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善财童子之名!(1 / 1)
第二次教育兴晋彩开奖的锣声余韵未散,那笔更为庞大的、真正注入教育公益基金的巨款尚在清点入库,林砚的名字,连同晋兴银行和领航者公司,已在山西省府各衙门口耳相传中,镀上了一层真金白银般的光彩。
善财童子!
不知从哪个科室最先传出的这个名号,迅速在官员们的茶余饭后悄然流窜。
不再是戏谑,而是带着几分敬畏、几分探究、甚至几分灼热期盼的称呼。
能凭空变出如此巨款,解了省府燃眉之急,更指明了一条发债修路、公益彩票般点石成金的新路,这不是善财童子是什么?
第一个按捺不住,正式递来烫金请柬的,是实业厅。
请柬措辞客气,邀请晋兴银行苏婉贞行长及林砚先生,参加厅内组织的工商发展咨议茶会,共商大计。落款除了实业厅,还密密麻麻缀着太原总商会、工业协会、以及省城几家叫得上名号的大公司。
茶会设在实业厅一间宽敞的会议室。
长条桌上铺着雪白桌布,摆放着精致茶点,气氛却远比茶点来得严肃务实。主位上是实业厅长,两侧是商会会长、协会理事长以及几位大公司的代表,个个衣着光鲜,神色却难掩焦灼。
苏婉贞一身藕荷色旗袍,外披素色披肩,雍容沉静。林砚依旧是一身小号西装,坐在特意加高的椅子上,一双清亮的眼睛扫过在场每一位。
寒暄过后,实业厅长轻咳一声,切入正题,语气沉重:“苏行长,林先生,今日冒昧请二位来,实是有一桩关乎我省实业发展的心病,困扰已久,不得不求教于二位贤达。”
他示意秘书展开一幅巨大的规划图。图纸上,线条纵横,标注清晰,核心区域正是正太铁路太原站周边的大片土地。
“此乃我厅耗时年余,聘请专业人才规划的太原新工业区蓝图。”厅长的手指划过图纸,“依托正太铁路运输之利,规划建设纺织、印染、五金加工、粮油食品、机器修理等各类工厂二十余家。若能建成,可吸纳就业数千人,年增财税数十万银元,实乃利省利民之百年大计!”
然而,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图纸上,叹了口气:“然规划虽好,却因省库空虚,无力投入前期之土地平整、道路修筑、水电接通等基础建设,更无力贷款给商户建厂。此计划已搁置一年有余,眼看良机空耗,土地荒芜,吾等心如刀割啊!”
在座的其他商贾代表也纷纷附和,诉说着看好前景却苦于启动资金匮乏的困境。目光却不约而同地,热切地投向了安静喝牛奶的林砚和神色平静的苏婉贞。
意思再明白不过:善财童子,既有点金之术,可能点化这片荒芜之地?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图纸被窗外的微风吹得轻轻卷动的细微声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对母子身上。
苏婉贞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优雅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转向儿子。
林砚拿起桌边备着的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快速勾勒起来。他画的并非工业区详图,而是一个简略的资金流动示意。
“厅长,各位先生,”他抬起头,声音清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这片工业区,规划得很好,位置极佳。荒废着,确实可惜。”
众人精神一振,屏息凝听。
“省府没钱,商户缺启动资金,这是实情。”林砚话锋一转。
他手中的铅笔点在图纸上工业区的核心位置:“前期的基础建设,土地平整、道路、水电,所需确是一笔巨资。这笔钱,省府不必出,商户也不必愁。”
“可由我们领航者公司牵头,联合晋兴银行,成立一个工业区投资公司,先行投入这笔基础建设资金。”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实业厅长差点打翻了茶杯。
“林…林先生的意思是领航者愿意投钱?”商会会长的声音都有些变调。
“不是白投。”林砚摇摇头,铅笔在纸上划出几条线,“土地平整好,道路修通,水电到位后,这片生地就变成了熟地。其地价自然飙升。开发公司可以通过出让熟地、出租标准厂房、甚至未来收取管理费等方式,收回投资并盈利。”
他看向那些商户代表:“而诸位先生,届时无需再为琐碎的基础建设烦心,只需根据自身实力,或买地自建,或租厂入驻,可将所有资金和精力集中于设备购置、技术引进和生产运营上。晋兴银行亦可为确有前景的厂家提供优惠的设备贷款。”
一套完整、清晰、且极具诱惑力的开发模式,从一个孩童口中流畅道出,震得在场的老江湖们一时失语。
这已远远超出了借钱的范畴,而是一套全新的、他们从未想过的商业运营模式!
由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主导开发,将巨大的基础建设风险和责任揽过去,转而通过提升土地价值来盈利,同时为真正想办厂的人扫清障碍、降低门槛!
实业厅长激动得手指都在发抖:“妙!妙啊!如此一来,政府不出钱,却得了实业;商户门槛大降,得了厂房;开发公司有利可图,得了收益!三方得利!这才是真正的点金之术!”
苏婉贞此时才缓缓放下茶杯,声音温婉却带着千钧之力:“厅长,诸位,砚儿所言,亦是晋兴与领航者之意。若省府认可此方案,愿将工业区开发事宜交由领航者公司主导,我方可即刻抽调精干人手,组建团队,与厅里、商会详细磋商合作细节,尽快启动。”
“认可!自然认可!”实业厅长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应下,脸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红光,“我即刻禀明督座!此事宜快不宜迟!”
会议室内顿时气氛热烈起来,之前的愁云惨雾一扫而空。
商会会长、公司代表们纷纷围拢过来,热情地与苏婉贞和林砚交换名片,探讨细节,仿佛已经看到了厂房林立、机器轰鸣的美好前景。
林砚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这群激动不已的大人,嘴角微微扬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正太铁路旁的荒地将变成热土,而领航者公司的版图,也将越过长治、晋城,正式嵌入山西心脏——太原的产业脉络之中。这步棋,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