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峨眉山月照秦川(五)(1 / 1)
起先何清旻只是觉得有些冷,估摸是衣服薄了,准备在找到借宿的地方再找厚衣服,可还没到傍晚,他就发起热来,太阳落山以后整个人都神志不清了起来。凌尘没带过孩子,一时间也手足无措,只好打起马来赶在关城门前赶到下一个镇子,连夜敲开医馆的门。
“没什么大事,气火攻心心窍淤堵……又受了风。”大夫补充说:“道长,老朽看你们样子是像在赶路,这么小的孩子路上穿得有些单薄了。”
凌尘面色微红,惭愧道:“是贫道的过错。”
“我先开两副药,他现在这样子不能再赶路了,必须要休息两天……你们有落脚的地方吗?”
凌尘在大夫的指点下找了客栈落脚,何清旻前两天一直处于半昏睡的状态,偶尔醒来也是浑浑噩噩,凌尘想到大夫所说,对何清旻更生出了几分怜悯,虽然眼看着错过了掌教信中所说的日期,但还是决定以何清旻为先。
青城如今的掌教是他和凌虚的师兄凌风,师姐凌云任执事掌管佃租等庶务,辅佐掌教。他和凌虚本就埋头习武,门中大小事宜他们皆是一概不管,因此虽然是掌教急招回门他们是为了师兄的面子才都急着往回赶,并不是门中真的有什么需要他们来承担的要务。
何清旻一病就是四天,第五天上人终于清醒了过来,再次启程凌尘总算记得自己带着的是个八岁的孩子,放慢了脚程不说,能在城镇休息时尽量在城镇休息,尽量减少风餐露宿的次数。
一转眼几天过去,这一日天朗气清,秋高气爽,他们赶在晌午前终于到了青城山脚下。凌尘笑道:“今日的天气正和你的名字。”
何清旻不禁又回忆起了过往种种,强按住鼻间算意,强笑道:“是,说起来家母还给我取个一个小名,叫秋声。”
凌尘颔首道:“令堂文采卓越,这小名哪怕用作字也绰绰有余了。”说着,引何清旻向左手边的小路。
山路盘旋,杂草丛生,羊肠小道顺着山间蔓延,此时不适宜骑马,两人下马步行,马儿甩起蹄子一路小跑,凌尘神定气闲地运气轻身功夫,走出去两三里才想起来自己带着的是个孩子,一回头却见何清旻稳稳地跟着自己,大喜道:“好俊的功夫。”
何清旻腼腆一笑。
跟上凌尘对于他来说其实还是有一点吃力的,这些日子他没少胡思乱想,报仇的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先暂且放下,他首先要做的是至少让凌尘对他除了同情之外再有一些别的——比如说看中他习武的天赋。
何清旻虽然一向自谦,但对于自己的本事心中还是有数的。虽然花自芳的武艺可能不如凌虚、凌尘,但自己无论是习武的时间和强度都不如贺青衣、贺明月却在功力上远远超过两人,这必然是有些天赋在的。
何清旻深吸一口气,他要让凌尘觉得自己是可造之材,他要……报仇。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报仇”仅仅是一句空谈,甚至在这等惨事之后他都没有对凌尘说过自己要报仇的话。他清晰的明白,报仇不是用嘴说出来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苦练武艺,有朝一日找到主谋之时,不禁能手刃凶手,也能手刃主使者……如果有凌尘能指点一二的话,他相信再加上自己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东西,一定可以做到。
师父花自芳曾经说过,武功无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的是习武之人。比所学之术更加重要的是习武之人的意识和决断。
花自芳还曾经这样问过:“……常人在这样的时候,首先都会想到用‘分花拂柳’去应对,你觉得呢?”
何清旻当时想了半晌,“‘分花拂柳’的确是最适宜的,但如果反应得足够快,其实这时可以用‘仙人指路’,化守为攻。”
花自芳颔首道:“正是如此。能果断地做出选择、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才是真正的擅用。所谓的高手不一定有多深奥的武功,昔年天香夫人出手只有一剑,依然傲视群雄;上官琪只会一套杂耍班子的剑法,依然是天下第一。”
何清旻晃了晃头,将乱七八糟的想法和蝉鸣声一起甩出去。
凌尘的确是惊喜的。
他生性淡薄,与同门并不亲热,又加之厌烦琐事更不耐烦带孩子,不要说收徒,连外门弟子都鲜少指点,如今见何清旻年纪虽小,但谈吐有度并不娇惯,为人处世皆有其父风度……再加上这一身不俗的功夫和绝顶的天赋,也起了些收徒之念。但转念想到他是花自芳的弟子,虽然不似一般江湖人一样开坛拜师,但总归是有教导之恩,自觉不该夺人之美,因此也只是闪念一下。
两人一口气赶到半山腰,何清旻一路上光顾着用尽全力表现出看起来游刃有余,别说是风景,连路都没有仔细看,这时才发现他们到的地方并不是青城派,环顾四周,见有溪水泉流,不远处还有一个山洞,门口歪歪斜斜地刻了“清泉”两个字。
“清泉洞,我住的地方。”凌尘道:“修道者得求自然,我既是为了修行也是为了习武,并不在门派里和他们一处,今日咱们且在这里休息,明日……”凌尘略微顿了一顿,笑道:“花大侠教你的是剑术吗?”
何清旻心念百转,恭谨道:“师父教了我一套入门剑法,起手是‘仙人指路’。”
本朝尚武,先帝仿照着开成石经,将基础入门的剑法、内功、轻功各刻印一份,虽然并不是人人皆可习得也仅仅是些粗浅的入门功夫,但传开之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乱像,百姓好武乱斗,险些引起大乱子,于是先帝又派人损毁石经,但内容业已传开,虽然后屡次禁锢,但江湖间依然多有流传。
凌尘闻言,心下生出一丝不喜,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过为苛刻,便“嗯”了一声。两人走进洞中,洞口仅宽一人左右,进去走出七八步才有豁然开朗之势,定睛看去长约十来尺,宽大约五六尺,洞中器物均是石制,十分粗糙,应当是凌尘自己所造。
“另一头也有洞口,两面通透。”凌尘进了洞府心情大好,颇为得意地道:“既透风见光,又能遮风挡雨。”
何清旻看出洞口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只是不知道只是这一侧的洞口是凿开的,还是整个洞都是他凿开的,“果然像是神仙福地。”
凌尘思量片刻,有意想要看看何清旻的功夫,何清旻见状自然也有意表现,两人简单用过干粮后,何清旻拿了一柄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