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满意(1 / 1)

加入書籤

只有李言诚知道,别说百分之一二十了,就算工厂的生产线二十四小时不休,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够在国内卖的,更别提还想出口,根本没东西让他们出口。

早期来国内投资建厂的那些商人,想的都是凭借这里的低成本生产出来产品,然后销到其他国家。

在和地方政府谈的时候,政府方面的负责人也是这样想的,为的就是想赚取外汇,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自己人都不相信那些东西在国内能卖的多好。

接下来,程见闻又跟李言诚咨询了一下关于政策方面的问题。

对商人来说,政策的稳定性非常重要,朝令夕改,搁谁都受不了。

李言诚耐心的将政策给他又讲了一遍,并告诉他,往后,政策只会越来越好,而不会再倒退回去。

关于政策问题,不管是地方上的领导,还是外事部门和商务部门的分管领导都给程见闻解释过,可他心里就一直都觉得不太踏实。

现在再听李言诚给他解释,说的内容其实来来回回就是那些,这段日子听的多,他自己都记住了。

虽然听的内容是一样的,可听完哥哥的解读后,他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今天是他们弟兄俩第一次单独坐在一起好好说话,之前见面他还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次坐在一起说话,尤其是后边给他解读政策时,李言诚的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他神色的变化看似平平无奇,可在程见闻那里就完全不同了。

用一句话说就是气势上的不同。

神色严肃起来的李言诚,给程见闻的感觉就像是在面对一座大山,压力巨大,让他都有些喘不过来气。

他不是没见过领导,不管是程家老太爷,还是程家现任家主,他父亲程怀古,都是在商场上沁润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各自的身上都有独特的气势。

在丑国的时候,他也见过很多政坛上的高官,尤其是这两年接手程氏集团在外投资的项目后,他会经常去不同的国家考察市场,迎来送往的都是当地领导阶层的人。

可不管是自己的亲人,还是他见到的其他领导,这些人虽然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势,却没有谁能让他感觉到特别难受。

“怎么了见闻?”

李言诚眼见程见闻的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关心的问道。

程见闻苦笑着摇摇头说道:“没什么,就是哥你的神色严肃起来后,坐在你面前有种气都喘不上来的感觉。”

闻言,李言诚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这抹笑容一出现,程见闻马上就感觉到刚才一直压在自己心口的那块大石头被搬走了,让他轻松了许多。

“见闻,情况基本上就这些,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基本上都明白了,其实这段时间在那些地方考察的时候,他们不是没跟我说过各项政策,我就是有点不太放心,哥您应该能理解吧。”

“当然能理解,没关系,还有什么不放心,或者说不清楚的地方我可以继续给你解释。”

“不用了。”程见闻摇摇头说道:“听你也这样说,我这心就踏实多了。”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见闻,有些话我说出来,可能会显得我比较矫情,但我还是想说。”

“哥,咱们是亲兄弟,虽然从未在一起生活过,但从我记事儿起,我就经常听爸妈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包括二叔三叔小姑舅舅他们念叨你。

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还有个哥哥,只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您没能在家里生活,我也渴望有个哥哥,希望您也能像爸爸对二叔三叔他们那样,告诉他们,家里有我,你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这个想法在我进入公司后就更加强烈了。

哥,您不知道,我其实喜欢的是音乐,摇滚,我从高中时期就和几个同学一起组了个乐队,我们一起玩,一起闹,那段日子真的非常开心。

但从上大学以后这一切就变了,所有人都告诉我,我是程家的孩子,我必须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我要带着程家这个百年家族继续走下去。

为了不让家人对我失望,我只能收敛起自己的性格,开始学习商业,学习管理公司,放弃了所有的假期,放弃了自己的喜好,这些年来,外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可实际上我想做的根本不是这个。

当某一天我得知哥哥您被找到后,您知道我第一反应是什么吗?”

李言诚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默默的给自己点上了一根烟,等待着对方自己继续说。

程见闻也确实没想从哥哥嘴中得到什么答案,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后便接着说道。

“哥,我的第一反应是希望您能赶紧回来,由您来接手公司,让我能尽情的去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瞒您说,也有人告诉我,说您回来就会抢走原本属于我的一切,家族继承人的地位,公司的股份,数不尽的财富,甚至还有人明里暗里的告诉我,让我想办法除掉您。

呵呵……”

说到这里,程见闻笑着摇了摇头:“他们太不了解我了,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哥,除了父母亲和爷爷他们外,我可能是最希望你能回来的那个人了。

我说这么多没有其他意思,只是想告诉你,哥,我们是亲兄弟,古人都说打虎亲兄弟,因为从未在一起生活过,所以我们可能没有什么感情,但流在我们体内的是同一种血液,打断骨头连着筋。”

李言诚也没想到,他的一句话,竟然勾的这个便宜弟弟说了这么多,姑且不说这番话到底是真是假,最起码听上去还是让人心里很舒服的。

他特别能理解程见闻说的那个意思,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听上去很简单,但现实往往与理想背道而驰。

成年人,需要担负的东西有很多,已经由不得自己任性了。

他没接着程见闻的话往下说,而是又回到了自己前边没说完的话上。

“见闻,我想说的是,程氏的投资我不干涉,不管是准备投资建什么厂,还是打算投资多少,我希望都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而不是因为我在这里,想要给我搞什么政绩。

