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沙漠仿真,调节参数(1 / 1)

加入書籤

十天后,张楚收到第一批推进剂样品,以及火箭弹、榴弹缩比模型。

推进剂样品是按照张楚给到配方制造的。

而缩比模型,则是按照张楚的设计制造。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

张楚在系统内的仿真计算机上,建立沙漠环境的数字模型进行过模拟。

要建立这个模型,首先得有相应地区的环境参数。

现实世界中,一般国家还真没有这些参数。

这个年代的龙国也没有。

而要想去别的国家采集环境数据,一般国家做不到,也就美帝这种霸权国家才有这种能力。

好在,系统赠送的模型里面,已经包含整个地球表面的环境模型。

张楚选取特定地区的沙漠模型,数字模型会模拟该地区的环境,能主动调节参数。

比如湿度、风速、风向、温度,磁场、气压。

而且除了这些比较常规的参数,还能设置各种事件,比如发生沙尘暴,雷电,甚至包括太阳耀斑。

这些意外事件都会对飞行器的飞行状态造成干扰,数字模型将会模拟这些环境中飞行器的状态。

数字模拟的特点是速度快,模拟的速度和仿真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高度相关。

在现实世界,发射一枚火箭弹,然后找到弹坑,收集数据,花费的时间很长,而且收集的数据非常有限。

但是在数字模型里面几秒钟就能完成,并能得到全面的数据。

之前开会的时候,张楚就是通过数学模型快速找到对方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张楚现在要进行建模仿真的第二步,把实物放进回路。

不管多精细的数字模型,和现实世界总会存在区别。

所以,通过纯粹的数字模型模拟,得出来的结果多少都会存在问题。

现在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残留问题。

“小张主任,有什么我帮上忙的吗?”林强军的声音传来。

此时他正盯着张楚桌上的这些样品,很是期待,心想又可以学点东西了。

张楚也不客气,吩咐道:“我需要安静的环境,如果有人找我,你就说我现在很忙。”

“你把门外的牌子翻一下。”

张楚在研究室外面挂了一块牌子。

牌子一面写着“空闲”一面写着“繁忙”。

如果翻到“繁忙”那一面,意思就是拒绝访问,不要打扰。

当然,其他研究室没有这个,只有张楚这边有,这是他向李厂长申请的,李厂长自然不会决绝。

“好。”林强军出门把牌子反过来,然后进来继续盯着张楚。

张楚则是开始工作,先用系统扫描桌上的样品。

推进剂的样品,只需要知道它的成分,张楚就能在系统中自动生成试验样品。

而火箭弹、榴弹的气动设计,张楚需要扫描,才能在系统内生成相应的外形。

虽然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直接生成实验用的缩比模型,但必须考虑到加工技术的问题。

所以还是拿到样品来扫描,更能还原现实世界的情况。

扫描之后,张楚进入系统,找到沙漠环境模拟实验室。

这里面有一台风洞,不过和外面的风洞不一样,这风洞有更多特定功能。

它可以控制风洞内的沙尘浓度,吹出来的风里面含有沙尘。

配备有太阳辐射模拟器,通过氙灯阵列模拟太阳光谱。

还有红外加热板可以用来提升温度,模拟在沙漠环境中的场景。

湿度就更简单了,在吹风中掺入水汽即可。

磁场也能控制,不过不在这一次试验的考虑范围内。

毕竟这是没有导引头的火箭弹,没有如此精细。

这些设备都连接到旁边一台计算机上面,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输入参数来设定相应的环境。

当然,现在张楚不用这么麻烦,他有AI。

“对了,AI叫什么名字?”突然,张楚想到一个问题。

他好像没有给AI取名,要怎么把他叫出来?

张楚正打算出去找AI,心想AI应该就在仿真计算机那边。

结果回头一看,发现那“小人”就悬浮在自己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跟着进来了。

“我给你取个名,以后你就叫……9527,我叫9527的时候你就出来。”张楚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编号。

“收到命令,改名成功。”AI的回答非常的“官方”。

不过,这样最好,这毕竟是做试验,名字可以风趣些,但做事回应此类的还是严肃一点比较好。

张楚把缩比模型放到风洞中的五轴转台上,五轴转台连接到仿真计算机。

可以通过仿真计算机控制五轴转台,模拟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

结合风洞提供的一系列环境,就好像火箭弹真的在沙漠地区的天空中飞行一样。

剩下的就是设定参数了,张楚开始和AI沟通,让他设定即可:“设定试验参数,风速15m/s,东南风130°,温度50摄氏度,沙尘浓度1000ug/m³……”

当然,实验参数是需要不断修改的,特别是一些极端条件,需要反复验证。

所以需要多次试验。

张楚准备先做一次试验,如果感觉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可以让AI接手。

他只需要设定环境参数的范围,以及实验次数,AI就能帮他一直试验下去。

第一次试验所有条件设定好之后,试验开始了!

正常来说,这个时候张楚需要盯着仿真计算机和总控台。

总控台上面有很多指示灯,反馈试验各个环节的状态。

虽然仿真计算机上也可以接收这些信号,但很多控制,比如设备出问题需要急停,要在总控台上进行操作,所以总控台必须有人看着。

不过,这是系统!

意味着,不会出问题!

这一点可比张楚穿越之前强多了。

张楚穿越之前做仿真试验,一大难题就是试验平台本身也会出问题。

出了问题就需要排查,很浪费时间。

而这个系统并不会,所以一切都会很顺利。

张楚站在仿真计算机前面观察,打开仿真软件。

仿真软件都是系统准备好的,现实情况下,不同的仿真试验因为流程不同,需要不同的仿真软件。

而现在就方便多了,系统已经提供,张楚只需要用就行。

而且张楚发现这软件没有设备的自检流程,就像之前说的,因为系统不会出问题,自然也就不需要自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