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港商投资(求月票!)(1 / 1)

加入書籤

《似是故人来》,演唱者甄妮,作词魏明,作曲魏明!

五首之后,许淑芬,魏翎翎出局,不过阿敏觉得自己和鬼伯大概率也要输,tvb似乎打算搞个大新闻,五首怎么可能够!

而且目前这五首都是十大中文金曲的沧海遗珠,这明显是要跟对面香港电台对着干啊。

在甄妮表演结束下台后,司仪何守信还跟沈殿霞开玩笑:“今天该不会是魏明作品赏析吧?”

沈殿霞:“其实他写的这些歌除了阿叻那首我都喜欢,一共十几首,如果被选了十首,没得奖的那几位可就尴尬了哦。”

镜头对准林子祥、关菊英、关正杰、汪名荃等人,还有一脸无辜表情的叻哥陈百祥。

随着第六首获奖歌曲的公布,周惠敏和老鬼也出局了。

“《真的汉子》,演唱林子祥,作词作曲魏明!”

“六首了!”阿敏更激动了,以后自己就全心支持tvb,支持十大劲歌金曲了,虽然看样子自己的歌应该是没戏了,但她心情变得更好了。

不过魏翎翎和老鬼这种心思深沉的人考虑的更多,心想这种局面会不会是有点捧杀阿明了?

现在就已经六首了,如果是十首全中,香港乐坛还能容得下阿明吗?

老鬼觉得邵逸夫人老成精,应该也不会做这种有损十大劲歌金曲权威的行为吧。

林妮猜的是七,老魏和丽智猜的是六。

妮奶开始担心,会不会所有人都没猜对,赌了个寂寞?

还好,第七个获奖的是罗文的《红棉》,作曲钟肇峰,作词郑国江。

这首歌是拿过香港电台龙虎榜周冠军的,也是罗文的一首非常重要的代表作。

看到这个结果,老鬼和魏翎翎松了口气,虽然现在阿明已经木秀于林了,但起码没有遮天蔽日把其他树木都盖住。

第八首《印象》,许冠杰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

而且这首歌前阵子刚刚拿到了十大中文金曲,第一首同时斩获两个奖项的作品出现了,这也彰显了许冠杰这位初代粤语歌神的含金量。

许冠杰登台的时候台下掌声热烈,有一部分是给他演员身份的。

《最佳拍档》太火了,火的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谁能想在邵氏、嘉禾、左派三部新片之前已经拿到了1000万票房的《最佳拍档》此时竟然依然是市面上最热的电影,单日票房力压三部新片。

程龙此时正在家里看tvb,当看到许冠杰的时候,正在给他喂葡萄的林凤娇发现他突然不张嘴了。

他倒不是对许冠杰有什么意见,只是这个贺岁档自己好像一败涂地。

打不过许冠杰和麦嘉的港版007也就算了,现在《龙少爷》的势头竟然还被那部大陆的《少林寺》压了一头,媒体报刊上到处都是讨论那个叫“李连节”的。

许冠杰之后,第九个获奖作品是《风的季节》,徐小凤的经典之作,李雅桑作曲,汤正川作词。

就那个“凉风轻轻吹到悄然进了我衣襟。”夏天偷去听不见声音。”

魏明给徐小凤写的《顺流逆流》虽然也很经典,但这两首歌哪一首得奖都无可指摘,甚至很多人都觉得这两首歌完全有资格同时入选年度十大。

那么,最后一首歌会不会就是《顺流逆流》呢?

答案是否定的。

但这也是一首魏明参与的歌曲。

“最后让我们把热烈掌声送给叶振棠和他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作曲黎小田,作词魏明,恭喜!”

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万里长城永不倒》肯定是好歌,而且也拿到了十大中文金曲,这也是第二首同时斩获两大奖项的歌曲。

不过这可是《丽的》去年最热门的《大侠霍元甲》主题曲,一部剧打的当时tvb毫无招架之力。

邵老板竟然甘心把这首歌排在第一,这才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其实也正常,十大劲歌金曲是魏明出的主意,黎小田现在也被他挖了过来,照顾一下他们联手之作也不算什么,反而能提高十大劲歌金曲的权威。

“七首,是七首!”林妮比周惠敏还激动,因为她赢了!

八张百元大钞被她独揽。

而这时香港的观众都在讨论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哪一个的奖项结果更让自己信服。

“选了那么多魏明写的歌,我觉得tvb这个不合理。”

“但明显是十大劲歌这边选的歌我听得更多啊,不能因为太多好歌都是一个人写的就要故意打压他啊!”

