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318黑红两重天(1 / 1)
第二天一早,林骁六点就醒了。
这一觉睡得是昏天黑地,起来之后精神充沛,感觉特别好。
老婆还在旁边睡得香甜又乖巧。
林骁凑过去在她脸上亲了亲,希希皱了皱眉,转身到另一边去了。
林骁呲着牙下床,打算给老婆做一顿丰盛的早饭——毕竟昨天播出的第一期里,自己被骂那么惨,多少得挽回一下形象嘛。
他去厨房,一顿蒸煮洗涮,忙得热火朝天。
摄像师们这时已经上班了,几个机位围着林骁全方位多角度拍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节目扛把子的地位,这就体现出来了。
在这一季正式开始录制前,工作人员就明里暗里地感受到,林骁和韩希熙是这一季的王牌。
大家伙当时还不解。
按圈内地位和领域成就,怎么也应该是江枫和张怡夫妇稳坐头把交椅。
即便是另一组夫妇里的杜艳芳,也是宝岛女星里数一数二的顶流,早些年就已经打入内地市场,以好几个经典角色,以及“一代作精”的形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顶流。
再加上她后来嫁了内地富二代江小飞,这段恋情还涉及一段狗血三角恋,最终当然是以杜艳芳大获全胜告终。
总之,作精杜艳芳本就是个炒话题、带热度的高手,嫁到内地后,在大陆的观众缘也上来了,一把年纪反而热度更上一层楼,成了名副其实的流量女王、话题女星。
论话题性、关注度,杜艳芳并不比林骁和韩希熙少,她坐这把王牌交椅也不是不行。
大家伙怎么也想不通,总导演会把宝押在林骁夫妇身上。
准确的来说,是押在林骁身上,甚至还答应他“没有剧本”这种条款,这种对于综艺人来说简直是丧权辱国、毫无下限的条款。
然而经过昨晚全网热度爆炸、数据逆天的一夜。
大家伙这才懂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摄像师们在娱乐界老大芒果台工作,眼界本就比一般的行业工作者要高,即便节目播出前,不如总导演路特丹看得长远,节目播出后,他们也迅速看明白了里面的门道。
网友只知吐槽林骁大男子主义、好吃懒做、不尊重前辈,吐槽他们夫妻没有感情、韩希熙家庭地位低。
可这些表现,落在专业人士眼里,却是无比精准地命中了“女拳”命门。
命中了女拳命门,就相当于打中了收视率和热度的命门。
要知道,综艺节目的受众80%都是女性,而《向往的婚姻生活》这种婚姻纪实类综艺,女性观众的比例更是高达95%,另外5%多半还是被老婆和女朋友强拉着来看的。
看综艺嘛,主打图一个乐。
节目里,嘉宾们恩恩爱爱、蜜里调油,女网友们看个热闹,磕个开心,过去也就过去了。
热度不高不低,评价不好不坏,一如前两季。
但要是男嘉宾的表现跟自家老公一样,那看热闹的女观众可就坐不住了,火气得蹭蹭蹭地往外冒。
在这种情绪的裹挟下,《往生》第一期的热度才会这般高涨,几乎冲破天际。
而这,完完全全是林骁一人之功。
节目组工作人员,或多或少的也都和林骁真实接触过。
说他多疼老婆爱孩子,暂且不太看得出来,大家也不敢乱语。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不像节目里那样大男子主义,拿老婆当佣人使唤。
而且,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极富魅力,这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样的人会在家里作威作福?甚至当着镜头的面也不知道收敛?
这大家伙是不相信的。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林骁在首期节目里的表现是刻意为之。
这就更神奇了。
因为他在节目里的表现,十分老道自然,甚至比凹贤妻人设的国际影后张怡、一把年纪还扮少女的宝岛作精杜艳芳,都要自然得多。
简直没有任何表演痕迹。
这也是节目播出后,林骁遭到全网疯狂吐槽的原因。
因为太真了。
真到,就跟自家那好吃懒做的老公一样,顶多也就是比自家那货帅点、有才点、有钱点……
好吧,是帅很多、有才很多、有钱很多!然后女观众们更生气了。
这么帅还这么有才还这么有钱,怎么能不痴情不温柔不体贴,跟自家那个讨厌老公一模一样呢?!这个世界怎么了?女网友们个个都跟被扇了一个大逼兜似的,更加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晚上都睡不着觉,各个平台转着圈地骂林骁,用词无所不用其极。
这份狂热,让看惯了娱乐圈风云变幻的一众行业工作者,都目瞪口呆。
林骁这云淡风轻间挑弄观众情绪的本事,简直出神入化。
这时,大家才不得不承认,不给他和韩希熙准备剧本是对的。
因为再精妙的剧本,都没有他自己安排的这出戏精彩,更不可能收获如今的热度。
今天一早。
《往生》首期数据已经破9000,打破了芒果视频上线以来,综艺指数破9000的最快记录。
有此成效,破万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最远不会超过第二期播出后。
如今,经过这疯狂的一夜。
大家伙现在看林骁的眼神,跟看神仙没什么区别,一个个崇敬又膜拜。
其实之前,林骁因为天才音乐人的身份,已经能够得到所有人发自心底的尊重了。
但这回不一样。
他这次表现出来的,是综艺上的超绝表现力,和他之前展露出来的才能无关。
这回算是耍大刀耍到了关公门前,关键还叫关公都叹为观止、拍手叫好。
大家伙怎么能不心潮澎湃。
只要林骁一招手,一群汉子立马脱衣服冲上去都有可能。
林骁:“???”
