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雅虎上市(1 / 1)
“还有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医院需要的资金也在不断变多。”
“星海医院想要为更多民众带去良好的医疗服务,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垂直类医院,将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
竹下雅人给出的理由正确而精准,直接说服了田村正雄。
专门医院,确实很符合技术不断升级后的社会分工趋势。
毕竟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每一个环节需要的资金都是天量。
只有极个别医院,才能玩转所有项目。
大多数医院,哪怕是综合性医院都需要转型。转型成专门治疗癌症的医院,或者是治疗神经类疾病的医院。
星海医院公司当下在东京建设的医院,以及未来在全日本建设的医院,也会有很多在发展中进行专门化转型。
比如说位于港区的星海医院治疗癌症厉害,位于中央区的星海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厉害。
那么星海医院公司,就会将港区的心血管类医生,逐渐转移到中央区。中央区的癌症类医生,逐渐转移到港区。
如此一来,同类医生可以集中发展,进而大大增强医生的进步速度,提高医院在特定疾病的权威和话语权。
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
星海集团有钱,自然不会看着所有综合类医院没落。
火挑选几家作为综合类医院的代表发展,提高星海医院在日本和世界的排名。
有了排名,就能吸引到更多的客户,继而进一步提高星海医院的技术能力。
毕竟手术这种东西,也是需要大量练习的。
为什么中国医生在很多通类手术上技术能力世界第一,不就是有大量病人可以练习吗?
为什么很多发达国家医院,喜欢将医生派往非洲等落后国家。慈善之余,同样有练习的小心思。
当然,这是双赢的结果。
如果没有这些医生,非洲那些患者只能等死,还不如让欧美医生进行治疗。
“嗯,等星海医院建成后,必须拿出一笔经费,在各大权威报纸打排名。”
排名这种东西听起来可笑,但真的非常有用。
最明显的就是学校排名,新加坡就靠这个吃尽红利。
一个南洋理工,一个新加坡国立,依靠花钱搞排名,竟然真的在某些人心中达成亚洲第一第二学府的地位。
甚至某些被称作报考权威人士的家伙,也深受其毒。
觉得在水木大学和新加坡国立之间,本科阶段就可以考虑新加坡国立。
这完全就是只看排名的屁话。
要知道新加坡一共才3万多名考上,而两所大学每年都在本地招1万多人。
也就是说你在中国有普通本科水平,那么你出生新加坡就大概率上这两所在报纸排名上可以在前两位的大学。
这样一所大学,怎么和中国的清北竞争。
还有人说什么,新加坡两所大学国际化搞得好,在国外比清北有优势。
这就更胡扯了。
别以为国外公司傻?
清北本科生的质量和新加坡两所大学本科生的质量,人家会不懂吗?
要知道美国科技行业,不知道有多少清北高校毕业生。
这些高校生产生的资源,碾压新加坡两所大学。
可以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海外,清北的就业能力,都显著强于新加坡那两所高排名大学。
除了报纸排名,新加坡两所大学只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影响力强于清北。
但就算如此,依旧有很多国人觉得清北不行。
可见排名这种东西,还是能骗到很多人的。
星海医院必须追求这个,在日本、东南亚、中国营造出星海医院世界级医院的概念。
只有这样,医院未来才不会缺少病人。
当然,星海医院做排名的时候也不算欺骗。
因为他真的准备,在世界各地挖医疗大牛。
比如说,中国医生在某些疾病上天下无敌。
那么就以给医院捐设备,给医生高额补贴为代价,请这些医生过来交流学习。
这会是一次双方都赢麻了的合作。
中国医院获得了先进设备;中国医生获得巨额交流补贴;中国患者获得更专业设备的治疗。
日本这边,医生可以学到行业大牛的技术;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治疗;医院可以收获更多的赞誉和声望。
只不过,这类合作需要中国高校和政府的支持。
竹下雅人觉得,以自己在中国的投资,以及自己对中国那茫茫多的捐款,应该没什么问题。
毕竟这属于双方都有所得的合作,而不是中国单方面付出。
暂且将这些事情记下后,竹下雅人继续为挖角奔走。
瞄准的主要目标,依旧是那些遭不住日本医疗新政的医生。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技术能力特别强,但因上头的岗位已经被人早早占坑,并且一时半活还不会离开,而无法升职加薪的大牛。
以及那些技术能力强,但沟通能力欠佳,而遭到医院内部排挤的医生。
这些,都是竹下雅人的挖角重点。
有些特别牛的,他也会亲自登门拜访。
因为不仅星海医院需要这些大牛,他自己也特别需要。
如果哪天真的出现严重生理疾病,可是要求到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弟子头上。
给自己治病,也算是竹下雅人有强烈投资医药行业心思的重要因素。
这也是很多顶级公司,到最后都会干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都渴望能多活一些日子。
就在竹下雅人为星海医疗,以及它的子公司星海医院四处奔波的时候,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虽然青年没有去,但星海集团还是要派人的。
“杨桑,上午好,恭喜你梦想成真。”
“同喜同喜,很感谢能有菊野桑这么好的合作伙伴。”
杨致远非常感激菊野晋次,因为他是三家投资公司中,最支持雅虎的一家。
不仅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多认可杨致远和大卫·费罗两位创始人的意见,还经常提出非常有用的互联网小应用。
可以说在三家投资公司中,星海集团的贡献最大。
至于贡献最小的,自然是孙正义的软银。
除了提供钱财的支持,别的方面不值一提。
不过很快,孙正义就能在硅谷建立人脉。
毕竟没有哪家互联网公司,可以经得住软银那夸张的银弹。
硅谷大多数初创科技公司的老板都不是有钱人,面对天量的资金真没法抵抗。
毕竟除了竹下雅人,没有任何人敢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哪怕它看起来前途很光明。
面对杨致远的夸奖,菊野晋次依旧保持日式的谦虚姿态。
“能遇到杨桑和雅虎,也是我们星海风投的荣幸。”
这时,大卫·费罗有点受不了两人持续不停的夸夸。
“孙先生来了,我们还是过去一下吧。”
“哦,那确实要过去。”
杨致远点点头,然后歉意的转头说。
“不好意思菊野桑,我先失陪一下。”
“没事,你可是今天的主角,就要忙一些。”
雅虎纳斯达克上市,是全美科技领域的一场盛世。
因此杨致远和大卫·费罗除了邀请投资人和投行,还邀请了许多科技领域重要人员。
他们中有鼓吹互联网的权威媒体记者编辑,有互联网领域需要的高端人才,也有和互联网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重要管理。
这些人中,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互联网创始人,也有可能出现初创互联网公司的CEO。
菊野晋次游走其中,积极为星海风投洒下更多的人脉。
说不定哪一天其中某个人想创业了,就会因这一点交情率先找到星海风投。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敲钟仪式的时间点。
菊野晋次拒绝了杨致远的盛情邀请,和另外两家一样,在下面充当观众。
星海风投需要突出杨致远,将他宣传成互联网的标志。
“铛~”
随着敲钟声的响起,雅虎正式以总股本2亿,单股5美元,市值10亿美元的价格上市。
“6美元卖出5000股!”
