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震慑立竿见影,日本人又来干啥?((1 / 1)
方言那句“我这个人小心眼不喜欢忍气吞声”还在会议室里飘荡,他人已利落地转身推门而出。
孟济民、黄李、曾路泉以及赵锡武副院长也跟了出去。
随着方言那扇门的关闭,会议室里死寂了一瞬,随即是压抑的、倒吸冷气的声音。
刚才还觉得分组竞争是对自己“大材小用”的秦观涛、江晏声等人,此刻脸色都有些发白,后背直冒冷汗。
赫连璋被当众清退、还要上报单位的后果,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们的倨傲。
他们毫不怀疑方言那句“小心眼不喜欢忍气吞声”以及“谁再敢……就是被扫清的障碍”的份量。
面面相觑中,再没人敢提一句反对意见。
沈砚之捧着方言倒给他的那杯热水,水是温的,他的手却不抖了。
心中的屈辱感被方言最后那句安抚冲淡了许多。
他看着手中捏皱了边缘的笔记本,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
其他的回流专家们也纷纷挺直了腰杆,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方言不仅替他们撑了腰,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在这里,实力和态度比资历重要。
此外另外一边。
方言已经下了楼。
“嘿!”孟济民快走两步赶上,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对着方言说道:
“方主任,高!实在是高!刚才那一手玩得漂亮!”他压低了声音,语气充满了佩服。
“三言两语就把那帮自以为是的家伙都收拾服帖了,最后还安抚了受委屈的自己人,雷霆手段,炉火纯青!”说着竖起大拇指。
一旁的其他众人也点头。
黄李对方言是最不了解的,他手里还下意识地捏着刚刚记录赫连璋言行的小本本,目光闪亮,赶紧表态:
“方主任,太解气了!那个赫连璋简直不知天高地厚,上来就搞分裂。您处置得太及时了!我这就按您的指示,把他那些混账话和您的处理意见形成正式报告,一字不落地给卫生部和沈阳所报上去!让他知道知道,在咱这儿耍横是什么下场!”
研究所的技术负责人曾路泉跟得稍微慢一点,他推了推眼镜,眼神里更多是务实后的轻松:
“这样好。快刀斩乱麻,省得以后研究做起来互相扯后腿。”
“我看这帮人心气儿太傲,就得这么敲打。现在分组方案定下来,研究总算能真正上道了。孟副主任说得对,核心稳了,后面的事情才能顺畅。”
研究院副院长赵锡武走在最后,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重重拍了下方言的胳膊:
“好小子!有担当!有原则!对破坏团结的行为就得零容忍!你今天的处理,完全正确。该硬的硬,该软的软,该拉一把的拉一把。”
“保持这股劲儿!项目是国家的,原则和规矩更是铁打的!放手干,有什么需要的,研究院这边全力支持。这帮高人,是得有人压得住他们,才能老实干活儿。”
方言脚步不停,听着同伴们真心的赞叹和总结,表情倒是没什么波动,只是眼神更加锐利了几分。
走到楼下后,他直接对着黄李说道:
“黄李,报告写完立刻发!不要隔夜!同时,给沈阳研究所打电话,口头通知他们,赫连璋因严重违反研究所纪律、破坏团队协作、地域歧视并辱骂同志,已被我机构清退停职。”
“我们正式要求他们按协议和原计划,于三日内另派符合要求、具备良好政治素养和协作精神的替代专家前来报到!告诉他们,我方言的研究所,不养这种高人一等的祸害!”
黄李点了点头,记录了下来。
他又转头看向曾路泉,语气坚决但沉稳:
“曾教授,这边分组的事情他们自己协调半小时。半小时后我亲自下去检查分组结果并宣布任务细节。今天务必把研究方向、目标和时间卡死!分好组的,立刻把手里资料分下去,一分钟都不能耽误。”
曾路泉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对着赵锡武说道:
“我这会儿先去给上面打了个招呼,省得到时候说我们的不是。”
赵锡武问道:
“你去给孙司长打招呼?”
方言摇摇头说道:
“当然不是了,和他打招呼还不如不说呢,我去给李副部长打个电话。”
赵锡武听到方言要直接联系李副部长,眉头微锁,快走两步拉住方言胳膊,压低声音道:
“人是孙司长调来的,咱们直接越过他找李副部长……这怕是火上浇油啊!他本就对编制分配不满,万一借题发挥说你程序不合规……”
方言脚步一顿,转身直视赵锡武,眼神锐利如刀:
“正因为人是孙司长调来的,才更不能找他!”
