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面试(1 / 1)
许学明招聘员工,对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第一位的。
论能力的话,除非去招聘那些各研究所的顶尖大佬,否则绝大多数人在他面前,那都是弟弟。
所以相比于能力,许学明更看重职业操守与道德品行。
如果没有责任担当,没有基本的职业操守。
那么就算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
自己招员工进公司,是希望合作共赢,一起创造更大的价值。
而不是给自己招来大爷,好吃好喝伺候,还不好好干活。
而且他是科研型企业,未来的高科技设备不会少,他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造出来的东西,转手就被自己底下人给卖了。
这也是国安部愿意替他给员工做背景审核的原因。
一番闲聊后。
许学明觉得虞怀很不错。
有经验、有技术、有想法。
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有非常专业独到的见解。
不过他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虞怀,自己前世的时候,是不是在哪里听过?
虞怀自然是不知道许学明的想法,对他而言。
许学明虽然年轻,但确实是个人物,不光在科研能力上出众,其看发展的眼光也是异常超前。
如果他能早生一些年,如果自己当初就能到他的企业干,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的这些事情?
虞怀摇了摇头,若许学明真早出生个几十年,恐怕也不会有自己开企业单干的心思了。
他为了窃取机密,精心伪装。
不想让许学明看出破绽,便真把自己当成来面试的。
一五一十,有什么就说什么。
如此实话实说,展现出过硬的专业实力。
想来,许学明也不可能不青睐自己。
感觉气氛已经烘托到位,虞怀便暗暗思忖。
要不要现在就打听一下机床相关技术?
白头鹰那群人想要的,应该是数控方面的知识吧?
正好自己是搞电气的,问问这个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除此之外,他们还想要知道许学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能接触到的图纸等相关知识。
这个就比较难了,按照白头鹰给的消息来看,许学明虽然前段时间招了两个海归研究员,但基本上新设备的研发都是他主导。
而按照白头鹰的推测,许学明应该会继续改进机床,那么就需要他尽可能多的搞到这些机床的情报。
但他还没开口,许学明就笑问道:
“能不能谈一下,你为什么会突然想到,从东海飞机厂离职,来我们明羽科技应聘?”
听到这个问题,虞怀暗暗冷笑。
果然。
无论什么人,不管到哪儿面试,都会问这样的问题。
自己平时面试新员工的时候,也会这么问。
怎么回答呢?
虞怀当然知道,这个问题的诀窍就在于真诚。
没必要吹牛撒谎,说那些不着边际的套话。
要么你就实话实说,要么你就夸一夸对方公司,然后表示一下对方能满足自己的诉求。
微微一笑,虞怀不急不缓的回答道:
“在很多人眼里,东海飞机厂是国营军工企业,是铁饭碗,一辈子不愁吃穿,在这样的大单位上班,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
“我工作多年,相比于很多农民或是工人而言,收入自然还算不错,但比起您给科研人员开出的薪酬,却又显得逊色许多。”
“我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上有老下有小,儿子出国留学要花不少钱。
“我年龄不小了,又能再干多少年呢?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赚更多钱,我当然愿意试一试。”
“而如果继续留在飞机厂,估计干到退休,我顶多也就再升两级,可即便如此,待遇也并不会比现在高出太多……”
虞怀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
跳槽来明羽科技,就是为了能多挣钱。
在企事业单位上班,工作稳定却收入不高。
跳槽来到民营企业,虽然风险变大,但收入却至少翻番。
这也是现在民企的惯用手段,用更高更好的待遇,去跟国企争人。
毕竟现在夏国才开放没几年,人民群众的意识中,对民企的成见还是有的。
但用不了几年,人们就会意识到双方分差别。
再加上国家对很多企业的调控,使其不再保留或半保留国企身份后。
就会有不计其数的人,放弃了所谓的“铁饭碗”,跳槽加入民企。
甚至还有不少人,干脆直接下海创业经商。
因此。
虞怀说自己为了多挣钱,而离职跳槽。
相信许学明肯定挑不出任何毛病。
事实证明,许学明也确实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之前就有这样的猜测了。
只是……
他这番话,说得很真诚也很实在。
但有两个关键信息,却让许学明有些疑惑。
在人事部听说虞怀要来面试后,就立马对他的底细进行了调查。
得益于许学明现在的特殊地位,再加上有国安人员帮助
想要摸排调查虞怀的底细,自然并不难。
首先一个问题。
他们夫妻二人并没有老人需要赡养,家里最后一个老人是虞怀的丈母娘,于两年前去世。
哪儿来的‘上有老’?
二是儿子出国留学要花不少钱。
留学倒是真的。
但根据背景调查资料显示,他儿子到白头鹰国一所知名大学留学,拿的可是全额奖学金。
他两口子都在各自单位工作多年,一个副总工,一个机关文员,总收入超过大多数人,并且福利待遇也是不错的。
再加上没有老人需要赡养,就只需要供养一个在白头鹰留学的儿子。
就算白头鹰的消费水平高,他儿子又能花多少?
当然。
许学明并没有因为这两点,而立马起疑心。
虞怀既然说他是为了能挣更多钱而跳槽的。
就算添油加醋的,卖惨哭穷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他是应聘找工作的。
当然不可能吹嘘家庭条件有多好。
尽可能的卖惨一下,反而更容易让自己知道,他很需要这一份工作。
等虞怀说完后,许学明点了点头道:
“我能理解你的处境和想法。”
“人到中年,总得为现实考虑。”
“既然在原单位已经没什么上升空间,薪资福利也没啥起色。”
“换做是我,要是能有更好的去处,我当然也想跳槽试一试。”
这完全就是客套话了,即便是放到现在,人到中年求的也是一个稳定,换工作这种事情,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