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2015年业绩出炉(1 / 1)

加入書籤

有这些耀眼夺目的战绩实打实摆着的,只要陆安说他想在商业航天领域搞点事业出来,并且有信心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超越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

国家大概率是会鼎力支持的,相关资源的倾斜肯定少不了,几大国家队企业也肯定乐意参股。

毕竟陆安的创新技术水平已经有目共睹。

“春节假期过后,你便着手拟一个成立星界动力航天公司的具体方案。”陆安瞄了眼孟秋颜如是说道。

“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多少?”孟秋颜点了点头顺带询问。

陆安收回目光,略作思量了一会儿,当即拍板说:“200个亿吧。”

正在进行备忘录的孟秋颜听到这个数字,顿时抬眼看向陆安,不由得说道:“你不让星界动力成为元界智控的子公司,独立注册成立,那就只能咱们个人名义出钱,但咱们现在拿得出手的资金只有55个亿。”

去年元界智控现金分红,扣掉分红税之后,陆安个人名下有65个亿净现金财产,然后在家乡花了10个亿左右。

陆安笑道:“今年不是又要分红了嘛,2015年的利润比2014年高,分红资金肯定更多。”

孟秋颜望着他说道:“就算今年的分红加上已有的55亿现金,全部算起来不够200亿的呀。”

陆安说:“星界动力我又不是独资,计划是要引入国家队企业合资成立,公司的股权结构我占55%,几家国家队企业占45%。”

“公司注册资本200个亿,按股权占比我出资110个亿就够了,剩下90个亿由参股的国家队企业共同出资。”

孟秋颜恍然,旋即自顾自地点头:“出资110个亿的话,那倒是够了。”

星界动力公司的人才问题,陆安打算去母校西工大物色人才,找他几位老师介绍一些学生。

西工大有着航空、航天、航海的“三航”特色,是“三航”领域的领军者。

其在航空领域创造了国内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等成果。

而在航天领域深度参与“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是国内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出重要贡献的高校之一。

陆安寻思了片刻,再次看向孟秋颜说道:“月底我去一趟母校,星界动力的人才团队就从母校那里拉起一个队伍,你从我个人名下准备15个亿资金,这前去顺带就给母校捐赠15个亿。”

这也是做两手准备,如果国家队不给人才支援,那就只能自己慢慢把人才队伍拉起来。

两者也不冲突,国家队给人才支援也不妨碍星界动力航天从西工大招募人才。

孟秋颜颔首:“嗯,好。”

西工大作为“国防七子”之一,其预算主要用于国防科研项目,70%的经费来自国防军工项目。去年的经费预算不超过一百个亿,陆安捐赠15个亿对于西工大而言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

2月15日周一。

春节假期结束,元界智控、元界制造的员工们也都复工,进入新一年的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秋颜除了对元界智控的日常运营管理外,也在着手拟定星界动力航天公司的顶层设计草案。

陆安则是写了一份材料递交到上边,这份材料跟星界动力有关,建议几大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国家队企业参股星界动力。

只要成为了星界动力的股东,那几个国家队企业的相关资源就能跟星界动力打通,不但可以省下好几年的宝贵时间,还能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这份材料,陆安是发给了李风庭,委托他转交上去,现在也只有通过李风庭这条人脉能够间接直达天听。

……

三天后。

收到材料的李风庭,次日便拿着材料去找老上司。

上午,李风庭的老上司阅览了一遍材料内容,饶有兴致地说:“这个年轻人倒是精力充沛,要在航天领域搞一搞,看他写的这材料,很有雄心壮志啊。”

李风庭微笑道:“陆安同志才24岁,正是创造力和活力鼎盛的年龄段。”

老上司反问道:“你怎么看?”

