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0240【刚过一本线,就能报全国第一(1 / 1)

加入書籤

首都机场。

陈贵良对陶雪说道:“今年是川蜀第一次自主命题,高考分数可能非常混乱,填报志愿的情况更加混乱。你考多少分都不要难过,填志愿的时候也别那么瞻前顾后。”

“嗯,我知道。”陶雪点头。

在陈贵良期末考试期间,陶雪除了到处游玩,还跟父母一起逛了八所大学。

都是录取分数跟她水平差不多的。

陈贵良期末考试结束,陶雪也差不多该回去看分填志愿了。

对于今年的川蜀高考,陈贵良上辈子略有耳闻,但具体细节不是特别清楚。

大致情况好像是:蓉城和绵州的考生,扎堆挤占全省高分段。其他市则整体考崩了,龙都市属于崩得最厉害的。

但当时大家都不了解全貌。

蓉城、绵州两市的高分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好多高分同学,吓得在填志愿时非常保守。

而其他市的学生,则集体陷入迷茫状态。

甚至有人刚过名校投档线,正常情况下百分之百无法被录取。但有同学破罐子破摔,不但报了名校,还故意报好专业,且不服从调剂。填完志愿直接回家复习,打算复读一年,结果特别离谱的被名校好专业给录取。

第一次省内自主出题,从老师到学生都没经验,大家只能瞎几把乱填一气。

陶雪回到老家,第二天晚上10点,可以用手机查分数。

查完之后,陶雪整个人都傻了。

她爸妈只能在旁边安慰,但无济于事,吓得一个劲儿叮嘱别做傻事。

次日,前往学校。

陶雪在高一读的普通班。高二文理分班时,按照高一期末成绩,她被选到文科实验班。

班主任是个40多岁的女老师,面带微笑宣布:“全市文科状元在我们班,恭喜李倩同学……”

庆祝一通,班主任把市文科状元李倩单独叫去走廊:“我打电话问了朋友,蓉城、绵州的高分一大堆。而且,今年的情况很奇怪,北大的文科调档线,只比清华高4分。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我无法给出建议,你自己看着报吧。”

李倩的高考分数,超出清北调档线10多分。

但仅在蓉城、绵州两地,比她分数高的学生数量,就比清北在川蜀的录取总名额还多。

堂堂市文科状元,思来想去,反复考虑,填志愿时报了人大。

陶雪得知消息,情绪更加崩溃。

她给陈贵良打电话诉苦:“学长,我考坏了。”

陈贵良问:“不要慌。说说什么情况?”

陶雪说道:“我三次模拟考试,都比一本线高30分左右。这次只超过一本线6分。好尴尬的分数啊,如果报一本院校,第一志愿很难被录取的。”

“服从调剂吧。”陈贵良建议。

以今年川蜀的情况,张雪峰来了都得抓瞎,因为填志愿属于混沌状态。学生们瞎几把乱填,极大影响各校的录取。

陶雪说道:“今年二中的文理科全炸了。市文科状元就在我们班,我刚才问她填的什么学校,她居然说自己报了人大。”

“挺倒霉的孩子。”陈贵良感慨道。

陶雪说道:“我再研究一下。”

她挂断电话,抱着学校发的资料书看了又看。

陶成钢从父母那里了解到情况,请来一位“专家”帮忙研究。

“专家”今年也有些懵,因为他神通广大,了解到很多信息。但知道得越多,脑子就越不够用。

“你对专业有什么要求?”专家问道。

陶雪说道:“没什么要求,离北大越近越好。”

专家建议道:“第一志愿填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学。这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全国第一。但非常冷门,川蜀这边每年都报考人数不足,你的分数应该能被录取。”

这属于一种非常奇葩的捡漏。

2006年这会儿,只论民族学专业。中央民大第一,彩云民大第二,北大反而只能排第三。

但就是这个全国第一的专业,川蜀省却没多少学生去报。甚至出现报考垃圾热门专业,被调剂到王牌专业的离谱现象。

其他省份不清楚,但川蜀这几年确实如此。

当然,随着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中央民大的这个专业,今后实际录取分数会越来越高。

“啊?”

陶雪对民族学完全没概念,问道:“能报新闻学或汉语言吗?我对这两个稍微有点兴趣。”

专家说道:“如果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系、汉语言,你这个分数很难被录取。可以报,但要服从调剂。有可能被调到乱七八糟的专业,还不如直接报民族学这个王牌专业。”

陶雪又问:“其他学校呢?”

