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陆安回校引轰动(1 / 1)

加入書籤

黄宗晟听到陆安这么一说,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这个学生的性格素来不喜张扬。

开年1月份中下旬,海外的普罗米修斯基金搞出的“百亿美元”天价全球悬赏令,即便学术界也人尽皆知了,黄宗晟不可能不知道。

过了片刻,他看向陆安微笑着说:“我个人是支持国家的安排,你在校期间的学术成就便已跟老师不相上下,若你在学术领域深耕,恐怕早就超过我和老梁那几个老家伙了,而且是远远超过我们。”

顿了顿,黄宗晟边走边说道:“学术界少了你颇为可惜,不过国家也多了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为师期待你能用自己的才华推动国家的科技创新进步,造福大众。”

陆安下了车便跟老师一起步行到学校,两人前方有安保人员,身后也是,这些安保人员也与陆安很好的保持距离不打扰他跟老师的交谈。

这时,陆安微笑道:“老师,两者之间并不冲突,我办公司又不是不研究学术了,相反,这有利于更好的搞学术。”

黄宗晟道:“此话怎讲?”

陆安说道:“赚钱啊,有了钱,搞学术的经费不就不用愁了?老师,我最近就打算弄一个我们自己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都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放在当代说实在的已经有点落后了。”

“而且欧镁人还不让我们用,第一手观测数据我们根本拿不到,搞得我们只能研究他们公开出来的观测数据。”

此话一出,黄宗晟当场就不淡定了。

顿时看着自己的学生,连忙道:“你要自己搞一个空间望远镜?不是在跟为师开玩笑的吧?这可是非常大的投入,哈勃望远镜可是花了30亿美元才送上了太空,这还是二三十年前的美元。”

考虑到通货膨胀,当年的30亿美元,相当于如今的55亿美元。

按照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就是360亿元。

陆安十分笃定地回答道:“哪能开玩笑?这个事情我很早就有想法了。虽然投入非常大,不过如今学生已颇有家资,财力足以支撑,这一点老师您大可放心。”

这下,黄宗晟确定陆安是真的要搞这么一个项目,他瞬即振奋不已:“这绝对是国内学术界,乃至全球学术界,尤其是天文学界轰动性的消息。”

毫无疑问,此刻的黄宗晟是振奋至极,因为这跟他从事的学术领域是高度对接的。

他希望国内有自己的空间望远镜是由来已久的心愿,但也知道短期内无法实现。

国家不大可能在当前阶段花费那么大的预算投入在这个领域,拨款的科研经费用在基础科学领域本就不多。

空间望远镜这事,就算有规划,也肯定在国家的各项安排日程表上排的很靠后,十年后都未必能排上日程。

但陆安此刻说他要自掏腰包推动空间望远镜项目。

关键是他真有那个财力,而且决心真要搞这个项目,这让黄宗晟怎能不振奋?

陆安决心发起这个空间望远镜项目,他的另一个潜藏目的,就是为了布局发现“蒙特摩洛斯”小行星一事。

这一世重生,陆安推算着当世大概率会因为自己的重生,大幅加速人类文明的整体科技进步的速度,肯定能比前世发展的更快。

当世2o25的人类科技水平,肯定远超上一世的2o25。

那么提早三年到2o25年发现这颗小行星也不至于打击信心让人类绝望,等于能多三年的准备时间,也就能多几分把握。

末了,陆安旋即把带在身上的手稿递给黄宗晟并说道:“老师,昨天您派发给我的任务已经搞定了,这是重构的数学模型。”

黄宗晟一愣,旋即接过他递来的手稿阅览。

仔细看完了手稿推导过程和结果,过了一会儿,黄宗晟不由得感叹:“老头子我折腾了快小半年都没搞定,没想到你小子一天就搞定了,早知道去年就该把材料发给你。”

陆安忽然说:“呃,老师,并非一天,我说是在来时的车上半个小时前开始推导的您信吗?”

黄宗晟当场一阵呆愕:“在半小时前……?!”

