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贫瘠之地的珍惜种子(1 / 1)

加入書籤

张纪忠写好信后,下定决心对慕容复这个角色进行改动。

采用了连载版的剧情,像是与丁春秋的小店大战,先救阿紫,再救虚竹,然后救段誉。

还有见到叶二娘挖食小儿心肝。路见不平,突出了慕容复慷慨磊落、英雄侠行。

当然,不是要将慕容复塑造成个完人,而是在后面遇到复国的事情,慕容复便可以抛开一切,仁义道德全都碾作齑粉。

两相对比之下,让这个角色产生更大的反派魅力。

如此一来,江临的戏份也更重了。

特别武戏多了起来,每天大多时间都要吊着威亚,在天上飞来飞去。

他和胡君、高虎、包括小志,正着吊,反着吊,斜着吊。

一天下来,晚上回去洗澡,都是一块块血印子。

然后,简单抹抹碘伏,第二天接着吊。

这样同甘苦的日子,倒是让江临和胡君的关系日益加深。

江临发现,胡君是个很直的人,有什么,说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和乔峰这个角色很像。

江临在胡君这薅了不少“演技”属性。

特别胡君还是个体验派演员,体验派演员要求先将自己带入进去。

比如,你要扮演个同性恋,你就得把自己想象成同性恋。

他和刘叶拍完《蓝宇》后,那是久久没走出来。

隔了十来年,两人才在《爸爸去哪了》再次同框,可气氛依旧很是尴尬。

.....

十二月,剧组前往香格里拉取景。

香格里拉平均海拔3500米,许多人都有了高原反应,女生们相对好些,像是那些人高马大的,吸氧量就比别人多,高反情况更加严重。

剧组里又来了个小女孩,叫木慧文,差不多十一二岁,纳西族人,皮肤黝黑,可眼睛里透着灵动劲。

可能是向导的女儿。

为什么说是可能,纳西族人还是母系社会的传统,保留着一妻多夫制度,这个小女孩就有两个爸爸。

他们剧组的向导,就是木慧文的二爸。

木慧文很喜欢他和刘一菲,还用鸢尾花编了两串花环,送给他们。

中午休息时,刘一菲得知取景地离木慧文家不远,当即来了兴致。

江临本不想动地方,但他还承担着看住刘一菲的任务,在刘一菲一再哀求下,他也只能陪着去。

虽说很近,但也走了大半个小时才到。

木慧文的家是座老旧的木楞房,屋顶的木板被雨水泡得发黑,门楣上挂着褪色的东巴挂饰。

走进屋里,火塘里的余温勉强抵着高原的寒气,墙角堆着半袋青稞和几捆干草,木板搭的床铺上,铺着打满补丁的藏毯。

最显眼的,还是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奖状。

木慧文蹲在地上翻找搪瓷碗,给他们倒了一碗酥油茶。

“一菲姐姐,江临哥哥,喝茶。”

二人接过茶后,刘一菲好奇问道:“慧文,你家里人呢?”

木慧文语气平淡:“阿妈死了,大爸卖松茸,掉下山去,家里就剩我和二爸。”

刘一菲的茶杯“当啷”磕在木桌上。

江临有些沉默,他群演生活虽然很苦,但起码衣食无忧,在这个小女孩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他安慰着抚摸木慧文的头,小女孩的愿望清单在他眼前显现。

【可帮助对象:木慧文】

【心愿清单:

短期心愿:吃一顿饱饭

中期心愿:回去学校上学

远期心愿:考上大学】

江临轻声问道:“小木,你吃饭了嘛?”

木慧文摇摇头,随后似乎想起什么,踮脚从梁上取下个油纸包:“二爸走前留的糌粑!”

“哥哥吃,姐姐也吃!”

她用皲裂的手掰下大半,塞进二人掌心,自己只捏着指甲盖大小的一块,细嚼慢咽时,还不忘把掉在地上的碎屑捡起来。

“跟姐姐走,姐姐带你吃好吃的。”

没等江临说话,刘一菲眼睛通红,拉起木慧文的手,就要往剧组走去。

剧组里虽然吃的不多,但是盒饭管够。

木慧文好像的确很久没吃过饱饭,吃的狼吞虎咽。

“慢点吃!别噎着。”江临给她倒了杯水。

木慧文点着头,可嘴里塞满米饭。

剧组里普通的盒饭,在小女孩的口中却这么香。

江临也收到来自她的奖励。

【帮助木慧文实现短期心愿】

【奖励:智力+60,持续时间24小时】

这让江临有些吃惊,看来这小女孩很聪明。

江临此时有了个想法,他想帮帮眼前这个小女孩。

他不是圣人,在这西南边陲之地,还有许多像木慧文这样的穷苦的孩子,他资助不过来。

但既然遇到了,就是缘分。

更何况,任务奖励也提示他,这孩子很聪明,明珠蒙尘,属实罪过。

有了想法,他当即找到了木慧文的二爸,他二爸叫木福顺,很喜庆的名字。

当江临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资助木慧文上学时,木福顺连忙摇头。

“不不不,女孩子,不上学,会写字,就够了。”

显然木福顺的普通话还没有木慧文好,磕磕绊绊拒绝了他。

江临甚至产生带木慧文走的想法。

但立马被他否定了,一来,人家的孩子带走不现实,二来带走她也不合适。

遇事不决,找大胡子。

张纪忠倒是有法子,他以剧组的名义,帮江临找到当地文教办。

在文教办的说和下,江临答应在小学阶段,每月资助500元生活费,同时还负担其学杂费、书本费。

在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不算少了,木福顺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几千元。

同时,江临还和木福顺签订协议书,一定要让孩子上完义务教育,不然就收回所有资助。

虽说义务教育本就是规定,但山里情况太复杂,当地也管不过来。

有这样一个威胁,木福顺总归是有所忌惮。

离别的时候,木慧文突然扑进江临怀里。小姑娘的藏袍带着酥油味,辫梢银铃撞得他胸口生疼。

“江临哥哥的号码,我背熟了!“她仰起脸,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好好学习,我会来看你的!”江临摸着木慧文的脑袋,上了车。

直到吉普车拐过最后一道山梁,江临还能看见那个小小的身影,站在木楞房前拼命挥手。

辫梢银铃在风中摇晃,恍若一串没有尽头的省略号。

车上,刘一菲拽着江临的胳膊,眼神满是欣赏。

“表哥,你真是个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