不过佩服归佩服。
大家想不通的是,这位大神已经在音乐界、体制圈,都做出了亮眼的成绩,前途一片光明。
趁着热度,到综艺圈捞一笔,这可以理解。
毕竟谁跟钱有仇?录几天综艺就有好几千万到账,傻子才不干。
但捞钱归捞钱,又何必这么卖力,甚至不惜自毁形象呢?
要知道,明星上综艺都是各种伪装,扮的人设几乎个个是道德标兵,假得不行。
这也是综艺节目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节目组当然希望嘉宾真实,毕竟是真人秀嘛,真实才有看点。
但明星们本性一个个腌臜不堪,他们自己也知道,为了前途也只能演。
不是没有扮丑的。
但这类人,基本上都是为了小咖,只有靠自黑来换取热度和前程。
以林骁上节目前的热度,完全不属于后一列。
而以他的本性和能力,也不需要装前者。
他其实是最有资格上节目真实表现的人,做做饭、聊聊天、跟老婆亲亲抱抱,简单轻松,观众绝对买账,无痛入账上千万。
可他偏不,弄得全网骂战。
这可把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都看懵了,不知道这大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真想转战综艺圈,以后不写歌不当官,当个专职综艺咖?大家想不明白,也就懒得想了。
节目首期大爆,这就行了。
大家伙奖金有了,自然工作越发卖力,生怕错过这位财神爷任何一个镜头。
……
太阳高悬。
大丰村这边,《往生》的第二次录制正常进行。
星光镇,距离镇政府不到400米的主街上,一个不到30平的小门脸。
门口用栅栏牌子写着“星光蜜根茶”的字样,“星”字上的“日”还掉了中间那一横,只剩个“口”。
不过无人在意。
店员娜娜坐在柜台后,一头褪色的粉色长发随意挽着,手机架在面前,上面放着正在热播的一部仙侠剧。
娜娜百无聊赖地看着,一脸“谁家好人周六还上班”的烦躁。
手机旁边是一台电脑,上面登着“星光蜜根茶”的网店页面,左下角是客服窗口。
没错,娜娜是这家公司的客服,月薪两千二,不包吃住。
娜娜不愿意干,他爸非让她干。
因为这家店是他爸开的。
他爸怕她去外面打工,被黄毛拐走了,还不如在家里养着的好。
当然,娜娜其实也不想出去打工,怪累的。
她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反正只需要负责看店,一天干不了五分钟活。
店里没客人,网店更冷清,一个月卖不出去两单。
因为这蜜根茶是星光镇的特色,外面没有。
但是星光镇都籍籍无名,全网也找不出几个知道的,镇里的特产自然也卖不出去。
当然,这个情况从那位大网红镇长来了以后,有所改善。
不过也仅仅体现在线下店铺。
最近镇里时不时会来游客,都是冲着林镇长的大名来的,不过游客基本见不到林镇长,所以在镇上转悠了几圈后,有些人路过店铺,买点土特产带走。
这两个月,蜜根茶的销量有所提升。
但也十分有限。
娜娜的工作依旧不算忙,两千二的月薪性价比很高。
她以为今天又会和往常一样,是百无聊赖、混吃等死的一天。
一脸烦躁地登上自己的客服账号。
电脑有些年头了,运行速度很慢,一般要过半分钟账号才会登上,那时娜娜就已经忘了账号这回事了。
不过今天。
“叮咚叮咚叮咚……”
娜娜这头已经在继续看电视,电脑上的客服窗口,蓝色小人突然疯狂闪动起来。
新消息提醒的声音连成了串,根本停不下来。
娜娜吓了一跳,下意识以为是电脑出故障了。
把客服窗口点开。
她人麻了。一向安安静静的窗口,醒目的黄色窗口排满了整个列表,往下拉都看不见尽头。
估摸着有上百条。
直到这时候,娜娜还以为电脑是中了病毒,这些新消息都是电脑的故障。
然而她仔细扫了一眼,就发现这些消息没有一条是乱码的,都是言简意赅的中文字。
娜娜这才意识到,有大事情发生了。
新的窗口还在不停地跳出来。
娜娜一边用手机给老爸打电话,一边慌慌张张,逐一点开对话框。
“你们这是卖蜜根茶吗?”
