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无地自容(1 / 1)

加入書籤

“我把这位同学的诗发下去,大家都欣赏一下,互相讨论学习,向这位同学取取经。”

老刘故意不直说,想把惊喜留到最后一刻,等着看卫同尘这小子会是什么表情。

然而卫同尘已经有所猜测,只是不太敢确定。

毕竟刊物从收稿、筛选、排版、试印到定型印刷这个流程,需要很多时间。

两天前的诗塞到今天发布的刊物里,难度不小,秃顶老文青有这能量?

“老师,这事我们都知道了,也都欣赏过了。”没曾想宋弘毅笑着举手插话。

“你们知道?”老刘顿感惊愕。

新一期《红石》才刚发布,自己还是凭关系拿的第一手册子,这帮小子哪来这么灵通的消息?

宋弘毅把手搭在郑博文肩上,继续唱双簧:“博文他低调,但每期《雾月》我都订购,才发现他的诗。”

“我们都看过了,写的是真好,我可是有一肚子疑问想请教他,怎么才能有这么高的才气!”

郑博文满脸谦逊:“可别,我都说了,这次真的只是运气好,实际上在座各位都比我强。”

“我这点墨水,哪里担得起大家请教。”

他本以为自己赢得如此殊荣,却依然保持低调,肯定能让老刘更加欣赏。

结果说完之后,只见老刘有点迷惑:“你上了《雾月》诗刊?”

室内众人不禁面面相觑。

而这却让卫同尘基本确定了心中的猜想,文学社总共就十来个人,哪有这么多巧合。

老刘啊老刘,你可真是个老六啊!

就因为你和庄志远,我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被迫当一回文抄公。

卫同尘暗自吐槽,顺便瞥了一眼郑博文。

你一天天跟秦凌静一样喜欢演,这次怕是要把自己兜进去变成小丑……

作为当事人的郑博文心头一紧。

老刘这话什么意思?

难不成还有别人也上了本地诗刊,可我把这期《雾月》翻来覆去看这么多遍,没看到同学啊?

他心里根本就没考虑过《红石》,毕竟这可是全国闻名的顶级书刊。

郑博文现在满脑子都是担忧,担忧别人分了自己的风头,甚至还有点愤恨。

也不知道是谁,什么时候上诗刊不好,非得凑到我这一天来,真是有毛病!

“这一期的《雾月》给我看看。”

老刘走过来,心想今天算双喜临门呐,虽然是小刊物,但多一个也挺好。

“老师,这儿呢。”

宋弘毅赶紧把翻好的册子递过去,

老刘满心期待地接过一看,慢慢的,心里多出的欣喜就淡下来。

他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浸淫文学二十多年,眼光比学生毒辣得多。

这首《课间的风铃》不算差,可也没好到哪。

意象和用句都太常见,离《雾月》诗刊应有的水准差了一截。

他只能猜测,大概是这一期投稿太少质量偏低。

另外,有卫同尘的《断章》珠玉在前,老刘看这些诗,感觉都透着一股无病呻吟的俗气。

于是他把册子还回去,淡淡地说:“还行,以后继续加油。”

郑博文直直地看着老刘,满脸愕然。

就……就这两句?

我可是上了本地诗刊啊,以前可没听说咱们学校谁上过,你就这么两句话?

钱小月也觉得奇怪,这诗可是被《雾月》收录,老师的反应为什么这么冷淡。

但她不敢出声质疑。

老刘转身抱起那一摞厚册子,边走边发:“这是最新一期的《红石》,你们看看头版主打诗。”

红石?

卫同尘有点惊讶。

以断章的水准,被顶级书刊收录并不奇怪,但能加急塞进头版,老刘肯定出了很多力。

搞文学也是有圈子、人情世故的,每期的头版只有一个,挤掉原来的会得罪人。

所以,一般编辑不会这么做,哪怕诗好,都是顺延到下一期当头版。

老刘啊,以前还真是小看你了……

卫同尘心绪起伏不大,然而这句话落在其他人耳中,却掀起震撼的浪涛。

红石跟雾月可不是一个档次,其不拘文体,小说、散文都收,各部分名额稀少,含金量很足。

更何况还是头版!

自其复刊几十年来,全国仅有两百多个作品获得这份荣誉!

再刨除散文、小说两种体裁,曾登上《红石》头版的诗歌只有几十首,有些还被选入课本。

其作者如今都是有名的诗人。

这可不是钱小月对郑博文的那种恭维,而是全国都数得上号、真正有名的人物。

是那种毕业以后,学校都要挂个牌子在走廊上,介绍他生平,并且写入校史增光的角色。

更是那种出去跟人吹牛,说自己曾和某某某在同一学校,一起讨论过文学,别人都要高看你一眼的谈资。

可想而知众人心头的惊涛骇浪。

咱们文学社居然不声不响出这么一号猛人,到底是谁厉害到这种程度?

期待、好奇、羡慕的神色出现在不同的脸上。

最先拿到册子的人翻开一看,顿时惊得嘴巴微张,喉咙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白碚一中,卫同尘!

