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319一堂音乐课(1 / 1)
星光镇陷入一团火热。
而大丰村那边,《往生》的第二次录制,还在按部就班地推进着。
今天是录制工作日的第二天。
今天节目组策划的行程,是走访镇上的三所小学,和学生们互动相处。
林骁和韩希熙自然也负责其中一所。
他们虽然没有剧本,但剧本和策划不是一回事,真要让嘉宾安排这十二期的录制内容,天王老子来了也抓瞎。
所以,节目组还是会结合节目每一期的主旨,再给出简单的任务安排。
比如上周的聚餐,这周去小学探访。
当然,这个任务安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节目录制情况,而进行动态调整。
比如上周,林骁和韩希熙给新家取了名字,这周录制开始,就给他们加了一个给新家制作匾额的任务。
这是策划,不是剧本。
策划只是给他们一个任务,至于怎么完成,靠他们自己发挥。
而剧本,则会直接改变他们的人设,再给一个完整的情境,甚至连对话都给编好了,还包括一些设计好的爆火金句。
嘉宾们在其中担任的角色,说得好听叫做自己,说得难听就是提线木偶。
林骁和韩希熙坚决不挣这个黑心钱,但在做自己的前提下,接受节目组给的策划和任务,这没毛病。
上午10点。
林骁和韩希熙吃完早饭后,来到了位于石梁村的石梁小学。
节目组策划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给学生们上一堂课,然后在操场上做做游戏,坐在一起谈谈心什么的。
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一堂课就是45分钟,做游戏时间更长,谈心的时间可长可短,但光芒闪耀的大明星和山村穷困学生的强烈对比,很容易碰撞出走心又感人的内容,这部分可以作为这一期节目的升华。
也就是说,短短一上午的安排,有教育意义、有欢乐场面、有走心内容。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前两期的录制来说,孩子们的加入创造了新的看点。
这么丰富的内容,理论上,每一组可以创造出两个小时的有效素材。
三组嘉宾,那就是6个小时。
再加上昨天半天的录制,剪出四期节目都绰绰有余。
但显然不能这么干。
这又不是个纪录片,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记录,即便真这么做了,网友也不会买账。
所以六七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出来也就是两个小时而已。
这么大的选择余地,也就保证了这一期内容不会差。
所以节目组在录制的时候,心态都比较轻松,对这一期很有信心。
林骁心态就更轻松了。
生了女儿之后,他跟孩子相处很有一套,而且镇里的各个小学他都走访过,有些还去了不止一次。
这节目录的,跟回他自己家没什么区别。
本来就随心所欲,现下更是如鱼得水。
但韩希熙压力却很大。
从坐上节目组的车,准备出发去小学开始,她就一直抠手指。
林骁了然,这是老婆极度焦虑的表现,之前她每次要上场演唱或者接受采访时都是这种反应,但没有现下抠的这么厉害。
林骁也有点疑惑。
本以为,经过了前两期的适应,老婆已经适应了综艺节奏。
毕竟她上周表现得很不错,虽说还不算很放得开,但总体上还是投入且享受的。
但这次却紧张成这样。
再一观察老婆眼底的乌青,他大概猜到了,老婆大人是被昨晚的癫狂热搜给吓到了。
林骁早就料到了会挨骂,所以很淡定。
但没想到误伤了老婆,那就心里不落忍了。
他赶忙出言安抚:“老婆,你是不是昨晚背着我偷偷看热搜了?看网友骂我,气得睡不着?真没必要,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啊……”
他一通大喇喇劝慰。
按理说,这种话不应该在节目录制时说,有损观感。
但林骁不在乎,他上节目主打一个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
节目组要是觉得不妥,会剪掉的。
如果不剪掉……那就是节目组认可他的表现,对他的自杀式找骂行为推波助澜了。
昨晚播出的第一期节目。
诚然林骁的表现,给了广大女性网友吐槽的由头,但节目组丝毫不加掩饰的剪辑,也未尝就不是幕后凶手。
当然,林骁并不在乎。
事实上,他还真没有刻意表演、招黑。
节目上的行为举止,都是他在当时情境下最自然、最本心的表现。
说他为了红刻意扮丑,可冤枉冤枉他了
加班累了,回家什么都不想干、也不想说话,让老婆做两顿饭伺候一下自己,这不合理吗?有个所谓的前辈来家里做客,上来就是阴阳怪气加挑事,自己不惯着暗戳戳怼回去,这不合理吗?都很合理吧!可观众不干了,说他拿老婆当佣人,对前辈不尊重。
林骁也是纳了闷了:
什么时候男人不给女人当牛做马、不给大佬卑躬屈膝,明明很朴素的追求很合理的反应,却成了男人挨骂的理由了?