“同意,哪怕十首都是魏明写的歌,我也觉得没问题,我听的是歌,是唱歌的人,管后面写歌的人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还是觉得十首里面他占七首不太合理,难道顾嘉辉和黄霑去年一年都没写一首深入人心的好歌吗,竟然一首都没被选上!”

“我看黄霑、顾嘉辉都坐在一排呢,人家表情也没什么不满啊。”

“你们还不知道吧,两个人都是十大劲歌金曲的评委,说不定是出于避嫌的原因所以没选自己的作品呢。”

“我倒觉得他们是想把魏明架在火上烤。”

“不要把人想的那么阴暗,照你说的,直接十首都选他的歌不更好。”

“好了,先不要吵了,还有奖项没颁完呢!”

很多类似的讨论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家庭里。

接下来要颁发的最受欢迎男女歌手,这也是该奖区别于十大中文金曲的地方,那边多出来的奖项是给一个作词人,一个作曲人,然后最高奖给一个人。

这边是奖励一个男歌手,一个女歌手,最高奖给一首歌。

最终毫无悬念的,最受欢迎女歌手给了徐小凤。

她在81年的《风的季节》和《顺流逆流》都是年度top级别的神作,可以流传后世的经典,个人在华娱圈歌坛的影响力也是女歌手稳居前三的存在。

最受欢迎男歌手倒是出现了一些争议,但不大。

得奖的是罗文。

很多人觉得应该是歌神许冠杰,但许冠杰也不敢说自己必胜罗文。

只是作为偶像,许冠杰肯定强于罗文这个老妖精,但罗文年龄更大,手上也有《狮子山下》这种代表香港精神的神作,影响力从国语歌时代一直持续到粤语歌时代。

等以后十大劲歌金曲影响力上来了,这两个奖项的得主将被冠以“天王”“天后”。

最后就只剩一个奖了,劲歌金曲金奖。

周惠敏紧紧盯着电视屏幕,心里默念着《东方之珠》《明天会更好》《顺流逆流》《初恋》这些魏明作品的名字。

最终拿下这一桂冠的是:“恭喜《明天会更好》,恭喜演唱这首歌的所有歌手,也恭喜创作出这首歌的阿明!”

谭勇麟左看看右看看,这首歌不止有一个歌手,理论上词曲创作人上台最合适,也就是自己代领,但他觉得还是把大家都叫上去领这个奖比较好,于是拉起旁边的的陈友和钟镇涛,又薅起了陈百强和张国融,最后十几个人乌央乌央上了台。

周惠敏满意地点点头:“圆满了。”

林妮又把女儿最后一百块拿了过来:“我也圆满了!”

最后节目还有一些内容,是讲评奖规则的。

司仪也坦言因为时间仓促,这次歌曲热度的选择主要靠的是歌迷的来信投票来统计,肯定还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

“所以在1982年,tvb将设立一个叫劲歌金曲的节目,每周都会有打榜活动,然后综合歌曲销量、电台播放量以及公众传唱度等多个维度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绝不错过任何一首好听的歌,不会因为没有拿过什么榜单第一就不能入选。”

这话已经非常明显是在diss隔壁“十大中文金曲”了,魏明的多首经典作品因为没有拿过龙虎榜周榜第一而落选确实是隔壁的一大遗憾。

不过平时这套规则完全没问题,正常情况下一首好歌大概率会拿到周冠的,如果没拿到,那说明还不够好,可谁能想到会有人一次性放出十几首神曲呢。

两大颁奖活动不管留下了多少话题,但魏明肯定是话题最中心,不管最终哪个奖项能压制对方一头,魏明肯定不输。

现在香港的唱片公司都想亲近魏明,然而哪怕是谭勇麟现在想让魏明写歌,他都懒得写了,又赚不到什么大钱,以后也就给阿敏写写歌哄她开心这个样子。

在颁奖结束后的第二天,魏明和魏红经过了大半天的长途跋涉,总算来到了平安县城。

刚从汽车站走出来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德龙?”

“哥,姐,你们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今年不回来过年了呢!”齐德龙丢下驴鞭子跑过来帮他们提行李,“诶,我大舅我妗子呢?”

魏明:“因为工作需要,他们被派到香港去工作了。”

“啥?香港!?”他惊讶不已,学校就有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老师也提过香港的繁华。

“你是特意来等我们的?”魏明问。

齐德龙:“对啊,等了好几天嘞,怕你们行李多,一辆摩托车不够,没想到就你们两个。”

但行李还是很多,多亏了这驴车。

见表弟盯着行李,魏明打开一个先拿了一瓶可口可乐,在驴车上磕开递给他。

这可不是花外汇券在友谊商店买的,而是直接在王府井百货大楼买的。

今年1月开始,可口可乐正式开始在燕京各大商场公开销售,中国人也能喝到可口可乐了。

当然,因为价格是北冰洋的三倍,大部分人只是观望,小部分人买一瓶尝尝鲜,也就仅此而已了。

“哥,这啥玩意儿啊,味道这么怪。”齐德龙皱着眉问。

魏红道:“四毛五一瓶。”

齐德龙:“我细品了一下,还真好喝诶,甜!”