还有就是前两天我跟老爷子还有程夫人也聊过,今天在你面前我还是同样的说法,程氏集团的股份,程家的财产,我分文不取。”

见程见闻嘴巴一张就想说什么,李言诚摆了摆手:“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我之所以什么都不要,首先,我是华夏的一名组织成员,是一名干部,而你们,现在拿的是丑国护照,说你们是外国人都不算乱说。

我一个有行政级别的干部,拿外国人的钱,就算这个外国人是我多年未见的亲人,这话都好说不好听啊。

况且我也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不希望授人以把柄,希望你能理解。”

听完李言诚说的最后一句话,原本还想说什么的程见闻沉默了,他知道哥哥说的没错,如果真的想在政坛上继续走下去,确实不能接受外国人的馈赠。

这一点,哪怕在丑国也一样。

“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回头会跟爸妈一起商量一下,将原本属于你和嫂子以及欢声、笑语的那部分股份,成立一个慈善基金,将来以你们的名义,在国内做慈善。”

闻言,李言诚挑了挑眉头,程见闻的这个提议让他没有办法拒绝,这是做好事,得支持才行。

不过……

“见闻,先别着急弄,我需要上报给我的上级,得到批准后再说这件事情。”

“当然,无论做什么,都是以不给你添麻烦为前提,哥,我们都是希望你好,想让你回归程家,是爸妈希望能填补你缺失了几十年的父爱母爱,想让你接手那些股份,是希望你以后能过好日子。

我现在说利用给你的股份成立慈善基金,也是希望不影响你的前途。

另外还有一点你可以放心,以后程家派人过来国内打理生意,肯定会进行筛选,有前科的那些肯定不会派过来,保证过来的人不会仗着身份在国内胡作非为,给你找麻烦。”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李言诚除了说谢谢之外,还能说什么。

“我和程家的关系,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这是一定的,除了家里的嫡系之外,肯定不会让其他人知道的。”

跟程见闻的聊天,让李言诚对于认亲后一直都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放松了下来。

那个亲生父亲他一直还都没见,但从傅淑怡和程家老太爷那里他就能感觉到程家对他的心,深怀愧疚,特别想补偿他。

问题是,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很简单,就是平安,就是和妻子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工作顺利,从来都不是大富大贵。

况且,就凭他手中掌握的那几张药方,等到合适的时机卖掉,如果卖给国外的医药公司的话,多的不敢说,几百上千万美元还是能卖到的,然后他再拿着这些钱,等华夏的国企股改开始后,想办法买上点其中几家公司的股份,只要不乱来,他们家几代人都将不愁吃喝,过上富足的生活。

问题是他志不在此,重活一世,他当然会给孩子们留下足够的财产,不让他们以后为了斗米而折腰,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更懂得。

鸦儿胡同的那座大院子就是他给孩子们准备的,他放在随身仓库里的前些年在信托商店里淘来的古董也是给孩子们准备的,家里的那些珍贵家具同样是他给孩子们准备的。

他认为这些就足够了,现在孩子们还小,只要好好教导,将来考个大学,有一技傍身之能就行,或者说,将来他们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又不违法的事情。

因为他有这个底气让孩子们可以率性而活。

李言诚将弟弟送到了前院客房休息,然后他才回转到后院主屋二楼的卧室。

他进屋的时候,罗敏正靠坐在床上翻看着自己的课本,看到丈夫进来,她将手中的书合上放到床头柜上。

“跟你弟弟聊完了?”

明天是元旦,学校放假一天,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李言诚就安排小管开车过去将罗敏送回了家。

“聊完了,还是想给咱家程氏的股份,我拒绝了,不过程见闻的提议我觉得挺不错的。”

“哦?他怎么说的?”

程氏的股份罗敏也没打算要,她同样不是一个喜欢享受的人,还是觉得脚踏实地,自己挣来的更让人踏实。

“他打算……”

李言诚将程见闻刚才的提议跟妻子讲了一遍。

听完后,罗敏漂亮的眉毛微微皱了起来,十分疑惑的问道:“慈善我明白,可基金是什么意思?”

“国外目前有专业的基金公司,咱们国家还没有,想成立基金公司必须有资质,具体应该有哪些资质比较复杂,我也不是很清楚,总之,就是将原本应该给咱们家的那些股份委托一家基金公司管理。

这家基金公司可以用那些股份每年的分红再去做投资赚钱,做为这支基金的持有人,咱们可以要求每年拿出来分红的百分之多少去做慈善事业,比如说国内很多地方的孩子上学不方便,咱们可以用那些分红或者基金公司利用分红赚来的钱,去给那个地方修一所学校。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吧。”

“委托别人管理咱们的钱?”罗敏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那他们把咱们的钱乱花了怎么办?”

“这当然要依靠严格细致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了。现在先不用考虑这个,就算要按照他说的那样做,也得一段不短的时间。”

李言诚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妻子解释,只能大略的说一下。

金融及其衍生品这方面,即便到了几十年以后,国内做的也不太好,公募就不说了,私募基金更是乱象丛生。

国内第一家信托公司去年就已经成立了,但是……

一言难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