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任命(1 / 1)

加入書籤

培训进入第三周,气氛从课堂讲授陡然转向真枪实弹的操练。

沈经理宣布了一项让所有学员都绷紧神经的考核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走上太原街头,设立临时彩票销售点,实战销售第二期教育兴晋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沈经理目光扫过底下既兴奋又紧张的学员们,“银行业务,根子在与人打交道,在临机应变,在诚信为本。此次街头销售,便是对诸位半月所学最好的检验。每日销售总额、流程规范、客户评议、团队协作,皆计入诸位最终考核成绩,关乎各位日后在分行的岗位定级!”

话音落下,讲堂内一片哗然,随即响起嗡嗡的议论声。成绩直接关系岗位!谁也不想被分去干些边角料的活计。

很快,二百余人被混编成二十支小队,每队十至十二人,由一名总行指派的干事临时带队。各队需自行商议选址、分工、宣传策略。总行提供了统一的标识横幅、桌椅、登记册、钱箱以及足量的彩票。

翌日清晨,太原城几个最热闹的市口——钟楼街、开化寺街、大南门街、柳巷——同时出现了晋兴银行临时彩票销售点的醒目横幅。

每个点都由一支小队负责,队员们穿着新制服,努力维持着镇定,迎接潮水般涌来的市民。

销售的火爆程度远超想象。王老五的神话经过口耳相传和报纸渲染,已彻底点燃了全城的热情。每个点前都迅速排起长龙,人声鼎沸。

“排队排队!大家不要挤!都能买上!”

“这位大叔,您慢点,咱这要登记姓名…”

“大娘,您这手印得摁这儿,对,红框框里…”

学员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嗓门洪亮的负责维持秩序、宣讲规则;心思细腻、字迹工整的负责登记造册;手脚麻利的负责收款、撕票、核对指印;还有机灵的,看到队伍长了,就主动给排队的老人孩子端碗热水,顺便再宣传一下兴学育人的公益初衷。

竞争在无形中展开。

哪个点队伍秩序更好,哪个点销售速度更快,哪个点的伙计态度更热情周到,都成了各小队暗自较劲的指标。

带队干事们则分散在各点,默不作声地观察记录着每个学员的表现。

钟楼街点,一个原先是某小票号二掌柜的中年学员,面对一位焦急插队的壮汉,不卑不亢地将其劝回队尾,既坚持了原则,又避免了冲突,被干事在笔记本上默默画了个圈。

开化寺街点,一个年轻的女学员,耐心极好地为一字不识的老婆婆一遍遍读着彩票背面的自愿条款,直到对方完全明白才让其摁下手印,干事微微颔首。

但也并非一帆风顺。

大南门街点,由于人流过多,一时忙乱,竟错收了一块成色不足的哑板银元,直到晚上盘账时才被发现,整个小队的气氛顿时压抑下来,带队干事的脸色也变得严峻。这不仅是损失一角钱的问题,更是业务不精的体现。

柳巷点则遇到了新问题:

几个地痞模样的人反复排队,企图大量购买,被学员劝阻后便阴阳怪气,言语间干扰正常销售。

带队干事不动声色,看到一名学员飞快跑去寻来了在附近巡逻的保安团士兵。

那几名士兵只是往销售点旁边一站,那股歪风邪气瞬间便消散无踪。干事在本子上记下:“遇突发情况,知寻求外力支援,处理得当。”

每日傍晚,各小队收摊,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分行旧址。

来不及休息,立刻在沈经理和干事们的主持下盘点账目、清点彩票存根、核对指印记录。算盘声噼啪作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安静。

销售额被当场公布。成绩优异的小队,忍不住发出低低的欢呼,互相击掌鼓励;表现平平或出了纰漏的小队,则人人面色凝重,暗自铆劲明天要扳回一城。

周世安所在的小队,由他这位老东家亲自坐镇调度,经验丰富,处事老道,三日销售总额始终名列前茅。

但他更欣慰的是看到那些原本在他手下或许只是个跑腿伙计的年轻人,在街头面对各色人等时,竟也能表现得有礼有节、进退有度,身上那股旧钱庄的习气正在被快速打磨掉,逐渐显露出一种属于新式银行职员的专业雏形。

街头销售的最后一日,天空飘起了细碎的春雪。寒意并未驱散人们的热情,销售点前依旧排着长队。学员们呵着白气,手脚冻得有些发僵,但声音依旧响亮,动作依旧规范。

当最后一个销售点收摊,最后一本登记册合拢,最后一块银元投入钱箱,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交织着极度的疲惫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他们不仅仅是在销售彩票,更是在直面最真实的市场和最鲜活的人心。

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混乱中维持秩序,如何在诱惑下保持诚信,如何在压力里体现服务,更真切地理解了那枚小小红指印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责任。

沈经理看着这些经历了街头洗礼、面貌已焕然一新的准银行职员们,脸上露出了培训以来最轻松的笑容。

“考核尚未结束,但诸位已向总行,也向太原城的父老,证明了你们的决心与能力。明日,我们将复盘此次实战得失。现在,解散!”

