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疑惑的洪武帝:琼州尚武,不惧百姓不知礼?(1 / 1)
面对盛庸的质问,朱允炆哑口无言,后续游玩的时候都显得闷闷不乐。
朱棣等人看在眼中,没有理会,自顾自的欣赏着琼州府城街上的新奇景象。
......
斜阳西落时分,沐浴着金灿灿的落日余晖,众人回到了盛兴楼。
人字号包厢。
雾气缭绕的水榭里,处理完财政司事务的范阳又享受起美人儿的按抚。
石桌旁,醒来多时的朱元璋正坐在石凳上,细细翻阅着范阳随身携带的《琼州民法》。
听到众人回来的动静,随意抬头一瞥,却见朱棣这群家伙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无精打采的,就差把失望二字写在脸上。
“一个个失了魂似的,大白天的遇到鬼了?”
“瞧爹您这话说的,我们只是走累了。”朱棣强颜欢笑解释道。
对此,朱元璋是半个字都不带信的,冷哼一声,倒也懒得继续追问。
众人见状心中也是松了口气,随即各自找凳子坐下休息。
他们之所以无精打采,有小半部分确实是走累了,更多是因为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卖丝袜的店铺,盛庸带他们去了,但就如水中月,镜中花,只能看,摸不着。
店铺里,全都是购买各种款式的丝袜的琼州女子,他们一群大糙汉子哪里好意思进去。
堂堂国朝亲王、公爵、天子亲军都指挥使、半步储君,他们是要脸面的。
是以,只能站在店铺门口望着里面的莺莺燕燕,各种款式的诱人丝袜心痒难耐。
可望,却不可及的感觉,让朱棣等人如丧家之犬,灰溜溜的回来了。
跟着一路回来的戚玲玲打量着石桌旁须发皆白,身上有股不怒自威气势的老人,又瞧了瞧朱樉这群在外边言语放肆,此时却安分的像只鹌鹑的浑人,心中略感惊奇。
无需朱樉帮着介绍,土民女子爽利的性子让她大大方方的走到石桌旁。
“戚玲玲见过老爷子。”
朱元璋这时才注意到了这群家伙出去一圈后,竟还带了个女子回来。
眉头微蹙,心中略感不耐,此次琼州微服私访关系重大,这群家伙真是不知轻重,火车上如此,现在如此,实在是太没出息了!!
虽对朱樉等人很不满,但他没有把这种情绪牵扯到戚玲玲的身上。
微微颔首,轻吐个:“好。”
随后虎眸在朱樉等人的身上扫视,“这女子是你们谁带回来的?”
话音落下,众人齐齐转头将目光投向某位大明秦王殿下。
感受着皇帝老子那不善的眼神,朱樉压下心中的畏惧,硬着头皮上前一步,举手笑道:
“爹,是咱带回来的。”
见他还敢嬉皮笑脸,朱元璋立时狠狠瞪了他一眼,吓的朱樉忙低头盯着鞋尖。
戚玲玲越看越觉得有趣。
朱樉这厮之前在外面有多嚣张、张狂,此时在水榭里,在这位老人的面前就有多卑微、怯懦。
前后对比,完全是两个极端。
有心现在就收拾一顿朱老二这个狗东西,但想着这厮都已经是堂堂大明秦王了,不再是在紫禁城大本堂上惹是生非的小王八犊子。
朱元璋深吸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火气,沉声道:
“既把人带回来了,就好生对待,往后回到内陆亦是如此,莫要再做那些蠢事,你可听明白?”
朱樉一听就知道老头子是误会了,连忙摆手解释道:
“爹,您误会了,这土民女子才不是咱新收的侧...侧室,她是咱赢来的洗脚丫鬟。”
“洗脚丫鬟?还是赢来的?”
朱元璋闻言不由微怔,转头视线落在落落大方,笑颜如花的戚玲玲身上。
见老头子看向自己,戚玲玲点头:“老爷子,我确实是他赢来的洗脚丫鬟。”
“事情的具体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随后,在戚玲玲的讲述中,加上旁边朱樉、朱棣等人不时的查漏补缺,朱元璋知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对于自家老二赢来个洗脚丫鬟,朱元璋毫不在意,他只在意琼州的决斗制度。
看向正在与范阳小声交谈的盛庸,问道:
“盛百户,你们琼州竟鼓励民众决斗,就不怕因此产生祸乱?”
闻言,盛庸暂时停下与范阳的交谈,疑惑道:
“产生祸乱?朱老先生何出此言?”
朱元璋道:“打个比喻,就如先秦、大汉时期的墨家游侠。”
“那些人但凡有看不过眼的,动辄就拔剑与人争斗,浪费民力,扰乱秩序。”
“而你们琼州的决斗,势必会引得百姓变的争强好胜,若决斗风气盛行,民力岂不是就此浪费?”
“大家有什么纠纷也不会找官府,直接进行决斗,官府的威严又何在?”
“时间一久,还有琼州百姓知礼?”
对于朱元璋说出这种站在掌权者、上位者视角的话,盛庸一点都不奇怪。
他笑道:“琼州百姓变得争强好胜,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朱老先生?”
朱元璋听的眉头紧皱:“难不成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
盛庸重重点头:“前宋何以积弱,先后为辽、金欺辱,最终为蒙元鞑虏所灭?”
“抛开朝廷方面的苟且不谈,最关键的原因是民风崇文抑武。”
“前唐李家以武立国,兵锋威压八方,却也因武人藩镇势大,导致中央政权的羸弱,终引发唐末百余年的战乱。”
“前宋立国后,吸取教训,选择以文治武,百姓皆以从军为耻,称军士为贼配军。”
“人人皆想考取功名,享受汴梁城的春花秋月,饮酒作诗谈天下大事。”
“武人,毫无地位而言,甚至都不如文人脚下匍匐的家犬。”
“吾王曾言,一个国家的尊严,在礼仪,在繁荣,更在剑锋之上!”
“前宋士风盛极一时,堪称历朝历代之最,东京汴梁更是天下最繁荣之地,集天下精华所在。”
“可那又如何?”
“内在的事物再美好,若无强有力的兵锋保护,只会引来野兽的觊觎。”
“是以,琼州不允许私斗,却允许百姓在官府的监督、公证下进行决斗。”
“为的,便是增长民间的尚武之风。”
“这便是吾王曾说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读书知礼是为了心平气和同他人讲道理,学武是为了让他人同自己心平气和的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