“5.7美元买入10000股!”
“6.3美元卖出20万股!”
“6.7美元买入10万股!”
无论在哪个国家,股民都非常喜欢打新股。
很快,雅虎的市值就在股民们的疯抢纸中,来到每股7.35美元的高价。
“涨了,大涨!”
“太好了,涨了,大涨了!”
“给我继续涨,继续涨!”
股票交易员们面红耳赤,神情无比兴奋,因为不一会的功夫,股票就冲破8美元价格。
此时,股票交易所电话和键盘的声音齐飞。
交易员们在不断买入卖出雅虎股票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的客户打电话推销,给老板打电话报告股票情况。
“史密斯先生,雅虎的股票都抢疯了,现在买到就是赚到,我强烈推荐。”
“伍德经理,大家对雅虎的热情非常高,雅虎还在不断上涨,我们需要追加资金。”
“不行托马,资金太少了,我们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买雅虎。”
很快,在大家的争抢中,雅虎就像是坐火箭一样,市值突破20亿美元关卡。
到中午休市之前,市值甚至一度接近25亿美元。
可以说雅虎在今天上午,简直涨疯了。
“恭喜,杨桑和大卫桑,你们成功了。”
“哈哈,是我们成功了才对。”
杨致远满脸兴奋,因为他今天不仅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身家也涨了一倍多。
如果下午继续涨,说不定财富可以突破3亿美元。
“没错,是我们成功了,敬亿万富翁!”
菊野晋次很灵活,知道关键时刻该怎么说。
一句话,直接说的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心花怒放。
不过大卫更稳健,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依旧冷静的说。
“我们现在还只是小打小闹,什么时候雅虎市值突破百亿,才是更合适的庆祝时机。”
在美国,10亿级别富豪,才是真的可以坐在餐桌上。
亿级别,还处于小打小闹的阶段。
大卫渴望成为跺一跺脚,在美国能引起震动的超级富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上不下。
“有志气,我相信在二位的努力下。雅虎的未来是微软,是千亿级别公司。”
“好,借菊野桑吉言。”
杨致远双眼射出浓浓的野心之光,下定决心要做互联网领域的微软。
今天是雅虎上市的日子,菊野晋次并没有在休市阶段和两人聊太多。
他来到软银孙正义身边,互相说了恭喜之后,开始聊雅虎上市后互联网的变革。
“孙桑,听说你准备将雅虎模式带去日本发展?”
“嗯,有这个想法,但可能性不大。”
孙正义自然渴望将雅虎的发展模式复制到日本,前世他就是这样干的。
但出现了星海集团这个拦路虎之后,他现在兴趣大降。
星海门户的实力太强了,已经基本垄断日本,乃至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市场。
他如果想突破,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
“我觉得可以一试,日本还是很大的。”
虽然菊野晋次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会长会让自己怂恿孙正义和自家竞争,但会长让人想不明白的策略多了,自己照着做就是了。
天才的想法不要理解,反正最后都是以自家成功结束。
“不了,还是算了。”
孙正义摇摇头,彻底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竞争者如此大方,估计有什么坑在等着他。
未来自己的重心还是要放在美国,日本本土太小,竞争者也过于强大。
是的,孙正义现在有脱日入美的想法。
只不过想到自己曾经在美国受到的歧视,他还是放弃了。
日本也有歧视现象,但大家差别不大,有非常大机会融入到上流社会。
美国就不一样了,面貌差别太大,想融入都不可能。
不过孙正义并没有断了在日本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想法。
雅虎不行,那就找别的项目。
日本这么大国家,不可能被星海集团完全垄断。
就算星海网络有这个实力,国家也不可能允许。
相当于中国的百度、企鹅、阿里、字节都是一家。
相当于美国的谷歌、脸书、亚马逊等巨头,也是一家人。
这谁能忍住啊?
并且就算政府答应,网民都不可能答应。
要知道后世中国,拆分企鹅和阿里等巨头的声音一直都在。后世美国,拆分谷歌和脸书等巨头的声音同样不小。
可见,后世那种各家分别垄断一个赛道的模式,政府和民间都有点忍受不了。
全垄断估计只有在小国,或者不重视互联网的国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