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380千屿城的忌讳(1 / 1)

加入書籤

方有六拉开门当先进屋,他站在玄关处快速扫视一圈周围,然后在旁边的置物架上找到了钥匙,他转头对冯绣虎说:“现在有了。”

冯绣虎赶紧把顺子拽进屋内,回身嘭一声把门摔上了。

他问方有六:“这算什么,私闯民宅?好呀,我就知道你是个打家劫舍的好苗子!你就直说了吧,除了溜门撬锁鸠占鹊巢,秘法学院还教你怎么手艺了?”

方有六苦笑不得:“这真是咱们的住处——上一个在这住过的就是康斯特。”

他把钥匙举起来给冯绣虎看:“这是游历学者的习惯,离开前把钥匙留在屋内的显眼处,然后施展咒术留下禁制——只有会使用对应解禁咒的学者才能解开。”

“这两种咒术如今只有秘法学院的人会,所以你可以理解成是学院学者们独有的一种钥匙。”

冯绣虎眼珠子一转:“什么咒术?也教教我呗。”

方有六无奈一笑:“我没资格教你,但可以给你解释。这两种咒术都是来自第三纪元,分别指向了‘禁’和‘解’两种权柄——也就是现在的镇宅灵官。”

“所以原则上来说,镇宅庙的修士也能进入这栋房子,但因为他们现在学习的咒术和第三纪元的咒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出入,所以在解咒过程中无法做到像我这么顺利。”

冯绣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顺子出门把行李搬了进来,问方有六卧室在哪。

方有六这样安排的:“我每天出去得早,所以就住一楼了,二楼留给你们。”

趁顺子回屋整理行李的空档,冯绣虎把房子上下逛了个遍。

才发现原来他们刚才进来的地方只是房子的后门,正门在另一侧。

从正门出去就是正常的街道,但热闹却毫不逊色,沿街依然是茶馆和烟铺居多。

“这就是茶烟渚。”

已经换了身衣服的方有六从屋内走出来:“千屿城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结构,几乎每座岛都具备了相应的职能和特色,比如茶烟渚,不论是喝茶闲聊,听书消遣,还是买卖茶叶烟草,城内的居民都知道来这里;又比如草市汀和铁砧礁,一个是市场所在,一个是工业聚集区。”

冯绣虎回头看他,这下算是知道方有六为什么说他每天出门早了——他又换上了那身熟悉的装扮。

头戴棉帽,衬衣外面套着一件格子马甲,一支钢笔夹在胸前口袋里。

原来是要重操旧业——当记者去了。

冯绣虎一看他这身就来气:“你笔下有一句真话吗?祸害了帆城还不够,连千屿城也不打算放过了是吧?”

这话把方有六给整懵了,一时不知道冯绣虎是在说自己还是说他。

方有六说:“我这是正经行当,怎么能叫祸害?”

冯绣虎冷笑:“行当倒是正经行当,人正不正经就不知道了。”

方有六认真道:“当记者只是为了方便,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而报社就是最快的途径,不论是历年来的报纸,还是对各行各业居民的走访,都能有助于我加深了解。”

冯绣虎哼哼两声:“你说当就当?人家报社肯录用你个生面孔吗?”

不料方有六早有准备,他从兜里摸出一封信笺:“这是帆城报社社长给我写的推荐信,足以证明我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水准。”

见冯绣虎呆愣,方有六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起来这事也得感谢你,要不是你在帆城声名鹊起,我也写不出那么多好文章,也不会得到社长的赏识——你都不知道,只要是有关于你的内容的报纸,每一期都是卖爆了的。”

冯绣虎闻言大怒,方有六见势不对,当先把屋门钥匙丢给冯绣虎:“出去了别忘记锁门。”

说罢就脚底抹油——溜了。不多时,顺子也从二楼下来。

他说道:“上面刚好两间卧房,大的那间带个临水的阳台,让给哥你住,我就睡你隔壁。”

“哥,咱们现在去哪儿?”

顺子搓着手问,虽然是问话,但眼里却藏不住希冀。

千屿城与帆城风格迥异,顺子满心都是新奇,他也想出去逛逛。

可眼下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想逛,也不知道往哪边走。

冯绣虎想了想,回道:“先找人打听打听。”

他领着顺子从后门出去,多走了两步从拱桥来到对岸的商铺街。

就是之前跟他打招呼那间茶馆,冯绣虎走进去找了个临河的位置坐下。

他们刚进门时就被茶馆掌柜瞧见,于是赶紧让小厮招呼,自己也跟着走了过来。

顺子丢了一枚银盘子给小厮:“茶水吃食看着上。”

一枚银盘子显然是多了,但这里面可不止是茶水和吃食的钱。

还有打听消息的费用。

冯绣虎冲掌柜勾了勾手指,掌柜心头了然,赶紧走过来坐下。

做生意的自带眼力,他认出冯绣虎才是那个发话的人,于是朝冯绣虎拱手:“二位看着面生,还未请教?”

“马二叶三。”

冯绣虎摆摆手:“我们初来乍到,什么也不懂,比如城内有什么好去处,又有什么忌讳的,你都给挑拣着说说。”

掌柜赔了个笑脸:“千屿城乃一州之府,好去处多了去,吃的喝的,看的玩的,一应俱全,但也都算不上稀奇,不如先给二位讲讲忌讳,免得一不留神惹了误会。”

还真有忌讳?冯绣虎眼皮一抬——他本就那么一说,没想到这里面还真有说法。

他点头示意:“那就说来听听。”

掌柜竖起一根手指:“要说忌讳,首当其冲的便是一条——咱们千屿城,不捕鱼,不钓鱼,不杀鱼,不吃鱼。”

冯绣虎愣了,他之前还暗自寻思过,这千屿城建在河上,想必河鲜一定有吃头,结果整这么一出?“这又是什么道理?”

顺子也感到不解:“鱼救过你们的命怎的?”

不曾想掌柜竟点头了:“这么说倒也没错。”

见冯绣虎和顺子面面相觑,掌柜将缘由解释出来。

“其实,这是江流公定下的规矩。”

ps:石大脚提过,卖鱼很挣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