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与教育部门的深度合作(1 / 1)
【上一张被屏蔽了,容我改改】
到了下午,杨、包二人便分开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事情;
杨文东则是被邀请到了燕京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也就是教育部的办公位置,多位领导也接见了杨文东,进行了很多官面上的谈话;
2点钟的时候,众人来到了会议室,此刻燕京的天气也很凉爽,窗户一开,屋外各种清脆的鸟声,也很入耳。
“杨先生,我们想就您之前提出的大学捐赠的事情,与您做一个协谈。”一名中年男子说道。
杨文东答应道:“好,有什么问题,尽管提。”
在此之前,香港那边就已经派人来内地与教育部门进行协商了,而到了今天,杨文东来这里,自然也就是一些下面无法决定、或者争议较大的事情,由他这个老板来协商。
昨天去机场接机的林局长道:“杨先生,这选址在什么地方,可否先确定下来?”
“那你们建议在哪?”杨文东反问道。
林局长回道:“我们优先建议的自然是在燕京,其二就是在上沪,这两个地方本身就有着大量人口,您的大学也是主攻电子产业,那学生毕业之后,也方便就地寻找工作。”
“地址方面先不谈。”杨文东又问道:“我记得我们的要求是,这个大学毕业之后,是要去我旗下的荣耀公司来上班吧?”
再有两个月,改开的四大特区就要成立了,只要拖到那个时候,自己再提出放在深海就行了;
其实如果不是知晓未来,那自己的大学,的确放在燕京、上沪是最合适的,毕竟这里是内地人才聚集之处,也适合自己招揽人才的目的.当然,还是得与内地先分配好人才调配。
原先历史上,李嘉成与包玉冈捐赠学校,是不在乎学生最终去处的,他们不需要,但自己可不是不一样的,他还指望着内地的靴子能够成为他集团未来的新鲜血液呢,特别是如今香港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金融及地产的情况下
“这杨先生,这大学也是为了给国家挑选人才的,如果去了香港,那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了?”林局长为难说道。
杨文东反问:“香港怎么算他人?香港的经济发展了,不也能够带动国内吗?不然我们今天也不需要在这里讨论了,对吧?”
“.”林局长等人可不敢在香港问题上多发表看法,于是又道:“杨先生,您说的没错,可是您也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去香港吧?”
杨文东立刻笑道:“那也行,咱们就按照自愿原则,如何?”
虽然这个时代的工人地位很高,但对比能够去海外,想都不用想,那群学生会怎么选择。
林局长等人脸色一变,自然知道这样也是不可行的,于是道:“杨先生,我们还是定一个比例的,一定比例的人留在国内,一定比例的,去香港如何?”
“可以,比例多少可以慢慢商量,但如何判定谁去香港谁不去呢?”杨文东反问道:“总不能有的人想去香港,被强行留下来,还有人不想去又被调去了,这样也不合适吧?
不如还是按照自愿原则,让学生们自己选择,然后我们之间按照比例,确定哪些人去香港,哪些人留在内地,怎么样?”
“这样也不行,我觉得,还是得让学校来安排。”林局长坚持说道;
开什么玩笑,要是让学生自由选择,那最尖端的人才全去香港了,不用想的;
要知道,从78年第一公派留学之后,不知道多少人挤破头都想去留学、出海,香港虽然也是国内的,可还是不一样的,且粤东省那边的人,可是最知道差距的。
杨文东则道:“那就又涉及校董了,这方面,我知道你们也不肯让步。”
“杨先生,不是我们不肯让步,而是我们国内学校就没这种机构。”林局长连忙道:“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可以给您安排一个副校长的职位,监管财务方面,如何?”
“这样的话,也行。”杨文东点点头,道:“那师资力量呢,你们能给到什么样的水平?”
硬件做的再好,也得有软件才行,师资力量就只能委托内地一方了,自己这边或许也可以请几个海外教授,但不可能大批量。
林局长道:“这一点杨生您放心,我们会按照地方重点大学的要求来置办师资力量,但也得看最终学校在哪,比如在燕京的话,那就是从燕京各个大学里调人,上沪同理,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嗯,行。”杨文东点点头,道:“那看来我们最大的争议,还是这学生安排了。”
211、985学校是90年代之后出现的概念,在这之前,大学就是分为国家重点大学、部委直属院校、省级地方直属重点大学来分级的;
自己的新大学,能够按照地方重点大学来置办已经不错了,类似以后的985/211,,他也不指望国家会按照清北的等级,那是做梦了。
当然,如果自己外汇开道,加上出国深造的吸引,那可能还是可以抢到清北的高材生的.毕竟,这个时代的清北,也没有足够的资源送人出去留学,更别说能够去海外赚取外汇的工作了。
林局长道:“对的,我们国内其实也希望能够重点发展电子技术,您能够来投资院校,我们很乐意,只是这人才方面,我们也得有一些留下来才行。”
杨文东点点头道:“你们的想法我理解,但我这边,也是有需求的,看来今天,还是确定不了啊。”
接下来的下午,众人又协商了很多其他事宜,一些小层面的事情,杨文东也都确定下来,但大学选址以及人才分配方面,却始终谈不好。
到了4点多,众人准备结束了,虽然没有完全谈妥,但也算是有大进步了。
就在众人离开的时候,一名之前会议上几乎没有说过话的中年男子来到杨文东的身边,道:“杨先生,可否单独聊聊,关于人才分配的问题,我有一个好方法。”
“钱局长,有什么建议,不能跟大家一起说?”林局长顿时有些不满了。
钱局长笑道:“我这个方法,还真的只能与杨生单独谈谈,林局长,我也是为了你们好,相信我。”
林局长看了一眼杨文东,杨文东点头道:“行,我们单独谈谈。”
他其实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荣耀的发展需要很多人才,特别是几年后,各种电子产业大爆发;
可国内的顶级人才,都是分配制的,虽说未来也会有很多人才会选择“下海”,但在80年代还是比较少的,主要还是在90年代才成规模,而到了90年代,他其实也不担心这个问题了,主要就是最近十年;
固然他可以挖人,以外汇开道应该也能做到,可这样做人少了作用不大,人大了,国内这边肯定会有意见,还可能会影响他在国内的其他产业合作,也得不偿失甚至有些人才还涉及到军工产业,他更不好强行挖人了。
且未来自己大投资国内,国内工厂也一样需要人才,这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大型工厂的管理也是很复杂的,需要足够的人才才能保证质量不出问题,甚至以后一些技术研发,他也想放在国内。
杨文东与林局长单独再次回到了会议室,杨文东问道:“林局长,现在就你我二人了,不妨说说。”
林局长笑道:“杨生,我说的方法,可能有些冒昧,如果您不同意,就当做我没说过。”
“先说来听听。”杨文东道,他也猜到这方法肯定有点不妥,不然他也不至于单独与自己聊了。
林局长道:“杨生,其实我们的争议不过在于毕业生的安排,如果只看一个学校,那的确双方都在争,特别是您提出的拥有西方教育模式的学校,这几乎等同于海外留学了,这些毕业出来的人才,必然会被重视,国家层面也是一样;
所以我的想法是,只要这样的学生更多了,那问题不就解决了?”