不是讲男女平等吗?不是讲社会公平吗?怎么这会都不讲了?
哦,男人就得吃苦受累?在家伺候老婆孩子,在外跪舔领导前辈,而且受了气还不能反击,一味只让打落牙齿和血吞?你们管这叫有担当、有出息?
过于双标了吧!
我在地球时也不这样啊,你们蓝星社会环境这恶劣吗?难怪现在男人都不结婚。
自己挣钱自己花,那叫一个自由自在。
而且没有老婆孩子要养,没有房贷车贷要还,工作上也就没了可以被拿捏的短板,随时随地让摆架子的领导上一边玩蛋去!
林骁录节目时不生气,现在被骂了也不生气。
他当时就猜到,节目播出后会是现在的后果。
但他不在乎。
可没想到,这些谩骂会给老婆造成严重影响,这让他多少有点后悔了。
听了他的劝慰,希希只是轻柔一笑。
“我知道,我没事……”
“老婆,你别忍着,不舒服就说出来,大不了我让你再骂一顿好了!”林骁一本正经。
希希乐了:“你都被骂那么惨了,我还骂你,那不是落井下石吗?”
林骁看老婆乐,也就放心了。
“只要你高兴,别说落井下石,下刀子也行啊!”
“哼!越说越没谱了!”
希希笑意盈盈地剜了他一眼,又道,“我昨天晚上,确实趁你睡着了偷偷又看评论来着,气得睡不着。但后来看你睡那么香,我心想,你这个挨骂的当事人都没受热搜影响,我就更没必要了。所以当时我就想开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我是说真的,你放心好了!”
希希说着,怕他不信,还露出了她招牌的月牙弯眯眼笑容。
林骁自然相信,松了一口气。
“既然没事了,那你现在怎么还这么紧张……因为一会儿要给小学生上课?”林骁后知后觉问。
“……”
希希很不好意思地笑起来,点了点头。
林骁恍然,见惯了老婆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口若悬河的样子,都忘了她是个i人了。
上周录制,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在一起,自然淡定从容。
可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一堆陌生人,还是一群人嫌狗不待见的熊孩子。
不紧张就有鬼了!林骁缓过神来,却没办法安慰她,只能摸着小手传递温度,聊表哀思。
……
半个小时的车程,抵达石梁小学。
星光镇十年前还有8所小学。
因为这几年人口大量流出,留在老家的孩子明显减少,几所学校因为招不到生,慢慢就关掉了。
现在全镇只剩下5所学校。
星光镇镇政府现在的办公楼,就是一所废弃小学改造的。
看起来5所小学,数量不算少。
但其实,这些小学的在校学生数量,都比巅峰时期减少了一半以上。
镇里的中心小学还好,因为规模本就是最大的,再加上又合并了两所学校的生源,所以学生总数量没有太大变化,从校门口走过,还能感受到里面的热闹与朝气。
但另外几所乡村小学的状况,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每个年级只剩下一个班,而且随着年级越低,学生数量也断崖式锐减。
就好比石梁小学。
今年刚毕业的六年级还有20多个学生,但新报名的一年级就只有7个人。
其他四所乡村小学也没好到哪里去。
其实这么点学生,学校还可以继续合并。
之所以不这么做,是因为星光镇地理面积太大了,8所小学合并成5所,已经是极限。
再合并下去,有些学生的上课路程就得达到四五公里以上。
没有人接送根本不现实。
而星光镇又是个典型的空心镇、空心村。
否则也不会成为麻山县乃至整个宜州市,合村并镇政策的重要施行点位。
这么一个镇子,又位于山区,除了镇里还能看见点中青年,大面积的乡村基本上就剩下老弱病残了。
他们还得种地、务农、谋生。
这种现实环境,再要让老人家每天早晚接送孩子上学,根本不可能。
只能靠孩子的双腿。
在这种背景下,偌大的星光镇只设5所小学,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就这,有些学生还得步行两三公里上学,这在城市里忙着学区房、重点班的大环境下,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第三世界。
有些人在天堂叫苦连天。
有些人在人间负重前行。
大家谁也看不见谁,而看不见的那些人,才是广阔又无声的大多数。
这也是合村并镇工作,必须推行下去的原因。
这也是林骁明知会被骂,还要写《小苹果》的原因。
……
现在是暑假。
