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优质服务,做的就是品质(1 / 1)

加入書籤

现实情况下,每次仿真试验,第一步就是各个设备的自检,自检结果汇报到总控台和仿真计算机,都没问题了,才能进行下一步。

而现在点击开始之后,试验就直接开始了,省去很多时间。

试验开始之后,风洞中的五轴转台开始模拟发射、中段飞行、末段飞行的姿态。

而在张楚这边,他可以在仿真软件上看到飞行的轨迹,以及各种实时参数。

一分钟的飞行时间,结束之后,张楚打开一个文本,这里面是收集到的数据。

当然,直接看这些数据是很难看懂的。

分析数据也有专门的软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打开这个文本,软件会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归纳,分类,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更加直观。

火箭弹比较简单,主要是看弹道,弹道有两条,一条是设定好的弹道。

一条是实际飞行的弹道,这两条弹道是存在区别的。

如果没有区别,那误差就是零,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条实际飞行出来的弹道,是通过在缩比模型上收集到的数据,反向推导得到。

对比这两条弹道,就能知道误差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调整试验的条件,多次试验,对比,就知道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调整。

张楚做完第一次的试验,感觉流程和结果都没问题,剩下的就交给AI了。

“9527,剩下的教给你,设定风速范围,日间3-8m/s,夜间1-4m/s。”

“设定温度范围,日间25-50°,夜间10-25°。”

“设定沙尘浓度范围,50-200ug/m³”

“设定极端条件,沙尘暴,沙尘浓度20000ug/m³。”

“……”

这其实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好在现在有AI。

如果是他自己来的话,光是这些条件的设定,组合,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现在交给AI就方便多了。

当然,张楚也需要进行初步的组合。

比如分为白天和晚上。

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排列组合,减少没必要的试验次数。

不过,因为张楚的设定比较粗糙,所以排列组合还是非常的多。

幸亏系统足够方便,做一次也就一分钟的时间,而且还不会出现问题。

一个小时就是六十次试验,这效率,着实是有些吓人!

如果是现实世界实弹测试。

一个小时,估计都赶不到靶场。

这就是建模仿真技术的优势。

张楚设定好试验参数的范围之后,先暂时退出系统。

打算过段时间回来看结果。

退出系统之后,张楚回头一看,发现林强军正盯着他。

张楚吓了一跳:“你看着我干什么?有事吗?有事的话就直说。”

林强军连忙说道:“小张主任,样品和缩比模型都拿来了,你打算怎么做?什么时候开始?”

“你放心,我不会打扰你的,我就看看,当然,如果你需要我打下手,随时吩咐。”

张楚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他正在做试验呢,不过只有他能看到。

但就这样坐着也太奇怪了,于是张楚开始仔细打量缩比模型,就好像他真的在计算什么一样,

时间来到中午,该吃饭了。

张楚伸了个懒腰:“走,吃饭去。”

林强军就一直站在旁边,三个小时了。

“小张主任……你看出点什么来了吗?你看一个上午了。”林强军问道。

张楚摆摆手:“哪有这么简单。”

“这样啊……”

两人一起吃食堂吃饭。

然后午休。

张楚倒是表现得一点不着急。

因为他睡觉的时候,AI也在按照他的要求帮忙做试验。

反倒是林强军辗转难眠,只有一个月时间,很紧。

这可是涉及外汇的大单。

但张楚看上去一点不急,林强军就更急了。

等到下午要下班的时候,张楚再次进入系统。

仿真计算机正在运行试验软件,按部就班。

“9527,做多少次试验了?”张楚问道。

“516次。”

感觉有点多。

应该是因为他安排任务的时候比较粗糙。

正常来说,不仅仅要设定试验参数的范围,还要设定参数的间隔,比如,每差一摄氏度进行一次实验,还是每差两度进行一次试验。

仅仅是这一点改变,试验次数就差一倍。

张楚没有设定,默认就是每隔一度进行一次试验,主要是因为他没什么把握,毕竟他以前也不是研究沙漠地区的,经验不足,就全一点。

张楚打开仿真计算机上的实验数据,文本很大,五百多次的实验数据。

光是用分析软件打开都运行了好一会。

张楚想起,在钱世做试验时,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

一次性打开的数据太多,导致电脑直接卡死。

系统会吗?

但好在。

这系统里的仿真计算机足够强大,并没有出现这种问题。

数据成功打开。

获得了数据,张楚开始分析。

从结果来看已经很优秀了,二十公里射程上,散布精度在一百米这个等级。

这证明仿真计算机上的数字模型很强大,在数字模型阶段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不过,张楚看完所有数据之后,还是发现了问题。

极端条件,发生沙尘暴的时候,散布精度超过两百米。

当然,这个问题不解决也行。

因为这是极端情况,实际上,不管是苏制还是美制武器,根本不会有人管这种问题。

不划算。

而且买家一般来说也不会拿这种问题刁难。

如果打仗的时候发生沙尘暴了,那就只能说运气不好。

但张楚想着,既然是要积攒口碑,那就可以尝试解决。

让对方感受到什么叫做优质服务!

“9527,针对沙尘暴极端条件下出现的散布精度大问题,你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吗?”

张楚打算试一试这AI,看他能力到底有多少。

实际上,张楚之前让AI做的事情,用自动化的软件就能达到。

所以看不出这个AI的水平。

只有这种有深度的问题,才能检测出AI的水平。

不仅要解决方案,还得低成本。

而且,AI必须理解“沙尘暴”这个极端条件。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9527的回答比平时慢一点,估计也是在思考:

“建议弹头采用钝头体设计,设计成平顶或者微球头外形,减少沙粒对弹头的直接冲击损失。”

“需要低成本,耐磨涂层解决方案不在考虑范围之类。”

“另外,可以对弹头表面进行处理,增加纵向螺旋沟槽,降低沙尘附着率。”

“需要低成本,其他更复杂的表面处理方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