专家说道:“本来我可以给很多建议,但你又要求离北大比较近。还有就是中国石油大学,英语、经济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思想政治……这些专业都比较稳。但这个大学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英语,侧重能源贸易。思想政治,侧重油田党建。”专家继续说了几个学校,按照陶雪的意愿,给出一整套填报方案。

她第一志愿填的中央民族大学,不仅距离北大很近,而且距离人大更近。平时还可以前往人大,找今年这位倒霉的市状元玩耍。

而且,陶雪真就直接报了民族学!

虽然她根本不知道这玩意儿学来干啥。

但陶雪心中还有些幻想,她最近在看《鬼吹灯》,心里想着自己未来可以研究那些传说中的民族。

精绝国好像属于鬼洞族,历史上真有这个民族,还是小说作者瞎编的?

陶雪给陈贵良打电话说:“哈哈,我毕业了要做探险家,专门研究那些消失的民族和文明。”

陈贵良哭笑不得:“你《鬼吹灯》看多了,别把小说当真。”

“我不管,反正志愿已经填了,”陶雪说完又抱怨,“今年高考什么鬼啊。我听专家说,全川现在都乱得很。不管高分低分,全都不知道怎么填志愿。”

唉,只能说陶雪倒霉,做了省内首次自主出题的小白鼠。

……

京城。

杨硕负责开车,陈贵良和边关月坐后排。

边关月考完试即将离京,她暑假里要回川内,继续跟民间老艺人学东西。

她这一年多来,已经迷上这个了。

“陶雪报的哪个学校?”边关月问。

陈贵良说:“民族大学,在人大南边一点。而且还是民族学,我很难想象她报这个专业。”

边关月心想:真追到京城来了。哎呀,好烦!陈贵良又打了几个电话,辗转问到一个北大的民族学同学。

那同学一听都无语了:“啥情况啊?川蜀那边过一本线几分,就能上中央民大的民族学?我靠,那我当年超高分读北大,被调剂到民族学算个啥啊?她这专业,比我们北大的排名还高!”

这当然属于瞎吐槽,两校的侧重点不同,北大的民族学更世界性。

聊了半天,陈贵良把电话挂掉。

他对边关月说:“刚刚问了。陶雪这个专业,大三就要去做田野调查,好像还要去民族地区到处跑。倒是跟你的想法差不多,你也要去那些地区做民歌采风。”

也不知道边关月在想啥,她笑着说:“正好跟她结伴啊,一起去彩云省。我做民歌采风,她做民族田野调查。”

陈贵良心想:你们不吵起来就好,鬼才相信会一起去。

他真没打算让边关月知道,但正好陶雪打电话来。

诺基亚的声音挺大,就算不开免提,旁边的人也能隐约听见。

转眼到了机场,杨硕坐在车里等着。陈贵良帮边关月拖行李箱,陪她一起办登机牌,然后坐在机场等着。

“我姐那边,快要跟工厂谈妥了,估计月底就能把厂子拿下。”边关月说。

陈贵良道:“到时候签字就是。她第一次做工厂,就算赔了也正常。我只是看在你的面子上,用稿费顺手投资一下。”

边关月展露笑容,似乎已经忘了陶雪的事儿。

两人挨在一起聊着情话,直至时间差不多了,边关月起身前去安检。

“吻别一下。”陈贵良笑道。

边关月瞅瞅周围,发现人挺多的,红着脸说:“不干。”

陈贵良道:“怕什么啊?”

“那你闭上眼睛。”边关月说。

陈贵良老实闭眼,感觉脸颊被吻了一下,再次睁眼的时候,边关月已跑去安检排队。

等她过了安检口,陈贵良才长舒一口气。

回到公司,陈贵良连打几个电话。

王浩那边还在对音乐论坛进行改版工作,但改为商业音乐平台之后的名字,已经被确定为“虾米音乐”。

陈贵良不知道王浩为啥喜欢这个破名,但也不必计较此事。

接着又问徐誉藤。

徐誉藤在百代唱片属于小透明,被闲置大半年,现在闹着要辞职,那边直接让他付违约金。当然不可能按合同付,因为百代唱片也没履行签约时的承诺。

双方最终谈妥,徐誉藤支付20万元违约金,并且把竞业协议给作废。

这笔钱很多,徐誉藤拿不出来,由字节跳动提供。条件是字节跳动获得《等一分钟》的版权,把这个明年彩铃下载量第二的歌曲拿到手。

徐誉藤离开百代唱片的时候,还帮陈贵良挖了一个人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