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在打工人眼里简直配享太庙(1 / 1)

加入書籤

元界制造的一个普通流水线岗位的普工,其入职的基本工资是5532元/月。

按照工龄计算,每年的基本工资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增加12%,而且这是一个复合型增长。

如果一位普工在元界制造干了10年,那么十年后他的基本工资待遇就是1.72万元/月,加上其它津贴、奖金等福利,税前年薪总收入可达30~35万元。

而如果工龄超过了20年以上,基本工资就是5.33万元/月,往后就不再涨基本工资了,因为连续涨薪20年即封顶。

不少的企业老板抱怨年轻人不愿进厂打螺丝。

但元界制造却是有大把的20来岁的年轻人挤破头都想进去打螺丝,目前公司普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6.5岁。

其中还不乏诸多高学历者进元界制造的工厂上班,因为他们算过一笔账。

如果在元界制造干满20年,复合增长下,这20年的综合收入会720万左右,如果干满30年,自己的年龄也50多岁甚至60岁,到退休的年龄了。

流水线上打螺丝,相对来说干到50至55岁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如今工厂里50岁的工人也是大把的。

若是干满30年,完全可以支撑下半辈子过上脱产生活,而且还是高质量生活。

时下很多进入元界制造应聘普工打螺丝上班的年轻人,他们是奔着干满30年后直接退休,除非公司没活到30年就倒闭了,否则绝对不辞职。

事实证明,并非是年轻人不愿进厂上班打螺丝,而是很多企业老板既想招牛马,又不想给牛马吃饱。

年轻人挤破头都要进元界制造上班,不单单是工资待遇高,另一个要素也十分关键。

那就是陆安没有奴隶zhu思维,仅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里佣员工的劳动力并给员工支付薪酬,陆安对手底下的员工都是视为独立的个体,员工的身体与灵魂是自由的。

而一些奴li主思维严重的老板,他并不把他的员工视为独立的个体,除了攫取员工的剩余价值之外,还想占有员工的人身,包括物质,甚至灵魂。

不把你视为独立的个体企业老板,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尊重你。

你在雇佣劳动时间之外做了什么都会引起雇佣主老板的不满,因为他见不得你休息、开心和拥有人的快乐与满足,见到了他就浑身难受。

这类企业老板根植于他思维中的奴li主思维,他完全控制你会得到一种难以逾越的快乐,一种病态的快乐。

陆安显然没有这种病态思维,他是把每一个员工当成独立的个体。

员工下班了在雇佣劳动实践之外想干啥都行,只要不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或损失,陆安即使不理解也尊重。

所以不论是母公司元界智控还是子公司元界制造,大把的人挤破头都想来上班工作。

尤其是在众多同行的衬托下,陆安在很多打工人眼里,简直配享太庙。

……

却说此刻,陆安想了想说道:“下半年入职满3年的那1276个员工,拿80万股出来给他们分配。”

元界智控目前的总股本是1亿股,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8%。

陆安补充说道:“已经配股持有了股权的员工,他们持股的部分按照加权平均反稀释公式来稀释,我个人持有的股权就按正常的等比例稀释即可。”

其他员工持有的股权本就少,要是按照等比例稀释,会吃很大的亏。

按照加权平均反稀释公式并不能完全阻止股权比例被吸收,但是会减轻稀释程度,利用该公式,对于早先配股的员工就公平了。

陆安持股占了绝对比重,目前都有83%,所以他这部分就按等比例稀释即可。

元界智控也只是他今后众多公司中的一家,即将成立的星界动力航天就跟元界智控是平级的,两家公司没有股权关联,最大的关联就是老板都是同一个人。

此外,获得元界智控虚拟股权配股的员工,如果他将来离职的,公司会收回他的虚拟股权,并且放在另一个池子里,不属于任何个人,而是以后新员工入职,直接拿来给新员工配股。

直到这个池子里的虚拟股权用完后,再有新员工入职,需要配股时,再进行全员股权稀释,拿出对应的虚拟股权给入职的新员工配股。

孟秋颜点了点头,备忘好了旋即询问:“保底配股额度是多少?”

