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完美测试,打出口碑(1 / 1)

加入書籤

张楚听后笑了!

这个结果他很满意。

提供的解决方案考虑到了张楚的要求,而且,这个时代的技术足够实现。

“干得好啊9527,奖励你……可以高兴一下。”张楚突然发现,他还真没有可以奖励9527的地方,毕竟对方是AI。

“哈哈哈……”然后9527就机械地笑了笑。

“有点意思,哈哈哈。”张楚笑得更开心了,这AI还挺有趣的。

张楚在仿真计算机上重新设计外形,加入这两个修正点。

生成新的外形设计方案。

“林强军,到你表现的时候了。”

此时已经是下班时间,听到张楚的呼喊,林强军激动不已:“随时待命!”

张楚让林强军代笔,把新的方案写下来,绘图。

事情搞定。

两人一起来到食堂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人了。

“小张同志,现在才来吃饭啊。”

熟悉的声音响起。

张楚看过去,只见李厂长笑眯眯地盯着他。

张楚带着林强军走过去。

李厂长开口道:“我看你好像一直没来吃饭,就在这边等着,果然,是太忙了吧,所以现在才来。”

张楚点点头:“今天是有点忙。”

李厂长追问:“项目的进展怎么样了?”

李厂长对这个项目非常上心,只要见到张楚就想问一问。

当然,他担心会打扰张楚,所以尽量不会去研究室主动找,而是制造各种“意外”相遇的机会。

“进展比较顺利吧,今天对外形设计进行了改良,推进剂的话,基本不会有问题,当然,我会做一些试验,检验稳定性。”

推进剂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只要制造的时候成分是没问题的,那就不会有问题。

“那就好,这段时间辛苦了,小张同志。”李厂长连连点头。

次日,张楚把设计方案交给生产部门,让他们重新开模,铸造。

推进剂的话,其实以现在的条件,现实世界就可以做试验。

主要是验证热稳定性,简单的加热设备就足够了。

不过张楚还是在系统内用专业设备做试验,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122mm火箭弹,还有107mm火箭弹,这一款火箭弹被称作游击神器。

甚至可以不需要炮架,用个土堆架着就可以发射。

当然,射程短,精度低,主要是靠数量。

加上打完就跑,在游击战中经常使用。

张楚花了半天时间,就完成建模仿真,需要做的试验不多。

相反,做太好了并不是好事,一方面是成本控制不住,另一方面,会影响其他武器的销量。

如果对方花很少钱就能买107mm达成目的,那为什么要花更多钱买更高级的装备呢?不都是达成同样的目的?

然后是榴弹,这玩意比火箭弹更加简单,要求也更低,都不需要改良,一次就过了。

剩下的就等火箭弹新的模型出来,验证模型没问题,就可以批量生产,靶场测试,验收。

一个星期之后,张楚拿到了新的缩比模型。

然后重复之前的试验。

花了一天时间,得到的结果张楚很满意。

接下来就是靶场测试了。

国内也有位于沙漠的靶场,不过不同地区的沙漠环境,还不太一样。

好在问题不大,火箭弹的结构简单,飞行速度也比较慢,技术粗糙。

所以对环境的敏感性没有这么高。

李厂长那边约好了靶场测试。

生产出一批试验品之后,马不停蹄拉去测试。

这个项目是全厂优先级最高的项目,其他所有事情都要让路。

再不拿下这个订单,很多产线要没事做了。

靶场测试,顾清远也参加了,没别的原因。

主要是张楚脱离了电脑他没办法工作。

所以现实世界的很多事情还得拜托他们这些专业人士。

数据收集到之后,张楚找到顾清远:“顾主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没问题,今天就可以出结果,回去之后我马上开始工作,说实话,我没想到还有和你合作的机会,这是我的荣幸。”

此时的顾清远对张楚充满敬仰之情。

不管是神态还是说话的语气,都让张楚有点不太习惯。

回去之后,顾清远很快就算出结果。

只见他拿着结果火急火燎找到张楚:“张主任,结果出来。”

张楚和林强军看过去,张楚问道:“结果怎么样?”

只见顾清远兴奋道:

“散布精度89.3米!这……怎么做到的?我记得这款火箭弹没有在沙漠地区测试过吧,第一次就有这么好的结果?”

林强军拍马屁:“这就是我们小张主任的能力!哈哈哈。”

张楚也就不解释了,他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结果是好的就行。

既然靶场测试已经通过了,那就可以通知对方来验收。

于是李厂长选择第一时间和杨先生联系。

正好一个月之内完成了。

杨先生也很吃惊,表示会马上安排,三天之后就过来,而且是亲自过来。

趁着杨先生还没来,李厂长在厂里搞了一次大扫除活动。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嘛。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李厂长和张楚已经在西北一处地级市等着。

靶场距离这边只有几十公里,比较方便。

李厂长按照约定的时间,去车站把杨先生接过来,安顿好,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

不过因为还没完成验收,所以很多事情现在没法聊,只是话家常。

翌日,众人一起出发,直奔靶场!

在靶场下车,众人都穿着外套,现在是三月份,温度比较低,所以高温环境目前没法验证。

这也不是张楚的问题,他没有能力控制时间,控制外部的环境。

不过测试结果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测试开始,张楚陪在杨先生身边,杨先生也带了专家过来,只见对方提问:

“现在气温这么低,你们是怎么验证高温环境对这些弹的影响?”

张楚回答:“我们有专门的风洞试验室,可以调节温度,还能制造沙尘,模拟沙漠高温环境,这些都是验证过的。”

站在旁边的李厂长一愣。

他怎么不知道?

厂里根本没有风洞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