“赫连璋今天敢当众骂同志‘算什么东西’、搞地域分裂,这是破坏国家创汇战略的政治事故!孙司长作为调人主责方,自己就担着用人失察的雷!”
“我若按常规程序报给他,他会怎么做?要么压着不上报,逼我忍气吞声;要么轻描淡写罚酒三杯,把地域歧视淡化成言辞失当,可我们项目等不起这种和稀泥!”
“李副部长是项目最高负责人,创汇任务的政治风险他直接扛!向直属最高领导汇报突发事件,合规合情更合理!”
“今天处置的全过程,黄李一字不落记着,人证物证齐全!若孙司长敢拿程序刁难……”
“我不介意把赫连璋搞分裂的话,连着他那份‘完美’调人名单的问题,一起摊到开讲个明白!”
赵锡武听到这里,终于缓缓点头。
他眉头松开,对着方言说道:
“你小子这是把孙司长架火上烤啊……”
“但这么做也对!他们敢今天当面找不自在,后面没人撑腰,我是不信的。”
“把赫连璋的行为定性为破坏国家创汇战略,远超普通人事纠纷,也符合向分管部级领导直接汇报的紧急程序。”
他对着方言说道:
“行,那就按照你说的办!”
接着方言就去打电话去了。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脸上的锐利稍稍收敛,语气笃定:
“李部长,我是方言,向您汇报一件紧急事……”
听到是方言,话筒里传来纸张翻动的细响随即一顿,然后是李副部长的声音:
“小方?发生什么事了?”
方言单刀直入:
“三分钟前,我清退了沈阳所专家赫连璋,这个人今天在项目启动会上公开辱骂回流专家‘算什么东西’,煽动地域对立,破坏创汇项目协作根基。”
“我以‘破坏国家创汇战略’名义当场将其停职,证据由我部门同志全程记录,院领导也在,处理报告稍后会呈报部里。”
“现在我想按协议要求沈阳所三日内更换人选,但孙司长是赫连璋调动负责人……”
电话那头骤然陷入沉寂,连呼吸声像是都消失了。
数秒后,李副部长声音陡沉八度:
“赫连璋的调动档案,是否经科技司‘优先推荐’标注?”
“是。”方言说道:
“调令附件写明其‘政治素养过硬’。”
“好一个过硬!”李副部长冷笑,方言几乎能想象他摔笔的动作:
“方言,你跳过科技司直接报我,做得对!那边的手要是干干净净,何必怕人看?”
听筒里传来抽屉猛地拉开的撞击声,李副部长随后说道:
“让你那边尽快把报告送交我办公室!我倒要看看,是哪个环节把这种分裂分子的档案洗得白花花!”
“好!”方言答应下来。
接着李副部长说道:
“你现在稳住团队,沈阳替补人选我直接提名,事后谁敢拿程序问题卡你……”
他一字一顿:
“就告诉他,是我批准了你先斩后奏!创汇前线不需要官僚,需要战士!”
方言应下:
“明白!谢谢领导支持。”
方言在领导这里也算是拿到尚方宝剑了,这边通完气挂了电话,方言就张罗赶紧把东西送到卫生部去了。
方言没让黄李去,而是叫上了孟济民,相较于黄李,方言还是更加相信老孟。
另外黄李后面也是要还的,这种在领导面前露脸的事儿,还是让给自己人比较好,至少也让领导知道,自己手下都是哪些人。
孟济民接到这个任务后,当即就答应下来,方言把自己车钥匙给了他,让他直接拿着黄李做的记录过去。
这边安排完毕后,方言就带着众人回到了楼上。
不过他们没有进去,只是在门外走廊,听着里面讨论的声音。
这会儿说话的是广州那三位,带着一些口音的普通话。
方言听到黄明参的声音传来:
“咱们组要主攻骨伤灵贴!邝工、冼工跟我!药理分析的活儿最吃重,上海秦专家您带的团队在毒理分析上有一手,要不到我们这里来吧?!”
接着同样是广州人的冼墨林说道:
“那个……杨秉彝同志!你们刚才说的药材炮制所那套低温萃取法,能解决贴剂粘合问题!我看也来我们组!”