雪花落在他们崭新的制服肩头,迅速融化。

这群正在蜕变中的金融人,踏着积雪,三三两两散去,背影融入太原城的暮色里,脚步却比来时更加坚定。

-----------------

晋兴银行太原分行那修缮一新的会议室内。

厚重的花梨木长桌旁,苏婉贞端坐主位。

她的左右两侧,坐着周世安以及另外四位选择了入股合作的原太原钱业老板。他们皆身着崭新的深色西装,神色间既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拘谨,更多的却是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期待。

桌面上,摆放着几份墨香犹存的文书副本——《晋兴银行太原分行章程》、《股东协议》、《开业筹备进度简报》,以及一份待议的《分行组织架构及人事任命草案》。

“周东家,各位老板,”苏婉贞率先开口,声音清越温和,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今日请诸位来,是想最后议定分行开业前的一些紧要事项。筹备至今,仰赖各位鼎力支持,诸事顺遂,分行框架已具,人员培训亦近尾声。眼下距择定的吉日不足半月,是时候将这副担子,正式交到诸位肩上了。”

几位老板纷纷欠身表示谦逊,目光却不约而同地瞟向那份人事任命草案。

苏婉贞微微一笑,不再迂回,拿起那份草案,目光首先投向周世安:“周东家,您是老成谋国之才,德高望重,熟悉太原乃至三晋商情民风。此次整合,永泰恒并入的资产最多,您付出的心血亦是有目共睹。经总行慎重考量,拟请您出任晋兴银行太原分行首任行长,全面负责分行日常运营管理,及除与山西省府财政对接之外的一切业务工作。”

她顿了顿,清晰地补充道:“省府财政、公债发行等专项业务,由总行直派专员负责,但周行长您享有知情权与协作权。”

话音落下,会议室内有片刻的寂静。

另外四位老板交换着眼神,虽有预料,但真听到这明确的任命,神色间还是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化为由衷的叹服与支持。无论资历、能力还是投入,周世安确实是这个位置最合适的人选。

周世安本人,更是呼吸微微一滞。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行长二字清晰地从苏婉贞口中说出,赋予他实实在在的权责时,一股热流还是瞬间涌遍全身。

这不再是旧式钱庄东家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格局,而是执掌一家背靠强大总行、拥有无限可能的新式金融机构!他站起身,对着苏婉贞及在场众人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

“蒙总行与苏行长如此信任,委以重任,世安惶恐之至,亦感奋之至!定当竭尽驽钝,恪尽职守,秉承晋兴宗旨,团结同仁,开拓业务,必不辜负总行与苏行长厚望,亦不负诸位股东信赖!”

“好!”苏婉贞欣然点头,示意他坐下,“周行长不必过谦,您的才干,我们深信不疑。”

接着,她转向另外四位老板,逐一宣布:“原隆昌号赵东家,精于汇兑风控,请您出任副行长,协理周行长处理日常事务,并分管汇兑、结算业务。”

“原广裕兴钱庄钱东家,与省城各大商号交厚,请您出任副行长,分管存贷业务及客户关系。”

“原泰和票号孙东家,账务老练,请您出任会计部主任,掌分行账目稽核。”

“原福源金店李东家,善于沟通,请您出任营业部主任,掌柜面服务与日常运营。”

每一项任命都清晰明确,既考虑了各人原有特长和资源,又将其妥帖地嵌入新分行的管理体系之中,权力有所分工,又相互制衡协作。

四位老板各自领命,脸上都露出了找到自身位置、得以施展所长的踏实感。

接下来的时间,会议进入了实质性的磋商。

周世安很快进入角色,就开业典礼的流程、邀请宾客名单、初期业务拓展重点、与总行的资金调拨流程等事项,提出了详尽的方案,与苏婉贞及各位副手深入讨论。他的思路清晰,考虑周详,显然早已深思熟虑。

苏婉贞大多时间倾听,偶尔提出关键意见或从总行角度给予支持承诺,充分显示出对周世安这位新行长的尊重与放权。

“开业当日,保安团会加派便衣人员,混入人群,确保万无一失。”

“总行已调拨首批五万银元备付金,明日即可入库。”

“报纸宣传之事,赵主笔那边我已打过招呼,会预留版面。”

一项项议题高效推进,原先那些存在于纸面上的规划,渐渐变得血肉丰满,清晰可见。

窗外的日头渐渐西斜,将会议室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当最后一项议题讨论完毕,苏婉贞含笑举起茶杯:

“如此,太原分行开业前诸事已定。今后,便要看周行长与诸位同仁大展宏图了。愿我晋兴太原分行,在诸位携手努力下,根植三晋,福泽乡梓,业务昌隆!我以茶代酒,预祝开业大吉!”

周世安与四位老板齐齐举杯,神情激动而肃然:“敬总行!敬苏行长!必不负所托!”

茶杯轻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一场决定太原乃至山西金融格局新秩序的会议,在这杯清茶中落下了帷幕。

周世安等人走出会议室时,步履沉稳,眼神明亮,肩头沉甸甸的,那是责任,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