问题,李风庭瞄了眼他手上的那份材料如是回答:“纵观历史上的那些天之骄子,普遍都是二三十岁这个年龄段创造力最为鼎盛。”

爱因斯坦在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颠覆物理学基础理论;牛顿24岁开创微积分,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雏形;高斯21岁开创算术研究,哥德尔25岁提出不完备定理;图灵24岁提出计算机理论模型;乔布斯21岁创立苹果推动个人电脑革命。

纵观各个领域,创新往往都是集中在青年阶段。

李风庭说道:“以陆安同志所展现出来的天赋和创新能力,他还真有很大概率能在商业航天领域在五到十年里反超spacex取得巨大成就,对我国的航天事业尤其是商业航天定会迎来全新的局面。”

老上司不由得缓缓点头,陆安的确是创造力非凡,上层也非常重视,尤其是那“百亿美元”悬赏令出来后,重视程度更是上了好几个档次。

考量了一番,李风庭这位老上司答应了他,把陆安的这份材料提交上去。

正好去年已经正式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文件,陆安在这个时候成立星界动力航天,也正好是响应国家的号召。

……

2月19日周五。

元界智控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陆安正在处理几份文件,公司开年后的一些事情已经布置妥当,他也准备去一趟母校西工大。

这时,敲门声响起。

“进来!”

陆安应了一声抬头望去,只见孟秋颜款步姗姗的走来,与他互望了一眼,说道:“公司的2015年报已经出来了。”

旋即把带来的年报材料递给陆安,后者顺手打开阅览。

孟秋颜说:“2015年公司全年营收1636.16亿,同比增长+117.72%;全年净利润701.25亿,同比增长+42.79%。”

元界智控在2015年的营收大幅增长了一倍多,核心贡献是小元机器人这个新的业绩增长点。

具体来看,仿生义肢业务占了营收大头,达到了910.58亿,其中主要营收贡献来自海外市场,去年海外市场出货量达到了29.38万条,创收超734亿,国内176亿左右。

2015年全年下来,仿生义肢机械臂、机械腿的总销量合计117.52万条,较之上一年的103.2万条,增加了14.32万条,仿生义肢业务比去年多赚了150多亿,主要是2015年出口端增加了一些出货量。

本来陆安预计2015年仿生义肢的销量应该有150万条以上的,但因为国补的原因,消费者都等着在今年再买,所以去年的销量未达预期。

但是并不是说卖得不好了,只是销量平移到了今年。

国补后,仿生义肢今年的销量成倍暴增,元旦假期三天就狂销超62万条。

元界智控第二大营收业务赫然便是小元机器人,去年10月份发售上市,截止12月31日,累计销量6.39万个,创收504.43亿元。

第三大营收便是军方的订单,去年固态晶格电池迎来的第一单就是军方,金额200亿,直接先打的款。

除此之外,去年交付了1500个武装人形机器人,收入21个多亿。

这几大业务构成了元界智控2015年1636亿的营收。

过了一会儿,孟秋颜补充说道:“公司的期末净资产881.31亿,现金流储备大幅增加,达到了392亿。”

公司去年全年的净利润率42.85%,相较于上一年的65.35%,今年的净利润率下降了22.5个百分点。

这是因为2015年的开支变大了,主要是新总部、超级工程等项目款的结算,几个大的开支项都反映在了2015财年。

末了,陆安阅览了一遍材料,将之放一边并道:“月底把分红的事情办了。”

按照公司当期20%的净利润于次年分红,去年2015年701.25亿的净利润,这次分红规模达到了140.25亿,

陆安目前持有元界智控的股权比例是83%,此次分红可得116.4亿,扣掉20%分红税23.28亿,剩下93.126亿则是属于陆安的个人可支配的净资产。

加上个人名下的55个亿,陆安有149亿可支配现金流。

注册星界动力航天公司,陆安没有让元界智控参股,那就只能他用个人财产出资了,预计出资110亿,然后给西工大捐赠15个亿。

减掉这两项开支,还能剩下24个亿。

这时,孟秋颜说道:“到了下半年,将有超过1200位员工入职满三年期,按照公司新规,他们都有配股资格。”

元界智控目前的正式员工已经有9750多人,并且还在持续扩招。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元界智控的正式员工入职满三年有虚拟股权配股资格,子公司元界智造不在此列,该公司有自己的一套薪酬待遇体系。

子公司元界制造的薪酬是通过高工资、高奖金的方式给待遇,因为母公司对元界制造是100%全资控股,所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不适用。

没有股权并不代表元界制造的员工待遇就低,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的待遇都能实现月入过万。

基本工资还跟工龄挂钩,每满一年工龄,基本工资就涨12%,最高连涨20年而止。

毫无疑问,这个基本工资涨幅肯定是跑赢了当期通胀率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