方言听出来了,广州三人组正在组队,他们邀请了上海那位秦观海。
接着另外一边,南京江晏声这会儿一改倨傲,主动向刚才被羞辱的沈砚之递出橄榄枝:
“沈工,你刚才介绍自己接触过南洋标准认证流程,我们组需要你这块的支持,有他其他需求我们也可以全力配合!”
同样和他一个组的天津崔静舟火速抢占剩余资源:
“对了,不止是沈工,陈守朴、吴启元同志跟我和江工!你们一个懂微生物检测,一个熟透药典配伍禁忌,胶囊的菌控和组方安全就靠二位了!”
方言在门口听着他们逐渐的把组分好,大概也明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了。
第一组是广州和上海顶级组合的,由黄明参领头,这个组直接就有四个顶尖专家,其他都是京城籍贯的回流专家。
第二组是南京天津组合的,由江晏声领头,这个组除了他就只剩下崔静舟一个顶尖专家了,现场十八个人很快就按照各自的情况,被分配到了不同的组里。
方言看了下时间,差不多也有半个小时了。
于是他就带着其他人走了进去。
门一被打开,随着他的出现,原本尚有细微交谈声的室内瞬间落针可闻。
黄明参、邝守真、冼墨林、秦观涛、江晏声、崔静舟等顶尖专家,以及沈砚之等回流专家,纷纷停下手中的笔和讨论,目光齐刷刷聚焦在他身上。
经历过刚才那场风暴,此刻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复杂各异。
有敬畏、有紧张、有揣测,刚才还觉得分组是大材小用的那份倨傲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等待审判般的凝重。
方言径直走到主位站定,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全场,然后缓缓开口:
“半小时到了,协调结束了吧?”
没有人开口,现在众人看到方言都有点胆颤,刚才收拾了赫连璋,他们见识到了方言的雷霆手段,生怕惹到这位。
最终还是黄明参站了出来,说道:
“报告方主任,分组协调完毕!初步形成两个攻关组:第一组由我牵头,打算主攻骨伤灵贴;第二组由江晏声同志牵头,打算主攻三黄清瘟胶囊!具体人员名单已经确定。”
说着,他将一张写满名字的纸递给了方言。
同时还不忘了对江晏声招呼,让他也赶紧把名单交了。
江晏声刚才得罪了方言,这会儿浑身不自在,低着头跟着黄明参一起把名单给交了。
方言接过名单,视线快速掠过。
名单上的名字与他方才在门外听到的分工完全吻合。
他没有询问细节,更没有质疑这个分组的合理性,名单会说明一切,而且他在门外听到的讨论已经有了清晰的判断。
而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压。
他抬手指了指桌面一角放置的两摞厚厚的文件袋:
“很好!各组组长,立刻把对应项目的完整资料分发下去!药理数据、南洋临床应用反馈、欧洲法规的初步障碍分析,所有关键资料都在里面!”
“任务细节和方向,刚才启动会上已经明确,我只重申三点!”
会议室里安静得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第一,时间卡死!一个月!下个月的今天,两个组都必须拿出经过实验室验证、符合国际初步标准的完整攻关方案!我要看到详细的数据支撑,可行的工艺路线,清晰的国际合规路径!时间一天不能拖!每天进度的简报上交存档。”
“第二,协作就是铁律!组内,组与组之间,有任何技术瓶颈、资源需求,找曾教授、找孟副主任、找我!内部藏着掖着、有人想要互相拆台……”方言的眼神骤然锐利,如同无形的刀锋再次掠过全场。
“赫连璋的档案送去哪里了,你们都清楚!谁再敢搞分裂、玩内耗,阻碍创汇任务进程,就是站到了创汇战略的对立面,下场只会比他更惨!这所里不养闲人,更不养祸害!”
“黄李同志!”方言转头喊到。
“在!”
黄李下意识地挺直脊背。
“记录员全程跟进,后面两组每一次研讨会议内容、每一个人发言、每一项争议和解决,都必须一字不漏地记录存档!我要看的不仅是成果,还有过程!”
黄李点了点头记录下来。
方言接着说道:
“第三,实力说话,态度决定高度!分组竞争,最终就是要看实打实的成果。一个月后,方案过硬、率先通过国际标准认证的组长,就是相应研究方向的部门主管!成绩突出的成员,技术分红一分不会少!我这里,资历是零,成果和协作是唯一的通行证!”
