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1 / 1)

加入書籤

一个省份就要四五百亿啊!

虽然方部长不管财政,但他也知道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头疼的问题。

夏国目前一年的财税收入不到百亿,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别的不说,刚重启的大飞机项目,那就要很大一笔开销。

八个省份,即便拖延项目进度,用五年十年的时间去完成,一年也要拿出上百亿。

医疗、教育、治安、民生、城建……

原本也只是收入和支出将将平衡,没有什么结余。

现在不仅要压缩开销,还要想办法增长收入。

那么……

钱从何而来?

发行国债倒是可以,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开动印钞机,哐哐印钱也是一种办法。

但问题是。

印出来的钱猛增太多,在解决流通性不足、财税收入过少等问题的同时,也容易带来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对老百姓来说。

就是钱虽然更好赚了,但物价也在上涨。

一旦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那问题可就大了。

如果一个月累死累活,也才挣几千块钱。

但房价却每平米上万元,随便在外面吃顿饭都要好几百。

那么生活压力就太大了。

一旦想着靠印钱解决问题,那就是往深渊里走,轻易难以回头的那种。

京都虽然不是省份,却也是直辖市,再加上其地位特殊,基建计划就有京都一个。

程鹿也在跟方部长聊钱的问题。

没办法,现在夏国的情况就是这样,哪里都缺钱。

就在三人满面愁容的时候,咚咚咚的敲门声传来。

“请进!”

很难插上话的葛成林,应了一声后又干脆起身去开门。

房门打开,一看是许学明来了,程鹿立马面露笑容。

而方部长更是面露喜色,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小许你来得正好,我现在有一个特别头疼的问题,想咨询一下你的意见。”

程鹿言简意赅,很快就把问题和想法都说明清楚。

听完后的许学明,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还用得着考虑吗?”

“财富的本质在于创造,而经济的本质在于流动。”

“咱们夏国的经济要迅猛增长,工业制造实力大幅度增强。”

“未来肯定会拥有更强大的生产力,可以生产制造出更多的商品。”

“并且有我的公司在,高中低端产品,只要有图纸,我们基本都可以造的出来。”

“我们的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如果货币不足,肯定会导致通货紧缩啊!”

听到这话,方部长愕然一愣。

“哎哟,没想到你小子居然还懂经济啊!”

许学明不苟言笑的说道:“倒也不能说懂不懂,只是一点想法罢了。”

方部长有些汗颜的说道:“话是这么说,这不是穷了太多年,不敢过于冒进嘛,所以印钞的数额有限,满足不了各省需求。”

“数额有限?”

许学明眉头一皱,问道:“您这个有限,到底是多少?不会连一万亿都没有吧?”

“呃……”

方部长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程鹿后,咬了咬牙,把心一横。

“行了,我就实话实说吧!”

“最终讨论决定的金额,只有五千亿。”

“如果还是流通性不足,下半年还可以再追加两千亿。”

“……”

许学明两眼圆瞪,愕然无语。

需要量化宽松几万亿,结果却只印五千亿。

“我……!”

“方老,你们这打折幅度,未免也太大了吧?”

“这是一下打了个骨折啊!你们胆量未免也太小了吧?”

站在旁边的葛成林,接连两次被震撼了。

先是惊讶于掀起大规模基建浪潮,却只印钞五千亿。

然后又被许学明毫不留情的,当面硬怼高层,给深深震撼。

一般人见了方部长这种级别的大人物。

绝对会唯唯诺诺,恨不得夹起尾巴做人。

而许学明呢?

一点儿面子都不给,直接就是当面硬怼。

看他这架势,恐怕至高老者坐在这儿,他也会如此坚决。

偷偷看向方部长,葛成林惊讶发现,他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

反而还一脸惋惜的说道:

“学明啊,管理一个大国,和经营一家企业,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你可以认定目标之后,放开手脚、无所畏惧的豪赌一把,就算赌输了,也就是公司破产而已。”

“但咱们可是一个近十亿人的泱泱大国,咱们要是豪赌,那就是赌国运,一旦败了,你想过会是什么后果吗?”

许学明眉头微蹙。

原本准备慷慨激昂的,好好说一顿的。

但一想到,他们又不是重生者。

他们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耐。

当然不知道,夏国在不久的未来,就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行各业将全方位的大爆发。

让他们赌国运?

这就好比一个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挣了很多年小钱的老实人。

不管怎么说,怎么劝,他也很难相信接下来的生意会特别好做,应该抓住机会、借钱经营,大赌一把,好好的大赚一笔。

而在自己的努力劝说下。

高层能大力支持机械行业发展,提前重视电子信息产业,能提前掀起大规模基建狂潮,能迅速重启大飞机研制项目……

甚至还打算今年小小的实行一下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注入不低于五千亿的流动资金。

这对高层来说,显然已经是在力所能及、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冒险了。

所以……

这还怎么劝?

老实人都已经竭尽所能,耗尽了所有勇气。

再逼他一把,恐怕反而会物极必反。

想到这儿,许学明不由长松了一口气。

“这会儿才上半年,基建狂潮也才刚刚拉开序幕。”

“咱们就且行且看吧,如果成绩喜人,或者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再调整政策也不迟。”

“况且不是已经量化宽松五千亿吗?再加上发行的主权外债,以及三千亿的临时额度,也足够干很多工程了。”

说到这儿,许学明目光坚定的看向方部长三人。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该亮相出席明羽集团的开工仪式了。”

“至于债券问题,方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夏国传承五千年,还能被这一点小事难住?”

“再说了,即便是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过是矛盾外移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