紧接着,钱小月也看到断章,呼吸骤然停滞,眼睛不敢置信地一点一点瞪大。

回想起被自己奉为圭臬的《雾月》,再看手中《红石》头版的断章,巨大的落差瞬间淹没了她。

自己之前居然说卫同尘嫉妒郑博文……一时间,这股落差化为浓烈的窘迫。

钱小月甚至都不敢去想,其他人此刻会在心里怎样嘲笑自己。

她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脑袋低下去几分,生怕对上其他人像刀子一般的视线,更害怕看到卫同尘的表情。

再然后是宋弘毅和郑博文。

当看清这一期红石头版的内容,二人如遭雷击,血色“唰”地从宋弘毅脸上褪尽。

郑博文也装不下去了,紧咬着牙面色铁青。

卫同尘、卫同尘!

怎么会是他,怎么能是他,为什么偏偏要是他!

郑博文自身水平虽然不高,但也喜欢诗文,更能分辨诗的好坏优劣。

正是因为能分辨,他才会这么痛苦,觉得自己写的诗在断章面前就是一坨。

我说以卫同尘的性格,今天怎么会忍这么久,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他是作者,肯定知道上了《红石》书刊,就是故意想借此设陷阱羞辱我。

是了,是了,一定是这样!

好歹毒的人,好深的心机!

郑博文想起刚才自己还因为误会,表演了一番谦逊的姿态,此刻其他人会怎么看自己?

一想到这些,他就又急又气,感到一种深深的屈辱,连视野都开始一阵阵发黑。

此时此刻,整个文学社都陷入震撼的死寂,只有断断续续的“哗哗”翻页声。

“快看看。”

老刘把最后一本册子发给卫同尘,一幅等着看好戏的模样。

可对方接过之后,根本没有翻开的意思,神色非常平静。

这让老刘很意外:“你怎么不看?”

都这个场面了,那帮人的表情丰富到像唱戏一样,哪里还需要打开确认……

“我又不是傻子。”

卫同尘叹了口气,这么说。

“你猜到了?”

老刘很错愕,原以为这小子梦想成真后,肯定会欣喜若狂,结果他竟然这么淡定。

这……这是不是有点问题呀?

自己写了这么多年的诗,正儿八经的全国诗歌学会老成员,也才上过两次红石,还是最末尾的一档。

你小子拿了红石头版,却平静得像无事发生,而且还是那种装都装不出来的平静……

老刘突然觉得,以往似乎从未看清他,现在需要重新认识一下自己这个学生。

事实上,卫同尘对此隐隐有些抗拒,抗拒可能由此引发的各种麻烦。

比如同学热议,学校拉去当猴。

更重要的是……

卫同尘看向窦晓鹿优美的侧颜,此刻对方已经陷入呆愣。

这姑娘在别人眼里永远礼貌而疏远,以至于让人觉得有点高冷。

实际上她内心是只怯生生的小鹿,稍有动静就会吓到躲开,远远地藏在树叶后偷偷打量。

所以卫同尘担心她联想到诗因她而写,马上当起缩头鸵鸟,不敢再和自己接触。

“断章……卫同尘……”

窦晓鹿愣愣地低声念出名字,以往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眸,如今像被投下巨石的湖泊。

这么多年来,她读过许多作品,其中不乏名篇,但最戳她心弦的,却是这短短四句。

故而特地写成书签,放在书里。

她曾多次在脑海中勾勒作者的模样,但怎么也没想到,这首自己心心念念的诗,竟然源自卫同尘!

忽然,小鹿回想起池塘上的小桥,回想起那天早出的月亮,也回想起窗边的卫同尘。

她的心跳像是漏了一拍,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却把自己都吓一跳,连忙习惯性否认。

桥上每天有那么多人经过,自己怎么能有这么荒谬和自以为是的想法!

窦晓鹿努力丢掉杂念。

但按她以往的作风,应该礼貌地恭喜卫同尘,这次却忘了。

整个文学社在短暂的寂静后,慢慢升起窃窃私语。

这个大好消息本应让大家喧嚣起来,但因为之前郑博文、钱小月等人闹那一出,气氛很古怪。

“宋弘毅和钱小月这下要丢脸了。”

“说人没本事只知道嫉妒,结果人家马上就要成为知名诗人。才高中,真夸张啊……”

“郑博文和宋弘毅一起唱双簧,还以为所有人都看不出来。他那股得意都快压不住了,偏要装不在乎。”

“看看尘哥,这才是真不在乎、也真不炫耀。”

“对呀,老刘不可能陪卫同尘演戏,人家事先不知道,结果现在知道了,脸色都没变一下。”

“真有本事的人确实不一样啊!我要是获得这份荣誉,嘴都能笑歪。跟郑博文一比,只能说高下立判。”

熟悉的朋友间压低声音私下讨论着。

可正是因为这份安静,导致别人隐隐约约能听到谈话内容。

郑博文脸色难看到极致,紧紧咬着后槽牙,死死攥着册子,几乎要将其捏碎。

宋弘毅和钱小月同样抬不起头。

老刘自然也听到了,心里恍然,但作为老师也不好介入,只好假模假样咳嗽两声:

“咳咳,那个,今天的赏评讨论开始吧,大家有序地发表看法,或是自由提问。”

话音一落,就有人“唰”地一下举起手:“我我我,我先来,我先来!”

这是之前戴眼镜那个男生,叫罗景业。

卫同尘发现这人直勾勾盯着自己,心头一跳,大致意识到他想说什么。

果然,罗景业一开口就是:

“我向卫同尘提问,问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看着哪个女生写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