这次节目录制,是以暑假实验班的名义把学生都召集回来的,上午只有一节课,就是志愿者老师们的班会课。
由于六年级学生已经毕业了,所以石梁小学的在校学生更少,加起来才70多个人。
再加上暑假临时开课。
有一些学生因为随父母在外地,或者家里有农活,没办法来参加。
二到六年级返校的学生加起来,总共才40多个。
一间教室都坐不满。
对于这些学校的情况,林骁早就知道,所以心情还算平和。
但韩希熙到了教室里,看着一屋子高矮不一的小孩,得知是这个学校所有的学生时,她的满腹紧张,瞬间变成了无边的惊骇。
她花了好一会儿,才消化掉这个乡村小学破败简陋、毫无朝气的现状和事实。
不论如何,工作还是要做。
夫妻俩一个是天才音乐创作人,一个是新生代歌手里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两口子的头衔,都和音乐息息相关。
他们俩准备的班会课主题,自然就是“音乐”。
这方面,韩希熙又是当之无愧的行家。
林骁虽然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但他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于乐理知识一窍不通,所以没办法教小孩。
总不能在黑板上划个五线谱,教大家认音符吧?
于是教课的重任,就落在了韩希熙头上。
她是海城音乐学院正儿八经的音乐高材生,虽然创作水平一般,但是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却是积淀深厚、信手拈来。
由她任教,再合适不过。
拿到这个命题,韩希熙非常重视,准备了整整一个礼拜。
能讲的东西很多。
但是短短一节课,要让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孩子们听懂、有收获,却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希希思来想去,决定放弃那些复杂的乐理知识,给这节课制定了一个主题:大合唱。
她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排练一首歌。歌都选好了。
为了避免被网友说打广告,她没选自己的歌,也没选其实很适合的《小苹果》。
而是选了一首老少皆宜的经典儿歌,名叫《太阳花》。
之所以教合唱,韩希熙是有着深度考量的。
首先,合唱可以让孩子们都参与进来,不至于一节课光听老师讲,枯燥且乏味。
其次,儿歌旋律简单,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唱,上这堂课就不会有排斥和陌生感。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内容可以在一堂课内初步完成,不至于虎头蛇尾,有些孩子听得兴起,却再也没有下文了。
林骁当时听完老婆的阐述,发自内心地给她鼓掌。
虽然只是为了录节目,而不得不完成的一堂课,自家老婆却一点没有将就应付的心态,而是实打实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大家学到知识。
抵达教室,上课开始。
乡村小学,音乐课是只有上才会看到的天外来物,孩子们从来没上过。
所以四十几个学生坐在教室里,个个眼神茫然。
就算大家有些许好奇,但看着陌生的老师,以及教室前后扛着长枪短炮的渗人场景,也一个个吓得坐立不安、紧张局促,连手该往哪儿搁都没有分寸。
韩希熙站在讲台上,也十分紧张,不知如何打破僵局。
于是乎。
老师和学生彼此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时候,林骁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同学们,还认识我吗?”他自信上台,笑容明媚,用纯正的麻山话发问。
同学们这才注意到他。
顿时有种迷失在陌路街头,突然看到一个远房亲戚的踏实感。
林骁来过学校几次,还在升旗大会上给大家做过动员讲话。
所以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有印象。
面对他的问题,学生们虽然没敢统一回答,但好几个学生已经点头了,紧张的小脸上浮现出笑容。
“大家放轻松,今天这节班会课,说是上课,其实就是玩!”