反应过来后,他不禁再次感叹地说:“数学这个领域果然太吃天赋。”

这让他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些天之骄子,例如数学天才高斯用一夜时间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两千年的难题,仅用圆规和无刻度直尺构造正17边形。

……

过了一会儿,陆安跟黄宗晟一路边走边聊,也来到了学校门口。

出入校园的学生,一些眼尖的学生注意到了陆安一行人。

顿时有位学妹惊喜地高喊:“是陆安学长?学长好!”

这声音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陆安现在的名气可是大的很,尤其是普罗米修斯基金的那“百亿美元”天价悬赏令一出来,让他的名气嘎嘎飙增,第一次名震全球。

校园里关于这位学长的传说可是不少,为之津津乐道,已然成了很多青年学子心中的偶像。

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

很多学弟学妹们纷纷一涌而来,还有不少粉丝看到他时,兴奋的向他挥手。

陆安面带微笑,一边笑着回应大家,一边朝大家挥手致意。

“陆师哥好帅呀!而且还辣么有才华,老天也太偏心了,怎么能把那么多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位学妹望着陆安一脸犯花痴。

不久后,陆安回母校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在全校传开,立时引全校轰动。

并且很快就传到了互联网,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个事情。

现在的陆安可以说是科技界如超新星一般如日中天,年纪轻轻就已经取得别人毕生都难以达到的成就。

他此番回校园,学校方面也是予以了超高规格的接待。

……

一小时后,校内一个招待室里。

陆安跟几位校里的领导,包括黄宗晟、梁勇、陈永平几位院士大佬。

这几位院士大佬都是陆安的老师。

在校就读时,陆安是跨学科的,几位院士大佬为了抢人,没少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决定各论各的,都视陆安为自己门下学生。

此刻,陆安跟在场的人交流时,显得游刃有余,思路清晰,从容笃定,年纪轻轻便有了大家风范。

在座的校领导,还有他几位老师心中也暗暗侧目不已。

尤其是几位老师,看陆安时,那是越看越满意。

会谈逐渐进入正题,陆安微笑着说道:“这次我回母校,主要是为了办两件事。”

校领导好奇地道:“哦?何事?”

陆安如是说:“这第一件事是向母校寻求人才援助,去年国家多部门不是发布了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文件了嘛,我打算响应国家的号召,成立一家商业航天公司。”

说到这里,陆安环视众人微笑着补充道:“母校是‘三航’的领军者,成立星界动力航天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很大,故回母校求援来了。”

闻言,另一位校领导当即笑哈哈的说道:“这挺好的,两边能对接上,互惠互利,校内的学生毕业去他们师哥的企业工作也是极好的。”

陈永平院士旋即看向陆安道:“小安,你需要航天领域方面的人才,我这里有几个不错的学生,就给你了,交给你我也放心。”

这时,梁勇也说道:“我这里也有几个学生毕业了,是专攻飞行器设计方面的,你应该能用得上,他们跟你混,定不会埋没他们的才华。”

几位老师毫不吝啬,纷纷欣然荐才,陆安当即对几位老师表示感谢。

星界动力航天,即便是没有国家队的资源倾斜支持,也能迅速拉起一支团队。

末了,陆安转而说道:“成功不忘来处。这第二件事我决定以个人名义为母校捐赠15个亿,支持母校的发展。此外,再捐资5000万元设立一个奖励基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以及奖励优秀教师。”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

但很快,几位校领导顿时内心大喜并形于色。

与会的一位校领导看向陆安顿时道:“小安,你支持母校发展,我代表校方对你致谢。”

另一位校领导不由得笑道:“消息传到清北那边,多半要哭晕,哈哈!”

与会的众人笑容满面,当年陆安的高考成绩745分,清北光顾着互防彼此去了。

因为在那个年代,745分这样的成绩,那都是默认清北二选一的,

结果陆安却选择了西工大,然后三所高校都懵了。

当时,还在一度在网上轰动一时,很多人都不理解陆安的这个决定,就连清北两校都各种派人劝导,但他还是选择了西工大。

懵圈的西工大当然是大喜,啥也没干,就得了一位天才,暗地里简直乐开了花。

而今陆安回母校,出手就给母校捐赠15个亿,这个数字对清北而言也是很大的数目,而对于全年经费预算不过百亿的西工大而言更不用说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