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失约(1 / 1)
随后齐铭看着电影票上的时间和片名。
又看看林知夏看似随意却难掩期待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来她这几天不是生气,是别扭。
别扭他的拒绝,别扭两人之间那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
“有空。”
齐铭自然不会拒绝,而是抬起头,眼里带着笑意。
“明天下班我去接你?”
林知夏没想到他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飞起一抹红晕,赶紧低下头。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人民电影院门口见。”
“好。”齐铭点点头,看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忍不住笑了。
看到林知夏离开,旁边的小护士看得好奇,凑过来小声问。
“齐医生,那是你对象啊?真漂亮。”
齐铭没回答,只是把电影票小心地放进白大褂的口袋里。
......
隔天,傍晚六点半。
纺织二院急诊科的走廊被夕阳染成暖橙色。
齐铭站在更衣柜前,指尖刚勾住白大褂的纽扣,帆布口袋里的电影票边角硌着大腿。
“齐医生,下班了?”
张姐端着治疗盘路过,看见他解下听诊器在换衣服,眼角笑出细纹。
“看你这几天累的,是去放松放松。”
显然也是听说了小护士们说的昨天有人来找齐铭的事情。
齐铭扯了扯嘴角,刚要应声,抢救室方向突然爆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那是种老式电铃特有的蜂鸣,短促而尖锐。
齐铭下意识转身,白大褂的下摆扫过更衣柜门,发出“哐当”一声。
“有没有医生!!50岁男性,突发晕厥!”
李娟的声音隔着走廊撞过来,语速快得像机枪扫射。
“血氧82%,家属说有下肢静脉曲张史!”
这句话就像对着齐铭的耳朵直接大喊一样。
下肢静脉曲张——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齐铭听到这些东西几乎是本能地甩开手里的帆布包,白大褂纽扣刚解开两颗,又被他猛地攥紧衣襟往抢救室冲。
抢救室门口挤满了人,家属的哭声和护士的指令交织在一起。
齐铭挤进去时,看见患者躺在推床上,嘴唇青紫,胸廓起伏微弱。
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疯狂跳动,血氧饱和度还在往下掉,80%,79%……
“让开!”
齐铭的声音快速穿透人群,随后他扑到床边。
他手指刚搭上患者颈动脉,就被那微弱到几乎消失的搏动惊得心脏一缩。
随后他的目光扫过心电图纸,那典型的S1Q3T3波形像烙印般跳进眼里——I导联出现S波。
III导联出现Q波和T波倒置,肺栓塞的特征性改变!
“立即启动肺栓塞抢救预案!”
齐铭的声音陡然拔高,快速做出决定,震得旁边的实习护士手一抖。
“李娟护士长!”
“在!”
李娟立刻凑上前,手里已经攥好抢救记录单。
“通知CT室,准备肺动脉造影!”
齐铭的目光没离开患者,手指快速按压着患者的腹部。
“同时备尿激酶,剂量按体重计算!还有——”
他突然顿住,视线扫过墙上的挂钟,六点四十七分。
人民电影院七点开场,从医院到电影院骑自行车要十五分钟,现在……
“齐医生?”
李娟见他迟疑,急得追问。
“帮我跑趟人民电影院。”
齐铭的声音有些发紧,他从白大褂口袋里胡乱摸出那张电影票,塞到李娟手里。
“跟……跟知夏说,电影……”
还没等他话没说完,患者突然发出一声短促的呻吟。
心电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心率骤降到40次/分!
“血压测不出了!”
麻醉师大喊,“准备除颤!”
“先别除颤!”
齐铭猛地回头。
“是肺栓塞导致的右心衰竭!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最终那句话还是没说完,齐铭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电影票还捏在李娟手里,林知夏此刻或许正站在电影院门口,看着手表等他。
但眼前的患者胸廓已经停止起伏,瞳孔开始散大——
“推手术室!”
齐铭当机立断。
“通知DSA手术室准备!我要做肺动脉取栓!”
DSA手术室的无影灯亮得刺眼。
齐铭站在手术台前,消毒水的味道浓得呛人,橡胶手套包裹的手指还在微微发颤。
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口袋里那张缺席的电影票。
他不自觉低头看着患者暴露的颈部血管,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林知夏昨天递票时的眼神,那里面有期待。
“齐医生,穿刺准备好了。”
器械护士递过导管鞘,声音压低了些。
“好。”
齐铭打断她,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沙哑。
紧接着他接过穿刺针,针尖对准颈内静脉,手却在即将刺入时顿了一下。
墙上的电子钟显示19:25,电影已经开场二十五分钟。
林知夏现在是走了,还是还在等?
她会不会觉得,他又一次把她的约定当成了可有可无的事?
“心率持续下降!”
麻醉师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
“血压70/40mmHg,血氧饱和度75%!”
“加快肝素泵入!”
齐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
穿刺针准确刺入血管,导丝顺着针鞘滑入,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刻进了肌肉记忆。
但只有齐铭自己知道,当导丝抵达肺动脉时,他的视线还是不自觉地瞟向了墙上的时钟——19:30。
电影已经放了一半,林知夏或许已经离开了,站在空荡荡的电影院门口,手里攥着两张作废的票根。
“造影剂推入!”
放射科医生喊道。
屏幕上,肺动脉的血管树清晰显影,右肺动脉主干处那团骇人的充盈缺损像墨滴般晕开,完全堵塞了血管腔。
“右肺动脉主干栓塞!”
齐铭低吼,“准备取栓导管!”
取栓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如今的取栓器械远不如后世先进,金属导管在血管里每前进一毫米都需要极度的耐心。
齐铭屏住呼吸,指尖感受着导管在血管内的细微阻力,脑海里却反复回放着林知夏在急诊科门口递电影票的场景。
她今天会不会穿那件蓝布衬衫?会不会特意梳了辫子?
“血压又降了!”
麻醉师的声音带着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