,心有所感,悟出了一套逆水寒剑诀。”

左丘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所以……青城剑宗,就剩下……”

宁昭的目光扫过一旁正蹲在地上的小渔,答案不言而喻。

“就剩老头子我,和这个还在叩玄阶打转的小丫头了。”

左丘坦然承认,语气里没有悲凉,只有一种看透世事的平静。

“大道至简,却也至难。”

“能真正从归藏中悟出自己剑歌的人,万中无一,悟不出,强留无益。”

宁昭看着那布满玄奥剑痕的石壁,再想想剑阁那冰冷高效的道场,心中百感交集。

一个追求极致的外在规范,一个追求极致的内在感悟。

“你要的蟠龙玉竹……”左丘的声音打断了宁昭的思绪,老头子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这是我留给小渔炼制本命剑胎的关键材料,价值几何,你心里清楚。”

宁昭心头一紧,知道正题来了。

“但老夫可以给你……”左丘语出惊人,随即话锋一转。

“有个条件……”

宁昭看着距离下次天赋抽取还有24个时辰的提示,萘子拍得震天响。

“宗主你只管道来!”

左丘摆了摆手,“不急。”

“你既入我青城剑宗,便去参悟这归藏剑歌,若你从中悟出的剑法……”

左丘的嘴角咧开一个带着几分促狭和绝对自信的笑容:

“比老夫的逆水寒更强!那老夫二话不说,立刻退位让贤!这宗主之位,连同那株蟠龙玉竹,一并归你!如何?”

这条件听起来简直匪夷所思!

一个初入宗门、重伤未愈的年轻人,要去参悟连历代天才都折戟沉沙的一品剑歌,还要在短时间内悟出一套超越逆水寒的剑法?

宁昭只当这老头故意激将,嗤笑一声盘腿而坐,“空军佬,这宗主你不给我还能给谁?”

“哈!”

左丘被这声空军佬噎的胡子一翘,“小子,老夫倒要看看,你的悟性有没有你的嘴皮子利索!”

“小渔,离远点,别被宁小子的口气吹跑了!”

宁昭不再多言,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盘膝坐于那巨大的青色石壁之前。

左丘抱着胳膊,眼神带着审视。

他见过太多所谓的天才在这石壁前枯坐数日乃至数月,最终黯然离去。

归藏剑歌,岂是那么好参悟的?

对于别人或许很难,但对于三千武库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在宁昭识海中,石壁上那亿万道看似杂乱无章的刻痕,此刻每一道都仿佛活了过来,挣脱了岩石的束缚,化作一条条咆哮奔腾的剑理长河!

随后在三千武库的推演下,每一道剑痕都被分解、溯源、重组,化作了天地间最本源的道痕。

风的轨迹、水的流转、山的巍峨、雷的炸裂、云的聚散、草木的生灭……

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尽数被拆解为最基础的剑理。

宁昭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自己从未真正发挥三千武库这个SSS天赋。

时间在推演中失去了意义。

宁昭的身体微微颤抖,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左宗主,我家少爷没事吧?”

看着宁昭这个模样,青霜一脸担忧。

“能有啥事,小丫头,你有时间操闲心,不如想想晚上怎么料理我的鱼!”

左丘不愿背上空军佬的名头,早已一杆甩到池里。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一瞬,也许是漫长的一天。

宁昭识海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剑理,最终化为十二个字:

易穷则变,守静知机,

归藏之道,在息在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