林骁笑着引诱……啊不是,是引导。
不过收效一般,同学们齐刷刷看向他,没理解坐在教室里还怎么玩。
林骁见引导不成,只能祭出杀招了。
“同学们,《小苹果》会不会唱啊?”
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伙茫然的脸上,一瞬间放出了自信的神采。
“会!!”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没有一个没张口。
足可见这首歌有多深入人心,群众基础有多么广阔。
周围的摄像,以为林骁要利用《小苹果》原唱的身份,和同学们拉近距离。
然而听着大家的回答,林骁笑着拍手:“那我们一起唱一下这首歌,好吗?”
同学们喊得更大声了:“好!”
林骁背上吉他,弹着简单的和弦,带着同学们一起唱了起来。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老旧的教室里。
两台掉了漆的电扇吱呀呀地转着,却完全无法驱走夏日的炎热。
但同学们却都热情高涨。
即使一个个脸上哗哗流汗,也阻拦不住嘹亮的歌声,以及蓬勃的朝气。
直到歌声放出来。
这些七八岁上十岁的孩子,才迅速放下紧张和戒备,展现出了这个年纪应有的蓬勃和朝气。
摄像师们都看呆了。
他们知道这首歌现在很火,却没想到,会火到这个山沟沟里的偏僻乡村,一群小学生也人人都会唱。
这一刻,他们脑袋里是震撼的。
这种震撼,不在于这首歌的火爆程度。
而在于,他们直到这一刻,才稍稍理解到了林骁写这首歌以及扎根山村的用心。
这个世界不只有京州魔都、高楼大厦。
这个世界有被忽视的大多数人,他们无法发声、无人在意,仿佛在这个国度里不存在。
当然,在这个人人努力拼搏,想要过好日子的年代。
大家关注自身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活着已经很难了,穷则独善其身,也是一种善良。
但这句话还有后面半句,叫达则兼济天下。
普通人大多能做到前半句。
但只有极少数的达者能做到后半句。
大多数达者,一心只想更达,甚至不惜把独善其身的穷者吃肉喝血、敲骨吸髓。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林骁即便是为了名利,写口水歌、上综艺节目、娶女明星、奔远大前程。
但他也切切实实,让山里的孩子们获得了一份《小苹果》的快乐。
更难得的是,他没有卖弄自己。
他要说这首歌是他写的、唱的,孩子们会更崇拜他。
但此时此刻,这份信息显然会干扰到大声合唱的纯粹快乐,所以他没说。
他表现得淡定从容,吉他弹得清脆悠扬,好像只是个从城市打工回来的邻家大哥哥。
但围观的摄像师们,却无一不被他的气度、才华、心境,所深深折服。
同时被折服的,还有韩希熙。
林骁曾经跟她解释过,写《小苹果》的初衷。
希希一开始不理解,后面看到公园里广场舞跳得开心、商店里的阿姨听得愉快,她才慢慢有所体会。
但并不妨碍她觉得,这首歌是首毫无营养的口水歌。
直到这一刻。
希希看着教室里,孩子们高声大胆的歌唱,方才的局促和紧张一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黝黑的脸庞上,流淌着淋漓的热汗。
他们纯真的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他们嘹亮的歌声里,充斥着童真的希望。
希希就站在讲台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是深深的惊骇和无比的动容。
再看向自己的丈夫。
那个在自己面前总是口无遮拦、没羞没臊,周围一没人就要对自己动手动脚的闷骚男。
她恍惚间,有点不敢认他。
这一刻,她觉得林骁的脑袋上仿佛有一圈光环,闪耀到她挪不开眼睛。
一曲歌很快结束。
教室里的氛围已然轻松欢快起来。
林骁冲老婆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讲台交给你了!韩希熙点了点头。
莫名的,心里已没了丝毫紧张,有的只是无限的动力。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今天班会课的另一位老师,大家可以叫我希希老师或者希希姐姐!”