除了饮料,糖果也少不了,魏明给他塞了一口袋。

魏红买多了,还以为要在老家多待几天呢,实际上待不了两天。

魏明赶着驴车先去了杨松桥老爷子家里,想看看阿龙他们到家了没有。

结果就看到他们一家子在门口送客,还有一辆吉普车,这位客人魏明还认识,秦县长。

“哎呦,魏老师!”

魏明跟这位父母官也有一年不见了,这一年秦县长看到魏明的新闻不下十次,其中大部分都是在那些为官者必看的几份重量级报纸上看到的。

好家伙,上百万上百万的赚,上亿上亿的募捐,香港的,美国的,联合国的,各种荣誉上赶着给他。

此时再看魏明,秦县长的姿态更低了一些,以前还能做到平视,现在他这个处级干部都觉得需要仰仗魏明这位国际名人了。

“秦县长,你找我杨爷爷是?”魏明首先表明关系,万一不是好事,秦县长也要看在自己面上。

秦县长道:“魏老师,不瞒你说,我是听说县里来了一位港商,所以赶紧过来拜会,看有没有投资可能,可惜好像没有合作空间。”

这位港商自然是柳斌柳叔了,其实他普通话很标准,但在大陆为了行个方便,所以一直在说粤语,而且这穿着一看就很港商,然后就被盯上了。

这个时期虽然八大王不让干,但发展经济的总路线没有变,外资还是很受欢迎的,魏明跟小姑通过电话,问了她开厂的事,她答复:一切顺利,效率很快,即将破土动工。

她可是带着一亿港币级别的外汇过去合作的,当然,她一下子掏不出一个亿,但投资总额是奔着这个规模去的,深镇方面非常重视,魏翎翎如今可是座上宾。

面对情真意切的秦县长,柳斌倒是很想造福妻子的家乡,可好利来如今在大陆没有发展空间啊,人民太穷,而他们需要足够多能买得起汉堡炸鸡的消费群体。

燕京魔都他都暂不考虑,更别说这个贫困县了。

魏明也重申了一下柳叔的难处,秦县长点点头:“理解理解。”

秦县长准备离开了,然后跟魏明提了一句:“我本来想在你们沟子屯做一个农村通电的试点,可是老周支书不肯缴开电的钱,你回去跟他好好说说,电很重要。”

魏明记得前世村里通电还要再等两年,起初也是不太乐意,后来当年就有人买回了一台黑白电视,成了全村最靓的崽。

“这确实是好事,秦县长,还差多少钱啊,我来补上吧。”

“魏老师真是爱护乡邻啊,对你来说没多少,两千块,不过你不能这么不声不响的交上,明天大年初一,我去趟沟子屯走访吧。”

魏明明白了:“那好。”

秦县长哈哈一笑:“到时候咱们再去魏明桥合张影。”

最后他小声对魏明说:“如果真是熟人,麻烦你再劝劝这位港商,县里太困难了。”

魏明点点头。

等秦县长走远后,柳斌对魏明吐槽道:“咱们店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别说大陆市场不好了,就算大陆市场好,咱们也没余粮啊。”

这倒也是,他们的钱都用来扩张店面了,现在还欠着银行好几百万呢。

魏明道:“柳叔,其实我觉得平安县也不是没投资价值的,起码这里是中国优质小麦的产区啊。”

柳斌:“小麦?那能做什么?馒头还是面条?”

“等我回村后跟支书商量一下再说吧。”然后魏明又跟老爷子聊了起来,还感谢魏明把他参与的冀美社《西游记》推广到了国外这件事。

这时阿龙已经把爷爷的摩托车推出来了,两人又聊了两句婚礼的事。

魏明这才骑上摩托车,跟齐德龙他们回家,还没到滹沱河,齐德龙就在驴车上站起来道:“前面就是魏明桥了!”

魏红忙道:“四川也有一个魏明桥,比这个长多了!”