说完,方言顿了顿,然后看向人数最多的回流专家们,他说道:
“最后,各位燕京籍的回流专家,你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素养,我很清楚。放手干!你们的经验和技术,是对项目不可或缺的力量!有委屈?拿成果来洗刷!在这里,没人能仅用嘴皮子就抹杀你们的贡献!有真本事,就让它发光发热!”
听到方言这话,回流专家们方才被赫连璋羞辱时憋在胸口的浊气,仿佛被方言最后这番话硬生生冲散了。
不少人眼眶微微发红,却迎着方言的目光用力点了点头。
“江工,黄工,各组组长负起全责!任务领了,军令状等于也立下了!带好你们的队伍,一个月后,我要见真章!”方言对着两个组的组长说道。
两人连忙点头。
方言继续说道:
“黄李同志,分组名单正式登记,人员立刻按组归位!立刻把资料分发下去!今天之内,每组必须提交初步研究计划、技术难点预估、资源需求清单!”
“是。”黄李应下来。
方言有对着曾路泉说道:
“曾教授,你负责跟进协调!”
曾路泉点头:
“明白!方主任!”
方言拍了拍手说道:
“好了,行动!从现在开始,研究所进入战时状态!争分夺秒,目标就是拿出国际市场认可的成果,为国家的创汇任务贡献力量!”
几乎是话音刚落,曾路泉和黄李已经迅速行动。
随着文件袋被拆开,纸张的摩擦声、翻阅的沙沙声急促响起。黄明参和江晏声表情凝重,立刻低声与自己组内的核心成员凑在一起,手指急点资料文件。
没人再质疑规则,没人再顾得上所谓的“资历”。赫连璋被当众清退的结局如同悬顶之剑,而一个月后那份用成果说话的“军令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不容失败的压力与机遇。
刚才还弥漫着惊悸的会议室,瞬间被高度专注的紧迫感所充斥。
每个人都埋首于纸堆,笔尖飞快地在笔记本上划动,激烈但克制的讨论声交织成一片,再不见半点之前的倨傲与质疑。
方言这会儿想起前段时间院长教自己的,“立铁规、明职责、保后勤、分而治之,该硬则硬!”今天也算是直接全都用上了。(见1164章)
这会儿今天过来帮着方言镇场的赵锡武副院长却是有些哭笑不得了,本来还想着方言这愣头青面对这些老油条肯定要吃亏,最后还的自己来帮忙,结果没想到他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打的那叫一个炉火纯青。
就连赵锡武都感觉除了手段太狠了点,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换做他在方言这个年龄,那估计能被这帮老油条气出病来,哪可能有方言这雷霆手段。
背后应该是有高人指引啊!
赵锡武心里想到。
不过想来也对,方言背后的高人可就多了,随便丢一个出来都不得了。
其实今天这事儿方言来办,对这些人结果还挺好,但凡换成其他人来帮方言,手段就必须更狠,除了赫连璋,其他冒杂音的同样也得收拾。
反倒是方言出手整顿后,只需要收拾一个赫连璋,其他人也就老实了。
仅清除赫连璋一人,保留秦观涛、江晏声等人,也避免全面清算导致的团队瘫痪,毕竟方言还是要完成任务的。
接下来方言就准备离开了,做领导不是当监工,也不用啥事儿都自己上,今天在这里说的话已经够多了。
和现场的人交代了一下,方言就和赵锡武出门了。
接下来方言还打算把萧承志他们也叫过来,分别加入到这些研发团队里面来,这些都是自己的基本盘,培养他们才是最划得来的。
只不过方言还需要和赵锡武商量这事儿,等到他批准后才行。
听到方言的要求,赵锡武说道:
“当然没问题了,你们精英班的人政审都没问题,而且基本都是名师之后,能力上也够。”
“而且有他们在,你也能够清晰知道现在团队里面的情况,挺好。”
方言听到赵锡武这么说,说道:
“那行,我就通知他们了。”
接着,赵锡武对着方言问道:
“后天日本代表团过来,他们京都大学要到研究院来,到时候你也来参加一下吧,反正你上次做的挺好,有经验。”
方言好奇的对着赵锡武问道:
“他们这次过来又是干啥?”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