“你的意思是让我扩大学校规模?还是说建两个学校?”杨文东反问道。
林局长摇头道:“并不是,我的意思是,全国的很多大学,其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西方的先进设备;
而您要捐赠的学校,西方先进设备不缺,却缺学生与老师,如果能够中和一下,那岂不是更好。”
“那你是想让我赞助其他学校?”杨文东顿时明白了过来;
林局长解释道:“也不完全是,您的这个学校,其实规模不必很大,可以小一点,而多出来的外汇,可以给清华、北大等大学购置设备;
这样的话,其实效率才是最高的,因为即使您的学校建成了,在学员能力方面也是比不过清北的,如果从培养足够优质学生的角度,其实给多个高级院校,每一家一部分外汇,其实是最合适的。”
杨文东则道:“按照你的这个观念,那岂不是我不捐这个学校,直接将资金捐给全国几十个院校,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行业的帮助,其实是更大的,对吧?”
“我就是这么想的,毕竟清北以及其他院校,师资力量、学生、环境都非常优质,只缺西方设备。”林局长坦然说道:“其实当初我对上方的建议是让上方说服您不要建这个学校,而是按照我的想法来,只是上面没有同意。”
“或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无论是我还是内地,都需要这样的一个项目。”杨文东摇摇头道;
这林局长说的也可能是正确的,单从效率上来说,现在就拨款给清北等大学购置设备,那明年说不定就可以出成果了,而自己的学校光建好就要几年;
只是,他不清楚人性,或者说,知道,也想试图改变。
提出这个要求,只能说他胆子大了,或者说,是真心想帮助内地教育行业发展。
林局长点头道:“是啊,所以这就是我的建议。”
“这也改变不了我的问题啊?”杨文东又问道;
林局长道:“当然可以,我的想法是,您适当捐赠部分设备给其他顶级大学,那各个大学也可以给一些毕业生名额给您公司,每一家数量不会很多,不影响大学本身,而数量多了,就能够满足您的需求了。”
杨文东笑道:“你这想法倒是可以,但让我花费那么多资金,就为了部分学生,也是不划算的,有这个资金,我完全可以招聘海外的人才,不是吗?”
“这就要看双方协谈的结果了,清北这种学校的人才,我想对您的帮助应该不小,海外挖人,那成本也是很高的,至于支持什么设备,也并非都是贵的,有些就很简单的。”林局长跟着说道;
“也就是让我用外汇来换优质毕业学生?”杨文东想了想,道:“这个方法,理论上也不是不行,但还得有其他条件。”
林局长一听有戏,连忙道:“什么条件,您说?”
杨文东道:“我可以给贵方提供一些设备,但内地的大学,也同时需要接受我方布置的一些研发任务,研发成功了,专利技术归我方,完成之后,那设备就可以给你们了。
如果规定时间内完不成,那设备也需要收回来,且如果多次这样,那就会放弃合作,我希望的是,与顶尖人才团队的长期合作。”
其实,当荣耀电子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之后,就有着很多技术需要研发,香港那边也有专门的团队,美国英国分公司也是一样;
他本来也想在内地搞研发,但80年代初期想凑齐足够的内地顶级人才,恐怕有些难度;
但各个顶级大学之中不缺这些人,他们缺设备,而自己缺人才,倒是能够匹配了;
这也就相当于外包科研了,在欧美,也有很多大型公司赞助大学,帮助完成这样的任务,还能减税.
当然,具体什么样的项目与设备,还是得看情况的,要是太昂贵的设备,那自然也不行;常见的其实就是电脑,因为自己的主要研发还是游戏类,给点电脑什么的,对他来说是小意思,本身自己公司就在生产,成本比销售价格要低不少的。
而且让整个社会的精英第一个接触的就是荣耀电脑,那对自己未来在国内的销售也会很有帮助。
一举多得了。
“专利?内地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啊?”林局长这个层次的人,还是知道海外商业规则的。
杨文东道:“我们以合同定制好就行,海外还是有专利的,内地的专利,等内地有专利法再说,且每个不同项目,涉及什么设备、都需要再单独协商的。”
ps: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