韩希熙笑容明媚,声音也爽朗亲和,和平素那个高冷人设的女星形象截然不同。
摄像师们又看呆了。
大家对视好奇,心想这间教室到底有什么魔力,怎么这两口子一进来都跟变了个人似的。
“刚才听了大家合唱《小苹果》,特别有活力,声音都很洪亮,唱得特别动听!”
希希轻轻拧了拧眉,继续阳光笑道,“今天的我们这堂课,主题就是合唱。刚才大家唱歌的方式,是字面意思上的合唱,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方法,让这首歌听起来更好听一些。怎么形容呢,就像下雨一样,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听起来一样吗?”
“不!一!样!”孩子们被希希亲和明媚的形象所感染,十分自然地互动起来。
“那打雷和劈柴,声音一样吗?”
“不!一!样!”
“一桶水,丢进去一颗石子,在水多和水少两种情况下,声音一样吗?”
“不!一!样!”
“对啦~”
希希笑了起来,在黑板上写下“高中低”三个字。
“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我们耳朵听到的所有声音,基本上都可以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音色,我们人的声音也是一样的,不管是高、中、低音,都是天生的……”
希希耐心讲解起来。
这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听起来稍显艰涩,对于从未接触过乐理知识的小学生更是难如登天。
好在希希准备充分。
她从孩子们日常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入手,很顺利让他们理解了高中低音的区别。
而在这一段讲解后,同学们对于合唱这件事,也展现出了浓浓的兴趣。
简单的介绍过后。
希希就开始为全班同学进行音色测试,就地取材,让孩子们用接龙的方式唱《小苹果》,每人一句,一直顺下去。
转了一圈后,迅速区分出了男女两性的中高低音。
按照音区,重新调整了座位。
孩子们对于这个陌生又好玩的上课内容,参与得十分投入,甚至连周围的工作人员,都被韩希熙趣味横生的讲解给带了进去,一个个饶有兴致地听了起来。
换完座位,开始教唱《太阳花》。
这首歌虽然是经典儿歌,在城市里几乎人人都会唱,但在偏僻的山区,传唱度却不如乘着网络东风爆火的《小苹果》。
希希只能从头教。
好在作为儿歌,《太阳花》的旋律朗朗上口,很容易唱。
只花了十五分钟,全班就都唱会了。
接下来就是更难的部分,分区教唱以及重唱及和声。
同学们开始跟不上节奏了。
希希却不急不躁,一遍一遍讲解、带领、鼓励,愣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同学都掌握了要领,明白了要在什么时候开口,什么时候停顿,什么时候和声。
到这时,这节课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计划。
全班同学却还没来得及进行一次大合唱。
希希也着急起来。
她平素是最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一个人,现在,因为她的授课进程滞后,导致整体拍摄计划延期,所以心里对全体工作人员很不好意思。
要是平常,她估计就要匆忙结束,不再继续耽误大家时间了。
但这一次,她却一反常态地当起了二皮脸。
讲台上,她努力控制情绪,依旧保持着明媚的热情,带领全班同学开始了今天的第一次大合唱。
“准备好了吗?!”希希朗声欢呼。
“准备好了!!”同学们喊声如雷。
“好!”
希希拍了一下手掌,眼神坚毅又期待,拔高音量喊道,“太阳太阳,为我们带来七色的光彩——预备,唱!”
令声一下,全体同学同时开口,整齐划一的歌声在不大的教室里扩散开来。
“太阳太阳,为我们带来七色的光彩……”
歌声嘹亮、情绪激昂。
不管是气势上还是整齐度、配合度上,都要比刚才的《小苹果》有显著提升。
孩子们一个个小嘴圆张,状态无比认真,跟要上阵杀敌似的。
讲台上,希希忙乱却镇定地指挥,脸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坚毅。
林骁在旁边弹吉他,给大家配乐。
眼睛却不受控制地,被台上认真且专注的老婆所吸引。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一面。
和内向的老婆、撒娇的老婆、生气的老婆、舞台上唱歌的老婆、家里哄孩子的老婆,都不一样。
这一刻,太阳花仿佛穿过大气、穿透云层,真正在她身上绽放开来。
这一刻,她才是无比耀眼的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