“是星光镇的蜜根茶吗,林骁当镇长的那个星光镇?”
“《往生》第一期结尾那个蜜根茶,是你们店里的吗?”
“下单了,什么时候能发货?”
“你有林骁照片吗?”
“你们这家茶店,林骁有股份吗?”
“这茶真的甜吗,不会是骗人的吧?”
“林骁……”
娜娜迅速扫了一圈,大概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她也是个5g网速的年轻人,对于自己家乡来了个大明星镇长,以及大明星镇长最近带着他的大明星老婆上综艺这件事,她都是实时跟进的。
但昨晚的《向往的婚姻生活》第一期,她没看。
原因很简单,她刚刚分手,目前单身,最腻歪这些恩恩爱爱撒糖的综艺节目。
结果现在,老天爷开始惩罚她了。
唯一一个能和她扯上关系的热搜,就这么华丽丽地错过了,然后海量的热度像箭雨一样向她射来。
她迅速抓住关键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这时,老爸电话打通了。
“打牌呢,干嘛?!”老板赵元平的声音传了过来,听起来很不耐烦。
“爸爸,出大事了!”娜娜急道。
“能出什么大事,好好看店,别想骗我!对六!”
“这次是真出大事了!”
娜娜难得不稳,结结巴巴道,“网店一下蹦出来几百条订单,我们家蜜根茶火了!!”
电话那头,赵元平十分淡定:“编!接着编!你这瞎话越编越没水平了,还没你上次装肚子疼像呢!”
娜娜急得直跺脚,突然想起了小学学的一篇课文叫《狼来了》。
自己经常为了翘班,装病跑出去玩,老爸就算识破了也拿她没办法。
现在,真是多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
“这次是真的!我们镇新来的那个大明星镇长,你知道吧?”
“知道啊,他要娶你啊?对尖!”
“哎呀爸,我跟你说认真的呢!”
娜娜急得不行,“林镇长最近上了一个综艺节目,把我们家的蜜根茶带到节目上去了。现在节目火了,网友冲着林镇长的名气,找到了我们家网店,都来下单了。现在都下了一百多单了,还有很多人不停地在问客服,我们网店都要炸了!!!”
这么一通描述,语气前所未有的焦急。
赵元平这才意识到,女儿不是在撒谎骗人,而是确有其事。
这下,老赵也懵了。
“老赵,出牌啊,对二要不要?”上家催促。
“不不不不不不,不要!”
赵元平惊到结巴,踩灭烟头,对电话里不可确信地问:“丫头,你说的是真的,没骗老爸?”
娜娜在那边跳脚:“骗你我是王八!”
赵元平一拧头:“你是王八,那我不成老王八了?”
这下相信是真事了。
牌桌上,他一把好牌输了,换平常,赵元平早就骂娘了。
可今天他却红光满面、一点不见外。
把牌一扬:“不玩了,老子要发财去了!!”
