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坏了,怎么扯到太子头上了?(1 / 1)
原主监国有两个月了。
说好听一点是监国。
其实就是原先内阁的奏折先到太子这里,太子批阅,然后送到皇帝那里继续批阅。
最后的决断权还在皇帝手中。
跟真正的监国不是一回事儿。
他一脸诚恳,就差把“我不想接班”写在脸上。
景惠帝看着他那副“压力山大”的样子,脸色变了几变。
太子这是真怂了,还是装傻?
他放缓语气:“太子!担子再重也得学着挑。朕总有老的一天,这江山迟早是你的。觉得难,就是历练不够。这样吧,”
他话锋一转,“六部衙门,你挑一个,朕让你去观政学习,熟悉熟悉实务,别总待在东书房。”
萧弘翊心里警铃大作!
来了!
太子去六部观政?
那不是主动往火坑里跳吗?
去了哪个部,想巴结“未来皇帝”的人肯定围上来。
皇帝老爹能放心?猜忌肯定更深!
但皇帝金口玉言,直接拒绝就是不给面子,好日子可能立刻到头!
怎么办?
就在他飞快盘算的时候,景惠帝看着他那身刺眼的太子黄袍,心里也在琢磨:让他去六部,那些想投机的人肯定往上扑…不行,得想个法子,不能让他在一个地方待久了,得多调动…
萧弘翊一咬牙,有了主意。
“父皇,六部管的事儿太大太杂,儿臣去观政,恐怕只能看个表面热闹,学不到真东西。”萧弘翊看着景惠帝,一脸真诚地说:“儿臣最近看《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所以儿臣琢磨着,与其在京城的大衙门里雾里看花,不如找个实实在在的基层去瞧瞧。儿臣想去……京郊大营观政。”
正琢磨着太子去六部哪个衙门会惹麻烦的景惠帝,听到这个答案直接愣住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太子选的地方居然是京郊大营!
京郊大营虽然拱卫京师,但里面都是大头兵,领头的将军也就三四品。
太子就算想拉拢人,在军营里能拉拢谁?
拉拢当兵的?
那顶个屁用!
只要他景惠帝一声令下,整个大营都能换人。
更何况,京营的兵权牢牢掌握在他亲信的几个提督手里!
这地方选得……也太偏门,太没油水了吧?
心里的猜忌一下子淡了不少,景惠帝那点“好爸爸”的心思就冒出来了,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对儿子太严厉了点。
毕竟这是他一手带大的太子啊!
“太子,京郊大营那地方,都是些粗人武夫,你去那儿观政,实在有失身份。”
景惠帝皱了皱眉,认真道:“你要是真想了解实务,去兵部衙门观政吧,那儿好歹是正经管兵事的。”
兵部可是正经的六部之一,尚书是二品大员。
在景惠帝看来,太子观政去兵部已经算委屈了,去军营?简直不像话!
萧弘翊对观政这事儿压根没兴趣。
刚才光顾着跟皇帝打马虎眼,没想到这位老爹居然还真想让他“学习”,不想去六部的他,这才灵机一动想到了军营——那地方远离权力中心,应该安全。
现在听到兵部这个选项,他赶紧推辞:“父皇,您心疼儿臣,儿臣明白。但儿臣觉得,看事情得从头看起。兵部管的是大局,下面具体怎么练兵、怎么带兵,还得去军营里才看得真切。儿臣也想看看咱们大景的军士们是怎么操练、怎么过日子的。”
景惠帝年轻时也喜欢微服去军营转转,除了散心,也是想了解军情。
太子这说法,倒是有点合他当年的脾气。
但他还是觉得不妥:“军营太粗陋,你身份尊贵,去了那边,整个大营都得围着你转,还怎么正常操练办事?”
一听不用去兵部,萧弘翊求生欲爆棚,赶紧道:“一个闲散宗室子弟萧弘翊,见过陛下!”他直接报了个假身份。
听到“闲散宗室”和假名字,景惠帝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这是要微服去,不想暴露太子身份。
这么一来,太子想在大营里收买人心、培植势力?
那更是难上加难!
军营里的丘八们,谁会搭理一个没名没姓的“宗室子弟”?
“行吧。”景惠帝点点头,“朕让兵部打个招呼,明天你就用这个身份去京郊大营观政。不过,”他话锋一转,“每五天写一篇观政心得给朕看,说说你看到、想到的东西。”
萧弘翊一听皇帝答应了,心里刚乐开花,结果后面跟着个“写作文”的任务,顿时蔫了。
真烦人!
但看着景惠帝那张严肃的脸,他躺平的心再大,也不敢讨价还价了——刚推掉兵部,再推这个,怕是要完。
景惠帝事儿多,萧弘翊又应付了几句场面话,赶紧告退溜了。
看着太子离开的背影,景惠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悠悠说了句:“太子……变化不小啊!”
旁边伺候的大太监李忠贤一听这话,恨不得立刻变成空气消失。
皇帝评价太子?这浑水绝对不能趟!他死死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希望皇帝忘了自己。
可惜事与愿违。
景惠帝感慨完,直接点名:“李忠贤,你说,朕是不是对太子太苛刻了?”
李忠贤心里叫苦不迭:您放过我吧!
他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老话讲,‘爱之深,责之切’,当爹娘的越是看重孩子,要求就越严,盼着他能有大出息。”
这话说到景惠帝心坎里了,他脸上露出了点笑意。
对啊,他不是苛责,是要求高!
至于他心里那根关于权力的刺,他是绝不会跟任何人说的。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进来。
李忠贤心里一松,救星来了!
他可不想再搅和皇帝父子的事了。
“陛下,出事了!”小太监声音急促,“顺天府乡试的考生闹起来了,说考试不公!他们抬着‘大贤良师’的牌位,正往孔庙那边去呢!”
景惠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登基这么多年,自认文治武功远超列祖列宗,现在居然在他眼皮底下出这种科举舞弊、聚众闹事的丑闻?
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传旨!”景惠帝声音冰冷,“立刻召大学士石文瑞、明玉、张英觐见!还有礼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立刻来见朕!”
小太监领命飞奔而去。
李忠贤看着皇帝铁青的脸,心知这次恐怕要血流成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