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采生折枝,琼法对于人贩子的残酷惩罚!(1 / 1)
饭,肯定是不会吃的。
馆主一句边兵痞子,气的朱樉和朱棣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离开武馆后许久都未能释怀。
连带着,看向盛庸这位兼着琼州海事司蚩尤舰百户所百户的目光都不太友善。
因为依着那武馆馆主的意思,若出自琼州军,便是军中猛将好汉,出自大明边军...就是兵痞!!
盛庸自是感觉到了二人那阴恻恻的目光,心中颇感好笑,面上装作不知,自顾自的在前方带路。
不过是一府之城,但琼州府城的热闹丝毫不逊于内陆南京城,甚至有过之。
街道上各种新奇的景象暂且不提,来往行人皆面色红润,少有骨瘦如柴,连内陆遍地都是的乞儿也未曾见到过。
自幼饱读圣人书,立志成为治世圣君的朱允炆按耐不住心中的疑惑,向盛庸问道:
“盛百户,为何一路走来未曾在城中见到乞儿?是不允许他们在城中乞讨吗?”
闻言,其余人才注意到这个现象,颇为诧异,齐齐把目光投向盛庸。
只见盛庸点了点头道:“小朱秀才你猜得没错,琼州府城,又或者说整个琼州府都不允许有人行乞讨之事。”
朱允炆微微蹙眉:“为何如此?难不成是为了你们所谓的琼王脸面?”
盛庸斜视着他,心想这年轻人对自家王上意见很大啊,一路走来,常出言针对吾王。
“并非如此,是因为我们琼州府就没有乞丐。”
琼州府没有乞丐?
盛庸此言,让朱棣等人皆是一怔。
要知道,自古以来除了上古尧舜两位圣人的治下,哪朝哪代的任一城池中没有乞丐?
便是如‘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前唐开元全盛日,国都长安城亦有乞丐。
“不可能,除非你们是把乞丐全都杀了,否则怎么可能会没有?”朱允炆深表怀疑。
朱棣等人虽不太愿意与这逼杀血亲的大侄子站在一边,心里却也不得不点头承认。
琼州府没有乞丐?怎么可能?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对于朱允炆恶毒的揣测,盛庸冷笑一声,道:
“你这般年轻便考取了秀才功名,想来也是饱读诗书,可知为何历朝历代遍布天下的乞丐是如何产生的?”
朱允炆微怔,略微思索给出答案:“君王无道,官吏横行,天降灾祸。”
盛庸道:“那你且看我琼州,吾王可算贤明?”
朱允炆脸色阴晴不定,可瞧着周围的环境,想着登岛来的所见所闻,终是点头:
“琼王...确是贤明。”
“那再问你,我琼州官吏可算尽忠职守,为民为国谋利?”
“......算!”
“三问,一路走来可曾见到或听到我琼州有天灾?”
朱允炆低头不言,一味沉默。
盛庸见状淡然一笑,眼眸落在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那勃勃生机。
“吾王就藩十年,定乱,铺路,兴商,引粮,对内琼州府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对外,兴兵征服安南、暹罗,海事司船舰威慑南洋诸国,琼州王师所到之处,莫有敢逆兵锋者。”
“此君王贤明,官吏尽忠职守,天灾不临之地,没有乞丐很奇怪吗?”
“在琼州,只要你不是天生残疾,只要你愿意自食其力,总会有活计可做。”
“便是自己寻不到,官府也可出面帮着寻找。”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种好吃懒做的,对于这样的人,官府会进行劝诫。”
“三次劝诫后仍旧我行我素者,以例驱逐出琼州府疆域。”
“吾王曾言,琼州之地不需要蛀虫,既放着大好日子不过,那便让他再也过不上。”
“是以,琼州府人皆勤劳,加之逐年递增的工作机会,又怎会有乞丐?”
“另外,小朱秀才你刚才还说漏了一点。”
朱允炆讶异的抬头道:“我漏了什么?”
“乞丐分两种,一种是自愿行乞,一种是被迫行乞。”
盛庸似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变得如腊月寒霜般冰冷。
“其中被迫行乞的,大多数都是残疾的稚童,他们绝大多数非天生残疾,而是后天被人故意弄残疾的。”
一行人中见过世间最多阴暗面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听后,吐出四字:
“采生折枝。”
盛庸点头:“没错,人贩子利用孩童心智尚未成熟,将其拐走,用残忍手段致孩童残疾。”
“再逼着他们上街行乞,大多数情况下,正常人看见残疾的孩童向自己乞讨,都会忍不住施舍点钱财。”
“残疾的孩童所乞讨到的钱财,是普通乞丐的数倍乃至十倍之多。”
“那些管控着他们的人贩子尝到甜头,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便会犯下更多的罪孽。”
“天灾无解,唯倾尽全力逆转自然。”
“人祸可恨,人贩子该杀,那些收取人贩子的钱财,庇护他们为非作歹的官吏更该杀!!”
“吾王深为痛恨,律政司特意出台新法,凡拐卖孩童者,一经查实,拐卖一人,斩立决,全家为奴!”
“拐卖三人,五马分尸,全家为奴!”
“拐卖十人,千刀万剐,全族为奴!”
“好!对待人贩子那些狗东西,就他娘的该这样!!”朱棣高声赞道。
朱樉、朱棡、李景隆、蒋瓛四人也点头表示认可,人贩子嘛,谁人不恨?
换作是有人贩子敢拐卖他们的子嗣......怕是惩罚比这还要恐怖残忍的多。
朱允炆有心杠上一句琼州律法太过残暴了,跟暴秦有何区别?可看着其余人义愤填膺的样子,想了想还是不敢说出口。
他怕被打,本来朱樉、朱棡、朱棣三个不似人的叔叔就对他心有恨意,这要是帮人贩子说法,被打了回去都没法向皇祖父告状。
“琼州府人皆有生计,府库粮食储备充盈,更是有海外引进的新农物,百姓安居乐业。”
“老人有所终,壮年有所用,孩童有所教,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
“严法之下,又无人贩子拐卖孩童。”
“这若都还有乞丐,试问上古尧舜治下,又是如何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又或是,小朱秀才你儒家孔圣人是在扯谎哄骗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