……
蜜根茶爆火的消息,很快蔓延了开来。
当然,仅限于星光镇内。
因为网友循着综艺里的信息上网搜索同款,都是个人自发行为,不足以引发网络讨论。
当然也有原因是,第一期节目太火了,引发的话题和热搜太多了,以至于像星光镇土特产这种事,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
然而,节目的火爆其实和星光镇没太大关系,最起码目前来说没太大关系。
但蜜根茶的出圈,关系却非常大。
全镇33个自然村,村村依山傍水,祖祖辈辈喝蜜根茶。
采摘晾晒蜜根,是村民们农闲时都会做的事,有茶贩子来回收那就是一笔收益,没法回收也可以自己泡茶喝,反正有多少都可以存着,放不坏。
蜜根茶这一出圈。
全镇村民家里积存的那些茶叶,就都可以卖出去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惠及百姓、普度众生的好事。
当然,真要把好事办好,还需要镇里出马。
毕竟商人逐利,要任凭镇上卖茶的商户来消化这波热度,一来是胃口太小吃不下,二来他们也不会想着抬高蜜根茶的收购价,让利于民,有好大家分。
要是没有镇里的干部上手。
可以预见的是,商户会用老的价格下乡收购,村民们并未从这波热度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商户呢,本就是本地小作坊,人手十分有限,面对如此滔天的热度根本应付不过来,一顿忙活后很容易因服务不到位、品控不过关等问题,反而将热度酿成事故。
所以,不等镇长林骁吩咐,分管农业和经济的两位副镇长,就直接拍板去接洽镇长的三家蜜根茶销售商户了。
这头谈着。
那头,镇上不少干部看了昨晚的节目,就猜到了蜜根茶要火。
倒不是他们的网络雷达异常发达,而是因为跟着个网红镇长,最近时时刻刻处在热搜当中,网感硬生生就给培养起来了。
干部们自发赶到单位加班。
这会儿,大家都看明白了,镇长一边在节目里自黑带热度,一边又明目张胆地带着本地农产品在节目上打广告。
这分明是:谋士以身入局,助力本地农业发展!网友们看不见这层,骂得五花八门、唾沫星子横飞。
可跟林骁朝夕相处好几个月,干部们都知道林骁的为民情怀,所以很容易就发现了他的良苦用心。
一个个十分感慨。
当然,你林大镇长可以有情怀有抱负,大家都是普通干部,挣的就是份死工资,实在没资格扯这些高谈阔论。
大家自发加班,90%的原因是冲着林骁给他们发齐了工资和各类补助。
这就足够了。
在两位副镇长的带领下,十几名干部自发分成两个大组。
一组负责接洽商户,跟他们言明厉害,不仅要看到这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还要认识到蜜根茶的品质关系到林镇长的声誉和星光镇的名声,必须要严格把控。
当然,尤其重要的是,商户要赚钱,更要带动村民赚钱,坚决不能恶意压低收购价!
另一组,则负责召集12个行政村的村主任开会,详细说明这次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是,蜜根茶销量飙升,本镇茶商必定会增加收购需求,这是全体村民增加收入的一件好事。
挑战是,村民们一旦听到这个消息,难保不会出现以次充好、滥竽充数,以及疯狂上山寻根然后乱砍滥伐的情况。
既要把握机遇,又要直面挑战。
这就需要各村村主任带好头、把好关,坚决不能好事办成坏事。
两组人马同时行动。
在网络热搜的浪潮下,星光镇上上下下却都忙成了一团,上山的上山、下乡的下乡、收购的收购、加工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加足了马力。
此时正值8月下旬。
南方的二季水稻尚未到收割的时候,漫山的脐橙也还有一个月才开始丰收。
现下,正好是个不早不晚的小小农闲。
林骁就跟算准了似的,让星光镇本就人口空心的各个村子,还能腾出多余的劳力上山砍伐蜜根,增加家庭收入。
如此神机妙算,让干部们、村民们、商家们,个个都叹为观止。
在二十名干部有条不紊的操持下,全镇变得异常忙碌起来。
这个人口大量流出的偏远乡镇,这个常年死气沉沉老旧枯黄的乡镇,一反常态地展现出令人欣喜的活力和生命力。
而在村民们乐颠颠上山之际。
随着《往生》首期的爆火,大量游客终于突破了距离的限制,翻山越岭地抵达了星光镇。
追星蹭热度的,自然是冲着大红人林骁,以及《往生》的其他几位嘉宾而来。
热爱旅游的,则是被首期节目里的山山水水所吸引,不惜跨域数百里,过来享受原生态的自然风光。
于是乎。
爆火的产业不局限于蜜根茶销售,还蔓延到了星光镇刚刚起步但远未成熟的旅游业。
这个周末。
镇上的旅馆、民宿、农家乐,通通爆满。
死气沉沉的小镇子,突然出现了许许多多外地车辆,以及大批打扮新潮、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周六下午七点。
副镇长葛涛忙活了一天,还没来得及吃晚饭,站在镇政府门口歇歇脚。
看着镇子里前所未有的热闹。
他有些感慨,有些恍惚,总感觉像过年一样。
不,过年也没有这样。
因为过年是冬天,到处都阴冷阴冷的,大家情绪本就不高。
再加上回乡过年的城里人,多半都是不情不愿,脸上带着匆匆的风尘,丝毫不见半点过年团圆的喜色。
但如今,这些本该匆匆的旅人,却个个脸上洋溢着新奇的笑脸。
葛涛也跟着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
“星光镇,这次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