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可能无辜”的儿子?(1 / 1)
养心殿。
闷热的天气,让偌大的养心殿偏殿犹如一个大蒸笼。
伺候在四周的太监和侍从,一个个衣衫都被汗水打湿,紧贴在身上,但他们却像钉在地上的桩子,纹丝不动,大气不敢喘。
因为此时,殿内的主人,大景朝的皇帝景惠帝,正处在雷霆震怒之中。
殿内角落,两个巨大的冰鉴散发着丝丝冷气,试图驱散暑热,却只让空气变得更加粘稠阴冷。
然而更冷的,却是侍立在景惠帝身侧的大太监李忠贤的心。
景惠帝看着手中那份密奏上的内容——叶成龙暴毙的疑点、指向东宫的赃款流向——已经怒斥了半刻钟,字字如刀,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看这模样,陛下的怒火非但没有平息,反而越烧越旺。
“李忠贤!”景惠帝猛地将奏折拍在御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震得李忠贤心头一颤,“操纵科举,卖爵鬻官不说,竟敢杀人灭口!朕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儿子!”
“他以为,杀了叶成龙就能一了百了?死无对证?”
“他以为,找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狱卒来做这脏事,就能瞒天过海?”
“他以为这样,事情就能过去了?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他以为别人都是瞎子聋子,不知道是他做的吗?”
景惠帝心头猛地闪过一丝疑虑。
这手法,是不是太拙劣、太明显了些?
简直像是故意留下破绽……
面对景惠帝这一连串如同冰锥般刺骨的质问,李忠贤只觉得头皮发麻,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他根本不想回答,也无力回答。
但在景惠帝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目光逼视下,他只能硬着头皮,用尽全力挤出一点声音,试图为太子开脱一二:“陛……陛下息怒。事情……事情尚未彻查清楚,或许……或许是下面的人胆大包天,打着殿下的旗号去办的这件……这件祸事……”
李忠贤的话,似乎也在为景惠帝心中那丝疑虑提供了佐证。
景惠帝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打着他的旗号?呵呵,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涉及科举舞弊、朝臣暴毙,他会毫不知情?”
然而,内心深处,另一个声音却在低语:万一……万一真有人处心积虑,就是要将这一切栽在东宫头上呢?
这环环相扣的指向,是不是太“顺理成章”了点?
“更何况这赃银……”景惠帝的话语戛然而止。
但其中蕴含的意思无比清晰——那笔通过舞弊得来的巨款,最终流入了东宫!
流进了太子萧弘翊的口袋!
这铁证般的银钱流向,又瞬间压倒了那丝疑虑,点燃了更深的猜忌。
一个不缺钱的太子,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莫非……真有异心?
李忠贤的头埋得更低了。
他能感觉到陛下身上散发出的,不仅仅是愤怒,还有一种极其复杂、极其危险的情绪在翻涌。
就在这令人绝望的寂静时刻,一个小太监几乎是踮着脚尖,屏着呼吸,小心翼翼地溜了进来。
他飞快地挪到李忠贤身边,用极低的气音急促地说了几句。
李忠贤紧绷的脸上,极其细微地掠过一丝如释重负。
救星来了!
他立刻躬身禀报:“陛下,暗卫统领求见。”
景惠帝正烦躁地捏着眉心,闻言眉头蹙得更紧:“他又来干什么?宣!”
他心中繁乱交织,是新的证据?还是……新的疑点?
暗卫统领负责掌控皇帝直属的秘密力量,权力极大且深得景惠帝信任。
一个时辰前他才来禀报过叶成龙暴毙的初步调查,此刻再次求见,必然有重大变故。
暗卫统领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
他面容普通,身形不高,扔在人堆里毫不起眼,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得如同鹰隼,深藏着令人心悸的阴冷。
他恭敬地行礼:“臣叩见陛下。”
面对这位心腹,景惠帝稍微收敛了些怒容,声音依旧低沉:“何事?”
“启禀陛下,”暗卫统领的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不祥的意味,“属下探得,叶成龙暴毙狱中一事,已在朝野间迅速传开,引发轩然大波。不少官员,尤其是清流一脉,群情激愤,认为此乃杀人灭口,欲掩盖科举舞弊真相。”
这舆论的汹涌,让景惠帝心头的天平再次晃动。
这铺天盖地的指摘,对太子如此不利,莫非真是有人推波助澜?
他顿了顿,抬眼观察了一下景惠帝的脸色,才继续道:“更有消息称,有人正在暗中串联,欲借明日大朝会之机,联名上书,要求彻查叶成龙之死,并严惩顺天府乡试舞弊案所有涉案之人,无论……无论身份如何。”
“无论身份如何”,这五个字如同针尖,精准地刺向景惠帝最敏感的地方——太子!
景惠帝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登基二十余载,深知文官集团一旦联合起来的力量有多可怕。
纵使他乾纲独断,也难免投鼠忌器。
彻查叶成龙之死?
这案子最后指向的矛头,十有八九会落到太子头上!
这究竟是太子狗急跳墙的昏招,还是有人精心设计的构陷?
两种可能性在他脑中激烈交锋。
他希望是后者,这样太子至少还没那么蠢、那么狠。
可内心深处,被长久猜忌滋养出的阴暗角落,又隐隐希望是前者——若真是太子所为,那便是自绝于天下,他景惠帝废黜太子、另立储君,便是顺理成章,再无人能置喙!
景惠帝在殿内缓缓踱了两步,沉默了片刻。
内心的挣扎达到了顶点。
是出手干预,压下风波,给太子留一线生机,也给自己留一个“可能无辜”的儿子?
还是……放任自流,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些,看看最终烧出的是真相还是毒瘤?
若是栽赃,自会水落石出!
若是太子,那也······!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决断。
只淡淡地吐出一句:“朕知道了。让你的人盯紧朝臣动向,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他选择了按兵不动,既是观望,也是……一种冷酷的考验。
他既盼着太子能洗脱嫌疑,证明自己的猜忌是错的。
又隐隐期待着,若真是太子所为,这滔天罪证便足以成为斩断父子情分、稳固皇权的利刃!
暗卫统领心中大震!
这个反应,与他预想的大不相同。
以往但凡涉及太子,陛下总会明示或暗示他们提前干预,将不利影响压至最低。
他此番前来,本已准备好数套应对方案,却没想到陛下竟只下令“冷眼旁观”?
这……圣心已变!
暗卫统领瞬间明白了自己该如何站队,对待东宫的态度必须立刻调整。
“臣遵旨!”他压下心头惊涛,躬身告退。
殿内又只剩下景惠帝和李忠贤。
景惠帝重新坐回御案后,拿起那份记载着贿赂名单和金额的密奏。
上面一个个名字和数字,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李元会,五千两!
楚世杰,五千两!
陈夺,五千两!
……
看着这些名字,再对照乡试榜上有名的名单,景惠帝的脸色阴沉。
一个坐拥东宫、锦衣玉食的太子,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是豢养死士?
是贿赂重臣?
还是……仅仅为了满足那愚蠢的贪欲?
这个疑问如同毒蛇般缠绕上景惠帝的心头,让他的眼神越发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