闻言,陆安说道:“500股。”

下半年获得配股的1276人,每人保底获得500股,那就是63.8万总股数,剩下16.2万股则是针对其中贡献大的人额外配置,核心原则是能者多得。

按照今年140.25亿的现金分红来算,等于每股分红140.25元,500股能有7万元税前分红金额,扣掉分红税也有5.61万元,相当于p1级两个月的工资。

这些1200多人今年获得配股,明年才能进行首次分红。

元界智控今年的业绩必定会超过去年,那么明年分红的规模也必然比今年多,换句话说这1200多人,拿到保底500股的员工,明年拿到的分红肯定超过7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过了一会儿,孟秋颜看向陆安又问道:“对了,李韬和马俊杰这两人,他们下半年也满入职三年,按新规他们得配股。但这两个人比较特殊,头顶着个公司初创团队成员的元老名头。”

听到这两人的名字,陆安淡然地回道:“这两人虽然进行了冷处理,锁死了他们的晋升上限,但公司的新规不诛心,本分工作,该配多少就多少,犯事了就按程序该辞退辞退。”

孟秋颜点了点头:“嗯,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陆安旋即道:“就这样吧,你跟于长乐他们商讨,对于有卓越贡献的人配多少,你们管理层开会沟通,达成共识了找我签字盖章批准。”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孟秋颜便前去处理此事。

一小时后,陆安在元界社区发了个新贴并且置顶,内容很简短:

【2015年公司全年营收1636亿,净利润701亿,按20%净利润,今年的分红规模是140个亿左右,分红资金会在本月底发放到位,加油干!】

陆安这条帖子在元界社区刚刚发出去没多久,一些正在逛社区的员工纷纷围观。

看到公司的业绩所展现出来的惊人成长力,大家也尤为振奋。

公司蒸蒸日上,营收利润节节攀升,大家都很有奔头,因为公司发展的越好,全体员工的收入也会跟着水涨船高,自然也很关心公司的发展情况。

……

时间来到2月29日。

只见一列车队排成行一并驶向西工大学校方向,陆安赫然便在其中一辆车内。

此刻,坐在车内的陆安正在一份手稿上进行一项数学公式推导。

就在昨天,陆安的老师黄宗晟院士给他打电话,谈了一个关于暗物质分布异常的问题,黄宗晟研究发现29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与理论预测不符,需要建立新的数学框架重构模型。

他在数学方面的能力也不差,但并非是顶级数学家。

于是就找到了陆安这位学生,因为陆安在数学领域的天赋远超黄宗晟,自己折腾半年实在是搞不定,只好联系了学生帮忙重构理论模型。

陆安这位老师长期从事宇宙射线、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主要研究宇宙学、星系天文学,还是航天应用技术与浮空飞行器专家,还参与了载人航天工厂的空间科学应用工作等。

“搞定。”

陆安收起了笔再迅速阅览手稿,最终确认无误。

把手稿合上,陆安瞅了眼车窗外,快到西工大了。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马路右侧人行道正在步行的一个人,陆安当即道:“前面停车。”

那人他认出来了,赫然便是黄宗晟,1954年生,如今已是62岁,不过看上去身子骨很硬朗,跟55岁差不多。

正要前往学校的黄宗晟看到一列车队忽然靠边停下,他也颇为惊诧的望了一眼,不过他很快就收回目光,继续前往学校。

“老师。”

黄宗晟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顿时不由得一愣,这声音他很熟悉,当即停下步伐回头循声望去。

只见陆安从车里下来,他望着黄宗晟走去并笑着道:“老师,是我。”

此刻,黄宗晟一脸惊讶的样子。

陆安来到黄宗晟跟前,后者瞅了眼他身后的阵势,然后再次看向陆安笑道:“你这臭小子,排场搞得挺大的,跟总统出行似的。”

闻言,陆安顿时一脸没办法的样子摊了摊手道:“老师你是知道我的性格,向来不喜张扬,我也不想这样,但这是有关部门给安排的安保硬指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