走进之后,看到这座小桥只能容纳一辆车子通行,他稍微有些后悔钱给少了。

魏明还特意停下检查了一下魏明桥的用料,造型不花哨,但起码用料扎实,这点比较满意,能禁得住一般的货车。

桥的两头都有石墩子刻着桥名和来由,魏明看的心里热热的,这种感觉是又想掏钱了。

今天已经是大年三十儿了,而且齐德龙这小子的车上直接就带着他娘准备好的烧纸,于是车子绕道先去了坟上。

不过魏红看着爷爷的坟头,又想到香港那个老头,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而且因为齐德龙在,他们还得假装拜祭爷爷,让爷爷在下面拿钱花,不用省着。

春花姑相当周到,到了家,不仅院子干干净净,就连炕都烧热了。

“我就说嘛,最晚今天也该回来了,诶,我哥我嫂子呢?”

魏明直接让齐德龙复述。

听说哥嫂去了香港,又听魏明解释了啥叫香港,范春花又激动又喜悦,还有点羡慕。

而一旁揣着袖子的齐可修就简单多了,纯羡慕,大舅哥都混到香港去了,自己还在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代理荣誉校长。

没错,魏解放临走前把自己的荣誉校长头衔让他代理了,还涨了工资,成权贵了。

魏明把行李打开,拿出一大一小两件羽绒服给春花姑和齐德龙。

“哟,这就是收走鸭绒鹅绒做的那个羽绒服啊,这么轻啊,真好看!”

魏红:“穿着还暖乎呢。”

“不便宜吧,给我穿糟践了。”范春花笑着刚要试,然后看到门口可怜巴巴的齐可修。

魏明:“姑父也有,另一个包里。”

听到这话,齐可修的腰板顿时挺直了一些,周围还有不少围观的村民都在羡慕他们一家三口呢。

这可是老魏家留在农村最近的亲戚了!

第二天,魏明还没出去拜年,却发现很多人来给自己拜年,都是些村里的小学生中学生,还有一些比自己年纪大,但辈分小的中老年。

等魏明应付完他们,秦县长已经来了,魏红看到他的车了。

当魏明来到大队部的时候,秦县长正在催缴通电费用,老支书一脸为难。

大队长赵春来也表示通了也没用:“通到村里只是刚开始,通到户里还得额外收钱,然后电费也要收钱,没人用得起电,哦,有一户,魏家能用得起,我看这钱该让老魏家出。”

没想到这个大队长会说出这种话,秦县长和老支书周兴邦都狠狠瞪了他一眼,就连贾会计也没给他好脸色。

魏明笑着从人群里走出来:“听说赵大队长想让我掏这个钱啊?”

看到魏明真的出现了,赵春来反而不敢说什么了,他就是心里憋闷,自从魏家起来后,他这个大队长是越来越没地位,现在连从前的狗腿贾会计都不拿自己当跟葱了。

老支书周兴邦忙道:“不行,这个钱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拿呢,还是村里出,凑凑其实也够。”

村民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对,人家魏明平时又不住村里。”

“不该让明叔一个人掏!”

“赵春来你能不能闭上你那个臭嘴!”

赵春来猛地朝发声处瞪过去,发现是范春花她爹,魏明他舅爷,立即又偃旗息鼓,这个也惹不起。

魏明很欣慰,别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起码嘴上能够不认同赵春来,没有乱起哄,这就是好样的。

魏明笑问贾会计:“我昨天过来的时候,看到村里已经支起了大棚,收益怎么样啊?”

贾会计笑道:“还不错,卖到县里一下子就被抢空了,如果能卖到地区还能更贵,村里比前些年可是好多了。”

魏明:“可是连2000块都掏不出来,想要靠农业发财,还是太慢了,但是想要开厂搞工业,或者农业深加工赚大钱,靠驴拉磨可不成,这种时候没有电,拿什么发展,拿什么脱贫致富奔小康。”

听到魏明这么说,老支书猛地一拍大腿:“秦县长,这个钱村里出了,其实村里不止两千块,我就是想着把这钱投入到明年的大棚上,多建几个,唉,是我老古董了,贾三儿,你去账上拿钱吧。”

一听不用自己出钱了,魏明还挺惊喜,这个小钱不出也就不出吧。

一旁的秦县长听到魏明这么说,面露喜色,他把魏明拉到一旁:“魏老师,你说服那个港商了?要办厂了?”

魏明道:“还不确定,秦县长你先去忙,明天我走之前给你答复。”

“好好好,那咱们明天见,”秦县长收了钱,“过了初五电力局的就来通电,有想要开电的户赶紧登记,电的好处可太多了,魏老师去过香港,还出过国,他最明白了。”

老支书耳朵尖:“小明,你明天就要走啦?”

魏明笑笑:“老支书,那不是重点,等会儿我去您家,咱爷俩唠唠。”

……

(今日保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